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磺化反应改善聚乙烯(PE)非织薄膜的亲水性,考察了时间、温度、物料配比等条件对磺化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及扫描电镜(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对PE非织薄膜的亲水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通过氯磺酸磺化可以将—SO3H基团引入PE大分子,磺化后的PE链段互相聚集无序堆砌形成微小颗粒;PE非织薄膜的断裂强度随磺化反应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聚乙烯薄膜在大气曝露过程中若干主要结构性能的变化,观察到聚合物在短时间曝露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可用MFI测定法和微量羰基分析法灵敏地检测和跟踪。 考察了聚乙烯薄膜在曝露早期所发生的MFI变化的规律,证明这些变化主要来自早期光氧化,并可由现代光化学反应的知识得到解释。 断定,聚乙烯薄膜在大气曝露早期MFI变化的实质并非直接反映聚合物业已产生的结构变化,而是由于早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微量活性产物促进了聚合物在MFI测定时的交联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尿素、邻苯二甲酸酐、钼酸铵和四水合三氯化铟为原料, 乙酸钠为催化剂, 采用固相法合成酞菁氯化铟, 并用元素分析、UV-Vis、IR和XRD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催化剂、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寻找出最佳制备条件为n(尿素)∶n(邻苯二甲酸酐)∶n(三氯化铟)=14∶4.5∶1, 以乙酸钠为催化剂, 130 ℃下恒温0.5 h, 在220 ℃下反应4 h后, 用88%(质量分数)浓硫酸提纯. 研究了酞菁氯化铟光敏电阻薄膜的光敏性能, 结果表明, 当用0.2 g酞菁氯化铟和0.6 g PVB制备光敏电阻薄膜时, 分散介质丁酮-环己酮的最佳用量为36 mL, 其电阻灵敏度保持在1.50×108以上, 积分灵敏度保持在30 μA/(lx·V)以上. 研究结果表明, 酞菁氯化铟光敏电阻薄膜具有很好的光敏性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酸性蓝BGA染料敏化的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 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复合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复合塑料薄膜. 采用SEM、FTIR、VHX-100数码显微镜和高温凝胶渗透色谱(HTGPC)等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该塑料薄膜在紫外光和太阳光照射下的降解性能. 探讨了塑料薄膜在光辐照前后的力学性能、质量和分子量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该薄膜在经紫外线照射5 d后质量损失达到17.6%, 数均分子量由21800降低为5900; 经太阳光照射48 d后质量损失达到12.5%, 分子量降为8100. 辐照后薄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显著降低, 羰基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5.
雷景新  廖霞  高峻 《化学学报》2001,59(5):685-689
采用接枝量、ATR-IR、SEM、与水接触角、溶血试验和再钙化时间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电火花引发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表面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APE)薄膜的接枝聚合反应影响因素、表面结构和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电火花能有效引发HEMA在LDMA薄膜表面接枝聚合反应,随接枝聚合反应时间延长、单体浓度的增大。接枝量增大。随反应温度升高,接枝量增大到一最大值后,进一步升高反应温度,接枝量下降,最佳接枝聚合温度为60℃当在60℃单体φ=5%水溶液是反应2h时,经空气气氛和1.5kV电火花预处理72s和LDPE薄膜表面接枝量可达169ug/cm^2。接枝改性后LDPE薄膜与水的接触下降,亲水性增加,溶血程度减小,再钙化时间延长,血液相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采用接枝量、ATR-IR、SEM、与水接触角、溶血试验和再钙化时间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电火花引发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表面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APE)薄膜的接枝聚合反应影响因素、表面结构和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电火花能有效引发HEMA在LDMA薄膜表面接枝聚合反应,随接枝聚合反应时间延长、单体浓度的增大。接枝量增大。随反应温度升高,接枝量增大到一最大值后,进一步升高反应温度,接枝量下降,最佳接枝聚合温度为60℃当在60℃单体φ=5%水溶液是反应2h时,经空气气氛和1.5kV电火花预处理72s和LDPE薄膜表面接枝量可达169ug/cm^2。接枝改性后LDPE薄膜与水的接触下降,亲水性增加,溶血程度减小,再钙化时间延长,血液相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热可逆共价交联氯化聚乙烯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双环戊二烯二羧酸钾 [DCPD(COOK) 2 ]为交联剂 ,通过共混反应法制得了共价交联的氯化聚乙烯(CPE)热塑性弹性体 (TPE) ,研究了共混反应条件 (温度、时间及交联剂用量等 )对TPE物性的影响 .反应溶解性和IR测定数据证明 ,DCPD(COOK) 2 与CPE分子链上的活性氯反应形成共价酯键而交联 ;物性测定数据表明 ,交联CPE的主要力学性能接近CPE常规硫化胶 ,不同的是该交联聚合物具备可塑性 ,经反复加工三次后 ,其力学性能还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2-巯基乙醇-硫代硫酸钠-纳米金/Pb2+(2-ME-Na2S2O3-AuNPs/Pb2+)体系的纳米金浸出反应,开发了一种低成本、可通过肉眼灵敏检测Pb2+的纳米复合薄膜。优选出聚酰胺-6(PA-6)层析薄膜,通过吸附牛血清白蛋白(BSA)修饰的纳米金(AuNPs),制备得到一种色泽均匀的BSA-AuNPs/PA-6纳米复合薄膜。考察了PA-6薄膜吸附BSA-AuNPs的时间,2-ME-Na2S2O3-AuNPs/Pb2+反应体系中2-ME和Na2S2O3的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b2+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吸附30 min后,0.05 mol/L的Na2S2O3及0.25 mol/L的2-ME在80℃下反应20 min,即可通过肉眼实现对Pb2+的检测,灵敏度可达2.0×10-8mol/L;同时,该方法具有高选择性。将BSA-AuNPs/PA-6纳米复合薄膜应用于自来水中Pb2+的检测,通过肉眼判断,检出限可达到5.0×10-8mol/L。  相似文献   

