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电池中DMPII浓度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超微铂电极和循环伏安法及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在1,2-二甲基-3-丙基咪唑碘(DMPII)的3-甲氧基丙腈(MePN)溶液中I3和I的氧化还原行为,并对比了由不同浓度的I2和DMPII组成的电解质溶液,其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电池(DSCs)的光伏性能. 发现以MePN为溶剂,含1.0 mol•dm-3 DMPII、0.12 mol•dm-3 I2、0.10 mol•dm-3 LiI和0.50 mol•dm-3 4-叔丁基吡啶的电解质溶液,其DSCs的短路光电流密度为16.67 mA•cm-3、开路电压为0.69 V、填充因子为0.70、光电转换效率达8.08%.  相似文献   

2.
采用季铵化反应合成了1-丁基-3-甲基咪唑碘([Bmim]I).以此制备了DSCs用液体电解质.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的1-丁基-3-甲基咪唑碘、碘化钾、碘,研究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经过优化后,当cIL=0.9 mol·L-1、cKI=0.5 mol·L-1、cI2=0.12 mol·L-1时,所组装的离子液体DSCs在AM1.5,100 mW·cm-2下,DSCs的短路电流密度为15.97 mA·cm-2、开路电压为0.71 V、填充因子为0.55、光电转换效率可达6.34%.  相似文献   

3.
采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常规脉冲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等电化学手段, 详细研究了利培酮在pH 7.07~10.32 B-R缓冲溶液和0.2 mol•L-1 NaOH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研究表明: 在pH 7.07~10.07 B-R缓冲溶液中, 利培酮产生的P1波为催化氢波. 在pH=10.32 B-R缓冲溶液中, 利培酮可以产生P2和P3两个波. 其中, P2波为不可逆的单电子还原波, P3波可以分裂成两个波P3a和P3b. P3a波为P2波的进一步单电子还原, 而P3b波则属于催化氢波. 在0.2 mol•L-1 NaOH溶液中, 利培酮产生的P4波是一个两电子的不可逆还原波. 另外, 根据P1波的一阶导数峰电流与利培酮浓度在1.6×10-5~2.0×10-6 mol•L-1 (r=0.9950)间的线性关系, 建立了利培酮片剂中利培酮含量的测定新方法. 新方法的检出限为1.0×10-6 mol•L-1, 回收率在105%~102%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为0.84%.  相似文献   

4.
聚-2-氨基吡啶电化学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了在 0.43 mol•dm-3 C6H6N2和0.01 mol•dm-3 NaOH中用循环伏安法合成聚-2-氨基吡啶. 聚-2-氨基吡啶在1.0 mol•dm-3 ZnCl2(pH=4.99)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上有三对氧化-还原峰.旋转环-盘实验的结果表明,在 2-氨基吡啶聚合的初期有中间体生成.由红外光谱可知,聚-2-氨基吡啶具有头-尾相接的结构.聚-2-氨基吡啶平均粒子大小约893 nm, 平均粒子间距约 255 nm. 由聚-2-氨基吡啶正极和锌负极及2.5 mol•dm-3 ZnCl2溶液和 3.0 mol•dm-3 NH4Cl (pH=5.5) 溶液构成的电池,其放电曲线类似于Li-SOCl2, 放电曲线的中间区域非常平稳.  相似文献   

5.
赵旭  刘艳华  周兵  王子忱 《化学学报》2006,64(10):975-978
以聚氧乙烯(PEO)为基质, 在其中掺杂适量的钨磷酸, 制备PEO-H3PW12O40质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膜. XRD及IR测试表明体系中Keggin阴离子与PEO链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化合物; Keggin阴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水合质子的形成. PEO-H3PW12O40复合膜的电导率室温最高可达4.0×10-3 S•cm-1.  相似文献   

6.
皮瑛瑛  尚亚卓  刘洪来  胡英 《化学学报》2005,63(14):1281-1287
摘要 采用荧光探针法和电导法研究了正离子偶联表面活性剂(C12H25(CH3)2N-(CH2)6-N(CH3)2C12H25•2Br) (12-6-12• 2Br)和带相反电荷聚电解质聚丙烯酸钠(NaP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由于静电相互作用, 12-6-12•2Br和NaPA之间可以形成类胶束或复合物. 对比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MAB)与NaPA复配体系的荧光光谱, 发现偶联表面活性剂与NaPA的相互作用强于传统表面活性剂. 此外, 还研究了盐和醇对偶联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钠的复配体系微极性的影响, 发现盐和醇对表面活性剂在聚电解质上形成类胶束和复合物的溶解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沉积三维多孔Pt/SnO2薄膜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颖华  岑树琼  李则林  牛振江 《化学学报》2007,65(23):2669-2674
在高电流密度下以阴极析出的氢气泡为“模板”电沉积三维多孔Sn薄膜, 经在200 ℃ 2 h和400 ℃ 2 h热处理氧化后电沉积金属Pt, 制得三维多孔的Pt/SnO2 (3D-Pt/SnO2)薄膜. 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薄膜的形貌和结构. 结果显示Pt主要沉积在SnO2枝晶上, 形成Ptshell/SnO2core结构的枝晶. 在0.5 mol•dm-3 H2SO4+1.0 mol•dm-3 CH3OH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结果表明, 3D-Pt/SnO2薄膜电极在酸性溶液中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性能优于电沉积的纯铂电极, 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黄再波  高德淑  李朝晖  雷钢铁  周姬 《化学学报》2007,65(11):1007-1011
以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具有微孔结构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无纺布膜, 吸附离子液体3-乙基-1-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EMIBF4)后成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其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8.43 mS•cm-1, 初始热失重温度超过300 ℃. 以其为聚合物电解质的活性碳电极双电层电容器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1.0 mA•cm-2恒流充放电500次循环后仍保持 90.67 F•g-1的比容量, 容量保持率为96.86%.  相似文献   

