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83篇
  免费   6830篇
  国内免费   5721篇
化学   26513篇
晶体学   581篇
力学   2242篇
综合类   403篇
数学   4023篇
物理学   14072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624篇
  2022年   924篇
  2021年   1241篇
  2020年   1431篇
  2019年   1488篇
  2018年   1274篇
  2017年   1316篇
  2016年   1734篇
  2015年   1902篇
  2014年   2320篇
  2013年   2912篇
  2012年   3432篇
  2011年   3546篇
  2010年   2626篇
  2009年   2689篇
  2008年   2907篇
  2007年   2414篇
  2006年   2242篇
  2005年   1804篇
  2004年   1347篇
  2003年   1130篇
  2002年   1145篇
  2001年   927篇
  2000年   746篇
  1999年   617篇
  1998年   440篇
  1997年   400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1篇
  1957年   8篇
  192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双驱动x射线激光等离子体能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时间积分空间分辨的平晶千电子伏谱仪测量了钽激光等离子体发射波长范围为045— 075nm的软x射线能谱,精确测量和准确辨认出类镍、类钴和类铁离子的共振线及类镍离子 的内壳层跃迁线-对实验结果处理,获得了辐射线谱的强度-通过谱线比率的诊断推断脉冲激 光时差对等离子体状态的影响,至少也可部分解释激光上能级的粒子数及等离子体的 电离程度- 关键词: 离子谱特性 软x线能谱强度 谱线辨认  相似文献   
152.
4英寸热氧化硅衬底上磁性隧道结的微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如何在4英寸热氧化硅衬底上沉积高质量的磁性隧道结纳米多层薄膜材料和如何利用光刻方法微加工制备均匀性较好的磁性隧道结方面做了初步研究,并对磁性隧 道结的磁电性质及其工作特性进行了初步测量和讨论.利用现有的光刻设备和工艺条 件在4英寸热氧化硅衬底上直接制备出的磁性隧道结,其结电阻与面积的积 矢的绝对误差在10% 以内,隧穿磁电阻的绝对误差在7% 以内,样品的磁性隧道结性质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可以满足研制磁随机存储器存储单元演示器件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磁性隧道结 隧穿磁电阻 磁随机存储器 4英寸热氧化硅衬底  相似文献   
153.
采用微波吸收法,测量了ZnS:Mn,Cu粉末材料受到超短脉冲激光激发后,其光生电子和浅束缚态电子的衰减过程.发现Mn,Cu的浓度对导带电子的寿命有明显的影响,提高掺杂浓度会使光生电子的寿命大大缩短,还研究了掺杂浓度对光致发光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 发光材料 硫化锌 光电子 微波吸收技术  相似文献   
154.
陈莺飞  彭炜  李洁  陈珂  朱小红  王萍  曾光  郑东宁  李林 《物理学报》2003,52(10):2601-2606
在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MBE)生长技术中,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RHEED)能实时显示半导体和金属外延生长过程,给出薄膜表面结构和平整度的信息,成为MBE必备的原位表面分 析仪.为了研究氧化物薄膜如高温超导(YBa2Cu3O7) 、铁电薄膜(Sr1-xBax TiO3)及它们的同质和异质外延结构的生长机理,获得高质量的符合各种应用 需要的氧化 物多层薄膜结构,在常规的制备氧化 关键词: 高温超导薄膜 RHEED  相似文献   
155.
Duffing-van der Pol振子随机分岔的全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伟  贺群  戎海武  方同 《物理学报》2003,52(6):1365-1371
应用广义胞映射方法研究了参激和外激共同作用的Duffing-van der Pol振子的随机分岔.以 系统参数通过某一临界值时,如果系统的随机吸引子或随机鞍的形态发生突然变化,则认为 系统发生随机分岔为定义,分析了参激强度和外激强度的变化对于随机分岔的影响.揭示了 随机分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系统的随机吸引子与系统的随机鞍碰撞产生的.分析表明,广义 胞映射方法是分析随机分岔的有力工具,这种全局分析方法可以清晰地给出随机分岔的发生 和发展. 关键词: 随机分岔 全局分析 广义胞映射方法 随机吸引子 随机鞍  相似文献   
156.
蔡炜颖  李志锋  陆卫  李守荣  梁平治 《物理学报》2003,52(11):2923-2928
采用显微Raman光谱方法对红外目标模拟器中重掺杂Si微电阻桥单元的热传导特性进行研究,根据Si桥的实际特性建立相应的Raman散射模型,通过测量Raman峰位的移动得到高功率激光辐照下测量点的温度.对Si桥桥面分别进行了沿某些特殊线段的逐点线扫描和覆盖全部桥面的面扫描,得到各点的温升及其分布.用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软件结合Si桥结构参数对各测量点的温升进行了模拟计算,其结果在热导分布的基本趋势上与实验相一致.实验细致地揭示了热导分布的局域起伏,反映出实际器件的不均匀性,为改进器件设计、优化器件性能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Raman光谱 Si桥 温度分布 热导  相似文献   
157.
一种新的超分辨记录点的读出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超分辨记录点的读出技术—超分辨反射膜技术,详细分析了其原理。用该技术,以Sb为超分辨反射膜,SiN为介电层,在激光波长为632.8nm和光学头的数值也径为0.40的读出光学系统中实现了直径为380nm的超分辨记录点的读出。同时研究了Sb薄膜厚度对读出信噪比的影响规律,发现最佳的Sb薄膜厚度为28~30nm,所得的信噪比为38~40dB。  相似文献   
158.
考虑到量子相干效应和界面散射效应 ,利用 L ambert理论模型 ,计算正常金属 /绝缘层 /超导 /绝缘层 /正常金属双垒隧道结中的准粒子输运系数和隧道谱。研究表明 :( 1)所有的准粒子输运系数和电导谱在超导能隙之上都随能量作周期性振荡 ,其振荡周期依赖于超导层的厚度 ;( 2 )在超导能隙之上 Andreev反射系数随能量呈现周期性消失现象 ;( 3)在绝缘层势垒强度取很大的隧道极限下 ,超导层中会形成一系列的准粒子束缚态 ,其位置由量子化条件决定 ;( 4)界面散射效应不仅能压低各子能隙电导峰 ,还能使子能隙电导峰劈裂为两个峰。  相似文献   
159.
采用ICP-AES法测定混合矿物素中的磷、钙、铁、铜、锌、锰、镁、钴元素含量,并对样品的溶解酸和酸用量、元素分析线的选择以及共存元素间的干扰进行了研究。该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160.
The properties of pulsed laser vapor doping on p-Si(1 0 0) with a KrF (248 nm) excimer pulsed laser (248 nm) and BCl3 gas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doped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stance measured using a four-probe method, since the sheet resistance changes with the carrier concentration of the sample. The doping effects with the variation of laser energy density, pulse number, and the pressure of BCl3 were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the sheet resistance. In this way, 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and used for the positive heavy doping on p-Si(1 0 0) and p-Si(1 1 1). Then, using a square mesh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 an image doping was completed. Finally, the metal–semiconductor Ohmic contacts were realized by plating Ag and Cu films on the doped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