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40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全信  刘希尧  雷鸣  徐仑 《催化学报》2002,23(3):250-252
 用XRD,XPS,SEM和H2-TPR等手段研究了铜基负载型催化剂的结\r\n构和物性及其对混合碳四加氢脱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负载铜催\r\n化剂中加入一定量的Co可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炔活性,而Co含量较少时\r\n加入少量的Ce也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Cu和Co之间存在着相互\r\n协同作用,使得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偏析,CuO在催化剂表面呈非晶\r\n相分散状态,催化剂颗粒粒径变小,催化剂更容易被还原,从而改善了\r\n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β沸石对甲基萘歧化反应的择形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常压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中,对甲基萘在β沸石上的异构化和歧化反应进行了考察,反应温度低于300℃时,只能发生异构化反应,双分子歧化反应被完全抑制;在较高温度下则可发生岐化反应,通过比较甲基萘在HZSM-6,Hβ和HY沸石上歧化产物的组成及空速对歧化过程的影响,发现在Hβ沸石上的岐化反应主要是通过β-β位烷基转移方式进行,其它方式的烷基转移则被“中间过渡态限制”所制约,降低酸中心强度,将会提高歧化  相似文献   
3.
丝光沸石合成与表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祁晓岚  刘希尧 《分子催化》2002,16(4):312-319
丝光沸石 ( MOR)是人类认识最早的沸石之一 ,分天然和合成两类 .1 864年 How首次命名天然丝光沸石[1] . 1 948年 ,Barrer等 [2 ] 用碳酸钠为矿化剂 ,使混合硅酸凝胶与铝酸钠水溶液在 2 65~ 2 95℃下水热晶化 ,首次合成出丝光沸石 .丝光沸石具有优良的耐热、耐酸和抗水汽性能 ,工业上广泛用作气体或液体混合物分离的吸附剂及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催化剂 .1丝光沸石结构丝光沸石中由 5~ 3结构单元连接的四元环和五元环 (五元环占优势 )构成椭圆形 1 2元环主通道 ,主通道间有八元环通道沟通 .1 2元环直筒形通道尺寸 0 .695× 0 .5 81 nm,八元…  相似文献   
4.
Hβ-沸石的氧化物改性对由β-甲基萘选择性合成2,6-二甲基萘反应的影响栗同林刘希尧1)(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北京102549)王祥生(大连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大连116012)关键词β-甲基萘β沸石氧化物改性歧化烷基化分类号O643.32在C-...  相似文献   
5.
TS-1分子筛催化苯的羟基化性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研究了在温和反应条件下自制的TS-1分子筛催化苯羟基化的反应规律.着重考察了酸介质的影响和溶剂的作用,发现在水相和有机相中苯的羟基化和苯酚的进一步羟基化具有不同的规律,有机相中苯的羟基化是主要反应,水相中的主要反应是中间产物苯酚的进一步羟基化,溶剂的作用则是使苯和双氧水分子在TS-1分子筛表面上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发现以丙酮为溶剂,采用乙酸或乙酸酐作介质,较之硫酸介质能更有效地提高苯的转化率;同中性介质相比,苯转化率提高了32%;同硫酸相比,苯转化率提高了15%,苯酚选择性提高了45%.此外,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其它因素对苯羟基化反应的影响,并在实验基础上推测了TS-1分子筛催化苯羟基化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β沸石合成与表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祁晓岚  刘希尧 《分子催化》1999,13(6):471-482
β沸石由Mobil公司的Wadlinger等[‘j于1967年首次合成,由于长期未能解决其结构测定问题,加之ZSM系列沸石的合成和成功应用,因此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1988年揭示了其特有的三维结构特征,尸沸石重又引起人们的兴趣.它具有良好的热和水热稳定性、适度的酸性D‘和酸稳定性及疏水性,且是唯一具有交叉十二元环通道体系的高硅沸石,其催化应用表现出烃类反应不易结焦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在烃类裂解、异构化、烷烃芳构化、烷基化以及烷基转移反应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催化材料.1尸沸石表征1.1卢沸石的…  相似文献   
7.
催化剂表面积国家标准测定方法采用静态N_2吸附容量法原理。测定条件:样品在150℃、恒温3小时烘干,再在300℃、1.33×10~(-1)Pa下脱气4小时,回充氦气保护样品。然后将样品管移到液N_2浴中进行吸附交验,在0.05~0.25相对压力范围,取4个以上相对压力点测定样品的N_2气吸附量,按BET方程和S_g=4.354V_m(m~2/g)作图计算样品的表面积。对SiO_2-Al_2O_3,γ-Al_2O_3和TiO_2等5个样品在13个实验室进行了测定,所得数据的重复性和再现性都好,达到重复性标准偏差不大于2、再现性相对偏差不大于6%的精密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9.
对<1000℃焙烧的γ-Al2O3载镁体系进行了相表征,发现在基质氧化铝上形成了表层镁铝尖晶石,具有“原尖晶石结构”的γ-Al2O3则在<1000℃保持物相不变.进一步研究了这种氧化铝基表层镁铝尖晶石的孔结构、表面酸性以及负载耙的分散与化学状态,结果表明:氧化铝基表层尖晶石的孔结构和表面酸性由构成的氧化铝基决定,并随温度变化,表层尖晶石仅可稳定氧化铝基的物相,与其孔性质和酸性无关;负载在氧化铝基表层尖晶石上的钯,主要分布在表层镁铝尖晶石上,有强的载体一金属相互作用,以Pd0和Pd2+两种状态存在.  相似文献   
10.
采用XRD、SEM、FT-IR、MAS NMR等表征手段, 对以氟离子为结构导向剂无胺法合成的高硅丝光沸石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高硅丝光沸石结构属立方晶系, 晶胞参数小于传统低硅丝光沸石, 但b、c值要比相近硅铝比非氟体系合成的丝光沸石样品的大; 样品形貌及粒径与其硅铝比有关, 表明晶化条件对产物形貌及粒径均有影响; 随硅铝比的增大, FT-IR光谱中450、544、1053 cm-1谱带向高频移动, 720 cm-1谱带强度减弱, 表明骨架中铝减少而硅增多; 采用含氟无胺体系合成高硅丝光沸石时基本上不会产生非骨架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