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以诺蒎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蒎烷基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诺蒎酮与芳香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中间体3-芳亚甲基诺蒎酮2a~2g,2a~2g与水合肼经环化、脱氢芳构化反应,得到新型蒎烷基吡唑类化合物3a~3g;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3a~3g与2-氯乙酰胺在碱催化作用下,合成了7种吡唑酰胺类化合物4a~4g.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化合物2-(6',6'-二甲基-3'-(4'-甲氧基苯基)-4',5',6',7'-四氢-5',7'-桥亚甲基-吲唑-1'-基)乙酰胺(4d)的晶体结构.探讨了化合物3a~3g和4a~4g的抑菌活性和对蚜虫的杀虫活性.实验结果表明,2-(6',6'-二甲基-3'-(4'-氟苯基)-4',5',6',7'-四氢-5',7'-桥亚甲基-吲唑-1'-基)乙酰胺(4g)既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同时对紫薇蚜虫也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天然β-蒎烯衍生物诺蒎酮为原料,经缩合和环化等反应,合成了24个诺蒎酮基噻唑腙类化合物,采用1H NMR, 13CNMR,HRMS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噻唑腙类化合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相比,有6种化合物对α-淀粉酶表现出优良的的抑制活性,其中4-(2-(2-(6,6-二甲基-3-(4-甲基苄亚基)双环[3.1.1]庚烷-2-亚基)肼基)噻唑-4-基)苯酚(SZ14)的IC50值可达到4.11μmol/L.从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看,R2的结构对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这6种化合物是针对α-淀粉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采用分子对接方法评价了噻唑腙类化合物与α-淀粉酶的结合亲和力,并分析探索了化合物SZ14与α-淀粉酶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3.
1,3-二氨基硫脲与芳香醛在冰醋酸催化下经缩合反应制得一系列单缩二氨基硫脲(3a~3k);3a~3k分别与噻吩-2-甲醛进一步缩合合成了11个新型的噻吩-2-甲醛不对称双缩二氨基硫脲类衍生物(5a~5k),其结构经1H NMR,I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菌活性;5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IC50为4.29,优于对照药阿莫西林(IC506.4)。  相似文献   

4.
以α-蒎烯为原料,经环氧化和催化异构反应得α-龙脑烯醛(3);3与氨基硫脲反应制得α-龙脑烯醛基缩氨基硫脲,再环合生成α-龙脑烯醛基噻二唑,最后将其与亚磷酸三苯酯和一系列醛通过类Mannich反应合成了11个新型α-龙脑烯醛基噻二唑-膦酸酯化合物(6a~6k),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ESI-MS表征。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用药量为50μg·m L~(-1)时,6b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为60.5%。  相似文献   

5.
梁国超  周冠  钟一凡  韩晓燕  宋亚丽 《合成化学》2015,23(12):1100-1105
以取代苯硫酚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得2-羧基-硫色满酮衍生物(2a~2d); 2a~2d分别与氨基硫脲反应制得2-(5-氨基-1,3,4-噻二唑-2-基)硫色满-4-酮衍生物(3a~3d); 3a~3d与酰氯经酰化反应合成了14个新型的含1,3,4-噻二唑的硫色满酮衍生物(5a~5n),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ESI-MS表征。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5a~5n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絮状表皮癣菌和总状毛霉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氟康唑。  相似文献   

6.
以α-蒎烯为原料,经加成-氧化后与多种芳香醛缩合制得中间体4-芳亚甲基异松蒎酮3a~3h,3a~3h与盐酸胍在叔丁醇钾催化作用下合成8种新型4-芳取代-5,6,7,8,-四氢喹唑啉-2-胺类化合物4a~4h.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GC-MS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探讨了所合成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体外生物活性,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甾酮与取代单缩二氨基硫脲经缩合反应合成了12个新型的胆酸不对称双缩二氨基硫脲衍生物(3a~3l),其结构经1H NMR,I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1-(2-羟基苯苄叉基)-5-[3-(3,7-二氧代-24-胆烷酸甲酯)亚甲基]二氨基硫脲(3f)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IC507.40)与阿莫西林(IC507.30)相当。  相似文献   

