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Wu X  Ding L  Xiao J  Long Y  Xu Z  Li Z  Wang L 《色谱》2011,29(5):399-403
采用溶剂热还原法制备的单分散性Fe3O4磁性亚微米粒子(Fe3O4-magnetic submicron particles)进行固相萃取(SP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了牛奶中的双酚A(BPA)。对溶液的pH、磁性粒子用量、洗脱溶剂和体积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优萃取条件为: 溶液的pH 6,磁性粒子用量3.5 mg,用0.4 mL甲醇洗脱。以Agilent XDB C18柱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0.25 mmol/L氨水(80:20, v/v)溶液,在负离子模式下进行MS/MS测定。双酚A在1~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在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5.3%~96.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通过不断稀释加标浓度确定方法的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1.0 μg/L。该方法简单、准确,能用于牛奶中双酚A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以磁性分散基质固相萃取为预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水样中双酚A的分析方法。制备磁性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可以实现吸附材料与水相的彻底、简便的分离。方法的优化条件:吸附时间为15 min、0.5m L丙酮为洗脱剂,洗脱时间为2 min,水样的pH为4,加入25 g/L NaCl。在优化条件下,BPA检出限为0.02μg/L,线性范围为0.05~10μg/L(r=0.9995)。  相似文献   

3.
采用简单高温煅烧法成功制备了磁性钴镍基氮掺杂三维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复合材料(CoNi@NGC),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水体中6种双酚类化合物(BPs)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将CoNi@NGC复合纳米材料用作萃取介质,运用酸碱泡腾片的CO2强力分散作用,开发了泡腾反应强化的分散固相微萃取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快速定量饮料中痕量BPs。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氮气吸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磁滞回线等技术手段对材料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该吸附剂成功实现氮元素的掺杂,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09.42 m2/g)、丰富的孔径及较强的磁性(17.98 emu/g)。吸附剂投加量、pH、温度、时间等因子优化试验表明:当pH=7,在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的BPs混合溶液中投加5 mg CoNi@NGC, 298 K反应5 min,对双酚M(BPM)、双酚A(BPA)的吸附率分别高达99.01%和98.21%。作用90 min时对双酚Z(BPZ)、BPA、BPM的吸附率近100%。在吸附过程中,BPs与CoNi@NGC之间的整个吸附过程主要受氢键、静电作用和π-π共轭作用共同控制。整个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自发进行。进一步将CoNi@NGC作为萃取介质制备成磁性泡腾片,利用泡腾分散微萃取技术高效富集和提取6种盒装饮料中的BPs,优化了影响富集效果的泡腾片的存在与否、洗脱剂种类、洗脱时间、洗脱体积等关键因子,在最佳萃取条件下(pH=7,投加5 mg CoNi@NGC, 2 mL丙酮洗脱6 min),结合HPLC-FLD,新开发的泡腾分散微萃取方法提供的检出限为0.06~0.20 μg/L,定量限为0.20~0.66 μ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44%~4.76%和1.69%~5.36%,在实际样品中不同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2.4%~103.7%,在桃汁中检测到BPA和双酚B(BPB)分别为2.09 μg/L和1.37 μg/L。再生试验表明该吸附材料至少可以重复使用5次以上,显著降低了分析的试验成本。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萃取速度快、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常规食品污染监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尼龙6纳米纤维膜,结合固相膜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矿泉水中的双酚A。对洗脱溶剂及其体积、进样速度、样品体积、样品pH值、尼龙6纳米纤维膜的用量、及其活化方式和使用次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mL样品调至pH8.0后,以3mL/min流速通过1.5mg尼龙6纳米纤维膜,300μL甲醇即可将膜上吸附的双酚A完全洗脱,每张膜至少可重复使用6次。在此最优化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20.0μg/L;检出限为0.15μg/L,膜内和膜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5%(n=6)。本方法应用于6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中双酚A的分析测定,在1.0μg/L加标水平下,测得回收率为95.0%,双酚A测得浓度低于0.30μg/L。与固相萃取方法相比,本方法高效、环保,表明尼龙6纳米纤维膜是极具潜力的萃取介质  相似文献   

5.
