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2-(2-喹啉偶氮)-5-二乙氨基苯胺(QADEAA)与钯的显色反应及MCI-GEL反相固相萃取小柱对显色络合物的固相萃取,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钯的方法。在0.2~2.0 mol·L-1的盐酸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CTMAB) 存在下,QADEAA与钯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MCI-GEL 反相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富集的络合物用丙酮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在丙酮介质中体系λmax=615 nm,ε=1.37×105 L·mol-1·cm-1。钯含量在0.01~1.5 mg·L-1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痕量钯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三波长-光谱法测定沙棘果汁中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沙棘果汁为对象,对其主要有效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一般常用的分光光度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加入铝盐使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则吸收带Ⅰ会明显产生红移,同时吸光度也大大增加,但由于干扰成分使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采用三波长-光谱法测定沙棘果汁中黄酮的含量,有效地消除了随浓度不同产生的本底漂移及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并校正了基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实验结果,回归方程为: ΔA=-0.007 03+0.000 48,相关系数r=0.999 1,黄酮的浓度在0~800 (μg·mL-1)范围内,分别在波长为λ1=495 nm, λ2=415 nm, λ3=368 nm处测吸光度时,则ΔA与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按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法的回收率为97.0%~101.0%, 变异系数小于0.058%(n=9)。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令人满意,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陈盈盈  韩奎  李海鹏  李明雪  唐刚  沈晓鹏 《物理学报》2015,64(12):127801-127801
苯轮烯衍生物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不同理论水平和不同基组下计算了轮烯衍生物的静态极化率α和静态第二超极化率γ. 采用含时密度泛函TD-B3LYP方法计算了轮烯分子的紫外吸收光谱. 结果发现: 弥散函数对静态线性极化率α和第二超极化率γ 的计算结果都有显著的影响; 共轭体系的大小和引入的推拉电子基团可以调节轮烯衍生物的第二超极化率. 添加推拉电子基团后不仅能得到更高的非线性光学系数, 也能保证有较好的透光性能, 表明轮稀分子兼具有较高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和在可见光波段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的特性. 此外, 采用CAM-B3LYP方法计算了分子1-1和分子2-2的动态(超)极化率. 计算结果表明: 在近红外区, 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 α (ω; ω), γ (-ω; ω, 0, 0) 和γ (-2ω; ω, ω, 0) 都随之增大, 出现近共振增强效应; 在远离共振条件下, α (ω; ω), γ (-ω; ω, 0, 0) 和γ (-2ω; ω, ω, 0) 变化平缓.  相似文献   

4.
化学发光法测定尿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尿酸对碱性luminol-H2O2-Co2+化学发光体系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尿酸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10~7.0×10-6 mol·L-1,检测限(3σ)为1.1×10-11 mol·L-1,RSD 1.9%(n=4,s=5.0×10-8 mol·L-1)。该法用于人体血清及尿液中尿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弱酸性条件下,阿莫西林能与亚甲蓝(MB)反应生成易被1,2-二氯乙烷萃取的离子对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λmax=657 nm。据此建立了测定阿莫西林的萃取分光光度法,药物浓度在0.4~6.8 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在最大吸收波长657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5.0×104 L·mol-1·cm-1,最低检出限为0.01 mg·L-1,回收率为97.5%~101.3%。实验表明该法可成功地用于药物制剂及尿样中阿莫西林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采用固体热解塞曼原子吸收光谱快速测定中药和生物样品中痕量汞的方法,样品不需要经过消解即可直接测定。考察了样品颗粒大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重现性为2.1%(峰面积)和9.1%(峰高),检出限为6.3 ng·g-1(3σ), 回收率为95%~105%。使用标准参考物质进行对照分析,通过与ICP-MS分析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令人满意。大鼠灌胃实验表明,长期灌胃较大剂量的朱砂对肾等组织有一定的毒害,而在部分传统中药中朱砂用量较高。文章对制定中药安全性标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子发光法研究空间位阻效应对包络物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分子发光法研究了正丁醇(n-butanol,n-Bu)和苯酚(phenol,ph)存在下空间位阻效应对β-环糊精(Cyclodextrin,β-CD)和溴代萘(Bromonaphthalene,BrN)包络物形成的影响。在各自最佳实验条件下,2-BrN/β-CD/n-Bu/ph体系的室温磷光(RTP)强度不及1-BrN/β-CD/n-Bu/ph体系的三分之一;而其荧光发射光谱较1-BrN/β-CD/n-Bu/ph发射光谱红移5~10 nm,表明BrN中溴的空间位置对包络物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两四元体系包络常数(Kf)的测定结果也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据此,讨论了上述包络物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
王孟舟  姜永恒  刘天元  孙成林  里佐威 《物理学报》2013,62(18):187802-187802
测量了室温(20℃)条件下极性溶剂1, 2-二氯乙烷-碘溶液中的β胡萝卜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 结果表明, 生成络合物的β胡萝卜素在460 nm处的紫外-可见吸收峰消失, 并在1000 nm处出现β胡萝卜素与碘形成络合物的吸收峰, 致使514.5 nm激光激发时察觉不到络合物中β胡萝卜素离子CC键的共振拉曼光谱.而溶液中没有形成络合物的β胡萝卜素CC键拉曼散射截面随络合物浓度增加而减小, 拉曼光谱线宽增加, π电子-声子耦合系数增加, 其机理是随络合物增加溶液混乱程度增加、β胡萝卜素分子结构有序性减小所致, 且可以用“相干弱阻尼电子-晶格振动”、“有效共轭长度”、“振幅模型”等理论给予解释. 关键词: 络合物 电子-声子耦合 共振拉曼光谱  相似文献   

