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12种镧系配合物Ln(CPD)3·2H2O[Ln=La~Yb,除Pm、Tm;HCPD=2-羰基丙酸(2,4-二硝基苯基)腙].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测定了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和13C)、磁化率和摩尔电导.给出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并对镧配合物进行了大鼠精子抑制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希土与3-乙酰乙酰基-4-羟基香豆素(H2aac)配合物的合成.其化学组成为Ln(Haac)3·nH2O(Ln为La、Pr、Nd、Eu、Gd.Dy、Er,n为1或2).基于H-NMR、IR的结果,提出了希土离子与配位体4位羟基氧与邻近羰基双齿配位结构.对Nd(3+)及Er(3+)配合物的超灵敏吸收带的形状和吸收强度等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吡啶-2,6-二甲酸镧钇异核配合物晶体。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式为LaY(HDPA)_2·(DPA)_2.12H_2O,DPA为吡啶-2,6-二甲酸根。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其结构式为[LaY(HDPA)_2(DPA)_2(H_2O)_4」·8H_2O,属单斜晶系,P2_1/a空间群。晶胞参数:a=1.2975(4)nm,b=1.1266(3)nm,c=1.4079(3)nm;β=102;15(2)°,V=2.01190(1)nm ̄3,Z=4,Dc=1.83g/cm ̄3,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9,其配位多面体为扭曲的三冠三角棱柱体。  相似文献   

4.
许峰  应玲  胡斌  陈建荣  汤福隆 《色谱》1994,12(3):208-209
研究了新合成的显色剂5,10,15,20-四(3-溴-4磺酸苯基)卟啉与Co(Ⅱ)、Zn(Ⅱ)、Cu(Ⅱ)形成配合物离子的反应,在ZORBAXODS柱上,用含20mmol/L 乙酸-乙酸钠(pH6.0)和10mmol/L四乙基碘化铵的乙腈-水(27:73,V/V)流动相洗脱,在420nm波长下检测。Co(Ⅱ)、Zn(Ⅱ)、Cu(Ⅱ)赘合物在9min内获得完全分离,检测限分别为0.2ng,0.05ng和0.09ng。该方法已用于河水样中钴、锌、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吡嗪-2,3-二羧酸体系导数荧光法同时测定铕、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吡嗪-2,3-二羧酸(PYDA)为荧光试剂应用导数荧光技术同时测定Eu~(3+)、Tb~(3+)的最佳条件、共存离子的影响和Eu~(3+)、Tb~(3+)-PYDA配合物的配合比、稳定常数及发光机理。Eu~(3+)、Tb~(3+)的检测限分别达4.0和2.0ng/mL,利用本方法成功地测定了稀土试样中铕、铽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LDPE-g-MALa离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地研究了LDPE熔融接枝马来酸镧(MALa)的反应。产物LDPE-g-MALa的IR表明在波数1549cm-1和1628cm-1处出现了羧酸盐的C=0伸缩振动峰,说明MALa已接枝在LDPE上;WAXD衍射结果则表明在2θ=17.20°、14.20°处出现了新的衍射峰—离子峰。为了控制熔融接枝过程,考察了各种瓜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同时,DSC的结果表明离聚物中离子微区的存在在结晶过程中可以起到较好的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一种对钯离子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新试剂2-(2-噻唑偶氮)-5-[(N,N-二羧基甲基)氨基]苯甲酸(TADCAB)。在0.5mol/LHNO_3介质中,TADCAB与Pd(Ⅱ)形成蓝色配合物,组成为Pd:TADCAB=1:2,最大吸收波长652nm。钯浓度在0~1.4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双波长法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652.0~533.6)=8.2×10 ̄4L·mol ̄(-1)·cm ̄(-1),可以允许大量金属离子共存。所确立的方法无需掩蔽剂和其它分离手段,即可直接用于Pt-Pd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pH6.2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8)存在下,Zr(Ⅳ)与7-碘-8-羟基喹啉-5-磺酸(H_2QSI)及EDTA形成了四元荧光配合物。其组成为:Zr:H_QSI:EDTA:CTMAB=1:1:1:3。据此建立了错的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荧光测定方法。方法检测限为1.2ng/mL。锆的线性范围为1.6ng~1.0μg/mL。用于铜合金中微量锆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β-CD包结物与酸碱离解平衡关系,用荧光法间接测定β-CD包结物解离常数的新方法。并测定了β-CD分别与1-萘酚和2-萘酚负离子包结物的解离常数pKb为2.58和3.27,β-CD与分子型体1-萘酚和2-萘酚包结物的酸式离解常数pKc分别为10.42和0.68。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极谱法研究了Ge(Ⅳ)-3,4-二羟基苯甲醛(DHB)配合物的组成,条件稳定常数.并对该配合物的极谱波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标题卟啉配体及其钴,镍,铜,锌和铁的五种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UV,IR和荧光光谱等结构表征。用DTA,TG,DSC等手段研究了这些新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机理,实验结果与HMO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无溶剂法合成了新型双酚A和双酚AF(六氟双酚A)基手性和消旋苯并噁嗪单体,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旋光仪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单体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对苯并噁嗪的固化行为及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溶剂法合成苯并噁嗪单体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率高、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双官能度消旋苯并噁嗪单体由内消旋和外消旋异构体组成,且内消旋苯并噁嗪单体含量高于外消旋;手性和消旋苯并噁嗪单体具有相同的开环聚合行为;由于消旋苯并噁嗪分子的立体构型不同,使得聚苯并噁嗪的自由体积减小,分子链的堆积更加致密,因而消旋聚苯并噁嗪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稳定性均高于手性聚苯并噁嗪和传统的双酚A-苯胺型聚苯并噁嗪;此外,C—F键具有高的解离能,因而双酚AF基聚苯并噁嗪的热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AM1方法对(S)-4-苄基-5,5-二苯基-1,3,2-噁唑硼烷催化(3-氮-吗啉)-1-(4-氯)-苯基-1-丙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立体控制步骤进行了计算,获得了R和S型过渡态的优化构型及其热焓和熵等热力学参数,计算得到了该步反应中生成R和S型对映体的反应速率常数之比,据此得到的不对称还原反应最终产物的光学活性e.e.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4.