9.
新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界面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国栋  韩富  张高勇 《化学学报》2006,64(11):1205-1208
低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环氧氯丙烷在相转移催化剂(P.T.C)存在下合成出低聚乙二醇甲醚缩水甘油醚, 然后与氨丙基三硅氧烷进行开环反应, 合成出了新型的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Me3SiOSiMeROSiMe3 [R=(CH2)3N(CH2CH(OH)CH2- (OCH2CH2)xOCH3)2, x=1, 2]. 通过1H NMR确证了这些目标产物的结构, 并且通过测定其水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研究了其表面活性. 在浓度约为10-4 mol•L-1时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至约21~22 mN•m-1.  相似文献   

10.
董姝丽  李新  徐桂英 《化学学报》2006,64(20):2051-2056
利用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瞬态电双折射(Transient Electric Birefringence, TEB)和粘度测定方法研究了部分氟代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氟代-2-羟基十一烷基二乙羟基甲基氯化铵(diethanolheptadecafluoro-2-undecanol methylammonium chloride, C8F17CH2CH(OH)CH2NCH3(C2H4OH)2Cl, DEFUMACl)水溶液的胶束化特性. 结果表明: DEFUMACl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3.8 mmol•L-1. 稀溶液中随着DEFUMACl浓度的增加或者无机盐NaCl的加入, DEFUMACl胶束由球形向棒状转变, 其转变浓度, 即第二临界胶束浓度(cmcII)为0.2 mol•L-1; 电导测定的反离子(Cl)结合度为0.72. 利用球形和棒状胶束模型确定的DEFUMACl胶束聚集数分别为45和335.  相似文献   

11.
高恩君  王克华  于影  尹洪喜  孙亚光 《化学学报》2007,65(16):1612-1616
合成了配合物[Co(qina)2(DMSO)2]单晶, 其中, qina为喹哪啶酸根, DMSO为二甲基亚砜. 配合物为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2个qina配体以氮原子和氧原子与Co(II)离子螯合配位, 2个DMSO以氧原子与Co(II)离子轴向配位, 形成规则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 分子之间存在π-π堆积弱相互作用. 该配合物可显著提高乙酸-1-萘酯的水解速率, 在配合物浓度和萘酯浓度各为1.0×10-4和3.0×10-5 mol•L-1条件下, 酯的水解速率提高460倍.  相似文献   

12.
赵圣印  黄文龙 《有机化学》2008,28(2):240-245
根据苯并吡喃类钾通道开放剂的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 设计合成了13个苯并吡喃-4-异硫脲衍生物, 其结构经IR, 1H NM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大鼠体外血管扩张实验研究表明, 多数化合物在1×10-5 mol•L-1 浓度下对30 mmol•L-1 KCl诱导的大鼠主动脉条收缩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中化合物6l的血管收缩抑制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以天然产物没食子酸为原料经醚化、酯化、酰肼化、成盐、闭环、硫醚化六步反应合成了6个2-取代硫醚-5-(3,4,5-三甲氧基苯基)-1,3,4-噻二唑类衍生物, 釆用铟催化下水相合成目标化合物8, 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合成收率高的特点; 用IR, 1H NMR, 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及结构确证, 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8a [2-(2-氯-5-吡啶甲基)硫醚-5-(3,4,5-三甲氧基苯基)-1,3,4-噻二唑]的晶体结构, 采用MTT法进行了新化合物抑制PC3和BGC-823癌细胞体外试验, 结果表明在5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8e对PC3的抑制活性为55.71%. 化合物8b对BGC-823细胞抑制活性为66.21%.  相似文献   

