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述了离子束材料实验室在高剂量与高能量离子注入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包括高剂量离子注入动态靶的模拟计算MACA程序、多能离子注入深度分布计算、MeV离子引起的HOPG表面操作、MeV离子诱变右旋糖酐生产菌种、高剂量离子注入在45号钢表面形成耐腐蚀的保护层以及在高速工具钢上形成含有大量超细碳化物的耐磨层.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dose ion implantation and high energy ion implantation at the Ion Beam Application Group of IHIP in recent years is reviewed.  相似文献   

2.
首次对As-Ge-Se三元系统和As-Ge-Se-Te四元系统的硫系玻璃试样进行了N+离子注入试验。结果表明,玻璃试样的显微硬度随N+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并且在注入剂量达到2.5×1016附近的数值时为最大。XPS谱结果显示,在Ar+离子轰击6分钟后的试样表面出现N1s的结合能峰,此外各元素的结合能峰也在N+离子注入后发生了位移,并随Ar+离子轰击时间向高能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金属蒸发真空弧放电的特点,阴极弧等离子体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加热蒸发电离方式相比MEVVA放电的优越性。文章还叙述了建筑的MEVVA离子源的实用参数,工作过程及MEVVA等离子体源在全方位离子注入装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用能量为2.8MeV、剂量为1.4×1016ion/cm2的He+在室温(300K)下注入到晶体材料LiTaO3中,形成了离子注入平板光波导。用棱镜耦合法观察和测量了LiTaO3波导导模的分布,并对退火前后的LiTaO3波导的折射率分布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利用背散射/沟道技术分析了由于He+的注入而引起的波导表面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用46.7MeV/A12C轰击159Tb、197Au和209Bi,测量关联裂片的速度和角度.研究了线动量转移、质量和出平面角分布,提取了核温度.应用级联两体统计衰变理论进行了拟合与解释,结果表明:在入射能约为50MeV/A的中能重离子碰撞中,以非完全熔合方式形成了核温度高达4-5MeV的类复合核,其后通过裂变、蒸发级联统计两体衰变而退激.  相似文献   

6.
25MeV/u~(40)Ar ~(93)Nb反应中热核的激发能和核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半导体望远镜探测器和PPAC对25MeV/u40Ar+93Nb反应中的带电粒子和余核进行了关联测量,对所得α粒子能谱用三源模型进行了拟合,并由余核飞行时间和粒子多重性得到热核激发能.通过对温度的修正,发现在本实验中有激发能E*/A为4.3MeV,温度Tinit为6.9MeV的热核形成。通过与其它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核物质在轻系统和重系统中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喷气式Z箍缩等离子体装置中离子束能谱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新研制的紧凑型汤姆生离子能谱仪(ThomsonIonEnergyAnalyzer),对喷气式Z-箍缩等离子体装置中离子能谱进行了测量,在CR-39上得到了清晰的Ar+,Ar2+,Ar3+离子抛物线轨迹,通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离子的最大能量在1MeV左右,离子能谱分布曲线都随其能量增加而单调下降。  相似文献   

8.
MEVVA源离子注入金属表面优化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几种钢部件的磨损、耗能问题,本课题组应用MEVVA源离子注入技术,对H13、T10A、HSS、Cr17等钢材料进行了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研究,得出了提高钢耐磨性和改善其固体自润滑的一套有用的离子注入工艺. Ion implantation with MEVVA source has been investigated on several types of steel such as H12,T10,HSS,Cr17 and so on,and the real industrial parts have been tested too...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在HL-1M装置上用弯晶谱仪获取Fe的类He离子谱,用谱线的多谱勒加宽测量等离子体的离子温度,得到的等离子体HL-1M装置离子温度为500—800eV。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导电性能差, 表面电荷积聚所产生的电容效应致使其表面电位衰减, 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对其表面改性是非常困难的. 建立了绝缘材料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过程的粒子模拟(PIC)模型, 实时跟踪离子在等离子体鞘层中的运动形态及特性并进行统计分析. 并基于PIC模型, 将聚合物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直接与离子注入即时能量建立关联, 研究了聚合物厚度、介电常数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等物理量对鞘层演化、离子注入能量和剂量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当聚合物厚度小于200 μ m, 相对介电常数大于7,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小于0.5时, 离子注入剂量和高能离子所占的份额与导体离子注入情况相当. 通过对聚合物表面离子注入剂量和高能离子所占份额的研究, 为绝缘材料和半导体材料表面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松雁  汤宝寅 《物理》1997,26(9):558-561
用一个取样离子源-E×B质谱系统测定了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中氮等离子体的质谱,测量出的氮等离子体的离子比率作为计算机模拟TAMIX程序的输入参数,以预测原子的浓度-深度分布曲线,氮注入的Ti6Al4V样品用扫描俄歇微探针(SAM)分析,获得了原子浓度-深度分布的试验数据,理论预测和用俄歇分析的结果比较,显示出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ICP—AES法测定人体血清中的Al,Be,Cu,Mn,Mo,V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用ICP-AES同时测定人体血清中的Al,Be,Cu,Mn,Mo,V等六种元素的方法。在我们的设备上,检出限对Al,Cu,Mo为1-3μmol/L,而对Be,Mn,V为0.1-0.3μmol/L。这六种元素的回收率在100±20%之间。  相似文献   

