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利用Tl(I)对Cr(Ⅵ)氧化碘化钾反应的催化作用,以碘-鲁米诺化学发学反应指示反应的进程。建立了测定铊的化学发光新方法。线性范围为Tl(I)0.001 ̄1μg·ml^-1,检出限为Tl(I)0.0006μg·ml^-1。  相似文献   

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同时测定废水中的三价铬和六价铬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张海松  杨秀岑 《分析化学》1995,23(10):1148-1150
首次将镀铜锌粒作成优良的还原柱,在线还原Cr(Ⅵ)成Cr(Ⅲ),以鲁米诺-H2O2(KBr)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同时测定废水中两种价态的铬。分析速率为60试样/h;线性范围为1.0×10^-5-1.0×10^-9mol/L;测Cr(Ⅲ)及Cr(Ⅵ)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0.37%-4.0%及1.2%-4.4%;测定Cr(Ⅲ)的检出限2.3×10^-11mol/L。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无显差  相似文献   

3.
钪—镧—对氟偶氮氯膦体系共显色效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建明  罗庆尧 《分析化学》1993,21(11):1306-1309
本文研究了钪-镧-对氟偶氮氯膦体系共显色效应的光度特性及测定钪的最佳条件,建立了光度法测定痕量钪的新方法。该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57×10^4L·mol^-1·cm^-1,Sc(Ⅲ)浓度在0.0-5.0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将本法用于镁基,铁基合成试样中痕量钪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提出了利用溶剂浮选富集DDTC-Cu(Ⅱ)体系测定水样中痕量铜的方法(DDTC为二乙胺二硫代甲酸钠)。质量浓度的检出限为0.05ng·mL^-1,线性范围为0.0 ̄6.0ng·mL^-1,测定含Cu(Ⅱ)4.0ng·mL^-1的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0.85%,已用于天然水中Cu(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Cr(Ⅵ)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铬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的显色反应,提出光度法测定微量Cr(Ⅲ)和Cr(Ⅵ)的新方法。用环己二胺四乙酸掩蔽Cr(Ⅲ),显色测定Cr(Ⅵ);Cr(Ⅲ)不掩蔽并氧化成Cr(Ⅵ),显色测总铬。方法显色迅速,显色稳定时间长,在3-45℃范围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线性范围的质量浓度为0-50μg/25mL,λmax=550nm,ε550=4.9×10^4L·mol^-1·cm^-1,相对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6.
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张桂恩  赵录庆 《分析化学》1994,22(9):919-921
本利用Fe(Ⅲ)与四乙撑五胺协同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还原型二氯荧光素的反应,提出了测定痕量Fe(Ⅲ)的新催化荧光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30μg/25ml,检出限为1.3×10^-^1^0g/ml,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用于人发,指甲,血清和面粉中痕量铁的测定,回收率为97%-104%。  相似文献   

7.
姚德  刘辉 《分析试验室》1994,13(6):68-71
在0.2mol·L^-1NH4Cl-NH3·H2O底液中,(pH为9.26),得到一个极为灵敏的Fe(Ⅲ)-TEA-5-Br-PADAP-H2O2配合吸附催化波,其峰电位为-0.71V(vs.SCE)。铁浓度在1.8×10^-10 ̄5.4×10^-6mol·L^-1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高呈线性关系。对该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证明是一种配合吸附催化波,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类水样,钒催化剂中微量或痕量铁的  相似文献   

8.
测定电镀废水中痕量Cr(Ⅵ)的高灵敏光度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偶氮胂Ⅲ与Cr2O72 - 的褪色反应, 对含Cr6 + 电镀废水中痕量铬( Ⅵ) 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在硝酸介质中褪色反应具有高的灵敏度, 反应产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3 .9 ×106 L·mol - 1 ·cm - 1 。铬( Ⅵ) 含量在0 .0 ~40 .0 μg/L 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该法用于测定电镀废水中的铬( Ⅵ) ,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用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铬的形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方  李艳廷 《分析化学》2000,28(8):989-992
利用Kalman滤波技术和二溴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_2H_5OH分光光度测定体系,同时对Cr(Ⅲ)和Cr(Ⅳ)进行测定。Cr(Ⅲ)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6 × 10~5 L· mol~(-1)·cm~(-1),线性范围为0~ 4.0 x10-6mol/L;Cr(Ⅵ)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16 ×10~5L· mol~(-1)· cm~(-1),线性范围为0~5.2×10~(-1)mol/L。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分离测定痕量的钴(Ⅱ)、铁(Ⅱ)、铜(Ⅱ)、铁(Ⅲ)及铬(Ⅲ)。利用弱络合性的乳酸作为淋洗剂,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磺酸钠作对离子试剂,研究了分离条件、发光条件及二者的匹配方式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测定线性范围分别为(g/mL):Cr(Ⅲ)5.0×10^-9~1.0×10^-5;Fe(Ⅱ)2.0×10^-9~1.0×10^-5;Fe(Ⅲ)8.0×10  相似文献   