以咪唑改性的苯乙烯型大孔树脂填料制备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固定化离子液体固相萃取,结合β-环糊精修饰离子液体碳糊电极,发展痕量双酚A的电化学联用快速检测技术。实验优化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获得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填料用量0.4 g,样品体积200 m L,上样液p H 7.0,5 m L甲醇为洗脱溶剂,萃取流速4.5 m L/min)。测得固定化离子液体树脂对双酚A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0.1 mg/g,富集倍数为40倍。双酚A的浓度线性范围在2.3~228μg/L,检出限为0.95μg/L。联用方法灵敏、实用性强,用于实际样品中双酚A分析,结果与HPLC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6.
以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性氧化石墨烯为载体, 利用热聚合方法制备了对四溴双酚A(TBBPA)有特异吸附效果的新型磁性印迹复合材料.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热重分析(TGA)和样品振动磁强计(VSM)对该印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制备了一层厚度为55~65 nm、 热稳定良好的磁性印迹层. 结合磁固相萃取技术(M-SP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技术研究了该磁性印迹复合材料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该印迹复合材料对四溴双酚A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能力, 最大吸附量为16.33 mg/g. 结合HPLC检测技术, 该印迹复合材料可用于分离富集饮用水中的四溴双酚A.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饮用水中苯并(a)芘(Bap)和双酚A(BPA)同时测定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水样中苯并(a)芘和双酚A经ENVI-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后,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苯并(a)芘和双酚A在0.1~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2 ng/L和2.0 n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1%~101%,相对标准偏差为2.9%~4.6%。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方便快捷,适用于饮用水中苯并(a)芘和双酚A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分析试验室》2021,40(9):1094-1099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与磁性石墨烯相结合测定水基胶中双酚A、壬基酚和辛基酚的方法。样品提取后,以磁性石墨烯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经BEH C18色谱柱分离。分析物的回收率在81.5%~97.9%之间,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s)小于8.0%。所有化合物均获得了良好的线性系数(r≥0.9996),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范围分别为3~8μg/kg和10~26μg/kg。采用该方法对20个水基胶实际样品进行检测,仅有1个样品检出4-正壬基酚。该方法可用于测定水基胶中双酚A和4种烷基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将氨基酸离子液体(AAIL)插入氧化石墨烯(GO)片层,制备了Fe_3O_4-SiO_2-GO-AAIL复合材料。以Fe_3O_4-SiO_2-GO-AAIL复合材料作为磁性固相萃取剂的磁性固相萃取,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联用,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Cd(Ⅱ)的新方法。对萃取条件和洗脱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pH、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剂用量、洗脱时间、洗脱剂浓度和用量等。结果表明,室温下,pH=9.0,振摇50 min,Fe_3O_4-SiO_2-GO-AAIL对Cd(Ⅱ)萃取率可达到93.2%,用9.0 mL 0.5 mol/L HCl洗脱,洗脱率可达100%。洗脱液中的Cd(Ⅱ)用ICP-OES法测定。本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Cd(Ⅱ)的检测,回收率范围为97.0%~99.5%。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超声辅助-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沉积物中双酚A,四溴双酚A,四溴双酚A双烯丙基醚,四溴双酚A双(2,3-二溴丙基)醚的方法。对萃取剂与分散剂的种类与用量、超声时间、盐效应及p H等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此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0 mg/L,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6~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83%~91%,相对标准偏差为1.8%~4.9%。检出限(S/N=3)为0.01~0.15μg/L。方法可用于实际水库沉积物中双酚A及其衍生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以1-(2-吡咯偶氮)-2-萘酚(PAN)为络合剂络合水样中的痕量铜,以磁性石墨烯(G)纳米材料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建立了测定水样中痕量铜的磁性固相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此方法将磁性石墨烯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的优点与Fe3O4纳米粒子的磁性相结合,采用的磁性固相萃取避免了传统固相萃取中离心和过滤等繁琐的操作步骤。