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方法对天然苝醌化合物痂囊腔菌素A(EA)的分子构型和分子内氢键进行了研究;从EA可能的64种构型中选择16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EA的X射线晶体结构对应的构型是II型左旋(A)a,a型(II-L-A-a,a);小的生成热差值可以使得异构体间的转换容易进行,有利于发生分子内质子传递.尽管采用AM1方法计算得到的EA各种构象的平面性有所差别,但都很接近晶体的平面性.此外,EA分子内氢键键能的平均值为22.9kJ/mol;II型的氢键键能比I型的大,(9,10)位的氢键键能比(3,4)位的大;EA的平面性是由苝醌环上的侧链取代所决定,而与分子内是否存在氢键无关.  相似文献   

2.
罗芳  郭泽华  曹成喜  樊柳荫  张薇 《色谱》2021,39(12):1362-1367
作为一种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潜在药物洛伐他汀,其绝对淌度m0和解离常数pKa值的测定有助于其性质与应用的研究。在前期相关研究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和离子淌度经验公式测定洛伐他汀m0和pKa的新方法。首先,根据经验公式由实际淌度(mact)、有效淌度(meff)和m0之间的关系推导出m0的计算公式。对于一元酸HA,根据之前m0的计算公式,以氢离子的浓度为自变量,meff的倒数为因变量可得到一条直线。根据这条直线的斜率计算得到pKa。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应用该方法测定了巴比妥酸、苯甲酸、苄胺、苯酚、间甲酚等有机酸碱的m0和pKa值。同时,对于pH值低于6的缓冲体系,采用反向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其pKa,并将测得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参考值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m0的标准偏差小于6.0%, pKa的标准偏差小于6.2%,且由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可以看出测定pKa时的线性回归直线拟合度较好,说明该文建立的新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最后基于这种CZE与经验公式结合的新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电渗流标记物测定了洛伐他汀的m0和pKa,得到的值分别为-1.70×10-8 m2/(V·s)和9.00。该方法适用于酸性和碱性分析物m0和pKa等理化参数的测定,在药物分析尤其是新药理化特性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N-甲基取代邻羟基芳香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并研究了此类螯合剂 的分子内氢键的性质.在合成N-甲基芳香基苯并咪唑或芳香基苯并咪唑过程中进行的N-甲基化时,随着>NH基N上的电荷密度增加和取代基空间位阻的增大,产率急剧下降.羟基的化学位移,离解常数和HMO计算均表明2-(邻羟基芳香基)-苯并咪唑, 唑,噻唑等化合物均具有较弱的分子内氢键.由于五员共轭环的生成,内氢键强度与结构之间的规律性很差.这与前文[7]关于邻苯基偶氮芳香酚和2(-邻羟基苯基)喹啉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N-甲基取代邻羟基芳香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并研究了此类螯合剂的分子内氢键的性质。在合成N-甲基芳香基苯并咪唑或芳香基苯并咪唑过程中进行的N-甲基化时,随着(?)NH基N上的电荷密度增加和取代基空间位阻的增大,产率急剧下降。羟基的化学位移,离解常数和HMO计算均表明2-(邻羟基芳香基)-苯并咪唑、(口恶)唑、噻唑等化合物均具有较弱的分子内氢键。由于五员共轭环的生成,内氢键强度与结构之间的规律性很差。这与前文~[7]关于邻苯基偶氮芳香酚和2(-邻羟基苯基)喹啉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紫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质谱和HMO计算,研究了2-(邻羟基苯基)喹啉及其类似物的结构和内氢键,并估算出1-(邻羟基苯基)异喹啉的苯酚环和异喹啉环间的扭转角约70°,2-(邻羟基苯基)-8-甲氧基喹啉具三中心氢键性质。从内氢键强度与给予原子的电荷密度及内氢键稳定化能有近似的线性关系,说明2-(邻羟基苯基)喹啉的pK_a值特别高是由于它具有强的内氢键。8位氢的位阻对配合物的生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化学学报》2009,67(7):599-606
利用理论方法研究了乙醛二聚体内的氢键. 在MP2/6-31+G(d), B3LYP/6-31+G(d), B3LYP/6-311++G(d,p)和B3LYP/6-311++G(3df,2p)水平上, 利用常规方法和均衡校正方法对3种稳定的乙醛二聚体进行了几何优化和振动频率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 在二聚体A和C中乙醛中C—H键强烈收缩, 存在显著的C—H…O蓝移型氢键.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 电子供体轨道和电子受体轨道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化能、分子内电子密度重排、轨道再杂化和结构重组是决定氢键红移和蓝移的主要因素. 其中, 轨道间稳定化能属于键伸长效应, 分子内电子密度重排、轨道再杂化和电子受体内部结构重组属于键收缩效应. 在二聚体A和C中, 由于键收缩效应处于优势地位导致C—H…O蓝移氢键存在.  相似文献   

