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测定了PhIO氧化系列新型Schiff碱双核配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及取代基效应.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与PhIO的反应在动力学上为一级反应;这些配合物的环外苯基及环上亚苯基上吸电子取代基均能提高抗氧化稳定性,而给电子取代基的作用则相反;环上亚苯基上的取代基效应比环外苯基上的取代基效应更明显;氧化反应速率常数k与环外苯基上的取代基特性常数σ(σm或σp)及环上亚苯基上的取代基特性常数(σmp)呈良好的线性关系:-lgk=0.5215σ+1.326;-lgk=0.8271[(σmp)/2]+1.506.  相似文献   

2.
以1,2,3-苯三甲酸为原料,依次经分子内脱水、胺解反应和酰胺缩合三步反应合成了19个新型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4-甲酰胺衍生物作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4a~4s),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4a~4s对胰腺癌细胞系Capan-1的体外抗癌活性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对Capan-1的抑制最强活性是4r(IC50=0.19μM),是模板化合物NMS-P118(IC50=2.20μM)的11倍。   相似文献   

3.
以锌酞菁为母核,设计并合成了新型锌酞菁衍生物(1),其结构经UV-Vis, 1H NMR和HR-MS(ESI)表征。以DMSO为溶剂,对化合物1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Q-带最大吸收峰为682 nm;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90 nm;以无取代的ZnPc(ΦF=0.20, Φ=0.67)为参照,测得化合物1的荧光量子产率(ΦF)为0.22,单线态氧量子产率(Φ)为0.71;化合物1的光热转换效率为48.8%。   相似文献   

4.
使用INDO/CI程序计算了含金属-金属多重键的钼原子簇化合物Mo2I4(NCR)4(R=Me,Et,Ph)体系的电子光谱,所得波数及强度与实验符合.在谱带指认分析中,除看到已知的δd→δd*跃迁外,还看到了新的金属多重键具有的πd→σp-s(M)跃迁.说明R=Me,Et,Ph次序变化的取代基效应引起的体系第一吸收带红移.对Mo≡Mo键的性质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肉桂酸为原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 4 mL)为促进剂,先与SOCl2于0 ℃反应20 min,再与芳胺于25 ℃反应3 h,合成了10个N-取代肉桂酰胺(3a~3j),产率85.8%~96.5%,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EI-MS确证。提出了DMAc促进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6.
J-(3'-吲哚基)-3-取代苯基-2-丙烯-1-酮与茉肼反应,合成了10种新的1-苯基-3-(3'-吲哚基)-5-取代苯基-2-吡唑啉衍生物,其结构通过各种波谱证实.讨论了此系列化合物1HNMR和Ms中的取代基效应,得出取代基常数σ或σ+与质子化学位移,碎片相对丰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取代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6步反应合成了7个多取代1,4-戊二烯-3-醇(7a~7g);以7a~7g为原料,5 mol%FeCl3为催化剂,CH2Cl2为溶剂,于室温反应合成了7个螺环四氢喹啉衍生物(8a~8g),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HR-MS(ESI)表征。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了8d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8d的晶胞参数a=14.001(3) , b=12.335(2) , c=11.587(3) , α=90°, β=95.497(2)°, γ=90°, V=1 991.9(7) 3, Z=4, μ=0.182 mm-1, F(000)=816.0, R[F2>2σ(F2)]=0.053 7, wR(F2)=0.132 5。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2个新化合物7-羟基-8-(3-氯苯甲酰基)-4-甲基香豆素(1)和7-羟基-6-(3-氯苯甲酰基)-4-甲基香豆素(2).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 2个化合物的晶体同属于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化合物1: a=1.21527(14) nm, b=1.01550(12) nm, c=1.5045(2) nm, β=112.377(2)°, V=1.7169(4) nm3, Dc=1.396 g/cm3, Z=4, F(000)=752, R1=0.0415, wR2=0.0981[I>2σ(I)], S=1.063; 化合物2: a=2.0168(2) nm, b=0.76229(12) nm, c=2.25497(17) nm, β=123.987(6)° , V=0.8745(6) nm3, Dc=1.454 g/cm3, Z=8, F(000)=1296, R1=0.0604, wR2=0.1384[I>2σ(I)], S=0.948. 抗菌实验结果表明, 2个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 coli)、 枯草杆菌(B. subtilis)和金色葡萄球菌(S. aureus) 均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 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 2个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羟基自由基(·OH)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2个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2个化合物对BSA 的荧光猝灭均属于静态猝灭; 热力学数据表明, 化合物1(ΔH>0, ΔS>0, ΔG<0)与BSA主要以疏水作用力相结合, 化合物2(ΔH<0, ΔS<0, ΔG<0)与BSA主要以氢键或范德华力相结合; BSA与化合物1和化合物2间的距离分别为2.59和2.38 nm, 说明2个化合物与BSA 之间可能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系列N9位芳基取代嘌呤-8-酮类衍生物,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了结构确证.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结果表明, 嘌呤酮环的C2位及N9位的取代对活性有较大影响, C2位引入对位由含氮六元环取代的苯胺, N9位引入对三氟甲基苯均有利于提高抗肿瘤活性. 化合物12c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 人前列腺癌细胞(PC-3)、 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R-Roscovitine.  相似文献   

10.
邹平  李强根  薛英  鄢国森 《化学学报》2009,67(21):2427-243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 在B3LYP/6-31++G(d,p)水平上研究了4-亚芳基亚氨基-1,2,4-三唑-3(2H)-酮及其类似物的气相热分解反应. 从热力学性质、几何结构参数、自然电荷分布、温度效应等角度探讨不同取代基对标题物热分解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R (R=H, CH2CH2CN)取代基对反应影响很小; 而苯环上Y (Y=MeO, Me, H, Cl和NO2)取代基对活化自由能(ΔG≠)、键长(ΔR≠)、键角(Δα≠)和自然电荷(Δq≠)变化的影响与Hammet常数(σ)呈现线性关系ΔP≠=ρσ+C (P=G, R, α和q, r>0.95). 给电子基团使得相应的活化自由能降低, 键长变短, 键角变大, 自然电荷增加; 吸电子反之.  相似文献   

