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保莲  代坤  陈景文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12):2733-2739
设计合成了4种含不同芳香取代基团的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配体(2-乙酰基吡啶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1-H)、2-甲酰基吡啶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2-H)、2-甲酰基噻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3-H)、2-甲酰基水杨醛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4-H))的镓配合物,对它们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配体分子中不同芳香取代基对配合物抑菌活性的影响。在模拟生理条件下,L-H与Ga3+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配合物[Ga(L1)2]NO3(1)、[Ga(L2)2]NO3(2)、[Ga(L3)2]NO3(3)、[Ga(L4)2]NO3(4),各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比Ga(NO3)3·9H2O强的抑制活性,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高于大肠杆菌,其中,1和2的活性比相应配体高,其余2个配合物与其配体之间无明显活性差异。L1-H和L2-H分子中吡啶基的较强吸电子效应可能是1和2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主要原因。4种配合物抑制黑曲霉生长的活性同样高于Ga(NO3)3·9H2O,其中3最强,并显著高于L3-H,其余配合物与相应配体间无活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的探讨了1,3,5-丙二酸衍生物取代基(2-5),戊烷-2,4-二酮取代基(6),3,5-二甲基-1H-吡唑取代基-2,4,6-三乙基苯(7)的合成和结构。1H NMR分析表明,这些化合物在溶液中具有高度的对称性;X-单晶衍射分析确认这些化合物在固态均采取1,3,5-交替构象,即三个功能取代基团处在中心苯环平面的一边,而三个乙基则位于该中心苯环平面的另一边。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是化合物4,5,7实现超分子自组装的主要作用力。化合物7(L)的吡唑取代基与铜离子(II)通过Cu-N的配位键作用形成笼状配合物8 (Cu3L2),在配合物8中,两配体分子7(L)采取了顺式面面相向的构象。  相似文献   

