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14篇
晶体学   3篇
物理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一种过渡金属铑催化的醌类与磺酰氯化合物的偶联反应,实现了醌类的磺酰化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较高的产率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磺酰基醌类化合物,此反应不仅对苯醌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对于萘醌底物也能取得较高的产率,并提出了初步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系统的理论计算研究了Gaunt报道的一个新颖的间位选择性C-H键芳基化反应的机理. Oxycupration机理含有一个关键的Cu(III)基团和酰胺氧原子对苯环C2=C3键的反式加成步. 但是计算结果表明这个反应路径的活化能太高(>175.56 kJ/mol),所以是动力学禁阻的. 提出了一个含有关键的酰胺导向的Cu(III)-Aryl对底物C2=C3键的顺式加成步的机理,这一步是反应的决速步,也是决定产物区域选择性的一步. 这个机理的活化能与实验条件是符合的,而且这个机理预测的产物区域选择性与实验  相似文献   
3.
以胍基取代的二甲基二氯硅烷与胺基锂反应合成了3种硅基化合物,使用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挥发性、蒸汽压等性能。 3种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挥发性,无明显热分解过程,固体残留小于1%,接近纯挥发过程,最高蒸汽压在3600~5300 Pa,满足前驱体使用要求。 以二甲基-胍基-甲乙胺基-硅烷为前驱体,采用螺旋波等离子体气相沉积(HWPCVD)工艺制备了硅基薄膜,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薄膜的化学组成和膜表面结构,XPS分析结果证实该薄膜为Si、N、C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类胍基硅化合物可作为硅基化学气相沉积(CVD)前驱体材料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对羧基苯基荧光酮与铀(Ⅵ)的显色反应。在pH6.5氨水-乙酸缓冲溶液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存在下,铀(Ⅵ)与对羧基苯基荧光酮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其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52×104L.mol-1.cm-1。铀(Ⅵ)浓度在0~100μg/25mL符合比耳定律。在室温下,试剂与铀(Ⅵ)的显色反应立即完成,配合物吸光度至少可以稳定12h。体系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绝大多数金属离子有较高的允许量,铀(Ⅵ)的伴生元素钍和稀土允许量达10mg,方法已应用于水样中痕量铀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将合成的全甲基化2,3,6-三(O-2’-羟丙基)β-环糊精(PMHP-β-CD)固定液直接涂渍 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内壁,14组对映异构体、6组芳香族位置异构体化合物等在该柱上得到 满意分离。通过测定以上化合物在该柱上的热力学参数:焓、熵、自由能及焓变差、熵变差,探 讨了固定液对所测化合物的分子识别和色谱分离机理。结果表明,芳香族化合物的-△S值在 PMHP-β-CD柱上比 TB-β-CD高20~30 J/mol·K,构型效应明显,极性选择性也比后者高。  相似文献   
6.
设计出一种酰胺类金属铱有机配合物磷光电致发光材料,该材料是以2-苯基喹啉(pq)为主配体,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hMA)为辅助配体的金属配合物(pq)2Ir(N-phMA).该化合物的结构由核磁,红外表征确定,它在586nm处的强荧光发射,表明它是一种可用于OLED的黄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7.
环糊精-冠醚用作毛细管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昭睿  刘敏  丁玉强 《色谱》1998,16(5):390-392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气相色谱固定相6-(1-苯并氮杂-15-冠-5)-2,3,6-O-全甲基-β-环糊精,并用于一些对映体与芳香族位置异构体的分离。结果表明,新型固定相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拆分能力,显示了环糊精与冠醚对化合物分离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锋  杨委  王权  张珉  丁玉强 《合成化学》2011,19(1):109-110,114
以Pd(OAc)2为主催化剂,PPh3为配体,2-溴(氯)吡啶和2,4-二氟苯硼酸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2-(2,4-二氟苯基)吡啶,产率>90%,其结构经1H NMR,19F NMR和IR确证.  相似文献   
9.
曾昭睿  丁玉强 《分析化学》1998,26(8):940-944
将合成的全甲基化2,3,6-三(O-2‘-羟丙基)β-环糊精(PMHP-β-CD)固定液直接涂渍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内壁,14组对映异构体、6组芳香族益异构体化合物等在该柱上得到满意分离。通过测定以上化合物在该柱上的热力学参数:焓、熵、自由能及焓变差、熵变差、探讨了固定液对所测化合物的分子识别和色谱分离机理。结果表明,芳香族化全哦的△S-值在PMHP-β-CD高20-30J/mol.K,构型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多联吡啶钌配合物(bpy)2Ru(phenCl4)(PF6)2,bpy为2,2′-联吡啶,phenCl4为3,4,7,8-四氯-1,10-邻菲罗啉,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测试技术对结构进行了表征. 化合物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均有吸收,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0 nm,这是典型的金属到配体(MLCT)的跃迁,其光致发光性能也显示出MLCT迁移特征,并且随溶剂不同,其最大发射波长从630 nm变化至649 nm. 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受pH值影响不大,与随pH值增大电致化学发光强度增大的联吡啶钌不同,尤其在强碱条件下,其背景电致化学发光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