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72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硅纳米线阵列由于其较强的光吸收能力及硅材料的丰富储量,被认为是最具大规模应用潜力的可见光光催化剂。针对硅材料在水相环境中不稳定这一瓶颈问题,本文提出了对硅纳米线阵列"先稳定、再活化"的修饰策略。通过在硅纳米线表面修饰聚(乙撑二氧噻吩)使其稳定,之后再修饰银纳米颗粒以提高光催化效率,得到了高效、稳定的可见光光催化剂。并通过研究聚(乙撑二氧噻吩)的厚度及银纳米颗粒的担载量对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修饰条件。  相似文献   
2.
肥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泛流行,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寻找安全、有效的措施拮抗肥胖形成已势在必行.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了成年人体内存在功能性褐色脂肪组织,但是其活性却呈现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与褐色脂肪组织不同,白色脂肪组织人体内分布广泛.最近的研究证实白色脂肪组织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特定情况下能够呈现褐色脂肪表型、获得褐色脂肪的产热活性,并证实某些信号因子以及某些植物化学物可介导白色脂肪组织褐变.  相似文献   
3.
将磷光客体掺入PVK:PBD主体材料中是获得高效率磷光电致发光器件(PhPLED)的有效途径.然而,分别掺杂Ir(pppy)3、Ir(F-pppy)3和Ir(F2-pp-py)3三种磷光客体的PhPLED器件性能件却显著不同.我们分别模拟主-客体间能量转移和客体直接捕获电子空穴对两种机制,研究了三种客体材料的磷光发射及其衰减过程.研究表明:平衡的载流子注入和客体高效率的载流子捕获是实现Ir-配合物掺杂的PhPLED器件性能优良的主要机制,PVK较低的三重态能级使其无法成为蓝光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的主体,在PVK中掺入PBD的方法,则进一步降低了主体材料的三重态能级,这是蓝光磷光电致发光器件运行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高分子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技术和新型磷光主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翼柱型固体装药结构,选取1/16子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将其分割成若干具有单一拓扑型式的组合体,获得了精度较高的结构化网格。在三维线性粘弹性理论和边界非线性理论基础上,基于接触算法模拟了人工脱粘层的边界条件;研究了固化降温过程含人工脱粘层固体装药结构的变形特征和应变场,并与无人工脱粘层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人工脱粘层可以显著地改善固体装药结构端部的应变水平,最大的等效VonMises应变从无人工脱粘的30.1%下降为23.0%。此外,探讨了人工脱粘层前缘的应力水平以及工程上界面脱粘的快速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趋肤效应的分析 ,讨论了输电线路中的焦耳热 ,并给出其等效电阻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光物理和光化学的角度出发对磷光电致发光器件中的一些基本过程和问题,如发光层材料的选择和激发,主体化合物分子间的能量迁移,主客体分子间的能量转移以及磷光的发射等进行了扼要的讨论,并指出了在设计和制备这类新型的发光器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四种不同结构的吡唑啉化合物在溶液和薄膜中的光致发光行为及作为掺杂染料组成两种不同结构电致发光(EL)器件的发光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同共轭部分,但未成环的腙类化合物,不论在溶液中或在固相条件下,都不能很好的发射荧光。而构成了吡唑啉环的化合物,则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有较强的荧光发射能力。在5位处联有苯基的非平面状吡唑啉化合物,由于不易于结晶化而有良好的成膜性能;相反,在5位处无苯环联结者,如EP3,则由于其易于结晶化,因而不利于器件的制作。  相似文献   
8.
选择了甲醇、乙醇,正丙醇,乙二醇、乙二胺、乙醇胺及2-甲氧基乙醇等七种包括单官能团和双官能团共溶剂、与水组成混合溶剂,并利用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共溶剂对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共聚物水溶液胶束形成及其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7种含“单”或“双”吡唑啉化合物在溶液在固体器「ITO/TPD/TPB1-2%EP/TPBI/Mg-Ag」中作为掺杂发光材料的电致发光特性地研究,结果表明,由吡唑啉化合物所构成的器件具有优良的电致发光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加成反应,结合再沉淀法,制备得到Ni(DMG)_2的单晶纳米结构,并且通过调节反应物浓度可实现不同形貌的可控生长,在浓度低的条件下,可得到六方纳米管材,而随着浓度的升高,逐渐变为实心的六方纳米棒,这种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即通过加成反应来制备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