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36篇
化学   743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任光明  蒋盛邦  王世华 《化学学报》1995,53(10):947-951
利用差热分析及X射线粉末聚焦照相法研究了CsI-EuI2体系的相图(723K以上部分)。该体系的相图属于有三个三元化合物生成的低共熔型相图。其中CsEuI3和Cs3EuI5为固液同组成化合物, 它们的熔点分别为915K和814K。CsEu2I5为固液异组成化合物, 分解温度为744K。生成两个低共熔物, 其组成分别为14.3%和72.5%(以CsI摩尔百分数计), 低共熔点分别为738K和804K。对新化合物---Cs3EuI5进行了磁性、XPS、荧光光谱、密度等方面的研究, 晶体结构测定表明Cs3EuI5属六方晶系,a=1.4634(4)nm, c=1.8376(0)nm, r=120°, Z=8, Dc=4.619g.cm^-^3,Dm^2^9^8=4.549g.cm^-^3。  相似文献   
92.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15-C与16-C单键的14β-甲磺酰氧基对映-贝壳杉烷(烯)(6,7和8)在Zn-EtOH体系中的重排反应, 它们均能重排成6, 7, 5, 5并环系统的化合物3, 12, 13a和13b。8重排时生成一个8-OEt化合物, 为这类化合物重排时经过阳离子中间体提供了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93.
二(硅基取代环戊二烯基)四羰基二铁化合物[η^5-RC5H4Fe(CO)]2(μ-CO)2(R=SiMe3, 1; Si2Me5, 2)与HgCl2反应得到的预期的Fe-Fe键被断裂的铁氯化物6(R=SiMe3)和8(R=Si2Me5)及铁氯汞化物5(R=SiMe3)和7(R=Si2Me5)。硅桥连的类似物R^1[η^5-C5H4Fe(CO)]2(μ-CO)2(R^1=SiMe2, 3; SiMe2OSiMe2, 4)。由上述反应除得到预期产物外, 还分离到相应的歧化产物R^1[[η^5-C5H4Fe(CO)2HgCl](R^1=SiMe2, 10; SiMe2OSiMe2, 13)与R^1[η^5-C5H4Fe(CO)2Cl]2(R^1=SiMe2, 11; SiMe2OSiMe2, 14), 讨论了歧化产物的生成原因。对产物5-14的结构用元素分析、IR, ^1H NMR 进行了表征, 并测定了5的晶体结构。5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n, a=1.1648(3), b=0.7484(4),c=1.6823(5)nm, β=106.55(2)°, V=1.405(2)nm^3, Z=4, Dx=2.29g.cm^-^3。  相似文献   
94.
氮气保护下, 在无水乙腈中合成了1, 4, 7, 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与稀土铒的配合物并得到浅红色棱柱状晶体。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组成为Er(Cyclen)(CF3SO3)3(CH3CN)。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其单晶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 P21/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7335(4), b=1.8027(4),c=0.8772(3)nm, β=97.64(3)°, V=2.7171(2)nm^3, Z=4。其中铒为八配位,形成四方反棱柱型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95.
本文制备了卟啉-紫精与花生酸镉混合LB膜, 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膜中卟啉基团的聚集及取向, X射线衍射说明混合LB膜具有层状有序的周期结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 通过调节膜的表面压可使聚集成"微畴"的卟啉-紫精均匀分布在花生酸镉单分子层中, 随膜表面压的增大, 小的"微畴"相互连接形成更大的"微畴"。电子衍射说明混合膜中两组份分相存在, 且都为六角对称的有序结构。  相似文献   
96.
合成了新型Co(Ⅲ)配合物trans-[(en)~2(NO~2)Co(O~2CC~5H~5N)](ClO~4)~2, 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同时分别以[Fe(CN)~6]^4^-和[Fe(CN)~5(H~2O)]^3^-作为还原剂, 考察了该配合物被还原的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两反应体系分别按外配位界机理和内配位界机理进行电子传递。在25℃, Ⅰ=0.5mol·L^-^1,trans-[(en)~2(NO~2)Co(O~2CC~5H~5N)]^2^+/[Fe(CN)~6]^4^-反应体系的前驱配合物离子对形成常数Q~i~p=29mol^-^1·L, 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e~t=2.4×10^-^4s^-^1,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H^≠~e~t和活化熵△S^≠~e~t分别为1.2×10^2kJ·mol^-^1和5.0×10^2J·mol^-^1·K^-^1。在40℃, pH=8.0, Ⅰ=0.1mol·L^-^1,trans-[(en)~2(NO~2)Co(O~2CC~5H~4N)]^2^+/[Fe(CN)~5(H~2O)]^3^-反应体系前驱双核配合物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7.0×10^-^5s^-^1。最后讨论了分子轨道对称性, 两金属中心氧化还原电势差等因素对电子转移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铜(Ⅱ)离子与许多有机配位体组成饱和配合物后, 均导致铜(Ⅱ)在Luminol-H2O2和o-Phen-H2O2体系中催化化学发光活性的消失。本文首次发现, 当铜(Ⅱ)离子与某些有机配位体组成1:1不饱和配位化合物时, 它们非但不抑制化学发光,而且比铜(Ⅱ)离子具有更高的催化化学发光活性, 据此, 本文建立了用配合溶解Cu(OH)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技术测定氨基酸的新方法, 检测限均可达pmol级,比文献普遍使用的抑制化学发光法灵敏度高10~150倍, 线性范围达三个数量级,相对偏差在5.4%以下。  相似文献   
98.
本文根据分子碎片结合原理, 用直接法由简单的单质元素, 金属盐类及配体,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 时间及配体用量在CO气氛下一步合成含羰基和不含羰基的簇合物: Pd3(SC6H4OH)3(PPh3)3(OH)2Cl(1),Fe2S2(CO)5Pd(PPh3)3(2), Fe2S2(CO)5Pt(PPh3)3(3)。对它们进行了IR, NMR,EDS, 元素分析, 金属分析和化合物1的X光单晶衍射结构分析。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 离子型, P21/n空间群, 晶胞参数a=1.4629(3)nm, b=1.9263(3)nm,c=2.4908(7)nm, β=94.53(2)°, Z=4, R=0.053。  相似文献   
99.
X射线衍射Rietveld分析和微反分析表明, A位含Dy的A2BO4型过渡金属稀土复合氧化物Dy0.5Sr1.5Mn1-xNixO4(0<=x<=1), 是空间群为I4/mmm的四方相K2NiFe型结构, A位和B位约有3%至7%的占位无序缺位。键价计算表明, B位Mn的平均价态在3.73至3.77之间, Ni在2.84至2.96之间。对CO氧化催化活性顺序为x=0.2>0.4>0.6>0.8>1.0。x=0.2的样品, 在空速5000h^-^1, 463K时, CO转化率达80%。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以16种有机酸为研究对象, 系统地研究了钌(Ⅱ)-邻菲咯啉-有机酸-Ce(Ⅳ)偶合化学发光反应。结果表明, 化学发光强度与含有羰基或羟基的有机酸的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羰基和羟基羧酸的化学发光分析法, 提出了偶合化学发光反应机理。方法用于草酸二乙酯和人体尿液中草酸的测定, 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