对影响G-Fe3O4萃取效率的实验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对铜离子的富集倍数为80.4倍,线性范围为0.5~100μg/L,相关系数(r)为0.998 1,检出限为0.067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1%~5.2%。此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矿泉水、自来水、公园湖水中铜离子含量的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为94%~103%。结果表明,该磁性石墨烯纳米材料G-Fe3O4对水样品中铜的PAN络合物具有较高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郭菁豪  童裳伦 《色谱》2020,38(5):522-528
制备了十二胺修饰的磁性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并将其用于磁固相萃取。在对磁固相萃取材料合成与萃取条件以及液相色谱分离等条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磁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对环境水样中7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对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双酚A、17α-乙炔基雌二醇、己烷雌酚和雄烯二酮7种内分泌干扰物的检出限在0.10~0.23 nmol/L之间。将该方法分别应用于废水样品和湖水样品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73.9%~112.9%和74.9%~114.7%之间。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成本较低,可为环境水体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曹慧  张慧  杨春  姜侃  王瑾 《分析测试学报》2022,41(8):1207-1213
建立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PVC儿童用品中14种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人工模拟汗液和人工模拟唾液浸泡,以磁性氧化石墨烯为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富集迁移液中的内分泌干扰物,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分析,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磁性氧化石墨烯用量10 mg,吸附15 min,采用3 mL含1%甲酸的丙酮洗脱15 min,可实现14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富集与净化。14种内分泌干扰物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0 1~0.999 2,检出限为0.1~0.5 μg/L,定量下限为0.3~1.5 μg/L,加标回收率为80.2%~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6.8%。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PVC儿童用品中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林潇  邱天  张续  胡小键  杨艳伟  朱英 《色谱》2020,38(12):1456-1464
建立了人尿中8种环境酚类化合物的96孔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96-well SPE LC-MS/MS)检测方法,其中包括7种双酚类化合物和三氯生。尿样解冻到室温,经β-葡萄糖醛酸苷肽酶/芳基磺酸酯酶37 ℃过夜酶解。实验比较了3种96孔板固相萃取柱和不同淋洗条件对人尿样的净化效果和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结果显示,采用Oasis HLB 96孔板(60 mg)对样品进行萃取和用30%(v/v)乙腈水溶液进行淋洗净化的纯化效果最好。纯化后目标物用甲醇溶液洗脱,经氮气吹干,用0.5 mL甲醇-水(1∶1, v/v)溶液定容,目标化合物用UPLC-MS/MS进行检测。比较了2种分析柱(C18和T3分析柱)以及不同的有机流动相对分离样品中目标物的影响。结果显示,以BEH C18(100 mm×2.1 mm, 1.7 μm)作为分析柱,乙腈/水作为流动相,以流速0.3 mL/min梯度洗脱时,目标物的分离效果最好。质谱条件选择串联质谱负离子电喷雾(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对样品的基质效应进行评估发现,双酚A、双酚F、双酚S、双酚B和双酚AF的绝对基质效应为3.47%~15.32%,不需要补偿措施;四氯双酚A、四溴双酚A和三氯生的绝对基质效应分别是49.58%(中等基质效应)、71.99%和86.93%(强基质效应),均需要补偿效应。因此,该方法采用了一一对应的同位素内标法抵消基质效应。用6份实际尿样基质评估相对基质效应,8种内标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63%~9.06%,说明相对基质效应稳定。在优化条件下,双酚A和双酚AF在0.50~50 μg/L内、四氯双酚A和双酚S在0.05~50 μg/L内、双酚F和四溴双酚A在0.01~50 μg/L内、双酚B在1.00~50 μg/L内、三氯生在5.00~200 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5。方法检出限为0.002~1.09 μg/L,定量限为0.007~3.63 μg/L。3个加标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1.0%~101.9%,日内精密度为0.4%~19.4%,日间精密度为2.5%~17.8%。应用该方法对2019-2020年采集的北京地区64份尿样进行测定,结果发现8种目标分析物中,除双酚B和双酚AF未检出外,其余均有检出,其中双酚A和双酚S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0%和96.9%。三氯生、四溴双酚A、四氯双酚A和双酚F的检出率分别为57.8%、46.9%、23.4%和21.9%。尿样中8种目标物含量的中位值以降序排列分别为1.44 μg/L(三氯生)、0.69 μg/L(双酚A)、0.086 μg/L(双酚S)、0.0032 μg/L(四溴双酚A)、0.00050 μg/L (四氯双酚A)、0.00 μg/L(双酚F、双酚B和双酚AF)。