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恒  王婷婷  林维明 《应用化学》2009,26(11):1328-1331
利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SrFe(Cu,Ti)O3-δ混合导体透氧材料。 采用XRD、O2-TPD、H2-TPR、SEM等测试技术考察了材料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SrFe0.7Cu0.3O3-δ在低氧压下会发生相分解,产生SrCuO2杂相,而掺杂Ti后的SrFe0.6Cu0.3Ti0.1O3-δ在低氧压下保持单一的钙钛矿结构。 H2-TPR和O2-TPD的测试表明,Ti4+的掺杂提高了材料的氧脱附起始温度和其它金属离子的还原温度。 SrFe0.6Cu0.3Ti0.1O3-δ膜在透氧过程中,会有Cu2+和Sr2+从钙钛矿结构中析出,在原晶粒边界形成新的小晶粒,但这种轻微的组分偏析没有影响到材料的透氧量,此透氧膜在66 h的操作过程中显示了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李亚男  霍丽华  左霞  高山  赵辉  江舟  陈耐生  黄金陵 《应用化学》2009,26(12):1471-1475
在玻碳电极上采用吸附法制备了四溴代酞菁钴(CoPcBr4)、酞菁钴(CoPc)和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钴(CoPc(OC8H17)4)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修饰电极在酸性介质中对分子氧的电催化还原,比较了不同取代基的酞菁钴对电催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对分子氧还原均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其中酞菁钴和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钴对O2的催化是2电子还原生成H2O2,与裸电极相比,O2的还原峰电位分别向正方向移动了0.33和0.48 V。而四溴代酞菁钴修饰电极在-0.1和-0.7 V附近产生的2个还原峰,说明它催化O2到H2O2的还原以后还可以促进H2O2继续还原到H2O,最终实现O2的4电子还原。  相似文献   

3.
对氧的同素异形体进行了梳理,简要叙述了“固态O2和四聚氧(O4)”的制备、结构与晶型转变。其中固态O2相变涉及的研究较多,在超高压下,固态O2从绝缘体变为金属态;在极低温度下,固态O2又转变为超导体。采用以“相变”为主线对固态O2的6种晶体学相进行了概述,并简要评述了O4(四聚氧)的结构与性质。  相似文献   

4.
天然黏土矿物表面羟基(Me-OH,Me=Al,Si,Fe)对分子氧(O2)活化机制目前尚不明晰.本文通过在N2气氛中对红黏土(R-Clay)进行不同温度热处理,调控其表面Me-OH位点数及形态,使其不同程度地活化O2,进而降解水中四环素(TC).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R-Clay内高岭土结构逐渐被破坏,Fe2O3结构更加突显.其中,红黏土R-Clay400表面Me-OH以Al-Al-OH和Al-Si-OH形态存在,可高效降解(86.36%)和矿化TC(40%,6 h).在可见光照射下,R-Clay400 Si-O-Al上氧原子和TC分子均可作为电子供体,它们将光生电子(e-)转移给吸附在R-Clay400表面的O2生成超氧自由基(~·O2-)及单线态氧(1O2),实现对TC的...  相似文献   

5.
含氟共聚物与钴卟啉复合膜的制备及促进氧输送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乙烯基咪唑共聚物与钴卟啉复合膜的制备及钴卟啉与氧络合、促进输送性能.共聚物中的咪唑基与钴卟啉的第五配位点在溶液中络合,制得的复合膜具有快速和可逆的氧结合特性.温度降低,钴卟啉与氧络合的平衡常数增加;膜中的钴卟啉与氧络合平衡常数大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的平衡常数.钴卟啉与氧络合和选择性地促进氧的输送使共聚物/钴卟啉复合膜的氧渗透系数和氧/氮选择系数提高.  相似文献   

6.
Cu/Co/Mn基氧载体释氧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O/CuAl2O4、Co3O4/CoAl2O4以及Mn2O3/Al2O3氧载体,在流化床反应器中CO2气氛下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氧载体释氧特性,并通过分析得到各氧载体的释氧动力学机理函数、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等重要参数。释氧过程中,氧载体CuO/CuAl2O4中CuO、CuAl2O4均为活性相,释氧后转化为Cu2O及CuAlO2,而Co3O4/CoAl2O4及Mn2O3/Al2O3中CoAl2O4和Al2O3均为惰性相,仅有Co3O4和Mn2O3参与释氧并分别转化为CoO和Mn3O4。三种氧载体的释氧过程均可由成核-核生长机理描述,释氧初期氧载体经化学反应形成新的活性核心,随后活性核心聚集形成还原态的氧载体团簇。各氧载体释氧的机理函数G(x)有不同的表达式,CuO/CuAl2O4、Co3O4/CoAl2O4、Mn2O3/Al2O3释氧的活化能E分别为226.37、130.06和65.90 kJ/mol,相对应的指前因子A分别为2.99×106、4.96×103和27.37 s-1。  相似文献   

