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O偶联临氢反应Pd-Fe/Al2O3催化剂的XP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猆  高正虹  宋瑛  许根慧 《催化学报》2002,23(3):223-226
 利用XPS及氩离子溅射等技术对CO偶联和临氢反应中所用催化剂\r\n表面活性组分和助剂的含量及其化学状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测定氢在\r\n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吸附,以及氢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探讨了CO偶\r\n联反应中催化剂临氢失活的主要原因.XPS表征结果表明,CO偶联反应\r\n中催化剂活性组分以Pd0和Pd2+形式共存;而临氢反应后仅以Pd0形式\r\n存在,助剂FeO从催化剂的内部向表面迁移且有少量Fe2+转变为Fe3+\r\n.催化剂临氢失活的主要原因是H2在活性组分Pd及助剂Fe(主要是FeO\r\n)表面均可形成解离吸附,形成的金属氢化物可在低活化能条件下发生\r\n迁移.这种迁移有利于副产物乙醇的生成,从而削弱了CO偶联主反应,\r\n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Pd的相对含量减少,并几乎处于钝化状态,导致临\r\n氢反应中CO转化率、草酸二乙酯选择性及空时收率均下降.停止通入H\r\n2后,催化剂的活性可恢复至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2.
钯系催化剂的氨中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CO常压气相偶联合成草酸酯反应体系中在不同氨含量下P\r\nd系催化剂活性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氨含量的增加,催\r\n化剂活性降低的速率加快,氨含量不超过0.54%时,仅引起催化剂活\r\n性下降,但不会造成催化剂完全失活;当氨含量达1.16%时,催化剂\r\n活性随反应时间迅速下降,直至完全失活.同时,观测了催化剂氨中毒\r\n的不可逆性.利用XPS和TEM表征手段探讨了Pd系催化剂氨中毒机理,并\r\n分析了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催化剂氨中毒不可逆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载体和担载酸对乙烯直接氧化合成乙酸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固定床流动反应器上研究了Pd-酸/载体体系催化乙烯直接氧\r\n化合成乙酸的反应,并对载体相同但担载酸强度不同的催化剂的催化活\r\n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担载酸的强度明显影响催化剂的活性,酸强\r\n度越大其催化活性越高.用NH3-TPD和异丙醇脱水探针反应表征了二氧\r\n化硅、活性碳和酸性白土三种载体担载的Pd-H4SiW12催化剂的酸性,\r\n并测试了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载体通过影响担载酸的强\r\n度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载体上的强酸中心越多,催化剂的活性越高.\r\n测定了二氧化硅、活性碳和酸性白土三种载体担载的Pd-H4SiW12催化\r\n剂上Pd的分散度,并与其催化活性相关联.结果表明,决定乙烯直接氧\r\n化生成乙酸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催化剂的酸强度而不是Pd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4.
黄星亮  张明  沈师孔 《催化学报》2002,23(3):253-256
 在流体并流向上的气液固三相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多种硫化物\r\n对负载Pd催化剂上异二戊烯加氢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r\n60℃)和液相加氢条件下,硫化氢、二硫化碳、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r\n硫醚、硫醇及噻吩都能使强酸性树脂负载的Pd催化剂上异戊二烯加氢反\r\n应活性下降;随着硫化物含量的增加,异戊二烯加氢活性下降的程度增\r\n大.在硫的质量分数相同(8×10-6)的情况下,这些硫化物使催化剂\r\n失活程度的大小顺序为:二硫化碳>硫化氢>二甲基二硫醚≈乙硫醇>\r\n二甲基硫醚>噻吩.其中噻吩基本上不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5.