以上尿样检测结果显示,北京市居民存在普遍的环境酚类化合物暴露,值得关注。该方法操作简单,定量准确,样品需求量小,有机试剂消耗少,适合大批量样本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该文建立了一种枪头式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饮用水中5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碳纳米管的种类和用量、样品溶液pH值、洗脱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方法回收率的影响。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双酚A(BPA)、双酚E(BPE)、双酚F(BPF)、双酚Z(BPZ)和四甲基双酚A(TMBPA)在2.2~220 μg/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8 5),方法检出限(MDL)为0.005~0.097 μg/L。3个加标水平(22、110、220 μg/L)下,5种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1.1%~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4.3%。与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前处理简单、选择性好,检出限较低,可用于饮用水中双酚类化合物的快速定性与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亚临界水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聚碳酸酯(PC)水杯中双酚A和苯酚迁移量的方法。选择萃取温度120 ℃、萃取压力6.89 MPa(1000 psi)、静态萃取时间1 h、萃取1次对11种样品进行测定。双酚A的迁移量为6.81~11.16 μg/g。5种样品中未检出苯酚,其余样品中苯酚迁移量为3.25~6.08 μg/g。在优化的测定条件下,双酚A和苯酚在8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双酚A和苯酚分别在0.05~20 mg/L和0.02~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7,检出限分别为7.6 μg/L和2.0 μg/L。日内及日间的重复性(以RSD计)分别小于5.21%及11.63%。传统的浸提法结果表明长时间浸提会使PC材料发生微弱水解。相比传统的浸提法,该方法的萃取效率提高了49~106倍。该方法简便、快速、环保,可用来测定PC水杯中双酚A和苯酚的迁移量。  相似文献   

17.
寇立娟  梁荣宁 《色谱》2014,32(8):817-821
建立了羧基化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环境水体中四溴双酚A和双酚A的方法。比较了多壁碳纳米管、C60和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固相吸附剂对水体中四溴双酚A和双酚A的吸附效率。固相萃取浓缩后的样品经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3 μm)分离,采用串联质谱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四溴双酚A和双酚A在0.02~1.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空白样品中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4 μg/L和0.2 μg/L。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环境水体中四溴双酚A和双酚A的检测,添加回收率在82%~99%之间,精密度小于5.0%,该方法可用于复杂环境样品中痕量四溴双酚A和双酚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荧光分析法测定双酚A的方法,并对塑料水杯和塑料袋中双酚A的迁移量进行测定。经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因素后,利用中心复合表面设计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利用全因子设计确定荧光测定条件为:0.2 mol/L HCl,4×10-4mol/Lβ-环糊精。在水、10%乙醇条件下,方法线性范围1~50μg/L(r=0.999),检出限为0.53μg/L;在3%乙酸条件下,线性范围为1~60μg/L(r=0.997),检出限为0.85μg/L。方法回收率为95.4%~111.2%,相对标准偏差(n=6)为13%~16%。所测样品在室温水中双酚A迁移量低于检出限,在沸水、3%乙酸及10%乙醇中均有不同程度迁移。  相似文献   

19.
采用hummers法制备了石墨烯,以碳糊电极为基底电极采用滴涂法制备了壳聚糖石墨烯复合膜电化学传感器(CTS/GR/CPE),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研究了双酚A在电化学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于-0.1V富集180s后,该电化学传感器对双酚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于0.564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线性范围为1.00×10-6~7.00×10-5mol/L和7.00×10-5~1.00×10-3mol/L,检出限(S/N=3)为1.00×10-7mol/L。方法用于塑料制品中溶出双酚A的测定,回收率为96.4%~100.5%。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制备磁性金属有机骨架Fe3O4@ZIF-8作为磁性吸附剂,与HPLC-MS/MS联用,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体中痕量磺胺类抗生素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对Fe3O4@ZIF-8进行表面形貌、结构和磁强度的表征。结果显示,ZIF-8附着于磁性粒子Fe3O4表面,可以满足磁性固相萃取的要求。对磁性萃取剂用量、吸附时间、样品pH、洗脱时间、洗脱剂种类和pH等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50μg/L,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1;目标物的检出限为0.06~0.71μg/L,定量限为0.20~2.37μg/L。3个加标水平下得到的加标回收率为78.5%~9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