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晶化温度对中孔分子筛(M41S)结构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在低表面活性剂浓度及低表面活性剂与氧化硅比的条件下,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硅酸钠体系中晶化温度对中孔分子筛M41S材料结构转变的影响。结果有,晶化温度提高至135℃改变了原六方晶相MCM-41的结构,晶化温度提高到150℃后,中孔结构六方MCM-41晶格转变为变不稳定的层状相,  相似文献   

2.
窦涛  钟炳 《燃料化学学报》1998,26(2):175-179
本文采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经铵,在OH-SiO2-C16TABr-H2O体系中分别和利用室温,水热及干粉法进行了纯硅MCM-41中孔分子筛的合成,考察了阳离子Na^+,K^+对MCM-41合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蒸气相中合成中孔分子筛MCM—41及其孔结构参数的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水蒸气中,由含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无定形凝胶合成出Si-MCM-41和Al-Si-MCM-41分子筛纯相,研究了它们的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4.
含钛MCM—41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热法合成了含钛的MCM-41型超大孔分子筛,通过XRD,IR,DRSUV-VIS,^29SiMASNMR等测试,表明钛处在分子筛骨架上,同时考察了Na^+、Al^3+对TiMCM-41合成的影响以及分子筛的热稳定性、吸附量和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中孔MCM—41分子筛在微孔沸石ZSM—5上附晶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首次在微孔沸石ZSM5表面进行了MCM41分子筛的附晶生长,并首次提出中孔材料MCM41分子筛静电组配理论的新形式(XS+I);同时利用XRD、TEM、BET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合成样品,并讨论了微孔沸石表面附晶生长中孔分子筛MCM41的合成化学,考察了F离子效应、pH值及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改性PVA树脂,从水中富集痕量合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NS),进一步用SNS与钡盐和磷钼酸定量地形成难溶缔合物沉淀,使SNS与共存物分离浓缩。用Mo-邻苯二酚紫-溴化十二烷基吡啶(DPB)显色反应(表面摩尔吸光系数εmax值为3.1×10^5L.mol^-1.cm^_1)体系分光光度测定与SNS定量缔合的Mo,从而间接测定水中痕量SNS。方法用于江,湖水中痕量SNS的测定,获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7.
超大孔Fe和V—Ti分子筛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忠勇  刘述全 《分子催化》1995,9(6):457-463
水热法合成了具有超大孔MCM-41分子筛结构的含Fe和V-Ti分子筛,通过XRD,骨架IR,ESR,^29SiMAS NMR,紫外漫反射等测试表征证实,Fe原子在FeMCM-41分子筛骨架上,V和Ti同是进入V-TiMCM-41分子筛骨架。  相似文献   

8.
Eu(TTA)3/MCM—41介孔复合体的溶胶—凝胶法组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溶胶-凝胶法将稀土的Eu(TTA)3组装到MCM-41介孔分子筛的孔道中,并初步认定客体分子Eu(TTA)3是以加合物形式包裹于表面活性剂胶束中。该法制得的介孔复合体Eu(TTA)3/MCM-41,用XRD、HRTEM技术证实有短程有序的,规整的六方介孔结构和大小分布均匀的纳米晶粒。对其光致发光和荧光寿命的研究发现,与乙醇溶液中相比,Eu^3+的荧光寿命没有发生改变,但Stokes位移却明显增大;复合体中,能量是从主体MCM-41传递到客体Eu(TTA)3上。  相似文献   

9.
晶化温度对MCM-41结晶度、酸性和骨架铝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硅酸钠-硫酸铝-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在水热条件下合成MCM-41中孔分子筛,采用XRD、IR、NH3-TPD、27Al-MASNMR进行了晶化温度与MCM-41分子筛结构和性能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在晶化温度为150℃时,MCM-41分子筛的结晶度最高;适当提高晶化温度,MCM-41分子筛呈现出酸性增加、四铝配位环境趋于规则和弱酸中心逐渐消失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1631)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831),采用室温法和水热晶化法合成了纯硅MCM41中孔分子筛,利用XRD、FTIR等技术探讨了两种表面活性剂对MCM41的合成及产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631作为表面活性剂时,合成的MCM41样品具有晶化速率快、晶胞参数小和热稳定性较好的特点;而用表面活性剂1831时,合成的MCM41晶胞参数较大、水热稳定性及耐强酸性优良  相似文献   

11.
MCM-41负载SO42-/ZrO2超强酸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MCM-41负载SO^2-4/ZrO2(SZ)超强酸催化剂,并考察了其织构性质及酸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过高的SZ负载量会引起MCM-41介孔结构的破坏,而负载量过低则不能产生超强酸性。  相似文献   