氧化铝负载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载体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氧化铝负载钌基氨合成催化剂.考察了\r\n氢氧化铝的焙烧温度,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助剂K、Ba和Sm的添加,以\r\n及用MgO和BaO改性氧化铝载体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通过XRD,N2物\r\n理吸附和CO2化学吸附等方法表征了载体的物相结构、比表面积和表面\r\n碱性.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铝表面碱性随着氢氧化铝焙烧温度的升高而\r\n增大是催化剂活性升高的主要原因,载体比表面积的降低对催化剂活性\r\n的影响相对较小.助剂K、Ba和Sm的加入显著地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r\n同时助剂Ba和Sm还减弱了强吸附氢对氮吸附的抑制作用,明显提高了催\r\n化剂的高压活性.用MgO改性氧化铝载体降低了其比表面积,但是显著\r\n地提高了载体的表面碱性和催化剂的活性.BaO改性的氧化铝载体的比\r\n表面积、表面碱性及其负载的钌基催化剂的活性随着BaO含量的增加先\r\n升高后降低,当BaO摩尔含量为7.7%时,催化剂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制备方法对Pd催化剂上丙烯选择性还原NO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制备了氧化铝负载的Pd催化剂.比表面积测定\r\n结果表明,与浸渍法相比,溶胶-凝胶加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r\nPd/Al2O3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但抗烧结性能不佳.其中采用溶\r\n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中,由于Pd分散于体相中,表面的活性位相对较\r\n少,造成催化剂在NO选择性还原反应中的活性较差;而将Pd浸渍于溶胶\r\n-凝胶法制得的Al2O3载体上所获得的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活性较好\r\n.添加CeO2的样品活性总体上比Pd/Al2O3样品高.其中采用溶胶-凝\r\n胶法制备的样品比表面积不大,并且XRD数据表明Al2O3和CeO2是高度分\r\n散并均匀地搀杂在一起的,不象在浸渍法制备的样品中那样以大晶粒的\r\n形式存在,因而CeO2的助剂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催化剂的活性比浸\r\n渍法制备的样品差一些.  相似文献   

7.
水蒸气对Cu-Al-MCM-41上NO选择性还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程序升温反应考察了10%H2O存在时Cu-Al-MCM-41催化剂\r\n上的NO选择性还原反应,同时结合XRD,N2吸附等温线,NMR,TPD和TP\r\n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化学吸附性能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活性测试结\r\n果表明,在含水气氛中进行NO选择性还原反应时催化剂的活性下降较小\r\n,且是可逆的,400℃时催化剂的活性可维持300min以上.通过多种表\r\n征可知,分子筛骨架未发生坍塌,催化剂活性变化的原因是H2O的存在\r\n抑制了NO和C3H6在催化剂活性位上的吸附,同时在反应过程中形成了一\r\n定量的CuO物种,导致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数减少.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链长度的十二胺,十四胺,十六胺和十八胺等伯胺为模板\r\n剂合成了具有不同孔径大小的HMS中孔分子筛.XRD和低温氮吸附测定表\r\n明,HMS具有典型的中孔分子筛特征,且其孔径大小随HMS合成中所用模\r\n板剂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以HMS为载体,采用孔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r\n载量为7.5%的钴催化剂,在接近工业试验条件下(n(H2)/n(CO)\r\n=2.1,GHSV=500h-1,p=2.0MPa,θ=227℃)考察了载体孔径大\r\n小对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的SiO2载体相比,\r\nHMS负载钴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C5+选择性;而且,CO转化率\r\n,C5+选择性及产物中的蜡油比均随着HMS载体孔径的增大而升高.以\r\n7.5%Co/HMS-18为催化剂,CO转化率为78.0%,C5+选择性为80.\r\n8%,蜡油比为11.1.  相似文献   

9.