7.
曹维良  江元生 《化学学报》1982,40(10):871-881
本文分析了链状共轭烃HMOπ电子总能量(Eπ)与拓扑参量的关系.推导了树图无规走步数的拓扑公式.通过对无规走步数的实际计算,论证了用分子图中可能出现的五种键来描述链烃Eπ的加和性是可能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五参数稳定性判据,并确定了这五种键的键能.对100多个(文中只列举部分)共轭分子的稳定性作出了合理的解释.此外,也讨论了本方案与新近提出的以无环本征多项式所代表的参考结构的关系,指出两者所表征的物理图象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MP2/6-311 G(d,p)与MP2/6-311 G(2df,2p)两个理论级别上研究了双接触弯曲氢键Y…H2CZ(Z=O,S,Se)和Y…H2CZ2(Z=F,Cl,Br)(Y=Cl-,Br-).计算表明,在这些复合物中都存在两个等价的Y…H—C蓝移氢键;相互作用能和蓝移都比较大,每个Y…H—C氢键的能量为15~27kJ/mol,CH键长变化为-0.1~-0.5pm,CH伸缩振动频率位移为30~80cm-1.自然键轨道分析表明,3个因素导致了这些蓝移氢键的形成:(1)存在较大的重杂化;(2)弯曲的氢键构型使得分子间直接超共轭相互作用比较小,而存在相当的分子间间接超共轭相互作用;(3)质子给体的分子内超共轭相互作用较大地减小.电子密度拓扑性质的研究表明,在这些氢键复合物中都存在3个分子间临界点:在接受体原子Y与每个H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键临界点,也存在相应的键径和原子间界面;在YHCH四边形内部存在一个环临界点.因此这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可以严格地看作氢键.  相似文献   

