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建立了纸制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脂肪醇、全氟丙烯酸酯和全氟磺酰胺等9种挥发性全氟化合物前体物的测定方法。样品采用欧盟(EU) 2017/752中食品模拟物3%乙酸、10%乙醇、50%乙醇和橄榄油浸泡,水基模拟物用二氯甲烷萃取,橄榄油浸泡液用乙腈萃取,DB-5MS(30 m×0. 25 mm×0. 25μm)色谱柱分离后,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9种化合物在5~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在3%乙酸、10%乙醇、50%乙醇及橄榄油食品模拟物中的方法定量下限分别为3. 3~4. 4、3. 5~4. 2、3. 3~4. 9μg/L和4. 2~5. 1 ng/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5. 0%~115%,相对标准偏差(RSD,n=6)≤7. 8%。该法快速可靠、准确简便,适用于纸制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化合物前体物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联用方法同时测定塑料制品食品模拟物(10%乙醇、20%乙醇、50%乙醇、3%乙酸和橄榄油)浸泡液中9种抗氧剂的特定总迁移量[SML(T)]。食品模拟物浸泡待测样品,冷却至室温并混匀,水基食品模拟物(10%乙醇、3%乙酸、20%乙醇、50%乙醇)用含0.05%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TCEP)60%的四氢呋喃水基食品模拟物溶液稀释5倍后,经亲水性聚四氟乙烯针头过滤器过滤后进样;橄榄油用甲醇正庚烷提取后,下清液用亲水性聚四氟乙烯针头过滤器过滤后进样。用C8柱梯度洗脱分离;质谱具电喷雾离子源,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运行;方法在5种食品模拟物中的定量限为0.01~0.3 mg/kg;水基食品模拟物在0.03~0.72 mg/L,0.06~1.44 mg/L,0.1~2.4 mg/L或0.3~7.2 mg/L,橄榄油食品模拟物在0.15~3.6 mg/kg,0.3~7.2 mg/kg,0.5~12.0 mg/kg或1.5~36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240);0.3~21 mg/kg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4.4%~132%,相对标准偏差为0.8%~20%。方法满足欧盟(EU)NO 10/2011法规附表2中9种抗氧剂SML(T)的限量要求,并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超高效合相色谱法测定尼龙6食品接触材料中己内酰胺迁移量的方法。样品经水、4%乙酸(V/V)、50%乙醇(V/V)、正己烷等4种食品模拟物浸泡后,50%乙醇、正己烷浸泡液直接进样,水、4%乙酸经乙醇稀释后进样,采用超临界CO2-甲醇(含2%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C18色谱柱(3.0 mm×100 mm,1.8μm)分离,通过PDA检测器对目标化合物在210 nm波长下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己内酰胺在水、4%乙酸、50%乙醇、正己烷4种食品模拟物中,质量浓度范围分别在5.0~50.0 mg/L,5.0~50.0 mg/L,2.0~50.0 mg/L,5.0~50.0 mg/L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分别为2.0,2.0,1.0,2.0 mg/L。进行添加回收实验,己内酰胺回收率为91.4%~98.4%,相对标准偏差为1.9%~3.2%。方法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己内酰胺迁移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迁移模拟环境中27种全氟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选取乙酸(3%)、乙醇(10%、50%)和橄榄油作为食品模拟物,模拟了食品接触材料在与不同类型食物接触下的迁移行为,根据(EU)No.10/2011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处理,每6 dm2食品接触材料加入1 L食品模拟物浸泡。水相模拟物经过滤后直接检测,橄榄油经乙腈提取后进行检测。模拟溶液样品以甲醇-水混合溶液为流动相,经C18色谱柱分离,在MRM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全氟化合物在1~1 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全氟化合物在食物模拟物中的定量下限为0.28~9.85μg/kg;对空白样品进行10、100 ng两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为82.6%~112.1%,相对标准偏差为2.2%~7.2%。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测定塑料制品食品模拟物(10%乙醇、20%乙醇、50%乙醇、3%乙酸和橄榄油)浸泡液中UV-24,UV-0,UV-9,DHBP,UV-531,HHBP,UV-P,UV-327和UV-326共9种紫外吸收剂的特定总迁移量的方法。以食品模拟物浸泡待测样品,冷却至室温并混匀,水基食品模拟物(10%乙醇、3%乙酸、20%乙醇、50%乙醇)用乙醇1∶10稀释,经亲水性聚四氟乙烯(PTFE)针头过滤器过滤后进样;橄榄油用乙腈正庚烷提取后,下清液用PTFE过滤器过滤后进样。采用C8柱梯度洗脱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运行。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5 4),在5种食品模拟物中的定量下限为0.01~0.30 mg/kg;1~35 mg/kg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0.0%~12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8.0%。该方法的色谱分离效果和线性关系较好,回收率和准确度高,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食品模拟物(10%乙醇、3%乙酸、20%乙醇、50%乙醇和橄榄油)中间苯二酚-o,o’-二乙酸、2-羟基-6-萘甲酸、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的特定迁移量(SM)。