11.
抑制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朱国辉  蔡维平 《分析化学》1999,27(5):574-577
在氨水与F^-存在下,痕量Cu^2+对地氧化氢氧化乙基紫的褪色反应有抑制作用,由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间接摩尔吸光系数ε590=1.5×10^6L·mol^-1·cm^-1)分光光度测定痕量铜的方法。测量范围为0 ̄2.0×10^-2mg/L Cu^2+。用于试样中铜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铬(VI)与5—溴水杨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Cr(Ⅵ)与5-溴水杨基荧光酮(5-Br-SAF)的显色反应。在pH6.0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Cr(Ⅵ)与5-Br-SAF、CTMAB形式稳定的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2×10^5L·mol^-1·cm^-1。Cr(Ⅵ)浓度在0 ̄2.5μg/10mL间服从比耳定律。用此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微量Cr(Ⅵ),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痕量铜的催化动力学垂直光路光度测定法,铜含量在0~3.0ng/250μ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A=0.534C(cu^2+,ng),+0.018(r=0.9999),检出限为1.5×10^-11g.ml^-1(△A=0.02,t=2min)由曲线斜率法求得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7,方法用于氮三乙酸及标准水样中铜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2%~98%,相对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14.
在磷酸介质中,吐温-60和Mn(Ⅲ)存在下,二安替匹林-(对甲氧基)苯基甲烷与Cr(Ⅵ)生成橙色化合物,λmax为440nm,ε为1.4×10^5,Cr(Ⅵ)量在0 ̄9μg/25ml间符合比耳定律,用于水中微量Cr(Ⅵ)的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镉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陈国树  郭岚 《分析化学》1994,22(6):583-585
本研究了氨水介质中,痕量镉阻抑过氧化氢氧化偶氮胂1褪色的新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镉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2.7×10^-12gCd^2+/ml,测定范围为0-1.0μgCd^2+/25ml。  相似文献   

16.
本采用装有Jones柱的流动注射系统,研究了钒(Ⅱ)-光泽精体系的化学发光反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痕量钒测定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3×10^-10g·mL^-1;对于1.0×10^-7g·mL^-1钒标准溶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n=11);线性范围1.0×10^-9 ̄9.0×10^-5g·mL^-1,相关系数大于0.9980。该方法已用于水样中痕量钒的测定。对于反应机理,本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吡罗红Y催化动力学荧光熄灭法测定痕量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在柠檬酸(0.06mol.L^-1)介质和抗坏血酸(0.008mol.L^-1)存在下,VO^-3离子催化KBrO3(0.004mol.L^-1)氧化吡罗红Y(6×10^-6mol.L^-1)荧光定量熄灭建立了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VO^-3浓度在0~50ng/25ml范围内与吡罗红Y相对荧光强度△F呈直线关系,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直接测定水样和人发中的钒。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固氮蓝藻分离富集Cr(Ⅵ)/Cr(Ⅲ),用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对10mL试样,测定Cr(Ⅵ)的检测限为0.1μg.L^-1'变异系数为3.2%,在0-45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好;测定Cr(Ⅲ)的检测限为0.3μg.L^-1、变异系数3.7%,在0-4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好。方法选择性高、富集率高。测定矿泉水、海水及自来水中的铬,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4)中,以Cu(Ⅱ)催化抗坏血酸还原三氯偶氮胂褪色为指标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Cu(Ⅱ)的新方法。屯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在70℃水浴中加热6min,测定的灵敏度为3.1×10^-12g.ml^-1,线性范围为0~70ng/25ml。用于测定几种中草药样品中的铜,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在乙酸钠-乙酸介质中,利用Al-EGTA-PR-CPB四元体系测定铝的新方法。试验表明乙二醇二乙醚二氨基四乙酸(EGTA),铝,邻苯三酚红(PR),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可迅速反应生成四元蓝色配合物Al·EGTA·PR3·CPB12,可用于痕量铝的测定,ε=1.1×10^5L·mol^-1·cm^-1,RSD为5.8%(n=6)。加标回收率101.7% ̄105.0%,实测水和化学试剂中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