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孔石莼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ou Q  Xu J  Wang Y  Xue C  Sun Z 《色谱》2010,28(7):668-672
建立了孔石莼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使用Folch法提取了孔石莼中的总脂,经过2 mol/L HCl-甲醇溶液的甲酯化处理后,采用GC/MS法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离分析,同时结合有机质谱学规律,分别对饱和脂肪酸甲酯、单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裂解规律和质谱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通过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标准品对照,鉴定出孔石莼中的24种脂肪酸,其中9,12,15-十八碳三烯酸、4,7,10,13-十六碳四烯酸和6,9,2,15-十八碳四烯酸3种主要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5.14%。通过对孔石莼中脂肪酸的分析,表明特征离子在脂肪酸甲酯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定性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利用GC/MS电子轰击电离和化学电离两种方法对马面鲀鱼油中饱和、不饱和脂肪酸(经甲酯化后)进行了测定,用色谱法作了定量,共鉴定出16种脂肪酸。  相似文献   

3.
GC/MS法快速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脂肪酸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于植物油中,我们先用KOH-甲醇方法将它转化为甲酯,用正交设计法探索出最佳的酯交换条件,整个过程5分钟可完成。然后用GC/MS/MSD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了8种食用植物油中六种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栀子油脂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方法。栀子油脂中脂肪酸组成较为简单,主要以软脂酸(38.0%)和亚油酸(53.4%)为主,营养价值高,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GC-MS法鉴别食用油和餐饮业中废弃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MS)方法对7种餐饮业中废弃油脂(简称废油脂)和5种合格成品食用油(简称食用油)中所有脂肪酸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废油脂中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受到氧化,使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 R)值明显小于同种类食用油中的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 R)值,其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分布与同种类的食用油中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分布有很大的区别,以及绝大部分废油脂中存在较大量矿物油。研究表明,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 R)值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分布可以鉴别废油脂。  相似文献   

6.
质谱特征结合等效链长定性分析植物油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质谱特征结合等效链长快速定性植物油中脂肪酸的方法。首先根据质谱特征判断脂肪酸的类型并鉴定出其中的饱和脂肪酸甲酯,然后利用它们的保留时间信息计算得到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等效链长值,与已建立的脂肪酸甲酯数据库对照实现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结构鉴定。用NaOH-甲醇对5种常见植物油(花生调和油、茶籽调和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中的脂肪酸进行衍生和提取,采用DB-23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分离脂肪酸甲酯的同系物和异构体,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结果表明,5种样品油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本方法无需标准品即可快速定性检测脂肪酸同系物及异构体,适用于油脂、食品中脂肪酸的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西奎  金祖亮  徐晓白 《色谱》1992,10(2):92-94
细菌细胞脂肪酸是与细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的重要组分,1963年Able等首次提出利用GC测定细菌细胞脂肪酸,为从分子水平探讨细菌生物学特性开辟了新的途径,现GC已成为细菌细胞脂肪酸分析测定的重要手段。以往的研究均是将脂肪酸转化为相应的甲基酯后,与脂肪酸甲酯标样的GC保留时间对照或以GC-MS定性。本文利用Kovats保留指数和Lee指数结合GC-MS,分析研究了细菌中常见的脂肪酸,探讨了利用Kovats保留指数和Lee保留指数定性的可行性,并以上述保留指数为定性的依据,分析鉴定了多种细菌的脂肪酸组成。 实验部 (一)主要仪器、试剂 GC-5890气相色谱仪,配有3392A积分仪(美国HP公司)。 VG-7070E-HE GC-MS仪,联有DS11/250数据  相似文献   

8.
GC/MS 法测定超临界 CO2 萃取茼蒿籽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C/MS分析了超临界CO2萃取茼蒿籽油的成分组成,共检出32种成分。茼蒿籽油主要由亚油酸(含量68.32%)、棕榈酸(10.80%)、油酸(6.39%)和长碳链脂肪酸组成;茼蒿籽油还含甾类(4.76%)和丰富的维生素E(3.9mg/g);研究了茼蒿籽油的理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应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贻贝,牡蛎体内的几种多环芳烃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贻贝,牡蛎样品经超声提取,层析分离后,由GC/MS测定,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模式,定性,定量检出了几种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10.
周波  毕荣山  孟柱  张伟 《分析试验室》2008,27(Z1):269-272
研究了间苯二甲酸二乙酯(DEIP)中微量杂质的化学成分,用减压精馏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离浓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工艺,谱库检索及人工解谱进行鉴定,鉴定出DEIP中主要11种杂质,用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建立了用GC/MS方法检测DEIP中微量杂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渔产丰富,鱼油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其中很多是长链不饱和脂肪酸,近年来有人利用鱼油作为降胆固醇的药物,也有人利用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前列腺素。为充分了解并更好地利用我国的鱼油资源,我们用毛细管色谱-质谱(电子轰击电离/化学电离)方法分析了一种海鱼——马面屯鱼的鱼油,并与一种淡水鱼——花鲢鱼的鱼油作了比较。虽然鱼油的分析近年来国外有很多报道,但尚未见到利用 GC/MS 来分析马面屯鱼油中脂肪酸成分的。两种鱼油分析结果对比后证实了马面屯鱼油中具有较多的长碳链不饱和脂肪酸,临床价值应高于花鲢鱼。  相似文献   

