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以恒界面池法研究了碱性条件下丁酮对99mTc的萃取动力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考察了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并测定了搅拌速度、各反应物初始浓度以及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萃取体系在约6h后达到平衡;搅拌速度(100-180 rpm)对萃取速率无显著影响,萃取反应的活化能为56.20(kJ/mol),萃取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模型.在碱性介质中,丁酮萃取99mTc的化学反应速率方程为:-dc (TcO4- )/dt=k c0.83(TcO4-)c1.90(CH3 COC2 H5),其中k=5218.85(L/L)-0.73·h-2.  相似文献   

2.
含氟硫酸体系HEH/EHP萃取铈(Ⅳ)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流恒界面池法研究了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萃取含氟复杂硫酸体系中铈(Ⅳ)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速度、水相金属离子浓度、萃取剂浓度、酸度和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萃取反应为一级反应,萃取反应的正向表观活化能为50.8 kJ·mol-1,属于化学反应控制。试验得到萃取动力学方程为R=k[Ce(HF)(HSO4-)3+]1.05[H2A2]2.07[H+]-2.43,并探讨了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3.
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唾液中尼古丁含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建立了一种以液相微萃取为样品前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有效测定唾液中尼古丁含量的方法。确定了以磷酸三丁酯为有机溶剂、2 mL 0.05 mol/L KOH调节2 mL样品溶液为给出相,10 mmol/LKH2PO4(pH=3.0)为接收相;搅拌速率为500 r/min,萃取时间为17 min的尼古丁优化萃取条件。方法的线性范围0.1-50 mg/L,相关系数r2=0.9996;检出限为0.05 mg/L(S/N=3);相对标准偏差<5%(n=5);相对回收率为96.3%-102.2%。实验证明该法可用于唾液等生物体液中碱性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余静  叶芝祥  杨迎春  卢莎莎 《化学通报》2015,78(10):912-917
利用恒界面池研究了二壬基萘磺酸(DNNSA)反胶团溶液萃取模拟电池废水中铅离子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转速、DNNSA、初始铅离子浓度以及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得到了DNNSA反胶团萃取废水中铅离子的动力学方程并对萃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搅拌速率在200r/min时出现与搅拌强度无关的动力学"坪区",萃取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在动力学"坪区",铅离子萃取速率随着萃取剂DNNSA浓度和水相铅离子浓度增加而增加,温度升高萃取速率加快,萃取反应活化能为35.11k J/mol。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基于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的单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中的杀螨隆农药残留的新方法.考察了萃取剂种类、萃取剂体积、液滴大小、萃取时间、搅拌速度、温度、盐度等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5 mg/L,r2=0.9994,RSD为2.1%(n=6),检出限为0....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单滴液相微萃取(SD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快速检测水中的硝基咪唑类药物,对影响萃取的因素(溶剂的种类及用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搅拌子的搅拌速度)进行优化。优化的萃取条件为:溶剂为2.5μL正辛醇,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600 r/min,时间为20 min。萃取后,微液滴转移至衍生化试管,于70℃水浴中衍生45 min,进样分析。该方法在水中的线性范围为0.5~400μg/L,线性相关系数良好(r0.998),检测限为0.16~0.57μg/L。加标自来水和湖水中的相对平均回收率为80.9%~103.6%,相对标准偏差为1.7%~9.0%。  相似文献   

7.
以刻蚀不锈钢丝为基体,采用化学沉积法在表面沉积金纳米粒子(AuNPs),修饰一层1,8-辛二硫醇分子后,再自组装一层AuNPs,制备了高强度AuNPs涂层固相微萃取(SPME)纤维,并与HPLC联用,以常用紫外线吸收剂为例,评价了AuNPs-SPME纤维的萃取分离性能。当萃取时间为30 min、温度为55℃、搅拌速率为800 r/min,pH=7时,萃取效果最好。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所建立的Au NPs-SPME-HPLC法测定4种紫外吸收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乙基己基-4-(N,N-二甲氨基)苯甲酸酯、2-乙基己基-4-甲氧基肉桂酸酯和2-乙基己基水杨酸)的线性范围为0.004~200μg/L,检出限为0.43~570 ng/L(S/N=3),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9%~4.2%(n=5)之间。河水、废水处理厂的废水以及雨水样品中紫外线吸收剂的加标回收率在77.9%~108%之间,RSD为3.1%~8.0%(n=5)。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气泡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测定尿中咖啡因的方法.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三氯甲烷作为萃取溶剂,萃取溶剂暴露体积1 μL,气泡体积1.6 μL,搅拌速度300 r/min,萃取时间5 min,盐度15%(m/V),气泡与磁子间距离1 cm.在优化条件下,所建立方法在咖啡因浓度0.005~10 mg/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可达0.986,检出限为0.003 mg/L.在人尿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咖啡因(0.050、0.500和5.000 mg/L),回收率为89.2%~107.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n=6).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裂变99Mo提取后残液中铀的回收进行了不同类型萃取溶液的效率对比,最终选择了萃取效率最好的30%二-(2-乙基乙基)磷酸的正十二烷溶液进行了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体系的HNO3浓度在4.0mol/L附近铀的分配比达到最大值,萃取过程为放热反应,且提高搅拌强度有利于加快萃取速率。  相似文献   

