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核心通识课程"探究物理现象"的教学模式,课程的设计理念强调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形成了4F引导探究和项目任务驱动2种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战略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专精型人才.多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教育的方式逐渐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专才教育,文科学生忽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科学知识更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3.
解世雄 《物理通报》2016,35(10):11-13
面向科技发展的新文化背景, 打造通识课程《 物理文化与教育》 , 通过数年的探索, 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首先介绍《 物理文化与教育》通识课程的意义; 其次介绍课程内容与理念; 第三介绍《 物理文化与教育》移动微课及 其反响  相似文献   

4.
孟庆鑫  张宇  王晓鸥  霍雷  赵远  田浩 《物理与工程》2012,22(1):38-40,46
发挥大学物理基础课教学涵盖面广的特点,通过物理教学环节的设计及教学内容的挖掘,将大学物理建设成为一门隐性通识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5.
围绕培养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构建由辅导员-德育导师-学业导师组成的全员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依据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合理地优化通识课程、凝练专业课程和增加实训课程.协助学生规划学习目标,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形式,提高学习动力、引导创新思维.结合导师团队多元化的专业背景,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主导作用,将教育教学理论、实践技能、学科竞赛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全面提升物理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锦 《大学物理实验》2011,24(3):114-115,119
通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了通过开设通识物理实验课程,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并获得学生的广泛好评。提出了进一步改进通识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哈佛大学物理教育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立彬  郑先明  李广平 《大学物理》2011,30(1):56-61,65
通过对哈佛大学物理教育理念、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选用情况和教学方式的分析与研究,认为本文可为中国大学的物理教育改革提供一些科学的参考和启示.在我国物理学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建议应注意崇尚学术自由、营造严谨治学的学术氛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学习、制定独具特色的物理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通识基础课,受众面广.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数理基础的差异,笔者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理工科学生较早接触的实验操作类课程,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等多个分支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在实验教学中坚持将学科知识和通识元素有机融合,将综合育人的理念贯穿始终。本文以“拉伸法测定弹性材料的杨氏模量”为例,从“实验背景、目标要点、通识融入、案例挖掘”入手,探讨如何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通识教育,以期兼顾“授业解惑和传道育人”,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  相似文献   

10.
杨艳  黄永锋 《大学物理》2013,(6):45-47,57
阐述了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在施行"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以来,依托教育部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结合学科特色,逐步形成的一套独特的、适合天文与空间科学学科特点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多元化发展需求,强调通识教育,突出了对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物理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学生、教师、考核方式以及教材等几个方面就目前地方高校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物理课程改革和教学团队的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最后对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旨在提升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普纪录片在天文通识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普纪录片是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优秀的科普纪录片可以多视角、直观生动的讲述科学,这亦是自然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本文以通识教育课程"行星科学初探"为例,介绍了在天文公共选修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引入天文科普纪录片的一些心得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对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决议,分析航运发展对航海专业学生教育的新影响。结合美国通识教育实践研究,探讨通识教育对提高航海专业学生各方面知识和综合技能的重要意义。以物理学科为例,介绍了物理通识教育开展模式和对国际型航运人才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理工科高等学校中, 大学物理课程是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通识性必修基础课程, 在大学基础课程中占 有重要地位. 该课程在承担知识传授任务的同时, 还应该担负培养学生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索、 创新意识等方 面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我们将大学物理核心内容划分为4个模块, 并对每一模块提出了具体的 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多年物理教学经验说明了通识教育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必要性,并就大学物理教学的通识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学科交叉程度的不断加深,新工科理念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新工科不仅要求实践与理论高度结合,更要求复合工程技术与通识教育高速并行。因此,本文以低温生物医学工程为例,分析探讨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学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当前的物理教育现状,在人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研究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教学过程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和途径进行探讨.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外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分析我国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其成因.然后讨论人文教育理念对大学物理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最后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究人文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具体方式.从而说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不仅需要理论指导,还需不断从实践中探索.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对《 物理学史》课程的需求, 分析了将《 物理学史》建设为本科生通识课程 的可行性. 根据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 对物理学史课程的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和考核手段等方面都做了改革, 实践结 果表明: 物理学史课程的教学可以实现其传递物理文化、 培养物理思维模式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医用物理学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现代医学打 下了必要的物理基础. 然而在医用物理学教学中太注重物理学的完整性, 如何根据现代教育理念来进行医用物理 学的教学改革, 就成为我们不断探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从教材建设、 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 完善教师的知识 结构、 教育观念、 教学方法、 物理实验、 教学测评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以提高学生学习医用物理学的兴趣, 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重任 ,这已被大家所公认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如何发挥每门课程的作用 ,是每门课程、每个教师应该慎重考虑并逐步付诸实施在教学中 ,真正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培养一代新人的教育中起到积极作用 .1 明确培养目标要搞清素质教育的内涵 ,首先要明确什么叫素质 ?一般说来 ,素质指的是要完成某类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 .那末要完成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须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呢 ?这还得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谈起 ,我们“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