四苯(基)苯基多乙烯基硅油的合成及结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多乙烯基硅油是高温硫化硅橡胶的集中交联剂,当无耐热填料时,所得硫化胶的耐热性不高。为了使多乙烯基硅油既具有集中交联作用,又赋予耐热性,本文采用Diels-AIder反应合成了含有四苯(基)苯基的多乙烯基硅油。前文曾合成多种多苯(基)苯基有机硅化合物,但实验在封管内进行,诸多不便,投量也甚少,为此,改用高沸点溶剂(α-氯萘),在常压下反应,得到了高产率的四苯(基)苯基多乙烯基硅油: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有机基团对有机胂合钼聚多酸盐类型的影响,试验了3-硝基-4-羟基苯胂酸与钼酸钠在pH为3~5条件下的反应。制得了两种新化合物:(1)(NH_4)_6[(3-NO_2-4-OHC_6H_3As)_2Mo_6O_(25)](2)(CN_3H_6)_6[(3-NO_2-4-OHC_6H_3As)_2Mo_6O_(25)]。报道和讨论了它们的红外、可见与紫外光谱、热分解性质和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它们与其钨同系物类型相同。化合物(1)可用酸化聚合法及解聚法制得,经过实验比较证实了以七钼酸铵为原料的解聚法具有产物纯化方便、得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以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玻璃纤维(glass fiber,GF)和玻璃微珠(glass bead,GB)为主要原料制备了TPU/GF、TPU/GB共混物,考察了复合体系的热性能、微观结构、动态流变特性.研究发现,TPU是温敏型聚合物,其温敏性与材料的硬段含量有关,在加工过程中,除考虑剪切速率的影响外,需重点考虑温度对其加工性能的影响;GF,GB填充TPU体系具有良好的分散形态和界面结合牢度,GF和GB的加入能够增加体系的黏度,降低TPU的温敏性,加宽TPU的加工温度窗口,从而改善其成型加工性,并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其耐热性.研究还发现,复合体系黏度的增加程度不仅和填料的含量有关,而且与填料的形状有关,可用等效直径表征.另外,从比表面积的角度比较了玻璃纤维和玻璃微珠对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聚氯乙烯/纳米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形态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由原位悬浮聚合制备的聚氯乙烯(PVC)纳米水滑石复合树脂加工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直接熔融加工得到的PVC纳米水滑石复合材料进行比较.发现由前一方法得到的PVC纳米水滑石复合材料中纳米水滑石的分散性明显优于由后一方法得到的PVC纳米水滑石复合材料,水滑石以初级粒子形式存在,分散良好,无明显团聚体;与之对应,由前一方法得到的PVC纳米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明显优于由后一方法得到的PVC纳米水滑石复合材料,当纳米水滑石含量小于5wt%时,复合材料的杨氏摸量、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均随水滑石含量增加而增大;纳米水滑石的引入可显著提高复合树脂的热稳定性;PVC纳米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储能和损耗模量略大于纯PVC材料,而损耗因子和玻璃化温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Keggin结构钼磷和钼硅杂多酸盐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TG-DTA、DSC热谱、变温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溶解性实验方法,对四十一种Keggin结构钼磷和钼硅杂多酸的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希土元素以及有机阳离子盐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讨论了影响热稳定性的因素.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Keggin结构钼磷和钼硅杂多酸盐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TG-DTA、DSC热谱、变温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溶解性实验方法,对四十一种Keggin结构钼磷和钼硅杂多酸的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希土元素以及有机阳离子盐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讨论了影响热稳定性的因素。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程序升温焙烧技术研究水滑石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催化剂前体一般为硝酸盐、碳酸盐、草酸盐和水滑石等易热分解的化合物,经过干燥、高温焙烧以及还原、活化处理后,得到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焙烧条件的选择是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般采用TGDTA分析来确定[1]。高温下有些载体分子内失水以及含结晶水的前体,在不同温度下水的逐步脱除会使TGDTA曲线变得复杂,影响对这些化合物本身热分解动力学的计算。程序升温焙烧(TPC)技术是一种比较简易、方便的实验方法[2],可以灵敏、直观地研究催化剂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并进行动力学计算。水滑石(hydrota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