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引入跨股氨基酸队的方法进行β-发夹结构的设计,序列[R1G2T3F4W5V6d-p7S8V9N10Y11F12,β2]中包含二个氨基酸对V6V9和F4Y11,并以d-p7S8作转角来稳定结构.多肽合成采用Fmoc/Bu4固相合成方法.圆二色谱研究显示,β2在202 nm呈现正峰,在217.5 nm处呈负峰,为β转角和β折叠共同贡献的叠加,是典型的β-发夹结构圆二色谱特征.红外光谱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圆二色谱的结果,表明β2在溶液中主要以β-发夹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全新设计:八残基序列形成发夹结构的圆二色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发夹是天然蛋白质中丰富的二级结构单元之一,在蛋白折叠和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报导了二条多肽序列(LTVd-PGLTV,n7和 LTVGDDTV, n5)的设计、合成和园二色谱研究结果.结果显示,n5在198 nm附近呈现负峰,表现为非规整结构特征;相反,n7表现为典型的发夹结构特征,在218 nm附近呈负峰,196 nm附近呈正峰,为β-转角与β-折叠的共同贡献.初步研究表明,β-转角、序列关系和氨基酸形成β-折叠结构倾向性是β-发夹结构形成和稳定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α-L-氨基酸乙酯出发,设计合成了9种新N'-乙氧羰基取代甲基-N-β-吡啶甲酰硫脲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确证.对化合物7d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其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晶胞参数a=1.6912(6)nm,b=0.5197(19)nm,c=1.9399(7)nm,Z=4,V=1.6962(11)nm3,Dc=1.266Mg/m3,α=90.00°,β=95.89°,γ=90.00°,F(000)=688,R=0.0667,wR=0.1709.经MTT法三次平行实验,首次发现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α-L-氨基酸乙酯出发,设计合成了9种新N'-乙氧羰基取代甲基-N-β-吡啶甲酰硫脲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确证.对化合物7d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其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晶胞参数α=1.6912(6)nm,b=0.5197(19)nm,c=1.9399(7)nm,Z=4,V=1.6962(11)nm^3,Dc=1.266 Mg/m^3,α=90.00°,β=95.89°,γ=90.00°,F(000)=688,R=0.0667,wR=0.1709.经MTT法三次平行实验,首次发现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双β-二酮有机配体9-乙基-3,6-二(乙酰基-3-苯甲酰基)咔唑(H2L)及其铕配合物,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表明Eu^3+与H2L发生配位。配合物的溶液荧光光谱不仅有613 nm处的中心离子Eu^3+的特征红光,属^5D0→^7F2跃迁带,还有445nm处配体的宽带蓝色发光,属H2L^*→H2L跃迁带,而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光谱只有611 nm处为中心离子Eu^3+的特征红光,属^5D0→^7F2跃迁带,峰形尖锐,半峰宽仅7 nm,单色性好,表明该固体铕双β-二酮配合物是一种潜在的红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2-苯基-4-喹啉羧酸和2,4-二氨基-6-苯基-三嗪作为配体,合成了双核锌配合物[Zn(C16H11NO2)2(C9H9N5)]2;利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分析了产物的结构,测定了其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90 34(7)nm,b=1.286 55(9)nm,c=1.306 14(9)nm,α=86.009 0(10)°,β=72.141 0(10)°,γ=86.177 0(10)°,Z=1,Dc=1.432g/cm3,μ=0.762mm-1,F(000)=772,R1=0.027 5,wR2=0.071 7.双核锌配合物中的两个锌原子之间通过四个羧基形成轮桨状的二核单元Zn2(CO2)4;该二核单元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结构.此外,化合物在286nm的激发波长下于411nm处产生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7.
小花金挖耳地上部分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对小花金挖耳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和薄层制备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1R,2S,4S,5R)-2,5-二羟基-p-薄荷烷(1),(1S,2S,4R,5S)-2,5-二羟基-p-薄荷烷(2),(3R,4R,6S)-3,6-二羟基-p-1-薄荷烯(3),5αH-桉烷-4(15),11(13)-二烯-12,8β-内酯(4),5α-羟基-桉烷-4(15),11(13)-二烯-12,8β-内酯(5),2α-羟基-5αH-桉烷-4(15),11(13)-二烯-12,8β-内酯(6),4β-羟基-1α,10βH-伪愈创木烷-11(13)-烯-12,8α-内酯(7),4-羰基-1α,10βH-伪愈创木烷-11(13)-烯-12,8α-内酯(8),利用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化合物1-3首次从天名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以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为溶剂,在离子热反应条件下,合成得到了具有新颖结构的一维磷酸镓化合物,Ga(HPO4)2.C6H11N2.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803 6(11)nm,b=1.320 9(17)nm,c=1.275 6(17)nm,β=101.503(2),V=1.326 8(3)nm3,Z=4。  相似文献   

9.