张全信  刘希尧  雷鸣  徐仑 《催化学报》2002,23(3):250-252
 用XRD,XPS,SEM和H2-TPR等手段研究了铜基负载型催化剂的结\r\n构和物性及其对混合碳四加氢脱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负载铜催\r\n化剂中加入一定量的Co可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炔活性,而Co含量较少时\r\n加入少量的Ce也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Cu和Co之间存在着相互\r\n协同作用,使得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偏析,CuO在催化剂表面呈非晶\r\n相分散状态,催化剂颗粒粒径变小,催化剂更容易被还原,从而改善了\r\n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异戊二烯催化脱氢环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钼-乙酰丙酮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组成为M\r\noO2(acac)2.以MoO2(acac)2为催化剂,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对\r\n异戊二烯一步脱氢环氧化制3-甲基呋喃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r\n条件(催化剂用量、反应底物之比、温度、时间、溶剂和助剂等)对该\r\n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cat)∶n(CH2∶C(CH3)CH∶CH2)∶\r\nn(H2O2)=1∶100∶100,θ=40℃,t=6h的反应条件下,异戊二烯\r\n转化率为70.8%,3-甲基呋喃选择性为54.8%.提出了异戊二烯脱\r\n氢环氧化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催化剂对纳米聚团床法制备的纳米碳材料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纳米聚团床中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批量制备了碳纳米管,研\r\n究了过渡金属催化剂对碳纳米管形貌和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r\n铁催化剂的活性较低,产率较低,但产品质量较好;含镍催化剂的活性\r\n较高,产率较高,但产品质量较差;在钴催化剂作用下发现了一种新型\r\n的针状纳米碳材料.用含载体较少的铁催化剂可以得到纯度较高且微观\r\n结构较好的碳纳米管,但产率较低;不含任何载体的纯镍催化剂则不能\r\n得到碳纳米管.适宜的催化剂组成、催化剂活性点的均匀分布和裂解速\r\n度的控制等构成了纳米聚团床大批量制备碳纳米管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硝基苯加氢合成对氨基酚用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甲醛还原沉积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铂催化剂(Pt/AC)和不\r\n同载体负载的铂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对硝基苯加氢制备对氨基酚反\r\n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还原Pt(Ⅳ)的甲醛用量是影响催化剂性能\r\n的关键因素,甲醛必须过量而且存在一个最佳值.增加催化剂的铂负载\r\n量,不能有效提高加氢反应速度,反而易降低对氨基酚选择性;低铂负\r\n载量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XPS和TEM表征结果表明\r\n,金属铂集中分布于活性炭颗粒外部,其颗粒大小介于2~12nm间.炭\r\n载体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明显高于金属氧化物载体催化剂.掺入适量\r\n的Mg可显著提高Pt/AC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用于丁烷选择氧化制顺酐的铈锆复合钒磷氧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钒磷氧(VPO)催化剂中添加适量铈锆复合氧化物,得到了一\r\n种新型的铈锆复合钒磷氧催化剂.该催化剂对丁烷选择性氧化制顺酐反\r\n应的催化性能比纯VPO催化剂有了显著提高.在丁烷/空气共进料反应\r\n条件下,其顺酐收率比纯VPO催化剂提高了一倍;在无氧反应条件下,\r\n其可参与选择性氧化制顺酐的晶格氧量为纯VPO催化剂的2.2倍.BET比\r\n表面积测试、X射线衍射、钒平均价态测定和程序升温实验等表征结果\r\n表明,混合在催化剂活性相中的少量铈锆复合氧化物参与了VPO体系的\r\n氧化还原过程,并起到了以下两方面的作用:(1)促进了(VO)2P2O\r\n7相的形成,稳定了钒的平均价态,有利于最终形成晶相结构良好和反\r\n应性能稳定的VPO催化剂;(2)显著提高了VPO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r\n,大大增加了催化剂的可逆储氧量.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不同浓度的盐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和磺基水杨酸溶\r\n液对Hβ沸石的脱铝效果.结果表明,酸处理可以明显提高β沸石的硅\r\n铝比,但沸石的相对结晶度显著降低.然而,低浓度柠檬酸溶液处理不\r\n仅可以提高β沸石的硅铝比,而且可以提高沸石的相对结晶度及水热稳\r\n定性.在引入外来硅源的情况下,考察了低浓度柠檬酸溶液对β沸石的\r\n脱铝补硅作用,提出了一种既可有效提高β沸石硅铝比,又可使β沸石\r\n具有较高结晶保留度的脱铝补硅方法.采用该方法改性的催化剂,对丙\r\n烯水合醚化反应连续运转720h,丙烯转化率由56.6%仅降为52%,表\r\n明催化剂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不同B2O3含量(0~20%)的B2O3/TiO2-ZrO2固体酸催\r\n化剂,用XRD,FT-IR,N2吸附及NH3-TPD等方法测定了其结构、比表\r\n面积、孔分布和表面酸性.