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物理化学滴定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近五年国内外物理化学滴定(用作图确定终点)的新进展,内容包括:(1)光学滴定(含光度、荧光、磷光、化学发光滴定);(2)电滴定(含电位、电导、电流、库仑滴定);(3)量热滴定。每类滴定均再按滴定用介质分为水介质和非水介质滴定,按滴定反应分为酸-碱、氧化-还原、络合、沉淀滴定,按滴定方式分为直接滴定、代滴、回滴。引用文献106篇。  相似文献   

2.
陈鲜丽 《大学化学》2011,26(6):19-20
指出某些教材中滴定方式分类的不当之处;讨论了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的区别以及置换滴定和置换反应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3.
广义氧化还原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义氧化还原新概念 ,提出了广义氧化还原滴定。广义氧化还原滴定包括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它们的滴定曲线可以由相同的原理绘出  相似文献   

4.
滴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树成 《分析试验室》1991,10(4):85-101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中“滴定分析”课题的第三篇文章,前两篇为“络合滴定”,本文扩大了内容,故改题为“滴定分析”,它述评了1987~1990年6月间国内滴定分析的进展。内容包括新方法和新技术、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1988.7~1990.6)、氧化还原滴定法以及沉淀滴定法等。  相似文献   

5.
滴定分析中的终点误差计算,学者们在配位滴定、酸碱滴定中多采用林邦误差公式,陶德祥等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也推导出类似公式。本文就林邦误差公式在沉淀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推导出了林邦误差公式形式表示的沉淀滴定终点误差计算公式,现介  相似文献   

6.
多元弱酸分步滴定的准确条件一直是酸碱滴定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基于分布分数的分析指出了当前分析化学教材中有关探讨磷酸分步滴定的某些错误结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滴定突跃大小的计算,对多元弱酸分步滴定的准确条件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若人眼判断滴定终点时有±0.2pH的不确定性时,滴定误差控制在0.5%,强碱滴定多元弱酸时,分步滴定的准确条件是:Kai/Ka(i+1)≥105.0;cKai≥10-8.7。  相似文献   

7.
微型滴定在定量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讨论微型滴定装置和滴定误差的基础上,探索了微型滴定在酸碱、络合、氧化还原和沉淀滴定中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在滴定分析教学中,将现代信息化Python编程语言与沉淀滴定分析法深度融合,设计开发了沉淀滴定学习软件。该软件无需安装和建立复杂的函数或计算方程,用户只需选择和输入相应参数,即可实现沉淀滴定曲线的可视化绘制、滴定可行性判断、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突跃范围以及滴定误差的计算等。软件以图形界面形式呈现,设计简洁、操作方便、内容丰富,可选择内置或自定义滴定实例,基本涵盖了沉淀滴定法教学大纲中重要知识点内容,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应用,协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滴定分析基本问题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R ingbom的副反应对四大滴定分析———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及沉淀滴定分析中的基本内容如滴定反应常数、副反应系数、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和终点误差的统一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造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方法的标度,从而逐步建立统一的滴定分析标度计算式,提出了相对电子浓度Re-的概念,基于此发展了以p Re-为监测标度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新理论。该理论描述了氧化还原半反应的平衡,推导了氧化还原滴定标度p Re-的计算通式,探索了该标度在滴定过程中的一般变化规律,重新梳理了指示剂的指示原理。以Ce4+滴定Fe3+溶液为例,演绎了如何简单绘制滴定曲线、计算滴定突跃范围、判断可否直接准确滴定,讨论了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Kτ?’的大小对滴定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络合体系中的相对滴定法及其应用于铝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络合体系中的相对滴定分析法,它以滴定到一定的状态时,滴定剂体积与被测物的基之间的线性关系为定量基础,用仪器分析的定量方法进行定量,适应于所有类型的络合体系,即使对滴定突跃很小或根本无突跃的体系也同样适用。用氟离子滴定铝离子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精密度很高。一般相对误差小于0.1%。即使对于铝离子的量小到10-7mol/L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的相对误差也不大于0.2%。该方法既具有滴定分析法的高精密度,又具有仪器分析法可以测量微量物质的优点,并且设备和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2.
王欢  李梦龙  周向葛 《化学通报》2014,77(11):1138-1140
化学分析教科书中给出的弱酸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cKa≥1.0×10-8。本文根据这一判据的来源(滴定突跃≥0.3pH单位),对一元酸体系的滴定情况进行了严格数学处理。计算结果表明,只有同时满足弱酸的浓度c1.0×10-3mol/L和cKa≥1.0×10-8条件下,弱酸才能被准确滴定。对于浓度极稀的酸溶液(c≤1.4×10-4mol/L),无论强酸还是弱酸都不能被准确滴定。对教材很少涉及的不同浓度酸碱互相滴定的情况也给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史生华 《分析化学》1998,26(6):649-657
示波滴定包括计时电位、电位,电导,安培以及库仑等示波滴定方法。综述了它们在无机分析中的应用,引用文献152篇。  相似文献   