9.
李树森  袁承业 《化学学报》1982,40(2):97-109
脂肪族化合物的分子内氢键与分子间氢键无论在性质和强度上都没有明显的区别,而在共轭体系中的分子内氢键强度却可成倍地大于类似官能团间的分子间氢键,这为应用PMO方法来研究含杂交替烃体系中的分子内氢键提供了可能性.观察到如下规律:对于相同官能团的一系列化合物,分子内氢键的强度主要决定于给予原子上的电荷密度,电荷密度越大,内氢键越强;在非键分子轨道系数相同的情况下,共轭体系越大,内氢键越强.当分子中有脂并环取代基时不服从上述规律.这种脂并环取代基有时会增强内氢键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
多肽中氢键强度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B3LYP/6-31G*法优化了多肽分子的几何构型,计算了各个构型的电荷分布和氢键酸度,进而对多肽分子中的氢键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肽分子中氢键的强度同时取决于形成氢键的H…O原子间距R和N-H…O之间的键角β;多肽分子倾向于形成R值小、β值大的大环氢键.310螺旋结构的多肽分子中的氢键具有协同效应,分子越大,分子中氢键越多,氢键的协同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11.
余文浩  赵可清  汪必琴  胡平 《化学学报》2007,65(12):1140-1148
盘状液晶分子能自组装成高度有序的六方柱状介晶相. 其各向异性的载流子高速迁移率使其成为较理想的有机光电子材料. 采用分子间氢键锚定柱状相, 获得介晶相温度范围宽、有序度高的苯并菲盘状液晶是本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分子设计, 合成了3个系列, 共18个有两种不同软链的苯并菲盘状液晶化合物C18H6(OR)5(OCH2COOEt), C18H6(OR)5(OCH2COOBu)和C18H6(OR)5(OCH2CONHBu), 其中R=CnH2n+1, n=4~9. 化合物的纯度和结构通过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化合物热稳定性通过热重分析(TGA)测定, 并显示出较高的热稳定性. 通过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这些化合物的热致液晶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对于分子中含有酰胺基的苯并菲液晶化合物C18H6(OR)5(OCH2CONHBu), 与具有同样软链长度的分子中不含酰胺键的化合物系列C18H6(OR)5(OCH2COOBu)相比较, 前者由于柱内分子间氢键的形成, 具有更高的熔点和清亮点.  相似文献   

12.
首次利用量子化学半经验AM1方法和从头算HF/6-31G方法对一种新型的苝醌类光? 艏?PQP)-菌生素(HMB)的结构及其分子内质子传递(IPT)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并? 捎弥鸩皆黾硬嗔吹姆椒ㄉ杓屏艘幌盗心P突衔镆钥悸歉鞑嗔炊訦MBIPT的影响,? 峁推p醌(PQ)的IPT作了对比。同于HMB只有一个分子内氢键,此项研究对解释PQP的光敏活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结论:(1)基态时HMB的IPT势垒只有10.0180kJ/mol(反式)和37.9819kJ/mol(顺式),分子中存在着快速的IPT。(2)侧链对HMB的IPT势垒影响较小,IPT主要受它的大共轭结构和共振模式的影响。(3)过渡态时质子的电荷增加,质子传递势垒与它的电荷变化成线性关系,此关系可推广到其它质子传递体系。(4)HMB的IPT势垒和IPT过程中羟基氧氢键以及氢键的键长变化均成较好的线性关系。(5)虽然只有一个IPT模式,HMB的IPT以及共振模式仍然和PQ十分相似,这是HMB保持光敏活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取代苯基偶氮-2-萘酚及邻-取代苯基偶氮-芳香酚两种类型共十一种螯合剂与TOPO(或TRPO)协草锂的性能研究及HMO计算,讨论了该类螫合剂与中性协萃剂协萃锂时的结构效应。结果表明:(1)对-取代苯基偶氮-2-萘酚类赘合剂的苯基偶氮的配键N原子的电荷密度q_N与羟基氧原子的电荷密度qo_H无明显变化,萃取能力只受螯合剂pK_a的影响,协萃锂的表观平衡常数随整合剂pK_a值的下降而上升;(2)邻苯基偶氮-芳香酚类螯合剂由HMO计算表明,它们的羟基氧原子的电荷密度qo_H、配键N原子的电荷密度q_N及pk_a值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它们与TRPO的协萃能力随配键强度的增加而上升,并随PK_a值的上升而下降,其中最合适的结构是1-OH-2-(C_6H_5N=N)-C_(10)H_6,它的Pk_a值较小,q_N适中,所以协萃能力最大。相反,1-(C_6H_5N=N)-8-OH-C_(10)H_6的q_N最小,pK_a居中,协萃能力最小;(3)螯合物的稳定性主要由配键控制。因此,以螯合物分子的内氢键强度Δδo_H来量度配键强度,发现螯合剂萃取锂的分配系数随其分子的Δδ_OH/pk_a值的增大而递增。  相似文献   