3.
晶体工程是根据分子堆积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将超分子化学的原理、方法以及控制分子间作用的策略用于晶体,以设计出结构新颖、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新晶体[1].超分子间的非共价作用主要包括氢键 [2]、π-π堆积作用 [3]、阳离子-π作用和疏水缔合等,通过选择不同结构的配体,使其在配合物中产生多种非共价作用,是实现从分子到材料的一条重要途径.在配位超分子化合物的设计中,柔性配体相对于刚性配体使用较少[4].α,ω-二元脂肪羧酸根[-OOC-(CH)2n -COO-]具有C-C单键骨架和4个终端羧酸氧原子,单键展现出优良的挠性,而羧基有多种配位方式[5,6].如果再引入端基配体邻菲啰啉,邻菲啰啉的的刚性与二元脂肪羧酸根的柔性进行有机结合,可能形成结构新颖的超分子体系[7,8].本文以镉(II)为中心离子,分别以丁二酸和戊二酸作为第一配体,以邻菲啰啉作为端基配体,在常温下合成了配合物 [Cd2(phen)2(succ)(H2O)2](NO3-)2 ·3H2O (1)和[Cd2(phen)2(glut)2][Cd2(phen)2(Cl-)2]·2NO3-·14H2O(2)(succ =丁二酸,glut=戊二酸,phen=邻菲啰啉).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表明,配合物1由丁二酸根单齿桥联两个Cd2+形成双核单元,进一步由氢键桥联成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含有两个独立结构,分别由戊二酸根和CI-桥联为双核单元,相邻的双核独立单元之间依靠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构筑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2个钯(Ⅱ)化合物Pd(L1)2(1)和Pd(L2)2(2),(L1=(Z)-4-((对甲苯胺基)亚甲基)-2,2,5,5-四甲基二氢呋喃-3(2H)-酮,L2=(Z)-4-((邻甲苯胺基)亚甲基)-2,2,5,5-四甲基二氢呋喃-3(2H)-酮),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化合物1和2中包含多种弱相互作用。在化合物1中,呋喃环上氧原子和苯环上的甲基氢原子之间形成氢键,氢键桥联分子形成了一条平行于c轴方向的一维链结构,一维链之间通过C-H…H-C和C-H…C弱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在化合物2中,分子之间通过C-H…H-C和C-H…C弱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含4-咪唑和羧酸基团的双功能基团4-咪唑基苯甲酸(HL1)为配体,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超分子化合物[Cd(L1)(HL1)I](1)和[Co2(L1)4(H2O)8](2),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粉末衍射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L1-配体连接Cd( Ⅱ)离子成一维链,这些一维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三重贯穿的α-Po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配合物2不对称结构单元中,存在3种不同的金属Co( Ⅱ)中心单核分子,这些相互独立的分子单元通过丰富的氢键连接成三维的聚合物。同时,对配合物1室温下的固体荧光性质和配合物2对气体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含4-咪唑和羧酸基团的双功能基团4-咪唑基苯甲酸(HL1)为配体,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超分子化合物[Cd(L1)(HL1)I](1)和[Co2(L1)4(H2O)8](2),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粉末衍射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L1-配体连接Cd( Ⅱ)离子成一维链,这些一维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三重贯穿的α-Po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配合物2不对称结构单元中,存在3种不同的金属Co( Ⅱ)中心单核分子,这些相互独立的分子单元通过丰富的氢键连接成三维的聚合物。同时,对配合物1室温下的固体荧光性质和配合物2对气体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DOT1L (Disruptor of telomeric silencing 1-like)抑制剂(8)为母体结构,对其核心骨架三氮唑并噻二唑两端的取代基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三氮唑并噻二唑类结构衍生物,并测试了化合物在浓度为50μmol/L时的DOT1L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测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酶抑制活性,其中N,N-二甲基-4-(6-甲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3-基)苯胺(14b)和(R)-{1-{{3-[4-(二甲基氨基)苯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6-基叔丁基}甲基}哌啶-3-基}氨基甲酸叔丁酯(16a)具有显著的DOT1L抑制活性,IC_(50)值分别为7.37和7.84μmol/L,与阳性对照化合物8的酶抑制活性相当.构效分析表明,当苯基连三氮唑并噻二唑部分占据S-腺苷-L-甲硫氨酸(SAM)结合位点时, R~1为4-N,N-二甲基、分子尾部R~2基团为疏水基团,适宜于分子与酶的结合,且其体积对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4个一维磁链化合物[R-BzPy][Pd(mnt)2](R-BzPy+=对位取代苄基吡啶阳离子;R=Cl(化合物1),Br(化合物2),I(化合物3)和NO2(化合物4))具有相似的晶体堆积结构,即,[Pd(mnt)2]-和R-BzPy+分别形成完全分列的柱状堆积。这一结构特征与其类似化合物[R-BzPy][Ni(mnt)2]相似。但是,[Pd(mnt)2]-和[Ni(mnt)2]-2个系列化合物结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1)室温下,[R-BzPy][Ni(mnt)2]晶体中[Ni(mnt)2]-和R-BzPy+堆积柱是均匀的;而[R-BzPy][Pd(mnt)2]晶体中[Pd(mnt)2]-和R-BzPy+堆积柱是不均匀的。(2)在两个系列化合物阴离子堆积柱内,相邻[Pd(mnt)2]-分子平面之间距离比相邻[Ni(mnt)2]-分子平面之间距离短。在[Pd(mnt)2]-堆积柱内,[Pd(mnt)2]-离子之间反铁磁交换作用非常强,导致了化合物几乎呈抗磁性。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利用对称性破损方法,我们计算了[Pd(mnt)2]-离子之间磁交换常数。在svwn/lanl2dz和bpw91/lanl2dz水平上的计算结果与磁化率拟合结果一致。理论分析揭示,在[Pd(mnt)2]-堆积柱内,[Pd(mnt)2]-离子之间强反铁磁交换与其π-型前线轨道有效重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选用新颖的有机配体3-噻吩-5-三氟甲基-2,3-二氢-1-H吡唑(L),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得到2个新的基于Keggin多酸的超分子化合物,{[Ag(L)_2]_3[PMo_(12)O_(40)]}·3H_2O(1)和{[Ag(L)_2]_3[HSiMo_(12)O_(40)]}·3H_2O(2).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对化合物1和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和2同构,包含1个孤立的Keggin多阴离子和3个金属-有机亚单元[Ag(L)2]+.其中多酸阴离子和[Ag(L)2]+片段通过氢键作用力交替连接形成1个一维超分子链.相邻一维链进一步通过氢键连接成二维超分子层状结构.光催化和电化学性质表明,化合物1和2具有相同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高氯酸亚铁,4-(咪唑-2-甲醛)丁腈和光学纯苯乙胺衍生物的自组装成功合成了2个纯手性单核自旋转换铁(Ⅱ)化合物fac-Λ-[Fe(R-L1)3](Cl O4)2(1),fac-Λ-[Fe(R-L2)3](Cl O4)2(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紫外光谱(UV)、圆二光谱(CD)等手段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在化合物1和2中,铁(Ⅱ)金属中心与3个不对称双齿手性席夫碱配体中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配位环境。每个结构基元中包含1个[Fe(L)3]2+阳离子和2个高氯酸根阴离子。由于铁(Ⅱ)中心周围手性配体的螺旋协调配位使[Fe(L)3]2+形成单一手性Λ构型。Fe(Ⅱ)-N键长表明配合物1和2中的铁(Ⅱ)在低自旋状态。在[Fe(L)3]2+中,相邻配体中的苯环和咪唑环形成分子内π-π相互作用。配合物1和2通过分子间C-H…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CD光谱证实配合物1和2在溶液中的光学活性。磁性测试表明配合物1和2分别在232和250 K发生自旋转换。由于配合物1和2具有相同的手性空间群和类似的堆积方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导致1和2表现出不同自旋转换温度的原因主要是取代基效应。  相似文献   

