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反应通道(a)C2H3+NO→CH3+NCO和(b)C2H3+NO→OH+C2H2N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G(d)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中间体、过滤态、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频率分析确定了11个中间体和10个过渡态.所有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产物都在CCSD/6-311++G(d,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较正.并讨论了反应的异构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10是能量最低的中间体,比反应物的能量低308 479kJ/mol;过渡态1/3,2/5,3/4,4/8比反应物的能量高,其中3/4是能量最高的过渡态,比反应物的能量高91 894kJ/mol.通道(a)和(b)的理论放热值分别为111 059和96 619kJ/mol.  相似文献   

2.
回流法可控合成BiPO4纳米棒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流法合成了BiPO4纳米棒光催化剂, 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物比例、pH值和反应物浓度对BiPO4晶相结构和形貌尺寸的影响, 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分析(BET)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以亚甲基蓝(MB)为探针研究了其光催化活性. 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浓度对产物的形貌尺寸影响较大, 反应物比例和pH值对产物晶相结构和形貌尺寸均有较大的影响, 进一步影响BiPO4光催化剂的活性. 调控各种因素后可合成出具有单斜相独居石/六方相混晶结构的高紫外光活性BiPO4纳米棒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准经典轨线方法讨论了反应物分子的振动激发对O+DCl→OD+Cl反应动力学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物分子的振动激发对(2π/σ)(dσ00/dωt),(2π/σ)(dσ20/dωt)和(2π/σ)(dσ22+/dωt)3个极化微分反应截面和产物分子转动角动量取向程度的影响比较显著.变化规律反映出反应物分子的高振动激发使产物分子倾向于在平行于散射面的平面内转动.  相似文献   

4.
以一定浓度谷氨酸-氟硼酸(Glu-BF_4)离子液体水溶液为反应介质,摩尔比为1∶6的二水合醋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反应物,在室温下制备前驱体,再通过微波辅助加热制备了具有绒球形貌的微/纳米ZnO粉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积测试仪、能谱仪、拉曼光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产物形貌、晶型、比表面积、组成和晶面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所得产物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平均粒径20.4 nm,绒球大小1.6~3.0μm,比表面积为28.3 m~2/g,产物纯度较高.当反应物浓度一定,离子液体浓度分别为0.02,0.04,0.08和0.12 mol/L时都得到了类似形貌的微/纳米ZnO粉体,且随着离子液体使用量的增加,绒球尺寸分布更加均一.当离子液体浓度一定,而反应物浓度逐渐下降时,产物形貌发生递变性变化.ZnO晶粒在Glu-BF_4离子液体诱导下首先生成不规则的纳米片,纳米片进一步聚集,在一定反应物浓度范围内生成绒球形貌粉体,反应物浓度较低时只生成绒球的核心部分,而浓度更高时则生成纳米针阵列.通过不同条件下纳米ZnO粉体形貌变化规律,探讨了强碱性条件下Glu-BF_4离子液体水溶液中微/纳米ZnO粉体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异丙醇铝Al(Opri)3(即Al(OCH(CH3)2)3)为原料,用醇盐水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粒子,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加水方式、反应物配比、浓度、溶剂等)对产物粒子颗粒大小的影响,采用TEM、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所得产品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纳米Al2O3粒子分散性好,粒径在20-100nm之间,颗粒的形状和尺寸随反应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TiO2纳米纤维为模板和反应物,原位水热合成了具有异质结构的SrTiO3/TiO2复合纳米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光谱(EDS)、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罗丹明B(RB)模...  相似文献   

7.
无水苯甲酸锂的合成、结构表征及热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分析纯苯甲酸和一水氢氧化锂作为反应物,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得苯甲酸锂.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FTIR、元素分析及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样品进行组成和结构表征. 采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测量了其在80~400 K范围内的摩尔热容, 利用最小二乘法将此温区热容实验值对折合温度进行拟合, 得到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 通过设计合理的热化学循环, 选用0.1 mol/L HCl溶液作为量热溶剂, 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分别测定合成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焓, 得到反应焓ΔrHm0=-(9.75±0.27) kJ/mol. 利用Hess定律计算出苯甲酸锂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0(C6H5COOLi, s)=-(307.82±0.57) kJ/mol.  相似文献   

8.
有机锡氧簇合物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体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以Bu2SnO与TfOH (OTf=CF3SO3)直接反应合成了有机锡氧簇合物[Bu2Sn(OH)OTf]2, 考察了[Bu2Sn(OH)OTf]2催化醛的硅氢化反应. 结果表明不仅催化活性高, 而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它仅对反应物的醛基起作用, 对分子内和反应体系中其它活泼基团如酮、酯、烯、炔等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反相微乳液法合成钛酸钡纳米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W/O型反相微乳液(Reverse Microemulsion)体系中制得了BaTiO3纳米棒, 考察了ωo值、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BaTiO3纳米棒尺寸及形貌的影响. 用TEM、XRD和电子衍射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用ICP测试了产品中钡与钛的摩尔比.  相似文献   