9.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纳米富勒烯/聚乙烯复合薄膜体系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薄膜的空间限制作用、挤压作用以及薄膜变形速率对纳米粒子在聚乙烯薄膜中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复合薄膜的空间限制作用阻碍了纳米富勒烯的分散;对薄膜施加单向压力,纳米粒子受到的挤压作用可以促进纳米富勒烯的分散;在挤压变形量相同的条件下,薄膜变形的速率越小,纳米富勒烯的分散效果越好.当薄膜变形速率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富勒烯的分散效果能够接近其与聚合物本体进行复合的情形.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相电化学沉积法,以二氰二胺的丙酮溶液为沉积液,以镀有ITO(铟锡氧化膜)的导电玻璃为衬底制备了CNx薄膜.初步探讨了沉积温度和沉积电压对薄膜中氮含量的影响.通过XPS、FTIR光谱、SEM和US-Vis光谱对得到的CNx薄膜的化学结合状态、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用高电阻仪对薄膜的绝缘性进行了分析.XPS结果表明,CNx薄膜中碳氮主要以单键连接,sp3杂化的C—N键占85%.在IR光谱中,仅出现了C—N键和CN双键的吸收峰.SEM图谱显示CNx薄膜呈颗粒状,粒径平均为80nm左右.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沉积的CNx薄膜在200~300nm近紫外区为非线性吸收.薄膜的电阻率随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测量值在1012~1016Ω·cm之间.  相似文献   

11.
以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不同N掺杂量的TiO2光催化剂,在室温光照240 h条件下,用于固相光催化降解碳酸钙填充聚乙烯复合材料薄膜;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光漫反射仪(UV-Vi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分析了催化剂和薄膜的形貌...  相似文献   

12.
以钨粉和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WO3溶胶, 并结合提拉镀膜法, 分别在普通玻璃载玻片和抛光硅片上制备了掺钯气致变色WO3纳米结构薄膜; 并分别在50, 150, 250, 350和450 ℃的空气氛围中对薄膜进行了热处理. 采用IR、双椭圆偏振光谱仪、AFM和XRD分析了薄膜的性质和微观结构, 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 根据所得数据讨论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薄膜的结构和气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恒电位脉冲法制备聚苯胺薄膜,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荧光光谱对所制备的薄膜进行比较与表征. 分别考察了循环周期、占空比及脉冲时间对薄膜形貌的影响. SEM形貌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占空比的减小, 聚苯胺薄膜表面颗粒细化; 随循环周期的增加, 聚苯胺薄膜由片层结构转变为纵向生长的颗粒状结构. 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聚苯胺薄膜具有光致发光性能, 发射峰位置约520 nm, 且发光强度随占空比的增大而增强. 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恒电位脉冲电位法制备的聚苯胺薄膜具有良好的电容特性.  相似文献   