11.
席夫碱配体由于在合成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良好的配位能力 ,因而席夫碱 -金属配合物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重视 .多年来 ,席夫碱配体由简单的单齿发展到多齿和大环配体 .此外 ,过渡金属的席夫碱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 ,如氧化还原 [1] 、催化 [2 ] 以及生物体系的化学模拟 [3 ] ;另一方面 ,由于银原子配位方式的多样性 (二、三、四和五配位 ) ,便于人们对超分子化合物的组装规律进行系统研究 ,因而银配合物的研究正日益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4~ 7] .鉴于此 ,我们设计合成了一个新的四齿席夫碱配体 L ,研究了其与 CF3 SO3 …  相似文献   

12.
在合成模型化合物之前 ,有必要先了解合成的大环配体在溶液中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行为及其稳定性 ,以便选择不同结构的大环配体和控制反应的 p H值合成出结构和催化性能较好的模型化合物 [1~ 3] .本文报道了大环配体与 Cu( )和 Zn( )形成的配合物 ,对其结构和溶液中的配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与仪器配体 L以 2 ,6-吡啶二甲醛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 ,按文献 [4]报道的方法经 2 + 2合成得到 .其纯度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鉴定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 p H滴定采用二次蒸馏水 .Perkin- Elmer 2 4 0型元…  相似文献   

13.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4,4′-bipyridine(4,4′-bipy) and dihydrogen phosphate anion ligands with copper(Ⅱ)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a novel layered compound Cu(4,4′-bipy)2(H2PO4)2(H2O)2. The crystal structure comprises discrete neutral Cu(4,4′-bipy)2(H2PO4)2(H2O)2 units. The copper atom, located on the crystallographic twofold axis, is coordinated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of terminal 4,4′-bipy ligands and two water molecules at the equatorial positions, and two dihydrogen phosphate oxygen atoms at the axial positions, forming an elongated octahedron. The complex is a two-dimensional distorted rhomboidal network possessing two kinds of rhomboids with dimensions of ca. 1.6792 nm×0.3203 nm and 1.2778 nm×0.3198 nm, respectively. The two-dimensional networks are stacked parallelly on each other along c-axis to give an extended three-dimensional channel network with an interlayer distance of ca. 0.5030 nm. Crystal data: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a=1.0253(2) nm, b=1.4501(3) nm, c=0.79715(16) nm, α=97.91(3)°, β=90.99(3)°, γ=85.54(3)°, V=1.1703(4) nm3, Z=2, R=0.0892, wR=0.2451.  相似文献   

