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62篇
物理学   3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属卟啉在光激发条件下会呈现出重要催化特性和光学性质。四苯基卟啉亚钴(Co~Ⅱ TPP)性质稳定,难以通过强氧化剂氧化至四苯基卟啉钴(Co~ⅢTPP)。本文分别利用全波长氙灯与355nm激光脉冲诱导Co~Ⅱ TPP,探究其分子内的氧化还原过程。研究发现,Co~Ⅱ TPP的Soret带最大吸收峰随光照时长的递增出现红移,且吸收强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大吸收峰位置由415nm逐渐红移至433nm,其Q带最大吸收峰位置由532nm逐渐红移至545nm。两种光源诱导Co~Ⅱ TPP均出现稳态吸光度的降低,分子内的活性中心钴离子由Co~(2+)氧化到Co~(3+)。咪唑使得Co~Ⅱ TPP受光诱导后更易出现稳态吸收峰红移。Co~Ⅱ TPP的瞬态吸收光谱有3个瞬态吸收峰,激光激发含咪唑的Co~Ⅱ TPP溶液仅在396nm出现单个瞬态吸收峰。数据表明光激发时,电子从卟啉的π成键分子轨道向具有配体特征的π~*反键分子轨道迁移,发生金属对配体的电荷迁移,生成稳定的高价态Co~Ⅲ。  相似文献   
2.
肌红蛋白(Myoglobin,Mb)中血红素辅基不仅具有储氧功能,也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影响蛋白功能表达。实验发现,部分游离的氨基酸对光诱导高铁肌红蛋白(metM b,Fe(III)-Mb)的还原过程及还原程度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三维荧光光谱法,在光照体系中加入拥挤试剂来模拟细胞内拥挤环境,研究芳香氨基酸[色氨酸(Trp)、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半胱氨酸(Cys)]对metM b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含-OH或-SH的氨基酸(Tyr、Cys)能使metM b发生较好的光还原,无-OH或-SH基团的氨基酸(Trp、Phe)对metM b的光还原作用较弱,氨基酸促进metM b光还原的整个过程可能是分子间电子转移的过程。metM b在拥挤环境聚蔗糖70(Ficoll 70)中的光诱导还原程度比在稀溶液中高,拥挤试剂Ficoll70对蛋白的二级结构起保护作用,能够稳定血红素微环境。  相似文献   
3.
生物小分子NO以其重要的生理学和病理学作用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高选择性、高灵敏度、低毒性NO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和开发,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及人体内NO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小分子荧光探针对NO的识别机制为主线,从唑环的形成、螺内酰胺开环、还原脱氨、二氢吡啶的芳构化、NO与金属络合物的反应、与非金属Se的反应和亚硝胺的形成出发,综述了近年来NO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对NO探针设计及其识别性能研究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NO荧光探针今后的设计思路和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激光闪光光解(LFP)和分子对接等技术研究了8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嘧啶衍生物(PDs,其中PDs A 5-FU为成药,PDs B-H为实验室自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和激光闪光光解技术分析了PDs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PDs A和B为静态猝灭,PDs G和H为动态猝灭.用双倒数曲线法得出5种PDs与H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在测定条件下5种PDs与载体结合位点数均为1,且均以弱结合力结合,通过热力学参数ΔH,ΔS和ΔG推测出PDs B,C和E与HSA之间的作用力为静电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PDs A和D与HSA之间的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分子对接结果与其一致.根据F9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FRET)分析了HSA和PDs之间的结合距离(r),其结果均小于4 nm,符合能量转移理论.进一步利用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和圆二色光谱考察了PDs与HSA结合过程中HSA空间构象的变化,结果显示,仅PDs A和C对HSA的芳香族氨基酸周围的疏水性略有增强作用.体外实验结果表明,HSA可以作为优良的载体来运输和储存PDs A~E,这为嘧啶衍生物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细胞色素C(Fecyt-C)活性中心铁离在pH7.1的磷酸缓冲液中与无机CuSO4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发现:CuSO4中的Cu(Ⅱ)与Fecyt-C中的Fe(Ⅱ)有交换作用,形成部分的Cucyt-C,并且随着外加CuSO4量的增加,这种相互作用增强,首次证实了细胞色素C这种直接相互作用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采用VIS,ICP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2Zn2SOD)与精氨酸钴(Ⅱ)(Co(Arg)n)的直接相互作用以及外加精氨酸钴(Ⅱ)的量、溶液pH值对此类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水溶液中原酶活性中心处的Zn(Ⅱ)离子可被外加的精氨酸钴(Ⅱ)部分诱导、交换出来,而溶液中外加Co(Arg)n中的Co(Ⅱ)进行酶的活性中心,形成“Co-SOD”酶衍生物,并相应影响酶的催化活性,与此同时,外加精氨酸钴(Ⅱ)的量,溶液PH值对此类相互作用的进行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荧光法对光诱导野生型肌红蛋白(Mb)和突变体(D44K)去氧的过程进行对照研究。发现430nm是研究Mb(WT)和Mb(D44K)光照去氧的最佳激发波长。430nm激发时,Mb(D44K)在597.9nm和628.8nm处出现两个荧光发射峰,不同于Mb(WT)仅在597nm处出现一个荧光发射峰。经研究证明,628.8nm处荧光峰是Mb3 -H2O型中的H2O峰。光照也使此峰的荧光强度下降,但比去氧的速率慢。研究发现,597nm处Mb(D44K)的荧光效率比Mb(WT)的荧光效率低。传能实验表明Mb表面4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赖氨酸后,不影响Mb(D44K)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传递给铁卟啉的荧光效率,但使Mb(D44K)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的荧光效率变高。  相似文献   
8.
可见光谱法研究核酸酶P1与氯化铜(Ⅱ)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VIS与酶活性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溶液中核酸酶P1与无机氯化铜(Ⅱ)(CuCl2)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在水溶液中核酸酶P1活性中心的Zn(Ⅱ)离子可被外加氯化铜(CuCl2)中的Cu(Ⅱ)部分诱导、交换出来,而Cu(Ⅱ)进入酶的活性中心,形成相应“Cu(Ⅱ)-P1”酶衍生物,并随着溶液pH值的变化,形成酶的衍生物结构亦随之变化,相应地也影响了酶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我们首次发现的铜锌超氧歧化酶(Cu2Zn2SOD)与氨基酸等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现象,是一种前人未研究过的重要的生化新现象。在此新发现的基础上,本文用ICP,VIS,NMR和酶活性测定方法,又从不同角度拓展研究了Cu2Zn2SOD酶与两类不同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对称Eckart势模拟了甲硫醛单分子反应体系,计算了各反应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所得结果与甲醛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