水基食品模拟物样品经亲水性聚四氟乙烯针式过滤器过滤后进样;橄榄油食品模拟物样品用0.1%乙酸铵溶液震荡提取12 min后,静置15 min,下清液用亲水性聚四氟乙烯针式过滤器过滤后进样。用C8柱梯度洗脱分离;Qtrap4500质谱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及多反应监测(M RM)模式下进行检测。方法在5种食品模拟物中的定量限为0.3~1.2μg/kg;水基食品模拟物在10~200μg/L、橄榄油食品模拟物在10~2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4);加标回收率为86.0%~116%,相对标准偏差为0.5%~7.2%。方法满足欧盟(EU)NO 10/2011法规附表1中间苯二酚-o,o’-二乙酸、2-羟基-6-萘甲酸、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的SM限量要求。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5种挥发性有机物丁酮、乙酸乙酯、苯、甲苯、乙酸丁酯的分析方法。以欧盟标准EU 10/2011限定的4种模拟液(30 g/L乙酸、10%乙醇、20%乙醇、50%乙醇)为提取介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该法对目标有机物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5~20.0 mg/L,检出限为0.02 mg/m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1%~9.14%(n=6),加标回收率为81%~118%。研究了提取时间、温度以及不同浸泡介质对5种挥发性有机物在4种模拟液中的迁移情况的影响。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能满足塑料包装材料中溶剂残留量迁移规律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不同食品接触材料中5种乙醇胺类化合物迁移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以5种不同食品模拟物(水、4%乙酸、10%乙醇、50%乙醇、95%乙醇)浸泡样品,4%乙酸浸泡液经氮气吹干后用水复溶,其他浸泡液直接过滤后进样。采用氨基柱BEH Amide(50 mm×2.1 mm,1.7μm)分离,以乙腈-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在电喷雾源的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5种乙醇胺类化合物在1.0~7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检出限(LOD,S/N=3)和定量下限(LOQ,S/N=10)分别为0.3~5.0μg/kg和1.0~15.0μg/kg。在1.0~750.0μg/kg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90.2%~11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8%。该方法高效灵敏、准确可靠,可满足相关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联用方法同时测定食品模拟物(10%乙醇、20%乙醇、50%乙醇、3%乙酸和橄榄油)中偏苯三甲酸、偏苯三甲酸酐、间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的特定总迁移量[SML(T)]。食品模拟物浸泡待测样品,冷却至室温并混匀,水基食品模拟物经亲水性聚四氟乙酸针头过滤器过滤后进样;橄榄油用0.1%乙酸铵溶液提取后,下清液用亲水性聚四氟乙酸针头过滤器过滤后进样。用Synergi Polar-RP柱等度洗脱分离;质谱具电喷雾离子源,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运行;方法在5种食品模拟物中的定量限为0.004~0.04 mg/kg;在0.5~12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5);1.25,2.5,6.25 mg/kg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1.2%~121%,相对标准偏差为0.6%~4.5%。该方法满足欧盟(EU)NO 10/2011法规附表2中7种苯多酸及其衍生物的SML(T)的限量要求,并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新戊二醇的测定方法。样品采 用水、4%(体积分数,下同)乙酸、10%乙醇、20%乙醇、50%乙醇、95%乙醇和橄榄油作为食品模拟物进行 迁移试验后,水、4%乙酸、10%乙醇浸泡液直接过滤进样,其他乙醇类模拟物浸泡液采用氮吹方式去除大部 分乙醇后重新用水定容,橄榄油浸泡液采用 10% 乙醇萃取。经处理后的试液采用 ACQUITY UPLC? BEH C18 (50 mm × 2. 1 mm,1. 7 μm)色谱柱,以0. 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 子(ESI+ )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新戊二醇在10~100 μg/L(μg/k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 0. 999。在 10、20、100 μg/L(μg/kg)3 个加标水平下,方法回收率为 92. 8%~1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90%~8. 6%,检出限(LOD,S/N ≥ 3)为5 μg/L(μg/kg),定量下限(LOQ, S/N ≥ 10)为10 μg/L(μg/kg)。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易行、灵敏度高、稳定可靠的优点,涉及的食品模拟物 基本包括相关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类型,方法LOD和LOQ均低于相关法规和标准中的限量要求,能够满足食 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新戊二醇迁移量的检测需求,为相关产品监管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HILIC-MS/MS)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MEL)、三聚氰酸一酰胺(ADE)和三聚氰酸(CYA)的方法。