11.
以HMO法剖析了二质子四苯基卟啉(H2TPP2+)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确定了四苯基卟啉(TPP)和H2TPP2+及其衍生物的λmax、pKa与取代基常数σ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meso-和dl-2,3-二氰基-2,3-二(p-X苯基)丁二酸二乙酯(X=OCH3,CH3,H,Cl,NO2)的13CNMR谱。结果表明,中心碳-碳键两端相连基团的各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值相同,与dl-异构体相比,所有相应meso-异构体的乙氧羰基13CNMR吸收峰均处于高场。苯环对位取代基的Hammett基团常数σ与氰基碳原子和乙氧羰基中的羰基碳及次甲基碳的化学位移间线性相关,而且meso-异构体比dl-异构体有更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Three di-Schiff bases of 2-hydroxy-5-methyl-isophthalaldehyde with 4-R-anilines (R=H, CH3, OCH3) and their 1:1 complexes with HClO4 were studied by FT-IR, 1H, and 13C NMR spectroscopy in acetonitrile and [2H3]acetonitrile solutions, respectively. In di-Schiff bases intramolecular OH…N hydrogen bonds have been detected; however, they show no proton polarizability. Hydrogen-bonded systems with fast proton fluctuation and large proton polarizability have been found in the 1:1 complexes of di-Schiff bases with HClO4.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氯代膦酰基异氰酸酯与5-氨基-3-苄硫基-1,2,4-三唑及其类似物的成环反应,合成了12个7-芳基(烷氧基)-2苄硫基-5,7-二氧代-4,5,6,7-四氢-7-磷杂-1,2,4-三唑[1,5a]三嗪,利用1HNMR、31PNMR确定其Z型,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5.
B环对位取代异黄酮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4个合成的B环对位取代异黄酮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研究.利用超导核磁共振归属了B环无取代异黄酮质子的化学位移,根据取代基化学位移的变化影响规律考察了取代基对分子的影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2'(6'),3'(5')位质子共振迁移分别与取代基参数σp和So线性相关,说明4'位取代基主要通过电子效应影响其间位质子,其磁各向异性仅影响邻位质子,该取代基对A环质子影响不大,而对C环尤其是对2-H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1,3-丙二胺邻苯二酚钼钨手性八面体配合物(NH3CH2CH2CH2NH2)2[Mo0.4W0.6O2(C6H4O2)2],并对其进行了单晶结构解析,研究了其与ATP作用的液相NMR谱.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n.晶胞参数a=0.7501(2)nm,b=2.3994(7)nm,c=1.2178(4)nm,Z=4.[Mo0.4W0.6O2(C6H4O2)2]2-的配位几何构型为手性八面体,晶体为外消旋体.配位阴离子中MoW中心金属离子除了与两个端基O配位形成cis-MO键外,同时还分别与两个邻苯二酚配位基团的的氧原子配位,形成4个M-Ob(M=Mo,W)键,构成两个五元环.利用1HNMR,13CNMR,31PNMR以及1H-15NHMBC对标题配合物及其与ATP在D2O溶剂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标题配合物的MoW中心金属离子在纯D2O溶剂中被还原成+5价,但与ATP混合后转化为+6价,且与原配位基邻苯二酚发生解离.解离后的[MO2]2+最大可能与腺嘌呤上的氨基N原子配位,而此配位可能是其抗癌抗肿瘤活性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二茂铁炔烃为原料通过“一锅法”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5-双二茂铁基-1-苯基-吡咯衍生物, 包括: 2,5-双二茂铁基-1-(3-三氟甲基苯基)-吡咯(1), 2,5-双二茂铁基-1-(4-氟苯基)-吡咯(2), 2,5-双二茂铁基-1-苯基-吡咯(3), 2,5-双二茂铁基-1-(4-乙基苯基)-吡咯(4)和2,5-双二茂铁基-1-(4-乙氧基苯基)-吡咯(5), 使用元素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 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采用循环伏安法(CV), 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研究了苯基上取代基对双二茂铁间电荷交互的影响. 研究发现第一氧化电位(Ea1), 峰电位差(ΔE)与取代基的哈米特常数(σ), 吡咯1H NMR的化学位移(δ), 吡咯N原子自然轨道(NBO)电荷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联; 同时发现, N原子电荷密度升高, 双二茂铁间电荷交互能力减弱, N原子电荷密度降低, 双二茂铁间电荷交互能力提高. 因此这类双二茂铁基吡咯衍生物中N原子电荷密度对双二茂铁间电荷交互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双核钴簇合物(C6H5C2R)Co2(CO)6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羰基钴簇合物Co2(CO)8可用于有机合成的催化剂。但Co2(CO)8本身不稳定,易被氧化。因此,研究不向CO2簇合物的稳定性及其催化性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4-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经烃化、水解、缩合、脱保护、磺酰化反应,合成了6个含有磺酰基取代的4-苯氧基-N-(4-哌啶基)苯甲酰胺衍生物。 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谱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并以索拉非尼为阳性对照药对HepG2细胞株进行了初步体外抗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评价。 实验发现,4-苯氧基-N-(1-甲磺酰基哌啶-4-基)苯甲酰胺的体外抗肝癌生物活性优于索拉非尼,IC50值为8.42 μmol/L。 研究结果表明,新结构4-苯氧基-N-(4-哌啶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