7.
研究影响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活性的因素对于合理设计高效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至关重要。调节催化剂电子结构通常被用于精确调控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活性。然而, 该反应发生在液/气/固界面, 很少有报道调控分子催化剂的亲疏水性来提高其催化活性。在此, 我们报道了两种钴卟啉NO2-CoP(5,10,15,20-四(4-硝基苯基)钴卟啉)和5F-CoP(5,10,15,20-四(五氟苯基)钴卟啉)并研究了其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通过同时调控meso-位取代基的电子结构和亲水性能, NO2-CoP显示出比5F-CoP更高的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活性, 其半波电位向阳极方向移动近60 mV。NO2-CoP比5F-CoP具有更好的亲水性。理论计算表明, NO2-CoP比5F-CoP更容易有效地与O2分子结合形成CoIII-O2·-。这项工作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策略, 通过使用吸电子和亲水取代基来提高钴卟啉的氧还原反应活性。该策略对于设计和开发其他用于电催化的分子催化剂体系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碳酸钾催化的铁基氧载体煤催化化学链燃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K2CO3催化剂及惰性担体对铁基氧载体煤化学链燃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2CO3的添加可明显促进铁基氧载体与煤之间的反应速率,其原因可归结为从氧载体上迁移到煤颗粒上的K2CO3对煤-CO2气化步骤的催化作用(该步骤为整个还原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由于K2CO3本身的促熔效果及加入K2CO3后导致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现,K2CO3会增大铁基氧载体的烧结;不同惰性担体对铁基氧载体与煤的反应性影响不大,这是由于惰性担体对还原速控步没有影响;K2CO3在多循环化学链燃烧过程中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催化活性,另外由于催化剂的流失与失活,使得氧载体的反应活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利用热天平对比研究了大同煤及煤焦在O2/N2、O2/CO2和O2/H2O/CO2中的燃烧行为,探讨CO2和H2O气化反应对其富氧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氧气浓度下,煤粉在O2/N2、O2/CO2和O2/H2O/CO2中的燃烧速率按顺序依次降低。氧气浓度降低到2%,由于CO2和H2O气化反应的作用,煤粉在高温区的整体反应速率按顺序依次增大。当氧气浓度为5%时,煤焦在O2/CO2中的燃烧速率要低于O2/N2中的燃烧速率,但燃烧反应推迟后气化反应的参与使得煤焦在O2/H2O/CO2中的整体反应速率显著升高。当氧气浓度降低到2%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在CO2气化反应的作用下,煤焦在O2/CO2中的整体反应速率逐渐高于O2/N2中的燃烧速率。在O2/H2O/CO2中,由于H2O在共气化中起主要作用,煤焦在O2/H2O/CO2高温区的整体反应速率进一步升高。动力学分析表明,在5%氧浓度时,煤焦在O2/N2、O2/CO2和O2/H2O/CO2中的表观活化能依次升高。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在不同反应气氛中的表观活化能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Fe2O3/LaFeO3复合氧化物,将该氧化物作为化学链制氢过程的载氧体,在反应温度为900 ℃、常压下,对Fe2O3/CH4(剂烷比)、进水量、金属负载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剂烷比为2:1、进水量为0.1 mL、质量分数15%Fe时载氧体性能最好,甲烷转化率达到60%,单次循环氢气产量为45 mL。将该评价结果与XRD和H2-TPR表征结果进行关联发现,反应过程的活性位不是金属氧化物,而是吸附氧,而且吸附氧越容易还原,甲烷转化率和氢气产量越高。通过连续60次还原-氧化循环发现,该载氧体上甲烷转化率和氢气产量比较稳定,循环后仍然保持钙钛矿结构。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晶粒尺寸的La2O3催化剂。运用XRD、原位拉曼光谱、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H2-TPR和O2-TP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晶粒尺寸La2O3催化剂的OCM反应性能和催化剂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La2O3催化剂的La-O键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明显的伸长,从而影响La2O3对O2的吸附和动态储存。当晶粒尺寸增大至57.4 nm时,La2O3催化剂的储氧能力开始下降,同时伴随着表面氧物种,特别是超氧物种在催化剂表面富集,导致CH4和产物的过度氧化,降低OCM反应的选择性。晶粒尺寸为52.3 nm的L-La2O3催化剂在750℃时,表面氧物种含量适宜,储氧能力强。在CH4/O2...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光合作用自由基耦合的释氧机理,提出了S4-S0转化期水结合至放氧复合体Mn4CaO4的三种不同模式.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释氧后两种可能的自旋态势能面,结果表明它们在热力学上都是容易发生的,差别很小,能共存于S态循环之间的衔接阶段,并且对实验所测的S1,S2和S3态的底物水交换速率没有差异性.然而,水结合的这三种类型理论上具有不同的底物选择性,对当前和之后的循环中底物的归属产生影响(Ca和Mn4的配体水或周围的结晶水).但是,O2的最终来源分别为S4-S0和S2-S3结合的两个水分子,关键在于它们演变为底物的时机决定于S4-S0的水结合机制.整个S态循环中,锰簇灵活多变的几何结构和Ca,Mn4及其附近的水通道是实现底物水转移和分解释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La2-xSrxNiO4上氧的TPD及其氧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a2-xSrxNiO4上O2的TPD研究表明,氧的脱附性能与催化剂结构中Ni2+和Ni3+的性质及含量有关,晶格氧直接参与了CO的氧化与甲烷的氧化偶联。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羰基硫水解催化剂--稀土氧硫化物.考察了稀土系列氧化物硫化后的水解活性,发现其活性顺序为La≈Pr≈Nd≈Sm>Eu>Ce>Gd≈Ho>Dy>Er.XRD物相分析表明,各种稀土氧化物经水合及硫化后呈现出不同的物相变化特性,稀土氧硫化物是COS水解的活性物质.在氧硫化镧和氧硫化钕催化剂上研究了O2和SO2对羰基硫水解反应的影响,与传统的氧化铝基和氧化钛基水解催化剂相比,稀土氧硫化物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而SO2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更长的碳链自由基l-CnH与O2反应的机理, 在CCSD(T)/CC-PVTZ+ZPVE//B3LYP/6-311++G(d,p)的计算水平下, 讨论了当n=5,6时, l-CnH+O2的各个异构化反应通道. 当n=5时, 主要反应通道为碳迁移过程, 生成主要产物为P2(CO2+C4H); 当n=6时, 碳-氧交换[产物为P1(CO+HC5O)]和氧迁移过程[产物为P3(3O+HC6O)]均为主要通道, 并具有很高的竞争性. 将所得结构与l-CnH(n≤4)+O2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冷冻干燥法分别制备了经Cu、Co、Mn、Ni修饰的Fe2O3/Al2O3氧载体。利用化学吸附仪,通过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程序升温氧化(TPO)来研究经不同过渡金属修饰的Fe2O3/Al2O3与H2和O2的反应性能。实验发现,在Fe2O3/Al2O3中加入Cu、Co、Ni以后,氧载体与H2的反应性都有提高,但是当在Fe2O3/Al2O3中加入Mn以后,氧载体的反应性和载氧能力反而下降。经Cu修饰的Fe2O3/Al2O3与H2的反应性最高,且具有很好的反应稳定性,适合用于化学链燃烧。  相似文献   