10.
应用单滴液相微萃取(SD-LPME)技术建立了水体中二甲戊乐灵农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的萃取条件(萃取剂、体积、萃取时间、搅拌速度、温度等)及测定条件对检测二甲戊乐灵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环己烷作萃取剂,萃取剂体积5 μL,液滴体积2 μL,搅拌速度350 r/min,35 ℃条件下萃取35 min.应用此方法测定了自来水和太湖水样中的二甲戊乐灵农药残留,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 5%~3.4%(n=6)之间;回收率为88.0%~99.8%.  相似文献   

11.
梁小丹  赵发琼  马宇宇  曾百肇 《分析化学》2012,40(10):1579-1583
在0.1 mol/L吡咯-0.1 mol/L对甲苯磺酸-4g/L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水溶液中,通过循环伏安法在不锈钢丝表面制备了新型聚吡咯-离子液体(Polypyrrole-ionic liquid,PPY-IL)涂层.此涂层呈菜花状结构,粒度比PPY小.以5种苯类化合物(即1,2-二甲苯、1,2,4-三氯苯、1,2-二氯苯、1,2,4-三甲苯和1,3,5-三甲苯)为目标分析物,对所得萃取头性能进行了考察.在优化的实验条件(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40 min;搅拌速率:600 r/min; NaCl浓度:0.2 g/mL)下,对这些苯类化合物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6~800 μg/L,单根多次萃取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5%(n=5),多根萃取头平行萃取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5%~12.4%(n=5).PPY-IL萃取头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使用150次后萃取性能仅有很小的变化;在温度升至290℃时不分解.与聚吡咯和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头相比,本萃取头对这些苯类化合物有更高的萃取能力.  相似文献   

12.
罗世霞  陈萱  张笑一  朱淮武  卫钢 《应用化学》2014,31(9):1063-1068
由Williamson反应合成了1,3-丙二硫醚基桥联2个乙酰丙酮的双-β-二酮化合物1,3-二(3-硫醚基-2,4-戊二酮基)丙烷(L1),其分子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MS、IR及UV等技术手段表征,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了双β-二酮L1的晶体结构,双β-二酮L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40679(9) nm,b=0.76521(5) nm,c=1.43213(10) nm,α=γ=90°,β=94.552°,V=1.53681(18) nm3,Z=4,Dc=1.316 g/cm3,μ=0.353 mm-1,F(000)=648;结构分析表明,双β-二酮L1在固体或氯仿溶液中均是以烯醇式异构体形式存在。 通过紫外光谱法考察了双β-二酮L1对金属离子的识别能力和萃取性能,结果表明,双β-二酮L1对Ni(Ⅱ)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和萃取选择性能。  相似文献   

13.
漆爱明  李玫瑰  毛丽秋 《色谱》2008,26(3):306-309
用微滴液相微萃取(SDME)与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测定药品中的酞酸酯和对羟基苯甲酸酯。考察了萃取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微液滴在样品溶液中的深度、萃取时间及搅拌子的搅拌速度对微滴液相微萃取效果的影响。优化的萃取条件:萃取溶剂为1.5 μL甲苯,微液滴在样品溶液中的深度为0.8 cm,搅拌子的搅拌速度为1000 r/min,萃取时间为20 min。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32~80 mg/L,检出限为0.6 μg/L~1.28 mg/L,加标回收率为95.85%~148.85%,相对标准偏差为3.9%~14.9%。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基于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的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水样中甲拌磷、对硫磷和辛硫磷的方法。考察了萃取溶剂、萃取溶剂与样品溶液体积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搅拌速度对液相微萃取的影响。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甲拌磷、对硫磷、辛硫磷3种农药的富集倍数分别为665、630和553倍;方法有好的线性范围(0.01-1μL/L)和低的检出限(0.001-0.01μL/L,S/N=3)。对0.1μL/L的甲拌磷,对硫磷和辛硫磷测定3次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44%、10.50%和2.41%。  相似文献   