14.
金核银壳纳米粒子薄膜的制备及SERS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柠檬酸化学还原法制备金溶胶, 通过自组装技术在石英片表面制备金纳米粒子薄膜, 在银增强剂混合溶液中反应获得金核银壳纳米粒子薄膜.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金核银壳纳米粒子薄膜的光谱特性和表面形貌, 并以结晶紫为探针分子测量了金核银壳纳米粒子薄膜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结果表明, 金纳米粒子薄膜的分布、银增强剂反应时间的长短对金核银壳纳米粒子薄膜的形成均有重要影响. 制备过程中, 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获得一定粒径的、具有良好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的金核银壳纳米粒子薄膜.  相似文献   

15.
含氮磷酸锂薄膜在空气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射频(RF)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含氮磷酸锂(LiPON)薄膜. 采用SEM、XRD、XPS等技术以及交流阻抗法和电位线性扫描法, 研究了空气湿度对LiPON薄膜形貌、组成和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LiPON薄膜在湿度为40%的空气环境中放置24 h后, 将发生明显的水解反应, 使LiPON薄膜表面形貌变得疏松、局部突起; PH3和NH3的产生, 使薄膜中磷元素和氮元素含量减少, 而Li2CO3的生成, 则使薄膜中碳元素和氧元素含量有明显的增加. LiPON电解质薄膜形貌和组成的变化, 造成了薄膜电化学性能的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6.
包埋Ru(bpy)3Cl2的非线性光催化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强  邹爱华  胡俊喆  袁春伟 《化学学报》2002,60(12):2172-2177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正硅酸乙酯水解的溶液中加入Ru(bpy)3Cl2,在非常温和 的条件下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薄膜,并利用FTIR,AFM,N2吸附等测试手段对其 进行了表征,验证了Ru(bpy)3Cl2在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中的光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Ru(bpy)3Cl2被包埋在多孔结构中,使薄膜在BZ反应中具有了光催化性能 。  相似文献   

17.
以LiNO3和Co(NO3)2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在(111)单晶硅片上制备了LiCoO2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涂液中Li+离子和Co2+离子的总浓度与配比可影响薄膜的成分.薄膜的最佳烧结温度与最佳烧结时间分别为600~700℃和30~60min.涂液中柠檬酸、聚乙烯乙二醇、去离子水的含量与热处理时的升温速率对薄膜的形貌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表明用旋转涂层法制备的聚乙烯二茂铁(PVFc)薄膜电极在水溶液和乙腈中,0.3~1.0V(vs.SCE)电位范围内均可呈现二茂铁(Fc)的氧化还原峰.PVFc薄膜电极对水溶液中的抗坏血酸(AH_2)在较宽的pH范围和较宽的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为EC平行催化过程.利用旋转圆盘电极进行了催化过程动力学分析,求出了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PVFc薄膜电极的稳定性和催化稳定性都较好.在AH_2浓度6×10~(-2)~6×10~(-6)mol/L范围内,催化峰电流与AH_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有应用于分析AH_2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薄膜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研制及性能考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一种廉价的湿化学方法 ,在Ni_YSZ阳极基膜上制备出致密的YttriaStabilizedZirconia(YSZ)薄膜 .薄膜的厚度约为 10 μm ,致密均匀 ,无裂纹等缺陷 .以Ni_YSZ阳极基膜 ,YSZ薄膜和锶掺杂锰酸镧阴极 (LSM )组装的SOFC单电池 ,在 80 0℃下功率密度达 0 1W /cm2 .研究分析表明 ,YSZ薄膜的IR降 (包括电极 /YSZ薄膜的接触电阻 )较小 ,不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大的阳极过电位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LiFePO_4敏感薄膜元件的灵敏度,以铂(Pt)作为掺杂元素,用水热法一步合成出LiFe_(0.98)Pt_(0.02)PO_4粉末;利用旋涂法将其固定在锡掺杂玻璃光波导表面,制备了LiFe_(0.98)Pt_(0.02)PO_4薄膜/锡掺杂玻璃光波导元件。将敏感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通过比较各个敏感薄膜元件对苯类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响应讨论薄膜处理温度对LiFe_(0.98)Pt_(0.02)PO_4薄膜元件光学特性及气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450℃下处理的薄膜因具有光学透明性好、折射率高、光传播损失小等特点对苯类气体显出较大的响应,能够检测出浓度为1×10~(-7)~1×10~(-3)V/V_0的二甲苯气体。当气体浓度小于1×10~(-6)V/V_0时,其他苯类气体不会对二甲苯的检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