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2-苄基-1,3-二氢-4-异喹啉酮的四种3-位亚甲基取代衍生物,四种氧酰基肟和两种6-苄基-5H-异喹啉并[4,3-b]喹啉衍生物。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证实。  相似文献   

2.
郑云红  夏奕  杨征宇  张倩  陈瑛  夏鹏 《有机化学》2001,21(3):231-234
报道了间氨基酚在PTS·H2O催化下,分别与不同结构的含α-位C-H的酮作用后,首先进行C环的环合,进而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区域选择性地得到8,9-二氢-2H-吡喃并[5,6-g]喹啉-2-酮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波作用下2-烃基-4-喹啉酮的简便合成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微波作用下5-(甲硫亚烃基)丙二酸亚异丙酯可与芳胺发生加成消除反应,首先生成5-(芳胺基亚烃基)丙二酸亚异丙酯,继而进一步闭环,提供了2-烃基-4-喹啉酮的快速合成法。  相似文献   

4.
由异喹啉、喹啉或酞腈与α-卤代苯乙酮反应生成的鎓盐在二氢铬酸四吡啶合? 埽═PCD)存在下与乙酸铵反应,可一步法合成咪唑并[2,1-a]异喹啉(2a~2b)、? 溥虿1,2-a]喹啉(4a~4b)或咪唑并[1,2-a]酞腈(6a~6c)衍生物,该方法原料易? 茫从μ跫子诳刂疲佣峁┝艘恢趾铣烧饫嗷衔锏男路椒ā?  相似文献   

5.
秦川  刘敏  宋兰坤  荣国斌 《有机化学》2002,22(12):1013-1017
由手性配体α-D-葡萄糖衍生物5,6,7以及薄荷醇(8)和葑醇(9),经 Ulmann偶联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的(R)-和(S)-6,6′-二硝基联苯-2,2′- 二甲酸(4a),(R)-6,6′-二甲基联苯-2,2′-二甲酸(4b),(R)-1,1′-联萘-2 ,2′-二甲酸(13)。以三个手性膦酰胺16,17,18和CuCl组成的手性络合物为 催化剂,通过2-萘酚直接氧化偶联得到(S)-2,2′-联萘酚(15)。产物4, 13,15具有中等ee值的光学活性。  相似文献   

6.
芳醛、8-羟基喹啉与丙二腈或氰乙酸乙酯KF-Al2O3催化下反应生成一系列新 的3,4-二氢-2H-吡喃[3,2-h]喹淋衍生物,产物的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确证。  相似文献   

7.
余瑜  严燊和 《有机化学》2000,20(2):213-217
1-苄基异喹啉Reissertcompound经RaneyNi(w-2)催化氢化,分离得到二个未见报道的氢化产物,经化学和波谱分析推定其结构为:1-亚氨基-1-苄基-2-苯甲酰基-1,2-二氢异喹啉(4)和3-苯基-10b-苄基-1,10b-二氢咪唑骈[5,1-a]异喹啉(5)。据此提出了一条1-苄基异喹啉Reissertcompound高压催化氢化的途径,并对异喹啉eissertcompound高压催化氢化反应中酰基转位进行了讨论。试图以环已基溴作为烷化剂,在氢化钠条件下,与异喹啉Reissertcompound作用来制备1-环已基异喹啉Reissertcompound,结果只得到了1-氰基异喹啉,产率达75%,为制备1-氰基异喹啉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庚醛与顺丁烯二酸二乙酯进行游离基加成反应得到庚酰丁二酸二乙酯(3),3脱羧得到γ-酮酸乙酯(4),4在碱性条件下环化为2-戊基-1,3-环戊二酮(5),5与重氮甲烷反应得到2-戊基-3-甲氧基环戊-2-烯酮(6),6与丙二酸二甲酯反应得到(7),7水解、脱羧和酯化得到[2-戊基-3-酮-1-环戊烯]基乙酸甲酯(8),8氢化得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相似文献   

9.
我们曾用2-(3-甲基丁烯-2-基)丙二酸二乙酯与 N-取代芳胺在高温下环合,制备了一系列4-羟基-3-(3-甲基丁烯-2-基)二氢喹啉-2-酮类化合物.在此反应中除得到正常产物外,尚分离到若干副产物,最主要的副产物为3,3′-双(二氢喹啉-2,4-二酮基)甲烷.Young 等人曾对产生这类副产物的机理作过讨论,并提出如下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莹  冯亚兵  高莹  王任小  来鲁华 《化学学报》2001,59(10):1751-1755
磷脂酶A2(PLA2)在很多人类疾病的病理研究中起重要作用,是药物化学研究所的热点之一。因此,发展新型的PLA2抑制剂对生物有机研究和临床应用均有重要意义。我们设计合成分泌型PLA2的非底物类似物以寻找新型PLA2抑制剂。本文基于结构设计并合成了喹啉-4-乙酰胺作为PLA2抑制剂,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认,初步活性检测显示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体外活性及动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
四种代表性的酰基过氧化物,苯甲酰过氧化物(1),环丙基甲酰过氧化物(2),月桂酰过氧化物(3)和三氟乙酰过氧化物(4),在HMPA(溶剂)中分解,生成高产率的相应羧酸(6),同时,又检测到HMPA的羧基化产物(8),烷基化产物(9)及脱氢二聚体(10)。各过氧化物的分解速度和产物鉴定表明,HMPA能作为电子给予体与上述酰基过氧化物发生单电子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12.
李增春  G. SIMCHEN 《有机化学》1992,12(3):294-297
利用三氟甲基磺酸三甲基硅烷酯, 我们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学活性很高的合成中间产物2-(N-三氟乙酰-N-三甲基硅烷基)氨基-1, 1-二(三甲基硅烷氧基)乙烯。脂肪醛或芳香醛发生碳碳成键的加成反应, 生成β碳原子上带有易离去基团三甲基硅烷氧基、N原子上带有保护基团三氟乙酰基的α氨基酸三甲基硅烷酯。消除反应得到了一个合成α、β脱氢氨基酸的可行途径。这类化合物是合成复杂多肽和肽生物碱的基元物。  相似文献   

