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58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备了电聚合硫堇膜修饰的玻碳电极(Thi/GCE),研究了儿茶酚(CC)和氢醌(H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CC和HQ共存体系中,二者在该修饰电极上与裸玻碳电极(GCE)相比,氧化峰电流增大且峰电位分别负移至165、68 mV,二者的氧化峰电位差变大且半峰宽变窄,使得两峰得以有效分离.据此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可选...  相似文献   
2.
尖海龙提取物抗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尖海龙提取物,再将其分别作用于Hela,SK-RB-3细胞系,从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计数,集落形成率,细胞分裂指数变化观察体外药效,结果表明,尖海龙提取物可改变肿瘤的正常生活形态,又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降低集落形成率,减少分裂指数,从而证实尖海龙提取物具有抗癌活性,其在癌症的治疗与预防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Pb2+为模板,壳聚糖为单体,硅胶为载体,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偶联剂,利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b2+ 印迹聚合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紫外光谱法、扫描电镜对Pb2+ 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考察了吸附酸度、吸附剂用量、静置时间等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在混合溶液中对Pb2+ 的选择性,比较了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容量;并提出了印迹聚合物的印迹吸附机理.在最佳吸附酸度pH=4.5时,0.3 g 吸附剂吸附5 h达到平衡,Pb2+印迹聚合物对模板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其饱和吸附容量是非印迹聚合物的2倍.  相似文献   
4.
在pH 6.5的微酸性溶液中,汞(Ⅱ)与碘离子形成的络阴离子HgI2-4和亚甲基蓝的阳离子MB 生成离子缔合络合物;在分液漏斗中与一定量的苯振摇后,该缔合物[HgI2 4]·2[MB ]以第三相的形态在水相与苯相之间浮选析出.将水相及有机相弃去,用丙酮将析出的浮选相溶解后在657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汞(Ⅱ)量在12.0~22.0 mg/25 mL内服从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率为3.5×105>L·mol-1·cm-1,方法的检出限为5.1×10-7 mol·L-1.对12.0 μg/25 mL汞(Ⅱ)标准按方法连续测定11次,算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98%.应用所提出的方法以合成水样为基体,加入汞(Ⅱ)标准溶液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4.8%~100.1%之间.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以8-羟基喹啉为沉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浮选剂,沉淀浮选预分离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测定痕量Cu和Mn的新方法.研究了浮选分离富集Cu和Mn的最佳条件.讨论了多种浮选条件对单一离子测定的影响及pH 9时混合离子浮选的相互影响,并考察了多种离子对Cu和Mn测定的影响.研究表明,pH为9时Cu的浮选率最大,在此条件下改变混合金属离子的浓度比,当Mn/Cu≥8时,Cu的回收率小于90%.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理想,又可避免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铜的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5.0 μg·mL-1,相关线性系数为0.999 6,方法检出限为1.59×10-3 μg·mL-1.锰的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5.0 μg·mL-1,相关线性系数为0.998 7,方法检出限为3.52×10-3 μg·mL-1.该法应用于粮食中铜锰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达到87.6%~100.7%,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基于壳聚糖膜固定双酶的胆碱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壳聚糖膜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 胆碱氧化酶的胆碱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传感器以电聚合于玻碳电极的硫堇作为电子传递介体,在pH6. 8,外加电压-0. 2V(vs.SCE)条件下,其峰电流与浓度范围 5. 0×10-5 ~3. 0×10-3 mol/L的胆碱呈良好的线性响应;检出限为 1. 0×10-5 mol/L。传感器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使用一月后,仍能保持其初始活性的 80%。  相似文献   
7.
四元缔合物体系薄层树脂相分离与光度法联用测定痕量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在酸性条件下 (pH=5.0),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丁二酮肟-碘-钴四元体系,通过薄层树脂相光度法测定钴的新方法。本法灵敏度高 (e454=1.7105L/molcm),比水相光度法提高14倍,精密度理想 (测定2.0礸/ml Co(II) 6次,RSD=1.3%),选择性好。实测药品VB12及天然水中钴,线性范围0.024~2.0礸/ml (定容50ml),检出限10.4ng/ml。  相似文献   
8.
 以甲醛和乙醛为原料,研究了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合成双季戊四醇反应的机理和工艺.结果表明,与液体碱NaOH的碱催化作用相比,固体碱MgO上的产物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和三季戊四醇在收率方面水平相当.用原位红外光谱研究了在MgO上甲醛和乙醛各自的吸附物种及甲醛-乙醛混合物的吸附物种,考察了这些吸附物种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吸附作用削弱了甲醛和乙醛分子中的C=O双键;甲醛与乙醛原位反应后表明有α,β不饱和醛吸附物种生成,说明由甲醛与乙醛合成双季戊四醇的反应经历了丙烯醛中间物.  相似文献   
9.
植物激素吲哚乙酸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以绿豆芽叶片组织-二茂铁修饰的碳糊电板(LFMCE)作为植物激素吲哚乙酸传感器的研制,探讨了影响电极性能的因素,初步研究了吲哚乙酸氧化酶处于最优活性的基本条件。实验表明,此电极在NaH2PO4-Na2HPO4(pH5.8)缓冲溶液中对植物生长素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氧化峰电位约在0.42V左右。用循环伏安法测得的氧化峰电流变化值与吲哚乙酸浓度在8-l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4.2μg/mL,相关系数为0.9984,在样品回收率的测定中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合成2种配合物[Pb2(ptcp)2(DDA)](NO3)2·2H2O(1)和[Co(ptcp)2(DDA)(H2O)]·0.5H2DDA·H2O(2)(ptcp=2-苯基-1H-1,3,7,8-四-氮杂环戊二烯并[l]菲,H2DDA=1,12-十二烷二酸),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理论计算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配合物1和2分别呈现双核和单核结构,通过π-π和氢键作用形成二维和三维结构。此外,配合物1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质。利用Gaussian09W程序,采用B3LYP/LANL2DZ方法对配合物1进行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结果表明配位原子与Pb(Ⅱ)离子之间存在明显的共价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