14.
氢键或称氢桥(hydrogen bridge),指在分子内或分子间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经过一个氢原子而相互连接起来;这是1887年俄国化学家М.А.Ильинский和Н.Н.Бекетов研究隣-亚硝基苯酚、吡啶醌的时候首先提出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芳胺的重氮化-偶合反应合成了8个偶氮基杯芳烃化合物, 其结构经IR, 1H NMR, 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 通过UV-Vis, 1H NMR和IR考察了溶液pH值对所合成化合物5,11,17,23-四[(2-苯并噻唑基)偶氮基]-25,26,27,28-四羟基杯芳烃(3)和5,17-二[(1-萘基)偶氮基]-25,26,27,28-四羟基杯芳烃(4)的偶氮-醌腙互变异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溶液pH值增加, 醌腙体在偶氮-醌腙互变异构平衡中的比例增加, 当pH≥10时, 几乎全部转变为醌腙体. 特别当溶液pH=-1时, 化合物4可以形成一种大的共轭体系, 使其λmax由477 nm红移至545 nm.  相似文献   

16.
氢键的量子化学研究(Ⅱ)—氨水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于溶剂化的超分子法和点电荷模拟法,用CNDO/2计算所得的原位键能比探讨了溶剂分子对氨水中氢键的影响.结果支持氨水中的氢键属于共价氢键N…H—O,而不是离子氢键N~+—H…O~-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用CNDO/2方法计算了氧络血红素中O2与铁卟啉的键合,优化得到的O2与Fe络合的几何与实验结果相符合,同时研究了氧络肌红蛋白与略远组氨酸E7上氢的氢键作用,得到氢键能为10.5kJ/mol,计算了CO与铁卟啉的络合几何。  相似文献   

18.
使用MP2方法研究了氢键三聚体中N—H…O=C氢键强度, 探讨了氢键受体分子中不同取代基对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 研究表明, 不同取代基对氢键三聚体中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取代基为供电子基团, 氢键键长r(H…O)缩短, 氢键强度增强; 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 氢键键长r(H…O)伸长, 氢键强度减弱.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 N—H…O=C氢键强度越强, 氢键中氢原子的正电荷越多, 氧原子的负电荷越多, 质子供体和受体分子间的电荷转移越多. 供电子基团使N—H…O=C氢键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n(O)对N—H的反键轨道滓*(N—H)的二阶相互作用稳定化能增加, 吸电子基团使这种二阶相互作用稳定化能减小. 取代基对与其相近的N—H…O=C氢键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以N-乙酰-L-酪氨酸乙酯为原料,与6个取代芳胺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偶合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N-乙酰-L-酪氨酸乙酯偶氮衍生物,结构通过IR、~1H NMR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所合成化合物的偶氮式-腙式互变异构以及溶剂和pH对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质-溶剂相互作用会影响化合物在不同溶剂的λmax发生微小的变化,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的作用影响较大.溶液pH会直接影响偶氮式-腙式的平衡构成,随着pH的增加,腙式在偶氮-腙互变异构平衡中的比例逐渐增加.这些偶氮化合物有望成为一类潜在的pH指示剂.  相似文献   

20.
运用G94W量子化学程序包,在HF/6-31G基组水平上对酰胺(DMF,DMA,HCONH2,HCONHCH3andCH3CONH2)与苯酚形成的系列氢键复合物(看作超分子)进行从头计算研究。根据计算结果探讨复合物的稳定性、施体和受体间的电荷转移及几何参数变化等规律。结果表明苯酚与上述一系列酰胺都可形成稳定的氢键复合物,其稳定性次序为CH3CONH2~HCONHCH3>HCONH2>DMA>DMF。结果还表明形成氢键复合物的过程包含着电荷转移,电荷由供体酰胺转移到受体苯酚中,酰胺中C=O键长和苯酚中的O-H键长都明显有规律性地变长。计算结果与实验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