氨基硫脲缩(4-醛基吡啶)4-C5H4NCHNNHCSNH2(HL)和氟硅酸钾K2S iF6反应制备了标题化合物[H(4-C5H4NCHNNHCSNH2)]2S iF6.2H2O(1),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674 3(2)nm,b=1.349 6(3)nm,c=1.235 7(3)nm,β=94.283(4),°V=1.121 4(5)nm3,Z=2,Mr=540.61,Dc=1.607 g/cm3.μ=0.371 mm-1,F(000)=560,R1=0.036 8,wR2=0.105 4.该化合物由质子化的正一价氨基硫脲缩(4-醛基吡啶)阳离子和氟硅酸根阴离子以及水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10.
6,7-二氰基联吡啶喹喔啉(DICNQ)分别与Eu(NO3)3.6H2O、Tb(NO3)3.6H2O水热反应产生两个新的三价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Eu(DICNQ)2(NO3)3].(CH3CN)2(1)和[Tb(DICNQ)(NO3)3]2(2)。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表明化合物1结晶于单斜晶系,Cc无心空间群,晶胞参数a=1.157 7(6)nm,b=3.193 4(2)nm,c=1.106 6(6)nm,β=97.633(2)°,V=4.055(4)nm3,Z=4,Mr=984.63,Dc=1.613 g.cm-3,μ=1.623 mm-1,F(000)=1 952,S=1.035,T=293(2)K。最终精修结果为:R=0.033 5,wR=0.078 1,I>2σ(I)的点为6 467个。化合物2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71 1(3)nm,b=0.890 8(3)nm,c=1.544 9(5)nm,α=80.852(9)°,β=84.217(9)°,γ=65.475(7)°,V=1.076 0(6)nm3,Z=1,Mr=1 254.44,Dc=1.936 g.cm-3,μ=3.356 mm-1,F(000)=604,S=1.026,T=293(2)K。最终精修结果为:R=0.036 8,wR=0.095 6,I>2σ(I)的点为3 697个。化合物1中孤立中性分子之间具有C-H…O氢键作用,而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既包含配体间的π…π堆积作用又有分子间C-H…N和分子内C-H…O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甲基正烷基亚硝胺通过非α-位代谢产生的亲电活性中心在化学致癌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采用从头计算方法比较了甲基乙基亚硝胺和甲基丙基亚硝胺β-位或γ-位代谢形成的硫酸酯、磷酸酯和葡萄糖醛酸酯在亚硝基的邻基参与作用下的反应活化能以及过渡态和中间体的分子结构. 计算结果表明,硫酸酯的反应活性明显高于磷酸酯和葡萄糖醛酸酯,而β-位代谢物受邻基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Co(μ2-bpy)V2O6 (bpy =4,4′-联吡啶)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CoCl2•6H2O、4,4′-联吡啶和NH4VO3,以H2O作溶剂(摩尔比1∶2∶2∶1950)在170 ℃下水热反应合成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Co(μ2-bpy)V2O6 (bpy=4,4′-联吡啶), 经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其晶体结构.此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晶胞常数a=0.81599(7) nm,b=0.85826(7) nm, c=1.02031(8) nm,α=87.111(2)°, β=75.305(2)°,γ=74.784(2)°, Z=2. Co(μ2-bpy)V2O6是无机的双金属氧化物层,[Co2V4O12]n通过有机的桥式配体μ2-bpy以N-Co配位键桥联而成.晶体的三维共价结构含有多种开放式孔道,其中最大孔道的尺寸为0.5 nm×0.7 nm.漫反射光谱研究表明,此晶体具有约2.0 eV的光学能隙,属于半导体,在420 ℃以下是热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系列β-氰乙基-α-=茂铁邻卤(氟、氯、溴、碘)代苄基醚的晶体结构, 描述并讨论了由卤原子变更所引起的分子结构差异。结果表明, 取代卤原子种类不同, 导致了该系列化合物分属于两种分子构型。  相似文献   

14.