12.
内嵌型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在溶液中形成的液晶相胶态分子团作为模板剂,同时在分子团憎水基团内部导入对乏燃料中钯离子有特效选择萃取效应的协萃剂TOPO-P204,通过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与易水解的有机硅酸盐阴离子之间的自组织过程,合成了内嵌型介孔分子筛固体吸附剂MCM-TP,经TEM,XRD,29Si-MASNMR测试,与MCM-41介孔分子筛有相似的孔道结构,但其晶胞参数有所增加,水热稳定性有明显的改善.用于提取乏燃料中的钯,饱和吸附Pd容量可达0.015mmol/g.  相似文献   

13.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模板剂,研究了水热体系中中孔MCM-41分子筛的合成条件。在H_2O/Si介于12~100,Si/Al介于10~∞,CTAB/Si介于0.08~0.2时,可以合成出MCM-41分子筛。在加入煤油等混合烃的合成体系中,可以合成出孔径大于4nm的MCM-41分子筛。用XRD、SEM、N_2吸附对合成样品加以表征,证明它们具有典型的中孔分子筛特性。探针反应证明它具有中强酸中心。  相似文献   

1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省化铵(CTAB)作模板剂,研究了水热体系中孔MCM-41分子筛的合成条件。在H2O/Si介于12-100,Si/Al介于10-∞,CTAB/Si介于0.08-0.2时,可以合成出MCM-41分子筛,在国入煤油等混合烃的合成体系中,可以合成出孔径大于4nm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5.
Cu修饰的MCM—41的合成,表征及对芳烃羟化反应催化作?…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利用MCM-41形成过程中协同自组装特点,在合成过程中引入Cu(NH3)4^2+,制备出过渡金属表面修饰的纯硅介孔分子筛Cu-MCM-41,采用XRD,ICP,ESR,N2吸附等手段确定Cu处于MCM-41的表面,取代了端羟基中氢的位置,与骨架桥氧和硅羟基中的氧配位,利用苯酚羟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Cu-MCM-41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u-MCM-41具有很高的苯酚羟化活性,与TS-1分子筛的催  相似文献   

16.
高纯度中孔分子筛MCM—41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不同pH值的混合制备了不同孔径的全硅MCM-41和不同金属离子取代的M-MCM-41(M-Al,Mn,Fe和V)分子筛。这些试样均呈现MCM-41的X射线粉末笛射特征峰和Ⅳ型氮气吸附等温线,但混有不同含量的无定形氧化硅。样品中MCM-41晶体的含量与溶胶的pH值和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链长有关,骨架硅的金属离子取代降低了MCM-41的有序度,并且(100)面衍射峰强度从Al到V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17.
用自行组装的FIA装置,对Fe(Ⅲ)-CAS-表面活性剂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影响,选择了Fe(Ⅲ)-CAS-TritonX-100-HDMAA混合胶束体系,拟定了Fe(Ⅲ)的FIA光度法,用于总铁量的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检测限及采样速度分别为0~0.6mg.L^-1,0.002mg.L^-1和90样次h^-1,该法用于天然水或某些工业用水总铁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PNPAR—CTMAB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对硝基偶氮间苯二酚(PNPAR)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形成的离子缔合物PNPAR-CTMAB作显色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的显色反应,发现在pH13.0的NaOH介质中,AS能定量置换出PNPAR-CTMAB中的PNPAR,而使其最大吸收波长630nm处吸光度下降,阴离子表面活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ε值分别为3.5×10^4,5.8×1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一系列V,Ag,Ni原子比不同的三元氧化物,应用TPD-MS技术研究了样品表面氧的性质,并测定了甲苯选择性氧化生成苯甲醛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样品表面存在有多种吸附的氧物种。在脱附温度<900℃:当Ni含量对Ag(或V)的原子比为0.25或0.50时,仅在低温处出现有表面的O^-和O^2^-两种氧物种的脱附峰;当Ni含量对Ag(或V)的原子比增高到>0.75时,除有表面的O^-和O^2^  相似文献   

20.
电沉积条件对非晶态Fe—Mo合金结构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RD、SEM和XPS等手段研究了电解液中x(Mo)、(Mo在Mo+Fe中的摩尔分数)、电流密度及温度变化对电沉积非晶态Fe-Mo合金的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影响。溶液中主要含有FeSO4、Na2MoO4、H3Cit,PH值3-5,当x(Mo)大于50%,电流密度高于25mA/cm^2,温度低于40℃时有利于形成非晶态结构,合金沉积层的表面呈粒状且有微裂纹,表面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形成含低价Mo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