9.
杨会会  宁丽娟 《物理学报》2013,62(18):180501-180501
研究了由高斯白噪声和色噪声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不稳定态演化问题. 在弱噪声极限下, 运用本征值本征矢理论得到了非定态解ρ(x, t)的近似表达式; 分析了色噪声自关联时间τ, 强度αρ(x, t)以及对一、二阶矩的影响. 数值模拟发现: 1)t在一定范围内, ρ(x, t)是变量xt的单调函数, 且随τ的增大而增大, 反之, 随α的增大而减小; 2)一阶矩是τα的单调函数, 但二阶矩却是非单调函数, 在参数影响下发生了相变现象. 关键词: 奥恩斯坦-乌伦贝克过程 本征值 本征矢 非定态解  相似文献   

10.
温度是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特性研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为降低光谱连续背景对Boltzmann平面法计算等离子体温度的精密度的影响,利用小波变换对等离子体光谱进行分解,并采用软阈值法对代表光谱基线的低频信号进行扣除。选择合适的小波分解层数L及阈值系数α能有效提高Boltzmann图的线性相关度,即有更高的拟合系数R2,从而提高等离子体温度的计算精密度。对低合金钢样品417~445 nm波段LIBS光谱采用db4小波函数进行分解、基线扣除和信号重构,选用12条Fe原子谱线建立Boltzmann图,由Boltzmann图拟合直线的斜率计算得到等离子体温度。对Lα系数进行了优化选择,研究发现,采用8层小波分解时Boltzmann图具有较高的R2,而α的选择与时延td有关,td≤4.0 μs时,α=0.3可获得最佳R2值,之后随td的增大,α逐渐减小; 在td≥6.5 μs后,α=0,即光谱低频信号被完全扣除,说明基线对光谱特征谱线的干扰随时延的增加逐渐减弱。基线扣除后各时延的等离子体温度降低约2 000~3 000 K,温度随时延的增加逐渐降低,与等离子体膨胀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的物理过程相吻合,且变化过程中的波动变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基体匹配校准曲线,ICP-AES法直接测定高纯氧化钽中13种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并考察了光谱干扰以及基体效应的影响,确定了仪器最佳工作条件。结果表明:各元素的测定下限分别小于或等于0.0005%;相对标准偏差为1.8%-11.3%;回收率为92%-108%。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超导粉中痕量铁的新方法。优化了仪器工作参数,对痕量铁测定时的基体干扰及消除干扰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大量存在的基体元素产生一定基体效应,并使重现性变差,且由于铁含量甚微,仪器灵敏度不能满足测定的要求,需采用分离富集方法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以三乙醇胺掩蔽基体元素铋和铜,在适宜的酸度条件下,铁与邻二氮菲生成配合物,以活性炭定量吸附,用1∶1硝酸解吸,并对分离富集条件进行了优化。对模拟标准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与理论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2.4%,方法检出限为0.033μg.g-1。该方法已用于超导前驱粉样品中痕量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并进行了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5.6%~98.0%。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强酸I号离子交换树脂将稀土元素与基体元素分离,待测液直接用ICP-AES同时测定15种稀土元素,测定中采用干扰等效浓度法,消除稀土元素之间和残余基体元素产生的光谱干扰,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是目前较理想的测定岩石等样品中微量稀土元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土壤中钒的3种测定方法,ICP-AES、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其中ICP-AES选用谱线V 311.1nm,用干扰系数法,干扰系数用多个土壤标样的标准值和测定值的最小二乘法来确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用新、旧石墨管(热解涂层),加与不加基体改进剂(硝酸镁)分别进行测试;X射线荧光光谱法样品无需前处理、无需做校准曲线,测定前仪器用自带校正钢片单点法进行校正.通过测试结果的比较得出:ICP-AES测定土壤标样中的钒,精密度高,准确度好,适合土壤中钒的实验室分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过高(高一个数量级),信号稳定性较差,对高温元素钒的测定最好加硝酸镁机体改进剂消除基体干扰且每只石墨管分析次数不超过100次;X荧光光谱法较适合于野外监测或土壤样品无损检测,操作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15.