8.
通过环十二酮与N-取代氨基硫脲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N-取代环十二酮缩氨基硫脲,经MnO2氧化关环,得到1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IR,13C NMR,元素分析的确证. 初步实验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发现氟喹诺酮由抗菌活性向抗肿瘤活性转化的结构修饰方法,基于生物电子等排药物设计原理,用唑杂环作为氧氟沙星(1)C-3羧基的等排体、硫醚酮缩氨基硫脲为其功能侧链修饰基,设计合成C-3均三唑硫醚酮缩氨基硫脲目标化合物(6a~6g),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 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中间体C-3均三唑硫醚酮(5a~5g)和目标化合物(6a~6g)的活性均强于母体氧氟沙星的活性,其中缩氨基硫脲的活性强于相应硫醚酮的活性,尤其是苯环含硝基和氟原子目标化合物的活性与对照药阿霉素的活性相当。 因此,功能缩氨基硫脲链修饰的均三唑作为C-3羧基的等排体有利于提高氟喹诺酮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环十二酮与 N -取代氨基硫脲的缩合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 N -取代环十二酮缩氨基硫脲 ,经Mn O2 氧化关环 ,得到 1 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标题化合物 ,其结构经 IR,1 3C NMR,元素分析的确证 .初步实验表明 ,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杨益琴  李艳苹  王石发  谷文 《有机化学》2009,29(7):1092-1095
以(1S,5S)-(-)-α-蒎烯为原料合成了系列新型(1S,2S,3S,5R)-N-烷基-3-蒎胺类化合物. (-)-α-蒎烯经硼氢化氧化、重铬酸吡啶盐(PDC)氧化得到(1S,2S,5R)-(-)-3-蒎酮; 在BF3•(C2H5)2O催化下(1S,2S,5R)-(-)-3-蒎酮与伯胺化合物反应生成Schiff碱, 再经KBH4或NaBH4还原得到(1S,2S,3S,5R)-N-烷基-3-蒎胺类化合物. 采用FT-IR, 1H NMR, 13C NMR和GC-MS等分析手段对合成所得(1S,2S,5R)-N-烷基-3-蒎烷亚胺和(1S,2S,3S,5R)-N-烷基-3-蒎胺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1S,2S,3S,5R)-N-烷基-3-蒎胺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枯草芽胞杆菌(B. subtilis)、荧光假单胞菌(P. fluorescens)、白色念珠菌(C. albicans)、黑曲霉(A. niger)和米根霉(R. oryzae)等细菌和真菌的抑菌和杀菌活性. 结果表明(1S,2S,3S,5R)-N-正庚基-3-蒎胺对真菌和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杀菌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芳醛与氨基硫脲进行缩合得到缩氨基硫脲, 分别与ω-溴苯乙酮进行成环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含噻唑环和芳基的腙类化合物, 并通过用1H NMR、质谱、红外光谱等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异长叶烷酮为原料,采用叔丁醇钾为催化剂,与芳香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合成中间体2a~2j,再与水合肼进行缩合、环化和脱氢芳构化反应,得到异长叶烷基吡唑类衍生物3a~3j,终产物的得率为69.5%~76.5%.采用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化合物3i的晶体结构.对合成所得化合物进行了抗炎活性、抗肿瘤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3h与3i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现出显著的抗炎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5.42±0.6)和(4.74±0.3)μmol/L,化合物3a,3c,3e,3j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其IC50分别为(5.27±0.5),(6.71±0.4),(4.68±0.2)和(4.57±0.5)μmol/L.  相似文献   