13.
在钢铁表面获得了具有金属光泽和良好装饰效果的不溶性彩色Mo(W)-S-Fe族合物膜,采用加速化学腐蚀试验,LSV,XPS和AES研究了多种钝化剂处理簇合物膜前后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硬脂酸钝化处理后,不仅保护和稳定了膜层的颜色,而且提高了钢铁的抗腐蚀能力,硬脂酸与彩色膜表面的Fe^2+反应形成了一层致密的不溶性配合物膜。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钆在MgO薄膜表面吸附的特性,首先在经硫代乙酰胺(CH3CSNH2)处理的GaAs(100)表面外延生长P型半导体MgO(110)薄膜,然后利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研究钆在此表面的吸附,结果发现由于Gd/MgO界面的能够弯曲使Mg2p向高结合能端位移0.4eV,而且从实验结果推断,钆与衬底反应很弱,并且主要以团簇的形式吸附。  相似文献   

15.
测量了25MeV/u40Ar+197Au反应中两裂片符合下的小角α-α关联.由α-α关联函数提取了8Be核的相对态布居和热核的核温度.实验测得发射温度随碰撞参数而稍有变化,从中心碰撞的4MeV变化至周边碰撞的3.8MeV.在周边碰撞中,观察到发射温度随着粒子能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6.
描述了一种适用于高能粒子加速器周围杂散辐射场测量的改进型Andersson-Braun中子雷姆仪的原理与结构。利用国内外多种类型的中子源装置,进行了中子能量从0.025eV-45.4MeV的注量率能量响应实验,实验表明,这种改进型Andersson-Braun中子雷姆仪,对能量大于20MeV中子的响应,比普通Andersson-Braun中子雷姆仪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庄军  刘磊 《物理学报》1997,46(12):2418-2425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单个吸附原子在Ag(001)表面的自扩散现象,其中相互作用势采用了更适合于表面特性的表面嵌入势(SEAM势).观察到了丰富的扩散机制,包括简单交换机制、复杂交换机制、跳跃机制及一种新的渡越机制.提出了复杂交换机制的另一种竞争交换模型.对所有扩散机制的统计结果表明,吸附原子与表面原子间的交换扩散占主导.另外,由吸附原子扩散的Arrhenius行为及能量弛豫方法计算得到了简单交换机制的激活能为0.39eV,它小于跳跃机制的激活能0.47eV.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金晓峰  张仲先 《光学学报》1998,18(4):91-498
研究了Ge;SiO2光敏缺陷的特性,分别在488nmAr离子激光与193nmAr准分子激光作用下,由紫外吸收带,激光荧光的测量实验及电子自旋共振实验,发现光纤中5.1eV锗缺陷吸收带实验上是由5.06eV可光致漂白带与5.17eV不可漂白带组成;295nm的激发荧光与5.06eV的缺氧锗缺陷对应,随5.06eV缺陷吸收带的漂白而衰减;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用ICP-AES同时测定人体血清中的Al、Be、Cu、Mn、Mo、V等六种元素的方法。在我们的设备上,检出限对Al、Cu、Mo为1~3μmol/L,而对Be、Mn、V为0.1~0.3μmol/L。这六种元素的回收率在100±20%之间。  相似文献   

20.
刘成森  王德真  刘天伟  王艳辉 《物理学报》2008,57(10):6450-6456
利用两维particle-in-cell方法研究了半圆形容器表面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过程中鞘层的时空演化规律. 详尽考察了鞘层内随时间变化的电势分布和离子密度分布规律,离子在鞘层中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状态,得到了半圆容器内、外表面和边缘平面上各点离子注入剂量分布规律,获得了工件表面各点注入离子的入射角分布规律. 研究结果揭示了半圆容器边缘附近鞘层中离子聚焦现象,以及离子聚焦现象导致工件表面注入剂量分布和注入角度分布存在很大不均匀的基本物理规律.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 鞘层 两维particle-in-cell方法 离子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