结果表明,当B2O3含量较低(≤5%)时,\r\n催化剂呈无定形态,样品中的B2O3主要以BO4结构存在.当B2O3含量较\r\n高(≥8%)时,催化剂中的TiO2-ZrO2以ZrTiO4晶相存在,分散于Ti\r\nO2-ZrO2表面的B2O3主要以玻璃体形式和BO3结构存在.随着B2O3含量\r\n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减小,孔径增大.300℃下的环己酮肟气相\r\nBeck-mann重排反应结果表明,随着B2O3含量的增加,己内酰胺的选择\r\n性逐渐增大,而己内酰胺的收率在B2O3含量为12%时达到最大值.讨论\r\n了B2O3/TiO2-ZrO2的催化性能与其表面酸性及孔径大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制备蜂窝状筛网进行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蜂窝状筛网催化剂,并用于以NH3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r\n原NO的反应.蜂窝状筛网催化剂具有热响应迅速、传质系数较高、压力\r\n降适中、机械强度较高、几何可变形性、抗热震性能好、催化剂回收简\r\n便和成本较低等一系列优点.阐述了蜂窝状筛网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并\r\n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衍射、活性评价等手段考察了筛\r\n网预处理方法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预处理方法\r\n是首先经稀酸刻蚀,然后于500℃下焙烧20h.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了LaxMnyPbz\r\nO复合型金属氧化物载体,并以PdCl2或Na2PdCl4的水溶液为浸渍液,通\r\n过浸渍方法制得固相催化剂,用于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用XRD,TEM及\r\nSEM对载体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种载体的主要物相皆为\r\nLa0.3Mn0.5PbO,溶胶-凝胶法制得的载体及催化剂的粒径分布较好\r\n,空隙率较大,活性组分分散度较高;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催化剂的催\r\n化性能较好,碳酸二苯酯选择性可高于99.5%.  相似文献   

18.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流化床催化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文  薛常海 《催化学报》2002,23(3):199-202
 考察了前驱体制备过程中水合肼/五氧化二钒摩尔比(以下简记\r\n为n(N2H4)/n(V2O5))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由较高的n(N2H4)\r\n/n(V2O5)比制得的催化剂,其(VO)2P2O7相含量较多,正丁烷转化\r\n率较高.随着n(N2H4)/n(V2O5)比的减小,δ-VOPO4相的含量逐\r\n渐增多,正丁烷转化率随之升高;而顺酐选择性开始时升高,达到最大\r\n值后逐渐降低.在n(N2H4)/n(V2O5)=0.34时制备的催化剂最佳\r\n,在丁烷浓度为4.0%、空速为500h-1及反应温度为420℃的反应条件\r\n下,顺酐收率可达49.74%.本文中细粒床催化剂有较大的操作弹性.  相似文献   

19.
溶胶-凝胶固定化多酶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反应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探索温室气体CO2的固定和利用的新途径,以正硅酸乙酯为\r\n前驱体,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对甲酸脱氢酶、甲醛脱氢酶和乙醇脱氢\r\n酶进行了包埋共固定化,并以包埋的三种酶为催化剂,以还原型烟酰胺\r\n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为电子供体,在低温低压下将CO2转化为甲醇\r\n.初步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酶含量及NADH用量对甲醇收率的影响.\r\n实验结果表明,在37℃和pH7.0的条件下,甲醇的收率可达92.4%.\r\n由于酶空间构型的微小变化和空间位阻效应的存在,与液相酶反应结果\r\n相比,包埋后的酶活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20.
Re/HZSM-5体系上的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Mo/HZSM-5相比,Re/HZSM-5也是较好的甲烷无氧芳构化催\r\n化剂,其初活性较高,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失活的速率较快.通\r\n过NH3-TPD,H2-TPR和MASNMR等手段,对催化剂的酸性和分子筛骨架\r\n铝的变化以及铼物种的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酸性的\r\n在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同铼担载量的催化剂酸性的变化比较复\r\n杂,不同于Mo/HZSM-5体系.总的来看,并不是酸性越强或酸量越多\r\n,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就越好;催化剂的酸性和酸量都有一个最佳值.担\r\n载铼物种后,铼物种可与分子筛的骨架铝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最终导\r\n致骨架脱铝.Re/HZSM-5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在较低温度下\r\n可被还原性气氛还原,且还原后的活性物种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