14.
以2-吡咯甲酰肼与2,4-二羟基苯甲醛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经缩合反应合成2,4-二羟基苯甲醛-2-吡咯甲酰腙C12H11N3O3(Ⅰ)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2-吡咯甲酰腙C13H15N3O4(Ⅱ),并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1H NMR、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晶体Ⅰ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Z=4,晶胞参数为a=1.2586(4) nm,b=0.8050(3) nm,c=1.1914(4) nm;晶体Ⅱ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Z=4,晶胞参数为a=0.4756(2) nm,b=1.2491(6) nm,c=2.2145(11) nm。 热重结果显示,化合物Ⅰ和Ⅱ最大热分解峰分别出现在267.59和284.79 ℃,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76.6和122.9 kJ/mol,表明化合物Ⅰ和Ⅱ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利用粘度实验和微量热实验研究了化合物Ⅰ和Ⅱ与CT-DNA的相互作用,均显示两种化合物均与CT-DNA发生了插入作用,且相互作用过程放热,焓变值分别为ΔH(Ⅰ)=4.67 kJ/mol和ΔH(Ⅱ)=4.40 kJ/mol。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配合物{[Cu(Phen)(Nap)_2]_2·(EtOH)_2·(H_2O)_2}(Phen=1,10-菲咯啉,Nap=1-萘甲酸,EtOH=乙醇)。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其配合物为双核铜结构。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发射光谱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化学和发光性能;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为不可逆氧化还原过程,其荧光发射光谱为416 nm,与小牛胸腺DNA(ct-DNA)以沟面结合方式相互作用,配合物结合常数Kb1=4.68×10~3L/mol。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Tb(Ⅲ)、Y(Ⅲ)、Nd(Ⅲ)硝酸盐与N,N-二亚水杨基乙二胺、二甲基亚观的配合物[RE(C6H4OHCHNC2H4NCHC6H4OH)(NO3)3(CH3SOCH3)].Tb(Ⅲ)配合物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9628(3)nm,b=1.6439(4)nm,C=1.6256(2)nm,β=102.78(2)°,V=2.509(2)nm3,Dx=1.830g/cm3,Z=4,μ=2.996mm-1,F(000)=1368,R=0.043,Rw=0.046.Tb(Ⅲ)的配位数是9,配位几何为单帽四方反核柱.所有的配位原子都是氧原子.两个中心离子被双Schiff碱桥联,形成一维无限长链.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4个新型的稀土化合物(C26H40N2O4)[Ln(NO3)5H2O](Ln=Pr,Nd,Sm,Eu),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用四圆衍射仪测定了其中(C26H40N2O4)[Eu(NO3)5H2O]的晶体结构,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α=0.9100(4)nm,b=1.3560(3)nm,c=1.6463(4)nm;α=68.62(2)°,β=74.84(3)°,γ=87.50(2)°;Z=2.中心铕离子由5个硝酸根的10个氧原子和1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配位数是11.1,7,10,16-四氧-4,13-二氮杂-N,N'-二苄基环十八烷(N,N'-二苄基穴醚(2,2))未参与配位.  相似文献   

18.
四氮杂-18-冠-6的锌/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1,10-二氧-4,7,13,16-四氮杂-18-C-6(以下用L代表)的硝酸锌和硝酸铜(Ⅱ)配合物.配合物Cu(L)(NO3)2晶体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如下:a=1.5744(6)nm,b=1.2676(4)nm,c=1.8983(6)nm,V=3.789(2)nm3,Z=8,最终偏离因子R1=0.0431,wR2=0.0904.配合物Zn(L)(NO3)2晶体属正交晶系,Pnna空间群,晶胞参数a=1.61356(10)nm,b=1.32871(11)nm,c=0.86260(5)nm,V=1.8494(2)nm3,Z=4,最终偏离因子R1=0.0718,wR2=0.1950.冠醚环上的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都参与了配位,NO3-未参与配位,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6.红外光谱、1H NMR和EPR谱等研究佐证了上述测定结果.Cu(L)(NO3)2循环伏安实验表明该配合物在-1.0~0V电压范围内,只发生Cu(Ⅱ)→Cu(Ⅰ)的还原反应,而在-1.6~0V电压范围内,发生Cu(Ⅰ)→Cu(0)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种蝎合配体氢三(3-对甲氧基苯基吡唑-1)硼酸钾KTpAn.室温下,等物质的量的KTpAn与Cu(O2CMe)2·H2O在THF溶液中反应得配合物[Cu(O2CMe)(HB{pzAn}3)](Ⅰ);KTpAn与等物质的量的无水CuCl2反应则得不同的产物CuCl(pzAnH)(HB{pzAn}3)(Ⅱ).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顺磁共振谱和电化学研究.配合物Ⅰ和Ⅱ的苯溶液的EPR谱研究表明中心金属铜的基态电子构型为拟轴对称的{dx2-y2}1.Ⅱ的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铜离子的配位环境为畸变的四方锥结构,与其配位的有配体TpAn上3个吡唑氮原子、3-对甲氧基苯基吡唑氮原子和1个氯离子,晶体属空间群P21/c.a=1.1643(2)nm,b=2.7081(5)nm,c=1.4494(3)nm,β=105.37(3)°,V=4.4066(14)nm3,Z=4,R=0.0604.分子中存在弱的分子内氢键N-H…Cl,其中Cl1…N1=0.3009nm,∠Cl1…H1B-N1=120.3°.  相似文献   

20.
铜(Ⅰ)配合物由于其变化奇异的结构、性质及配位数而引起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四电子供体双二苯基膦甲烷(dppm)适宜在近距离内与2个金属原子同时配位,容易形成八元环的二聚体M2P4C2,因而是桥联2个低氧化态过渡金属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