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01篇
化学   111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8篇
  2013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铅上阳极硫酸铅膜的还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文斌  庄继华  周伟舫 《化学学报》1995,53(11):1047-1053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电位阶跃法, 结合交流阻抗跟踪对铅在4.5mol.dm^-^3H2SO4中-0.6V(vs. Hg/Hg2SO4/4.5mol.dm^-^3H2SO4)极化20min形成的阳极硫酸铅膜的阴极还原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膜大部分能被还原, 其中的硫酸铅颗粒先在表面按扩散控制下的三维瞬时成核与生长机理被还原, 然后Pb^2^+自颗粒内径向扩散至已生成的铅层表面上进行还原。颗粒中微粒间的液膜为离子输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2.
李华  杨翌秋  许禄  苏锵 《化学学报》1995,53(12):1163-1167
本文计算了二十种不对称色酸双偶氮膦酸型显色剂的Am指数, 并将其与钇进行显色反应的灵敏度进行相关性研究, 讨论了显色剂结构对显色反应灵敏度的影响,预报了几种显色剂与钇显色反应的灵敏度, 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15-C与16-C单键的14β-甲磺酰氧基对映-贝壳杉烷(烯)(6,7和8)在Zn-EtOH体系中的重排反应, 它们均能重排成6, 7, 5, 5并环系统的化合物3, 12, 13a和13b。8重排时生成一个8-OEt化合物, 为这类化合物重排时经过阳离子中间体提供了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104.
二(硅基取代环戊二烯基)四羰基二铁化合物[η^5-RC5H4Fe(CO)]2(μ-CO)2(R=SiMe3, 1; Si2Me5, 2)与HgCl2反应得到的预期的Fe-Fe键被断裂的铁氯化物6(R=SiMe3)和8(R=Si2Me5)及铁氯汞化物5(R=SiMe3)和7(R=Si2Me5)。硅桥连的类似物R^1[η^5-C5H4Fe(CO)]2(μ-CO)2(R^1=SiMe2, 3; SiMe2OSiMe2, 4)。由上述反应除得到预期产物外, 还分离到相应的歧化产物R^1[[η^5-C5H4Fe(CO)2HgCl](R^1=SiMe2, 10; SiMe2OSiMe2, 13)与R^1[η^5-C5H4Fe(CO)2Cl]2(R^1=SiMe2, 11; SiMe2OSiMe2, 14), 讨论了歧化产物的生成原因。对产物5-14的结构用元素分析、IR, ^1H NMR 进行了表征, 并测定了5的晶体结构。5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n, a=1.1648(3), b=0.7484(4),c=1.6823(5)nm, β=106.55(2)°, V=1.405(2)nm^3, Z=4, Dx=2.29g.cm^-^3。  相似文献   
105.
合成了新型Co(Ⅲ)配合物trans-[(en)~2(NO~2)Co(O~2CC~5H~5N)](ClO~4)~2, 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同时分别以[Fe(CN)~6]^4^-和[Fe(CN)~5(H~2O)]^3^-作为还原剂, 考察了该配合物被还原的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两反应体系分别按外配位界机理和内配位界机理进行电子传递。在25℃, Ⅰ=0.5mol·L^-^1,trans-[(en)~2(NO~2)Co(O~2CC~5H~5N)]^2^+/[Fe(CN)~6]^4^-反应体系的前驱配合物离子对形成常数Q~i~p=29mol^-^1·L, 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e~t=2.4×10^-^4s^-^1,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H^≠~e~t和活化熵△S^≠~e~t分别为1.2×10^2kJ·mol^-^1和5.0×10^2J·mol^-^1·K^-^1。在40℃, pH=8.0, Ⅰ=0.1mol·L^-^1,trans-[(en)~2(NO~2)Co(O~2CC~5H~4N)]^2^+/[Fe(CN)~5(H~2O)]^3^-反应体系前驱双核配合物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7.0×10^-^5s^-^1。最后讨论了分子轨道对称性, 两金属中心氧化还原电势差等因素对电子转移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双核铜蛋白模型化合物的合成、氧合和催化苯偶姻的氧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碱的作用下,2,4-双(N-咪唑甲基)-6-取代苯酚(1)和2,6-双(N-咪唑甲基)-4-氯苯酚(2)与1,2-二溴乙烷、1,3-二溴丙烷、1,4-二溴丁烷或α,α'-二溴间二甲苯反应,合成了新型的模型配体(3~9)。配体与[Cu(CH~3CN)~4]ClO~4反应,得到两个咪唑基与铜配位的双核铜蛋白模型化合物(10~16)。研究了模型物的氧合作用,发现模型物15和氧气反应,发生分子内的羟化,生成μ-酚氧基-μ-羟基的双核铜(Ⅱ)配合物,其它模型与氧气反应,生成双(μ-羟基)双核铜(Ⅱ)配合物。以4为例,详细研究了其模型物催化氧化苯偶姻的反应及反应动力学。考查了碱、外加配体、金属离子等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发现模型物的活性是铜盐或单核铜配合物活性的近六倍。求出了反应的动力学参数V~m~a~x、k~m分别为9.47×10^-^5mol·dm^-^3·s^-^1和0.0418mol·dm^-^3,表明模型物催化的苯偶姻反应,遵从Michaelis-Menten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07.
朱泽霖  李承烈  黄国雄 《化学学报》1996,54(10):972-978
应用连续微反-色谱装置, 在反应温度为210-260℃, 反应压力为1.96MPa,H~2/乙烷摩尔比为8的条件下, 研究了己烷的五个异构体在载钯氢型丝光沸石催化剂上的临氢异构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 在总压和H~2/己烷摩尔比恒定条件下,己烷的异构化动力学行为可以用拟一级复杂反应网络来描述。求取了该复杂反应网络中每一步异构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各步反应的活化能在88.2-228kJ·mol^-^1之间。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研究了1-芳基-5-苯并三唑基-1-戊烯(3和3')的两种通用合成方法, 并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四种不同异构体的组成。根据其MS谱图中[M-29]^+^·及[M-57]^+^·峰的强度, 可以方便地区分1-N和2-N烷基化产物。  相似文献   
109.
四磺酸酞菁镍-表面活性剂薄膜电极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胡乃非  曾泳淮 《化学学报》1996,54(4):338-346
四磺酸酞菁镍阴离子(NiPcTS^-^4)在水溶液中可借助离子交换进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薄膜电极, 从而形成NiPcTS^-^4-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 在KBr溶液中, 该薄膜电极有一对良好的还原氧化峰, 阴阳极峰电位分别为-0.83V和-0.74V(vs.SCE)。本文探讨了该薄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测定了该体系的电化学参数如电荷传递扩散系数Dct和非均相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等。可将NiPcTS^-^4-DDAB薄膜电极应用于催化各种卤代乙酸的电还原, 估计并比较了它们的表观催化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以16种有机酸为研究对象, 系统地研究了钌(Ⅱ)-邻菲咯啉-有机酸-Ce(Ⅳ)偶合化学发光反应。结果表明, 化学发光强度与含有羰基或羟基的有机酸的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羰基和羟基羧酸的化学发光分析法, 提出了偶合化学发光反应机理。方法用于草酸二乙酯和人体尿液中草酸的测定, 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