食品接触材料分别采用水、4%乙酸、10%乙醇和橄榄油在70℃烘箱浸泡4h。水基浸泡液过0.45μm微孔薄膜后进入色谱柱,橄榄油提取物以凝胶色谱法净化后进入色谱柱。在优化条件下,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检测器检测,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测定。MEL、ADE和CYA分别在5~100、2~200、2~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分别为4.0、8.0、8.0μg/L。在5.0μg/L的添加水平下,MEL、ADE、CYA的平均回收率在98.9%~10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49%~5.44%之间。结果表明,该法可简便、快速、准确地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的迁移量。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2,6-二甲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迁移量的方法。采用水、4%(体积分数)乙酸、50%(体积分数)乙醇和异辛烷作为食品模拟物,样品经食品模拟物浸泡:水基模拟物浸泡液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测定,异辛烷浸泡液则直接测定。采用DB-1701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进行分离,选择离子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4种苯酚类抗氧剂在0.1~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LOD)均为0.01 mg/L,定量下限(LOQ)均为0.03 mg/L。在0.1、1.0、10.0 mg/L 3个加标水平下,方法的回收率为91.5%~110%,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9%~9.3%。该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4种苯酚类抗氧剂迁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同时测定5种食品模拟物(10%(v/v)乙醇、20%(v/v)乙醇、50%(v/v)乙醇、3%(w/v)乙酸和橄榄油)中偏苯三甲酸、偏苯三甲酸酐、间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的特定总迁移量(SML(T))的方法。用食品模拟物浸泡待测样品,冷却至室温并混匀,水基食品模拟物经亲水性聚四氟乙酸针头过滤器过滤后进样;橄榄油用0.1%(w/v)乙酸铵水溶液提取后,下层清液用亲水性聚四氟乙烯针头过滤器过滤后进样。用Synergi Polar-RP色谱柱(250 mm×4.6 mm, 4 μm)分离,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2 nm。5种食品模拟物中的定量限为0.1~0.2 mg/kg;水基食品模拟物在0.5~12 mg/L、橄榄油食品模拟物在0.5~12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991); 1.25、2.5、6.25 mg/kg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4.3%~105%,相对标准偏差为0.1%~2.3%。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色谱分离和线性关系较好,回收率和准确度高,完全满足欧盟(EU)No 10/2011法规附表2中7种苯多酸及其衍生物的SML(T)的限量要求,并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马明  周宇艳  周韵 《分析试验室》2014,(9):1087-1091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蜜胺制品中甲醛迁移量的方法。采用水、质量分数3%乙酸、50%乙醇、橄榄油作为食品模拟物对样品浸泡后,对浸泡液中的甲醛进行顶空提取后进色谱分析,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分离,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食品模拟物中甲醛的平均回收率为88.3%~97.6%;RSD为2.3%~4.1%。甲醛在水、3%乙酸中的检出限均为0.8 mg/L,在50%乙醇中检出限为2.0 mg/L,在橄榄油中检出限为0.8 mg/kg。方法适用于蜜胺制品中甲醛单体迁移量的快速测定。应用建立的方法研究了同等浸泡条件下不同食品模拟物对甲醛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蜜胺制品中甲醛在3%乙酸中迁移量最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制品中乙烯亚胺迁移量的测定方法。以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使用电喷雾离子源对目标物进行电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乙烯亚胺在4%乙酸、10%乙醇、95%乙醇与异辛烷模拟物中的线性范围为0.003 ~ 0.05 mg/L,检出限为1 μg/L;在橄榄油模拟物中的线性范围为0.003 ~ 0.05 mg/kg,检出限为1 μg/kg。各食品模拟物中,乙烯亚胺的加标回收率为96.0% ~ 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 ~ 5.9%。采用该方法对20批次实际样品进行检测,有2批次检出乙烯亚胺。该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度,适用于食品接触用纸和纸制品中乙烯亚胺迁移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非抑制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三异丙醇胺(TIPA)、N,N-二乙基乙醇胺(DEAE)等5种醇胺类物质迁移量的方法。方法选用水、3%(m/V)乙酸、4%(V/V)乙酸、10%(V/V)乙醇、20%(V/V)乙醇、50%(V/V)乙醇、橄榄油、正己烷等8种物质作为食品模拟物,满足水性、酸性、醇类与脂类食品的模拟。在优化条件下,目标物检出限在0.03~2 mg/kg之间(S/N=3),加标回收率在84.1%~118.6%,精密度在0.92%~4.1%(n=6)之间。  相似文献   

17.