17.
Ce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稀土金属,其丰度也是稀土元素中最高的。其金属氧化物CeO2由于具有优异的储放氧性能,其晶格中存在的大量氧空位可以直接作为活性位点,能够捕捉气相中的O2,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物种,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在各催化体系中作为载体和活性组分被普遍使用。分别从CeO2独特的氧空位性质,CeO2氧空位的形成途径,氧空位的表征技术以及氧空位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CeO2氧空位在氧化还原、有机物污染降解等反应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基于题示光敏离子载体MMC-MAC(O5)与金属离子配位时荧光或延迟荧光性质的变化,研究了它作为光敏主体在乙腈或水溶液中对Li+,Na+,K+,Mg2+,Ba2+和Pb2+离子的识别性能,由改进的H-B方程计算得主客识别的稳定常数和敏感因子.结果表明,由于该光敏离子载体的香豆素的羰基能以七元环形式参与对金属离子的配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对客体离子的络合能力;在水溶液中,由于金属离子的溶剂化作用和因香豆素的羰基易与水形成氢键,影响了MMC-MAC(O5)与客体离子的结合,稳定常数明显降低.基于MMC-MAC(O5)的分子结构和与金属离子结合时荧光强度的增强,讨论了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19.
程丽军  刘照  袁善良  蒋毅  张彪 《合成化学》2022,30(5):343-350
研究了制备过程中不同络合剂乙醇胺(ETA)、二乙醇胺(DTA)、三乙醇胺(TEA)及柠檬酸(CA)等对Ag/Al2O3-TiO2催化剂理化性质的影响,并考察了其催化丙烷燃烧的活性。结果表明,络合浸渍法能够显著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其活性顺序依次为:Ag/Al2O3-TiO2(IM,传统浸渍法) < Ag/Al2O3-TiO2(TEA) < Ag/Al2O3-TiO2(DTA) < Ag/Al2O3-TiO2(ETA) < Ag/Al2O3-TiO2(CA),表明CA作为络合剂效果最好。当CA与Ag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佳。与Ag/Al-Ti(IM)催化剂相比,Ag/Al2O3-TiO2催化剂的T90(丙烷转化率为90%的反应温度)下降了81 ℃。由催化剂的结构分析发现,络合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银物种的粒径明显变小、银的分散度提高、表面Ag0物种和表面吸附氧的含量增加,进而促进了丙烷催化燃烧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同方法制备了系列Fe2O3/Al2O3氧载体,采用XRD、H2-TPR、CH4-TPR、O2-TPD和BET等分析技术对氧载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Fe2O3负载量氧载体的甲烷化学链燃烧性能,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Fe2O3/Al2O3氧载体结构、反应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2O3负载量对氧载体活性及产物中CO2选择性的影响较大,负载量较低时氧载体活性较低且引起甲烷部分氧化产物CO含量增加。制备方法亦对氧载体与甲烷的反应活性有所影响,整体上共沉淀法制备的质量分数60%Fe2O3/Al2O3氧载体具有较高的氧化活性和化学链循环稳定性。其在反应温度850℃、反应时间15 min、30次循环后甲烷转化率及产物中CO2选择性均未见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