14.
以柠檬酸三钠做稳定剂, 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制备了粒径为5 nm的纳米金. 用铅离子核酸适体aptamer保护纳米金获得了检测铅离子的适体纳米金(aptamer-NG)共振散射光谱探针. 在pH 7.0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及30 mmol•L-1 NaCl存在下, aptamer-NG稳定而不聚集. Pb2+可与该探针中的aptamer形成非常稳定的G-四分体结构, 并释放出纳米金. 在NaCl作用下纳米金聚集形成较大的微粒, 导致552 nm处共振散射峰强度增大. Pb2+浓度在0.07~42 nmol•L-1范围内与552 nm处共振散射强度增大值ΔI成线性关系, 其回归方程为ΔI=12.0c+9.2, 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5, 方法检出限为0.03 nmol•L-1 Pb2+. 该方法用于水样中铅离子检测, 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高铁酸三钾钠的合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提出了一种在浓的NaOH溶液中电合成0.83 mol•L-1 Na2FeO4溶液进而高纯度合成固态K3Na(FeO4)2的方法. 研究了合成条件, 并利用多种实验技术研究了该固态样品的性质. 实验表明, K3Na(FeO4)2晶体在混合的NaOH-KOH溶液中, 其溶解-沉淀平衡曲线符合经验方程式: [Na][K]3[ ]2.8=1.4×10-4 ([K]≤1.01 mol•L-1);在浓的KOH溶液中其溶解度与K2FeO4几乎一致. 和K2FeO4晶体不同, 所得K3Na(FeO4)2晶体显示3个红外特征峰(787, 801~802和858~862 cm-1)并具有P m1 (164)空间群的六方晶胞, 其粉末在Ar气中直到197 ℃才分解, 热稳定性低于K2FeO4.  相似文献   

16.
张琰图  章竹君  孙永华 《化学学报》2006,64(24):2461-2466
基于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中的四环素(TC)、土霉素(OTC)、金霉素(CTC)和多西环素(DC)能够强烈增敏通过恒电流电解方法在线电生BrO和鲁米诺之间产生的化学发光, 提出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化学发光(CL)法检测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的新方法. 以Nucleosil RP-C18 (250 mm×4.6 mm, i.d., 5 μm, pore size, 100 Å)为色谱柱, 0.05 mol• L-1磷酸二氢钾(pH 2.5)-乙腈(30∶70, VV)为流动相, 流速1.2 mL/min, 柱温25 ℃, 同时分离检测四种抗生素的总时间为11 min. 研究并优化了流动相、电生试剂化学发光检测的条件. 四种抗生素的检出限为0.002~0.008 μg•mL-1 (3σ), 对0.01 μg•mL-1的四种抗生素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3.6% (n=11). 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牛奶中残留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应用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法分别研究了0.1 mol•L-1 HClO4中对硝基苯甲酸(PNBA)和0.1 mol•L-1 KClO4中吡啶(Py)在铂电极上的吸脱附. 结果表明在较高电位下(0.3~0.7 V vs. SCE) PNBA是通过其羧基脱质子后羧酸根的两个氧原子等位吸附在Pt电极表面, 而随着电位的负移, 除PNBA逐步脱附外, 还呈现出单个氧原子吸附的谱学特征. 光谱强度与电位的关系表明PNBA在铂电极表面吸脱附的中间电位约为0.2 V vs. SCE. 吡啶的吸附主要是通过氮原子的孤对电子及脱氢后的α碳原子与Pt电极表面键合. 在较宽的电位区间(0.4~-0.4 V vs. SCE)吡啶的吸附方式和取向基本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丝印电极法体外筛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娟  刘敏  丁虹  Hong 《化学学报》2008,66(8):995-998
建立丝印电极快速筛选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剂的新方法. 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一次性使用的丝印碳糊电极, 采用吸附法将羧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修饰在电极表面, 建立测定尿酸(UA)的简单快捷的计时电流分析方法, 将该法应用于XO抑制剂的体外筛选. 在0.3 V (vs. Ag/AgCl)的工作电位下, UA在MWNTs修饰的丝印电极上产生灵敏的响应电流, 响应时间30 s, 测定UA的线性范围为2~300 μmol•L-1, 线性方程为Y (μmol•L-1)=43.8240X (μA)-0.1592, r=0.9998, 最低检出限为1 μmol•L-1. 用该法对4种中药水提物进行了筛选, 相对空白对照组, 桑寄生500 μg•mL-1浓度组有显著性差异. 该法简单、快速, 电极制作成本低, 所需仪器简单, 适用于体外大量筛选XO抑制剂.  相似文献   

19.
[Cr(III)(SSA)(en)2]•2H2O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李英奇  杨斌盛 《化学学报》2006,64(9):917-922
有机铬(III)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磺基水杨酸铬(III)混配配合物[Cr(SSA)(en)2]•2H2O (SSA=5-磺基水杨酸, en=乙二胺), 通过红外、紫外、荧光光谱以及元素分析、电导率测定和X晶体衍射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pH 7.4, 0.05 mol•L-1 Tris-HCl缓冲液中, 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 结果表明配合物可与人血清白蛋白以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条件结合常数为(2.7±0.1)×104 mol•L-1, 结合位点数为3.87. 在pH 7.4, 0.05 mol•L-1 Tris-HCl缓冲液中, 观察了不同温度下EDTA和脱铁伴清蛋白为竞争剂的配体取代反应动力学行为, 其中37 ℃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142和0.0225 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