14.
β-榄香烯含S, Se糖苷衍生物的设计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β-榄香烯(1)为先导化合物, 经由其13位氯代物(2), 依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将具有相似共价半径的杂原子S和Se分别引入到β-榄香烯的骨架中, 得到一对相应的类似物3和6; 进而通过多种方法与系列糖供体对接, 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相应的乙酰化1,2-反式糖苷类衍生物11a~11c和12a~12c, 经水解脱去保护基团, 得到目标产物β-榄香烯含S糖苷13a~13c及其类似物β-榄香烯含Se糖苷14a~14c.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 1H NMR, 13C NMR, 77Se NMR, HRMS等方法确证.  相似文献   

15.
以3-甲基-2-氰基吡啶为原料,经水解、酯化、硝化、甲氧基取代、溴代反应制得中间体3-溴甲基-5-甲氧基吡啶-2-甲酸甲酯(7),然后中间体与不同的有机胺经环合反应得到一系列新的沙利度胺衍生物3-甲氧基-6-取代-5,6-二氢吡咯[3,4-b]吡啶-7-酮1a~1l.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HRMS确证.采用MTT(噻唑蓝)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抑制HCT-116,MG-63,MCF-7,HUVEC及HMVEC细胞的活性,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化合物对人体正常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1h~1l只对MG-63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c~1g对这三种肿瘤细胞都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d和1e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6.
β-蒎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松节油中β-蒎烯的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目前研究的氧化方法有高锰酸钾氧化、环氧化、四醋酸铅氧化、臭氧氧化、光敏氧化和二氧化硒氧化等。通过各种氧化方法,β-蒎烯可用于合成诺蒎酸、诺蒎酮、2,l0-环氧蒎烷、水芹醛、紫苏醇、紫苏醛、紫苏葶、桃金娘烯醇等。  相似文献   

17.
松节油及α-蒎烯和β-蒎烯的臭氧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节油的主要成分是 α-蒎烯和 β-蒎烯 ,经臭氧化反应后分别生成蒎酮醛和诺蒎酮的前提化合物 [1] ,它们是合成珍贵香料鸢尾酮和 4-异丙基环己酮衍生物等香料的中间体 .α-蒎烯和 β-蒎烯在气相中的臭氧化反应动力学 [2 ]和 β-蒎烯的液相臭氧化反应 [3]已有研究 ,但 α-蒎烯和 β-蒎烯混合物以及松节油在溶液中的臭氧化反应选择性未受到关注 ,影响了松节油的直接臭氧化深加工利用 .采用松节油直接臭氧化是降低由 α-蒎烯合成鸢尾酮成本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 α-蒎烯和 β-蒎烯二元混合物及松节油在乙醇中的臭氧化反应的实时反应物浓度分析 …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活性较好的杂环农药,将噻唑基团引入到吡唑分子结构中,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噻唑环的吡唑肟醚衍生物.通过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测试对标题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部分化合物显示出一定的的杀菌、杀虫或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9.
魏柏松  徐徐  杨益琴  曹晓琴  王石发 《有机化学》2012,32(12):2287-2293
以(-)-α-蒎烯为原料合成了系列新型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α-蒎烯经选择性氧化得到(+)-2-羟基-3-蒎酮;在碱催化作用下,(+)-2-羟基-3-蒎酮与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对氯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和糠醛等芳香醛缩合,得到系列光学活性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a~g.采用1H NMR,13C NMR,GC-MS和FT-IR等分析手段对合成所得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它们的紫外吸收特性及光稳定性.结果表明,化合物a,b,e对UVB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而化合物c,d,f,g兼具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的吸收性能.化合物a~g的光稳定性顺序为d>c>e>f>b>a>g.  相似文献   

20.
含4-噻唑啉酮环的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物等排原理和新烟碱类化合物与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机理, 以4-噻唑啉酮(4)为中间体设计合成了2-取代-3-(2-氯-5-吡啶亚甲基)-4-氰基亚胺基-1,3-噻唑烷(8a~8c)和5-芳基次甲基-2-芳基-3-(2-氯-5-吡啶亚甲基)-4-噻唑啉酮(5a~5e)两类化合物. 中间体(4)由醛、胺和巯基乙酸缩合得到.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和促进黄瓜子叶生根活性, 化合物8b显示出很好的抗HIV-1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