β-转角肽的溶液构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报导TEM-1β-内酰胺酶的天然蛋白类抑制剂BLIP中一段多肽B1的溶液构象研究 结果.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通过圆二色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了B1的二 级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B1在溶液中形成了β-转角结构,为在溶液中单独研究β-转 角结构形成与稳定性提供了良好的模板.β-转角在溶液中可以独立存在,表明β-转角在 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过渡金属离子对以二甲氨基查尔酮修饰的β-环糊精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猝灭问题.发现经过修饰的查尔酮在水溶液中对Cu2+具有特征的识别功能.其猝灭速率常数比其他研究的金属离子大一个数量级以上.然而当该修饰环糊精处于非水溶剂如DMF中时Cu2+离子特征识别功能不再存在, 而具有平面四方电子构型的Ni2+则表现出最强的络合功能,这可能与化合物联结链中存在四个用亚乙基相联的络合位点易于生成平面四方结构有关.表明主/客体化合物在结构空间上的互补性,在它们的络合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四氯化碳作为惰性参考溶剂, 研究了N-甲基-2-吡咯烷酮(NMP)、环丁砜、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和γ-丁内酯(γ-BL)等五种萃取剂在几种芳烃溶剂中的~1H NMR谱。观察到萃取剂分子的化学位移在芳烃溶剂中均大幅度移向高场, 且NMP、γ-BL的共振谱线在芳烃中发生分裂或重叠。在不同的芳烃溶剂中, 以在苯乙烯中NMP、DMF、DMA、环丁砜共振谱线的移动幅度为最大。各萃取剂谱线位移的幅度随着苯环上甲基数目的增多而递减。结合溶液热力学的结果, 推断出NMP等萃取剂和芳烃分子之间存在着弱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Co(III)离子在二氧化铅电极上的阳极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献上曾报导过Co(Ⅱ)离子具有加速PbO_2电极上氧阳极析出过程的作用,并表明当Co(Ⅱ)离子存在时,氧的析出过程有可能通过表面吸附的高价钴氧化物氧化水分子而形成.本文通过浓硫酸溶液中Co(Ⅱ)阳极氧化为Co(Ⅲ)以及O_2阳极析出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了O_2的析出和Co(Ⅲ)的形成是通过吸附在电极表面的高价钴(Ⅳ)的OH 基配合物分别氧化水分子和Co(Ⅱ)离子形成的,它与Cr(Ⅲ)、Mn(Ⅱ)离子的阳极氧化过程相类似,而不是通过Co(Ⅱ)离子直接放电形成的.本文利用文献所述的研究方法.在固定硫酸浓度(3.4mol·kg~(-1))下,研究CoSO_4浓度(0.05—0.35mol·drn~(-3))对于O_2和Co(Ⅲ)阳极形成过程分别的影响.在固定CoSO_4(0.2mol·  相似文献   

18.
以cis-1,2-二氰基乙烯-1,2-二硫醇钠(Na2(mnt))、2,2′-联吡啶-1,1′-二氧化物(bipyO2)和NiCl2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具有大共轭体系的混配型配合物.用元素分析、差热 热重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和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该配合物化学式为Ni(mnt)(bipyO2),平面正方形结构,属电中性物质,热分解温度高于335 ℃.不溶于水和常规有机溶剂,可溶于DMSO.该配合物是一种氨敏材料,用它制作的传感器对氨气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选择性;当工作电压为10 V时,在氨气浓度小于2.6 mmol•L-1的范围,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对氨气呈线性响应.传感器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响应时间为20 s,恢复时间为45 s.可用于微量氨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A new three-dimensional copper dithiocarbamate-copper iodide coordination polymer [Cu(Me2dtc)2(CuI)3]n (Me2dtc=N,N-dimethyldithiocarbamate)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s of Cu(OAc)2,NaI and Na(Me2dtc) in DMF solution,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R spectrum,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C2/c with a=1.293 89(17) nm,b=1.077 61(11) nm,c=1.456 05(17) nm,β=115.585 (4)°,V=1.831 1 (4) nm3,Z=4,Dc=3.175 g·cm-3,Mr=875.28,λ (Mo Kα)=0.071 073 nm,μ=10.082 mm-1,F(000)=1 604,the final R=0.029 5 and wR=0.081 7. A total of 2 083 unique reflections were collected,of which 1 918 with I2σ(I) were observed. The Cu atoms are Cu(Ⅰ)/Cu(Ⅱ) mixed-valence and they have two different coordinate geometries,namely planar square and tetrahedron. This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consists of individual Cu(Me2dtc)2 molecules linking together CuI polymeric chains which run parallel to the [001] direction vis Cu-S bo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