14.
池泉  王献 《化学教育》2020,41(2):21-27
滴定曲线是滴定分析原理的重要内容。它显示了滴定过程中平衡体系性质的变化,可以获知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突跃信息,从而指导准确滴定判别或指示剂的选择。滴定曲线方程是滴定过程中体系的某种性质X(例pH)与滴定分数a(或滴定剂体积V)的关系方程,解析方程可获得函数X=f(a)的表达式。对一些较复杂的体系,推导函数X=f(a)较困难,但多数情况下反函数a=g(X)的推导更容易,表达式也更简洁。本文对酸碱、配位、氧化还原和沉淀滴定曲线方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不同情况下的函数X=f(a)或反函数a=g(X)进行了推导,拓展了教材内容。根据函数关系,在Origin中利用其函数绘图功能可直接绘制出滴定曲线,不用先生成数据点再绘图,方便快捷。用反函数绘图时增加数据点即可获得高精度的滴定曲线,可直接从滴定曲线上查找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突跃信息。  相似文献   

15.
张云  许圆  江勇  邓子峰 《分析化学》2002,30(12):1448-1450
对氧化还原滴定计算分析法同时测定Ce^4 与Fe^2 进行了研究。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在Fe^3 存在的条件下,用Ce^4 溶液滴定Fe^2+溶液,可同时求出Ce^4 与Fe^2 的浓度。讨论了Fe^3 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示波库仑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建  林敏 《应用化学》1990,7(6):74-76
示波滴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过去的工作多限于常量分析。库仑滴定可获得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但常常因缺乏简便、灵敏的终点指示方法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若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则既可弥补库仑滴定法的不足使滴定终点变得简单直观,又可使示波技术用于痕量分析。本文报道两铂电极示波电位滴定终点指示技  相似文献   

17.
胶体滴定法测定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胶体滴定法测定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讨论pH值、溶液浓度、滴定速度和离子强度对胶体滴定的影响,并比较胶体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和元素分析法的优劣;结果表明胶体滴定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地定量测定CMC取代度的方法,且是测定CMC取代度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89-1993年间双点滴定法的进展作了全面评述。内容包括:电位双点滴定法、极谱双点滴定法和库仑双点滴定法。  相似文献   

19.
无需标准溶液的酸碱滴定计算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14(11):1514-1517
无需标准溶液的滴定计算分析能同时求出滴定剂与被测物质浓度.本文用非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加速法对无需标准溶液的酸碱滴定进行了研究.单元酸、多元酸及混合酸的测定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对电化学分析法与电位滴定法的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电位滴定法是将电位分析与传统滴定法进行结合的新型分析方法,其反应类型包括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与络合滴定,因其仪器操作简单,终点判断更加明确且节省人力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关注,因此就近年来电位滴定在地质样品中主量元素检测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分别对石灰石、白云石、硅酸盐、铬矿石、铁矿石、锰矿石、铜矿石与水等地质样品的电位滴定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电位滴定的应用将随着技术发展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