15.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红葡萄酒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胡媛  刘文民  周艳明  关亚风 《色谱》2006,24(3):290-293
采用溶胶-凝胶包埋技术制备了耐高温固相微萃取头(SPME),用该萃取头与气相色谱-热离子化检测器联用对红葡萄酒中的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了测定。实验中对搅拌速度、萃取时间、盐浓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样品用量25 mL,搅拌速度1250 r/min,盐浓度 150 g/L,萃取时间30 min的条件下,绝大多数组分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5%以下,各种有机磷农药的检测限为5 ng/L到0.38 μg/L。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三相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F-LPME-HPLC)方法,用于分析测定水中痕量双酚A的含量.设计了三相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系统,优化的HP-LPME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剂为正辛醇,接受相NaOH浓度为0.09 mol/L,样品溶液pH=4.0,NaC1加入量为30 g/L,搅拌速度为900 r/min,萃取时间为60 min.萃取后取20 μL接受相进行色谱分析.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200 μg/L(r> 0.999),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2 μg/L;富集因子为241;方法RSD<3.2% (n=3).在实际环境水样中添加5,20和50μg/L的双酚A标准物质,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2.8%~101.9%.表明本方法可用于水中痕量双酚A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7.
以1-苯基-3-甲基-5-苯氧基-吡唑-4-甲醛和1-苯基-3-甲基-5-对甲苯氧基-吡唑-4-甲醛为原料, 在碱性条件下与苯乙酮(取代苯乙酮)发生羟醛缩合, 合成出10种新型含吡唑基的查尔酮; 再用此查尔酮与邻氨基硫酚在冰醋酸中反应, 合成了10种新的1,5-苯并硫氮杂, 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确认, 同时测定了化合物6c的晶体结构. 化合物6c属单斜晶系(Monoclinic), 空间群P2(1)/n, 晶胞参数a=1.1793(2) nm, b=1.1907(2) nm, c=1.8726(4) nm, α=90°, β=104.71(3)°, γ=90°, M=522.04, V=2.5432(9) nm3, Dc=1.363 Mg/m3, Z=4, F(000)=1088.  相似文献   

18.
含吡唑基的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苯基-3-甲基-5-苯氧基-吡唑-4-甲醛和1-苯基-3-甲基-5-对甲苯氧基-吡唑-4-甲醛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苯乙酮(取代苯乙酮)发生羟醛缩合,合成出10种新型含吡唑基的查尔酮;再用此查尔酮与邻氨基硫酚在冰醋酸中反应,合成了10种新的1,5-苯并硫氮杂,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确认,同时测定了化合物6c的晶体结构.化合物6c属单斜晶系(Monoclinic),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1.1793(2)nm,b=1.1907(2)nm,c=1.8726(4)nm,α=90°,β=104.71(3)°,γ=90°,M=522.04,V=2.5432(9)nm3,D=1.363Mg/m3,Z=4,F(000)=1088.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以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HF-LPME)前处理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水中痕量氯化苄进行检测的方法。优化的实验条件为:3.0μL甲苯为萃取溶剂,在中等搅拌速率下室温萃取15 min。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1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5;检出限为0.5μg/L(S/N=3);相对标准偏差为5.37%(n=5)。用于水库水和被污染河水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7%和93.6%,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离子印迹壳聚糖/凹凸棒石(IICA)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中药材中痕量Cd(Ⅱ)的新方法。在动态吸附条件下,系统研究了溶液pH值、流速、洗脱条件和干扰离子对痕量Cd(Ⅱ)分离富集的影响。研究表明,在pH为4.5,上样流速为0.60mL/min条件下,Cd(Ⅱ)能被IICA定量富集;吸附的Cd(Ⅱ)可用1.0mol/L HCl-0.1mol/L甲基异丁酮的乙醇溶液,在流速为0.96mL/min条件下完全洗脱。优化条件下,IICA对Cd(Ⅱ)的动态吸附容量为56.45mg/g。线性范围为0.00097~1.28mg/L,r=0.9994,检出限(3σ,n=11)为0.97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32%(n=6,c=0.08mg/L),回收率在96.5%~106.4%之间。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和精密度高,可应用于实际中药材样品中痕量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