肖晓峰  王建玲  刘艇飞  何军  陈彤  王吉 《色谱》2019,37(12):1383-139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法快速测定从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至10%(v/v)乙醇、3%(m/v,即3 g/100 mL)乙酸、4%(v/v)乙酸、20%(v/v)乙醇、50%(v/v)乙醇、95%(v/v)乙醇和橄榄油7种食品模拟物中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苯甲酸丙酯、苯甲酸丁酯和新戊二醇二苯甲酸酯的特定迁移量。考察了多种提取溶剂、QuEChERS dSPE EMR-Lipid试剂盒和Captiva EMR-Lipid试剂盒对橄榄油食品模拟物中7种对苯二甲酸酯或苯甲酸酯的提取或净化效果。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7种对苯二甲酸酯或苯甲酸酯在苯基柱上于17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检测波长为237 nm,进样量为10 μL。7种对苯二甲酸酯或苯甲酸酯在7种食品模拟物中的定量限为0.2~8.1 mg/kg、1~80 mg/L或8~160 mg/kg,相关系数r≥0.9998。在2或8、60、80或160 mg/kg 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91.7%~106%,相对标准偏差为0.1%~3.1%。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色谱分离和线性关系好,回收率和重复性较好,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同时测定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多种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特定迁移量的方法。采用30 g/L乙酸、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50%的乙醇和油类模拟物(异辛烷)这5种食品模拟物对塑料食品接触材料进行处理,对处理液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分析,外标法定量。该方法测定的40种目标化合物在相应的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定量限为0.01~1.00μg/L。考察了上述5种食品模拟物中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的特定迁移量,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46%~94.53%,相对标准偏差为3.25%~9.99%。应用该方法对市售塑料食品接触材料进行了测定,结果在部分样品中检出了不同含量的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限低,满足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特定迁移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
建立食品接触材料聚苯醚中2,6-二甲基苯酚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将聚苯醚样品加至食品模拟液中,于60℃下迁移2 h,再用乙酸乙酯提取。进样口温度为180℃,初始温度为80℃,保持2 min,以20℃/min升温至200℃,保持2 min,再升温至240℃,经DB–WAX气相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质谱法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2,6-二甲基苯酚的质量浓度在0.01~0.5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1 mg/L。用4%乙酸、10%乙醇、95%乙醇和异辛烷分别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方法的回收率为91.7%~104.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1%~4.63%(n=6)。该方法为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2,6-二甲基苯酚迁移含量测定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建立了食品接触用硅橡胶制品中6种环硅氧烷(D4 ~ D9)向50%乙醇、95%乙醇、异辛烷迁移量的检测方法,并应用于38批次实际样品的检测。取10 mL迁移实验得到的50%乙醇浸泡液,使用2 mL正己烷萃取,经过滤后测定,95%乙醇和异辛烷浸泡液直接经过滤后测定。采用HP-5 MS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4 ~ D9在0.05 ~ 1.00 mg/L或0.20 ~ 5.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不低于0.996 0。各目标物的检出限为0.02 ~ 0.07 mg/L,定量下限为0.05 ~ 0.20 mg/L,回收率为90.1% ~ 106%,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3%。使用该方法对市面上的食品接触用硅橡胶制品进行迁移实验,发现D4~D9向50%乙醇存在迁移风险;向95%乙醇和异辛烷迁移的检出率为80%,迁移风险最大。D4 ~ D9在95%乙醇和异辛烷第3次的迁移检出率显著大于第1次,而在50%乙醇中第1次迁移和第3次迁移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