利用ICP-AES法测定了铋系超导前驱粉(BSCCO)中Fe,Cr,Ni,Si,Al和Ba等微量杂质元素,优化了仪器测定参数并研究了酸的种类及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系统研究了BSCCO基体元素Bi,Sr,Pb,Ca和Cu对微量杂质元素测定的干扰,分别测定了每个基体元素对测定元素的校正系数并组成交互干扰校正矩阵,采用全选主元高斯消去法计算出基体元素产生的背景等效浓度,再计算出样品的真实浓度。用此方法对合成标样中的上述微量杂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的回收率99.5%~100.5%,测定了实际样品中的杂质元素,并与ICP-MS法进行了对比,二者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红景天中锌、铁、锰和钛等元素。使用与分析样品基体相接近的标准样品和控制一致的测定条件,克服了物理干扰和基体效应的影响,选择波长为233.0,273.9,257.6,334.9nm4条谱线分别作为测定锌、铁、锰和钛的分析线,测得4种元素的检出限(3s)为0.004—0.05μg/mL。本法测定红景天中4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n=7)在2.2%—4.2%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6.4%—115.2%之间。  相似文献   

17.
张萍 《光谱实验室》2012,29(3):1830-183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电解金属锰中的Ca、Mg、Fe、Cu、Co、Ni、Zn、Cr、Sb、Pb金属元素。样品用HNO3+HCl经微波消解后,试液直接进样用ICP-AES同时测定上述元素。对分析谱线、基体效应和等离子体参数等进行了讨论,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在选定的最佳测定条件下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4—0.053μ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回收率为93.7%—105.1%。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以ICP-AES直接测定煤中总硫。通过对样品溶液的制备、光谱干扰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建立了以ICP-AES测定煤中总硫的方法。方法快速、准确,测定结果与国标法一致。方法回收率在96%以上,六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9.
ICP-AES法测定钕铁硼永磁材料中常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ICP AES)直接测定钕铁硼永磁材料中常量元素Nd ,Fe,B的方法。选择了合适的分析线 ,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样品中基体元素的干扰。详细讨论了ICP AES法测定硼的“记忆效应”及其消除方法。以多点 (3个点 )标准曲线法减小测定的误差。本方法已应用于钕铁硼产品的快速检验 ,样品中Nd ,Fe,B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0 6 2 % ,0 5 6 % ,0 90 %  相似文献   

20.
采用ICP-AES测定铜合金中的磷元素。通过实验探讨了铜合金中基体元素,共存元素对磷元素分析谱线的光谱干扰情况,确定了合适的分析谱线。对一系列不同牌号不同含量的铜合金中的磷进行测定,通过实验探讨了铜合金中基体元素铜对磷元素测定的干扰情况。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84%,Z-15铍青铜和铅黄铜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6%和2.89%。加标回收率为85.3%—9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