13.
白花丹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心  梁晓天 《化学学报》1986,44(7):692-694
白花丹酸[β-(2,3-二羟基苯甲酰基)丁酸](1)是一个新的天然产物.本文以邻香草醛为原料,经七步反应,得到总收率为21%的产品,其光谱数据与1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4.
使用SCC-DV-Xα方法计算了Keggin结构的杂多阴离子(SiMo12O40)^4^-,(GeMo12O40)^4^-, (AsMo12O40)^3^-的电子结构, 并与文献对(PMo12O40)^3^-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讨论了中心原子对Keggin结构的杂多阴离子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心原子对Keggin结构杂多阴离子的电子云、静电势、总态密度的分布影响不明显; 但中心原子不同, 前线轨道HOMO, LUMO的组成有一定差异。四种阴离子的εLUMO和εFermi的相对大小关系为:(AsMo12O40)^3^->(PMo12-O40)^3^->(GeMo12O40)^4^->(SiMo12O40)^4^-, 其氧化能力和催化活性也具有相同的顺序。(XMO12-O40)^n^-(X=Si, Ge, P)中端氧Ot, 桥氧Ob, Mo以及X都具有催化活性, 在催化反应中都可能成为催化活性中心,而(AsMo12O40)^3^-中仅有As和Ob可作为催化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5.
两种钨硼杂多酸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两种钨硼酸的最佳合成条件:在较高的pH,稍过量的硼酸和较低温度下有利于六方酸的生成;在较低的pH,大量过量的硼酸和较高温度时则利于生成四方酸,合成这两种酸的方法较文献优越,测得六方酸的UV,IR和RAMAN光谱性质,并 对其结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N-苯基氨基乙酸中苯环间位不同取代基对氨基酸酸碱强度的影响。将按前文方法制得的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乙酯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皂化,然后用浓盐酸酸化即得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在0.1M NaClO_4存在下,于15±0.2,25±0.2,35±0.2℃,用配有231型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的PHS-2型酸度计测定了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在30%(体积)乙醇中的离解常数。用氨基酸钠盐测定离解常数的方法业已报道。从所测得的氨基酸表观离解常数(表1)可以看出,如同N-(对-取代苯基)氨基乙酸一样,N-(间-硝基苯基)氨基乙酸(m-NO_2PhG)的pK_1值反而比N-(间-氯苯基)氨基乙酸(m-ClPhG)和N-(间-甲氧苯基)氨基乙酸(m-CH_3OPhG)的大。这是不能用诱导效应来解释的。一般说来,氨基酸具有两性离解的性质,存在下列平衡:  相似文献   

17.
新型光学活性α-氨基磷酸及其酯合成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α-氨基膦酸酯是一类很重要的天然氨基酸类似物,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和多 种生理活性。综述了近年来光学活性α-氨基膦酸及酯的合成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TP)可猝灭咔唑的荧光,由此相反,在DMTP-乙基咔唑体系中,末观察到激基复合物荧光.本文对此解释为激基复合物的形成能力不仅依赖于电子给予体的电离势和电子接受体的电子亲和力,而且还取决于附着于电子给予体和电子接受体的生色团上侧基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铁莉  刘锋  王俊  李克安 《化学学报》2001,59(10):1623-1627
以对羟基苯甲酸(4-HBA)为模板分子,4-乙烯吡啶(4-Vpy)为功能单体,制备得到了4-HBA分子印迹聚合物P(4-HBA),研究了该聚合物的分子识别机理,并与在同样条件下制备的水杨酸(SA)分子印迹聚合物P(SA)进行了分子识别能力的比较。结果表明:P(SA)比P(4-HBA)具有更好的分子识别能力。这是由于SA的酸性较4-HBA强,因此与碱性功能单体4-Vpy之间的静电作用更强,从而得到的复合物更稳定。本实验结果证明: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是得到分子识别能力高的模板聚合物的前提条件。本文将有助于对分子印迹的过程以及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识别机理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对于根据模板分子的性质预测MIP的分子识别能力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