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氯-3-乙基吡啶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本文对其合成工艺进行研究与优化,并设计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目标产物以2-氯烟醛为原料,经Witting反应和还原反应制得,其结构经~1H-NMR、~(13)C-NMR证实,总收率为61.6%。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路线较短且收率和纯度均较高,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以芳胺和正丁醛为原料,对甲基苯磺酸(TsOH)为促进剂,采用"一锅法"合成了3-乙基-2-丙基喹啉衍生物,系统地考察了原料比例、溶剂以及芳胺上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的质子酸促进剂对喹啉衍生物产率以及选择性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核磁共振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用对甲基苯磺酸(TsOH)为促进剂时,3乙基-2-丙基喹啉收率可达到59%,同时生成40%N-丁基苯胺;磷钼酸、浓硫酸也可以选择性地得到喹啉衍生物,但收率较低,分别只有28%和24%.同时,考察了苯胺环上取代基对喹啉收率的影响,当苯环上有供电子基时,有利于喹啉的生成,而吸电子基则不利于喹啉的生成.并推测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标题化合物是一种商品名为Agfa-10的份菁染料,是一种光导性能较好的有机光导体。我们已对它的蒸发膜、溶液膜、单晶的培养与结构,晶型的转变及其电子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与报导.它具有如下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3-乙基-5-[2-(3-乙基-2-苯骈亚噻唑啉基)亚乙基]罗丹宁在室温导电玻璃上沉积得到的非晶态薄膜在室温放置逐渐转变为多晶膜的过程.在转变过程中薄膜的光电导也随之增高,最后达一稳定值.还报道用直流及交流方法研究此类蒸发膜光电导的一系列结果.并在高分子溶液中生长出染料的单晶.从单晶的X射线分析结果证明单晶中分子沿a轴方向成层状排列,有助于解释多晶薄膜的导电机理.  相似文献   

5.
6.
以2-羟基蒎烷-3-酮(1)与氨基乙腈缩合得到的手性酮亚胺(2)为中间体,经去质子化,在Pd(0)催化下与1,4-二氯-2-丁烯(3)发生串联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环丙烷衍生物(4),产率约为70%,反应的非对映立体选择性(d.e.)为100%.化合物4经选择性还原后水解,即可制得光学活性2-乙基环丙烷氨基酸,产物的对映体过量(e.e.)为33%.  相似文献   

7.
设计并合成了11个2-氰基-3-取代苯胺基-3-甲硫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基)酯(2)和11个2-氰基-3-取代苯基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基)酯(5)两类光合作用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抑制剂,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和质谱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2对双子叶杂草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除草活性,化合物5苯环上间位有取代基时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8.
合成2-乙基蒽醌的新方法;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乙基蒽醌;H-Beta沸石分子筛;柠檬酸改性  相似文献   

9.
以乙醇为溶剂,4-羟基-3-乙酰基香豆素和胺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超声波作用下合成一系列4-羟基-3-(2-亚氨基乙基)-2H-苯并吡喃-2-酮类化合物,产率62%~94%。 对产物进行了IR、1H NMR及HRMS表征,对化合物3c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该方法具有反应产率高、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及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1 引  言2 乙基 4 羟基 5 甲基 3( 2H) 呋喃酮也叫酱油酮 ,是 1 988年才投放市场的新型香料。在结构上与呋喃酮、麦牙酚结构相似。它具有甜的、水果香味 ,主要用于水果、咖啡、面包和烟草的香精配制。酱油酮是天然存在的 ,首先从日本酱油中分离出来 ,后来又从咖啡和甜瓜中分离出来。酱油酮具有一定的酸性 ,是一个极性分子 ,很难从反应体系的水中分离出来。虽然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核磁共振及质谱都可以用于分析酱油酮 ,但是 ,由于酱油酮具有烯醇式互变异构体 ,HPLC是首选的分离分析方法。酱油酮可以由糖在酶催化下进行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1.
CS2和O(3P)及N(4S)原子化学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硫化合物的氧化是大气化学中特别感兴趣的领域之一。研究较多的含硫化合物有SO_2、OCS和CS_2。其中O(~3P)+CS_2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在文献中已见过报导。通常认为O(~3P)和CS_2反应有三个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显色剂1-(4-硝基苯基)-3-(2-吡嗪)-三氮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pH 10.5的Na2B4O7-NaOH的缓冲介质中,该试剂能与镉(Ⅱ)与发生显色反应,形成摩尔比为4∶1的黄棕色配合物,配合物在波长453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6.90×104L.mol-1.cm-1,镉(Ⅱ)质量浓度在0~0.56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不同废水中的镉(Ⅱ)。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顺磁共振研究可以导出金属未成对电子的磁性质和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成键信息。在对体系各种不同状态的研究中,以晶体的ESR数据最为准确可靠。β-二酮配合物一直是化学工作者开展研究的活跃领域。当中心金属离子为铜(Ⅱ)时,ESR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用流动放电-化学发光技术测定O(~3P)和硅烷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在293—413K范围内, 结果为k=(1.05±0.36)×10~(-10)exp[(-3.06±0.10) kcal·mol~(-1) /RT] cm~3·molecule~(-1)·s~(-1)并用过渡态理论将上述实验结果外推到200—2000 K范围内. 计算结果以三参数公式表示为: k=7.67×10~(-19) T~(2.59) exp(-720 cal·mol~(-1)/RT) cm~3·molecule~(-1)·s~(-1).  相似文献   

