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22篇
物理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两步反应,不经色层分离,制得了较纯净的2,9,16,23-四氨基铜酞菁和1,8,15,22-四氨基铜酞菁两种异构体,采用固相熔融催化法合成中间产物,加快反应速率,改变底物与金属盐的配比为4:1,加适量尿素做溶剂,提高反应产率,在生成产物的还原过程中,以DMF代替水做溶剂,缩短反应时间,提高还原效率,对于产物的提纯,采取对中间产物高度提纯,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使还原充分有效,最后采取抽滤的方法,不但可以获得较纯的产物,而且简化了实验操作,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表征,而且简化了实验操作,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表征,质谱表征的结果发现,两种异构体在其DMF溶液中都有二聚现象,而没有三聚或多聚现象,其分子上的氨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稳定性;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的结果表明,前上的氨基动力学稳定性较强,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其分子上的氨基有由动力学稳定态逐渐向热力学稳定态转化的趋势,最后形成稳定的分子内氢键。  相似文献   
2.
用循环伏安法在导电玻璃(ITO)和玻碳电极(GC)上制备了聚氨基酞菁钴(CoTAPc)修饰电极(CoTAPc/GC)。探讨了pH值对CoTAPc膜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发现其氧化还原电位与pH值有线性关系,电催化活性也随酸度的增加而增加。CoTAPc膜的紫外吸收带变化与溶液pH值及在溶液中浸泡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外围具有柔性链状基团的2(3),9(10),16(17),23(24)-四-(N,N-二乙胺基乙氧基)Ni-酞菁配合物(2).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水热法将该Ni-酞菁配合物(2)装载到MCM-41中.利用UV-Vis-NIR,FT-IR,XRD,TEM,FESEM及N2吸附-脱附等温线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制备的样品中Ni-酞菁配合物(2)主要以单体和二聚体的形式存在于MCM-41中.通过不同制备酞菁浓度的装载研究表明,较高制备酞菁浓度有利于制备结晶度及孔道有序性较高的介孔分子筛样品.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双核金属酞菁类化合物MPc-PcM(M=V、Cr、Mn、Fe、Co、Ni、Cu)是催化H_2S液相氧化反应的良好催化剂,且其催化活性顺序为Co>Ni>V>Fe>Cu>Cr>Mn.采用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法(INDO/S)分析了其前线分子轨道的构成特征,结果表明这几种MPc-PcM的LUMO轨道皆为有金属离子参与形成的π轨道,但HOMO轨道间的差异却很大.M=Co、Ni、Cu、Cr时,其HOMO为π轨道;而M=Fe、Mn时,其HOMO却为σ轨道.正是在前线分子轨道的轨道类型、共轭程度及金属轨道贡献三方面因素的协同作用下,才导致MPc-PcM的催化活性顺序并非按中心金属离子价电子层d电子数的递变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四氨基金属酞菁为原料,合成了四种新的Schiff碱C60H36N12O4M(M=Cu,Ni,Zn,Co),并用质谱、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四个Schiff碱官能团及中心金属对其光学性质及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确定外围缩合4个1,10-啡啉单元的氮杂酞菁为p型有机半导体,并对各个谱带进行合理的归属.结果发现,Soret带长波侧光电压曲线在电场作用下轻微蓝移,根据电场对高极化度n轨道基态的影响,将其归属为n-π*  相似文献   
7.
前报[1]中曾报道尿中杀虫脒及其部分代谢产物的气相层析分析.其中5-氯-氨茴酸熔点高,须先制成甲酯,由于尿样的纯化不佳,对该化合物的定量测定误差较大.我们曾用离子交换柱法[2,3]进行尿样的纯化试验,发现文献中所报道的条件均不能满足对检测该化合物的需要.为此,我们进行了探索,找到了从尿中分离并纯化该化合物的较佳条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3-四-(2-异丙基一5-甲基苯氧基)氢酞菁在10,77,177和300 K下石英衬底上的浇铸膜和单晶硅衬底上真空镀膜(约200 nm厚)在300 K下光致发光光谱.氢酞菁的浇铸膜光致发光光谱在上述温度下均出现荧光发射和磷光发射峰,在177和300 K下出现了1 673 nm激基缔合物峰.该峰的出现与分子抗聚集能力的强弱有关,在300 K激基缔合物峰比在177 K下的峰强,从氢酞菁分子结构特点讨论了形成激基缔合物的原因.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以观察到荧光发射峰渐渐减弱而激基缔合物峰变强.由于浇铸膜和真空镀膜的酞菁分子聚集态不同导致了斯托克司位移的差异,真空镀膜的发光峰峰值在1 140 nm左右,与酞菁浇铸膜的峰值差别较大.浇铸膜的发光峰的半高宽为300 nm,而真空镀膜发光峰的半高宽为100 nm左右.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步合成的方法,在钛氧酞菁的外围引入了四个苯氧基团,合成了一种2(3)-四-(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钛氧酞菁.通过质谱、核磁、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近红外光荧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旋涂加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得了该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ITO/PVK:TiOPc/BCP/LiF/Al).结果表明,四取代的钛氧酞菁固态的近红外光荧光峰值在1080nm左右;其近红外电致发光的峰值波长落在1050nm左右.在PVK掺杂的器件中,钛氧酞菁的质量分数为30%时有较强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盐酸麻黄碱(Eph)在有序介孔碳(OMC)/Nafion和三(2,2-联吡啶基)钌(Ⅱ)(Ru(bpy)32+)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GCE)上的电化学行为.I-t结果表明,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Eph相比,OMC(分散在0.5%Nafion溶液中)、Ru(bpy)32+复合物在电化学领域具有更加优异的催化性能.采用循环伏安(CVs)和I-t等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Eph在修饰电极上的动力学性质和线性响应范围.Eph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550μmol/L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 6,检测限可达8.2μmol/L(信噪比为3).这种Ru(bpy)32+/OMC-Nafion/GCE传感器的制备具有节省时间、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等优点.该电化学传感器对运动员尿样中Eph的灵敏性检测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