10.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羟基自由基与鸟嘌呤分子加成反应的过渡态, 并进行内禀反应坐标(IRC)反应路径解析, 结果表明, 羟基自由基加成到鸟嘌呤碳碳双键上. 利用B3LYP/6-31++G**对反应物、反应物络合物、过渡态以及产物络合物等反应通道上各个能量驻点的能量进行了计算, 得到反应活化能Ea=28.0867 kJ/mol. AIM计算结果显示, 过渡态结构中鸟嘌呤分子碳碳双键结构被削弱, 羟基自由基氧原子与鸟嘌呤分子碳碳双键中的C4原子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双键中剩余的π电子离域到了环体系中.  相似文献   

11.
不同形貌ZnSe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Se纳米棒和微球, 用XRD, TGA-DTA和SEM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提出了解释ZnSe微球的形成新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纳米棒直径为50~100 nm, 棒长约为200~300 nm, ZnSe微球直径为3~10 μm.; 纳米棒在反应温度为240 ℃时具有闪锌矿和纤维锌矿型混晶结构, 微球在反应温度为210 ℃时具有闪锌矿结构; 将ZnSe纳米棒和微球均匀地涂在导电玻璃的导电面上, 于380 ℃煅烧40 min后制成膜电极, 并进行了光电化学研究, 纳米棒膜结构电极最高单色光的光电转换效率(IPCE)可达到9.09%.  相似文献   

12.
Preparation of ZnS nanorods by a liquid crystal templat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nS nanorods were synthesized in lamellar liquid crystals of C(12)E(4) by mixing zinc ions and thioacetamide (TAA) solution. The effects of the reactant concentration and the surfactant/water molar ratio in the liquid crystal system on the morphology and size of the ZnS 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prepared ZnS particles are regular nanorods having a width of about 60 nm and a length of about 80-380 nm, with a largest aspect ratio of about 6.3. A lamellar liquid crystal templating mechanism has been proposed to interpre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表面修饰的碘化铅纳米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莉  贾殿赠  刘浪  张丽 《化学学报》2005,63(6):503-506
以硝酸铅和碘化钾为原料, 在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 采用一步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制备出聚乙二醇表面修饰的碘化铅纳米棒, 利用X射线衍射, 红外光谱, 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热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在体系中添加的表面活性剂PEG不仅与碘化铅纳米棒发生了化学键合作用, 而且对产物形貌的控制起到决定作用, 形成了表面键合有聚乙二醇的碘化铅纳米棒, 其中被PEG600修饰的碘化铅纳米棒粗细均匀, 表面光滑, 直径约为100 nm, 长度达2 μm.  相似文献   

14.
以CuSO4和NH3·H2O为原料,采用微乳-均匀沉淀耦合法制备了一维CuO纳米棒。用XRD、SEM、TEM、HRTEM和FTIR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单斜晶相结构的CuO纳米棒,内部具有孔洞结构,其直径为40~110nm,长度为800~3000nm。可通过改变水核比(ω)、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实现对CuO纳米棒形貌和尺寸的调控。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并用热分析方法考察了CuO纳米棒对高氯酸铵(AP)分解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AgCuSe nanorods were prepared at room temperature by a redox reaction. The as-prepared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ray powder diffraction shows that the as-prepared product is the tetragonal phase of AgCuS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s that the sample consists of nanorods with a diameter varying from 5 nm to 20 nm and a length varying from 200 nm to 600 nm.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shows that the purity of the sample is high.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gCuSe and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AgCuSe nanorods were discussed.Thermodynamic calulations show that the final product in the synthetic system is pure AgCuSe. The solvent ethylenediamine did not only acts a didentate ligand to form relatively state Ag + and Cu + complexes, but also dissolved Se and enhanced the reactivity of Se.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AgCuSe nanorods.  相似文献   

16.
常温直接沉淀法制备ZnO纳米棒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常温下, 以PEG-400(聚乙二醇400)为表面活性剂, 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了ZnO纳米棒. 产物用XRD, TEM, SAED和 HRTEM等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得ZnO为一维的纳米棒, 属于六方纤维矿的单晶结构. ZnO纳米棒的直径在20~40 nm之间, 长度在300~800 nm范围. (0001)面为ZnO纳米棒的生长方向. 讨论了ZnO相的生成和ZnO纳米棒的形成机理以及PEG-400在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离子液体中ZnO纳米棒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离子液体中ZnO纳米棒的制备与表征;离子液体;ZnO纳米棒;热分解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技术低温固相合成NiO纳米颗粒前驱体,并通过在650~900 ℃下, NaCl熔盐介质中对前驱体进行焙烧,制备得到NiO纳米棒。采用XRD、SEM、TEM测试技术对NiO前驱体、NiO纳米棒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为直径约25 nm球形颗粒,随着焙烧温度升高,逐渐生成直径为300 nm,长度约十几微米的纳米棒。反应过程中熔盐介质是纳米颗粒前驱体生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微波法制备金属钴纳米晶棒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法制备金属钴纳米晶棒及其表征;微波法;钴;纳米晶棒;表面活性剂;表面修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