15.
We present the measurements of quenching rate constants of CH(A~2△) radical by O_2, cyclo-C_6H_(12) and CS_2 molecules. The time-resolved spectra of emission CH(A~2△-X~2Π) was monitored. The measured quenching rate constants are as follows. k_q(O_2)=(2.8±0.5)×10~(-11) cm~3·molec~(-1)·s~(-1)k_q(cyclo-C_6H_(12))=(2.7±0.4)×10~(-10) cm~3·molec~(-1)·s~(-1)k_q(CS_2)=(4.0±0.6)×10~(-10) cm~3·molec~(-1)·s~(-1) The value of k_q(O_2)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works. The rate constants for quenching by cyclo-C_6H_(12) and CS_2 a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3,5-Br_2-PADAP在酸性介质中质子化。与IO_3~-和SCN~-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的最佳条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10~5L·mol~(-1)·cm~(-1),缔合物组成比为3,5-Br_2-PADAP:IO_3~-:SCN=1:1:1。提供了测定微量IO_3~-的新方法,可用于加碘食盐及海带等样品中含碘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溴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和多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同时测定维生素C和多酚的新方法。在体积分数38%和47.5%的乙醇、6×10-5mol/LBr2、2.5×10-3mol/LKI水溶液中,维生素C和多酚类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L.mol-1.cm-1)分别为5.42×104、8.22×105和5.46×104、8.60×105,维生素C和多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2.3%和2.1%、2.6%,该法用于绿豆芽、酸橙、未熟苹果、青椒中的维生素C和多酚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5.78%~100.7%。  相似文献   

18.
酮类分子反应是大气化学反应中的一个中间反应.在300--500K范围内,我们对酮类分子和O(~3P)原子反应速率常数作了系列测定.为了估算大气化学和燃烧化学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本文用过渡态理论将实验结果外推到200—2000K范围内.同时对  相似文献   

19.
谢扬  蒋雄 《物理化学学报》1991,7(3):354-357
三价锑常用作锌粉置换法除去硫酸锌电解液中钻杂质的活化剂。在此过程中三价锑本身也被还原。置换反应本质上是一个电化学过程。因此,研究三价锑的阴极还原行为是有意义的。关于三价锑的阴极还原,Koval等研究了酒石酸盐溶液中Sb(Ⅲ)的电沉积。Tomlinson曾指出,在高电流密度下电解时,阴极上会析出锑化氢(SbH_3)。吴浩青等在研究酸性溶液中锑电极的电化学行为时,也曾指出了SbH_3的生成。本文采用旋转电极上的动电位扫描、旋转环盘电极以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硫酸钠溶液中SbO~+离子的阴极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过渡金属替代的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的催化、磁性、电化学等性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7]). 目前世界上约有10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碘的缺乏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对食物、生物临床、环境及工业中碘含量检测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