12.
哈士蟆油中脂肪酸的GC、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气相色谱(GC)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哈士蟆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共鉴定出10种脂肪酸并用气相色谱法作了定量,对所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脂肪酸的衍生化处理,再利用色谱(GC)和色谱一质谱(GC-MS)等分析手段,对小茴香超临界CO2萃取产物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剖析,共鉴定出九种脂肪酸,其中,十八碳一烯酸、十八碳二烯酸和棕榈酸是其主要成分,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75.12%、15.18%和5.34%.  相似文献   

14.
结合气相色谱分离技术和MS/MS串联质谱筛查技术,通过选定目标母离子进行碰撞诱导解离,获取精确质量子离子信息,实现汽油馏分中噻吩类化合物的痕量筛查分析.选取5种不同碳数取代噻吩类化合物作为标准物绘制定量标准曲线,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GC/Q-TOF MS)直接测定汽油中噻吩类化合物的方法.利用该...  相似文献   

15.
生物柴油树种油脂脂肪酸组成对燃料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目前中国主要开发或具有开发潜能的10种生物柴油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果实或种子油脂脂肪酸组成对合成生物柴油燃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本植物生物柴油产品十六烷值、碘值、氧化安定性等燃料特性主要由原料油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决定,脂肪酸不饱和度低于133.13,十六烷值(GB/T 20828-2007)和碘值(EN 14214)就可以达标。生物柴油产品冷滤点随着长碳链饱和脂肪酸的增加而升高,脂肪酸饱和碳链长度因子分别小于8.41和2.72时,可以满足冷滤点0℃和-10℃的要求。高品质生物柴油的原料中应该具有较高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通过油脂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组成绘制出生物柴油特性三角预测图,为预测生物柴油产品燃料特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酱香型珍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酱香型珍酒进行了化学处理,分类收集组分,将各组分用GC—MS联用法进行分离与定性定量测定。分离出200多个色谱峰,鉴定出了4个化合物。并平行地进行了与茅台酒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两种酒的主要组分一致,含量接近。  相似文献   

17.
色谱与色谱/质谱法相结合分析热裂解汽油C9馏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  刘文民  徐媛  关亚风 《色谱》2006,24(6):615-618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GC-FID)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热裂解汽油C9 馏分的组成。实验使用PONA毛细管气相色谱柱(100 m×0.25 mm i.d.×0.5 μm),根据烃类化合物在PONA柱上的保留规律,以正构烷烃标样保留值作为碳数分布依据,定量分析了裂解汽油C9 馏分中烃类化合物的碳数分布和单体烃含量;用GC/MS联用技术和CGC保留值定性法相结合对裂解汽油C9 馏分中相对含量大于0.2%的39种化合物进行了定性。  相似文献   

18.
GC/MS分析活性炭车间及周围大气中的PAH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色质联用 (GC MS)技术对活性炭车间炭化炉尾气及周围大气中多环碳氢化合物 (PAHs)进行了分析 ,定性、定量测定出 43种PAHs化合物 ,为解决由此产生的污染 ,改进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邹龙  林洪  江洁 《分析化学》2007,35(7):983-987
建立了不同鱼贝类肌肉组织中以氘代同位素为内标测定β-雌二醇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样品中加入内标β-雌二醇-D2和乙酸钠缓冲溶液匀质后,用乙腈超声提取,经过正己烷脱脂,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和柱前三甲基硅烷化后,进行GC/MS分析。根据β-雌二醇和内标衍生物保留时间、主要特征离子及其相对丰度和平均质谱图定性;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根据β-雌二醇和内标衍生物定量离子质量色谱图的峰面积比值,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在0.005~0.25mg/L范围内,衍生物定量离子峰面积比值与β-雌二醇浓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5;方法定量检出限为0.2μg/kg。当添加水平为0.2~5.0μg/kg时,回收率为68.5%~100.1%,相对标准偏差为4.8%~10.1%。通过对市场上7种鱼贝类的检测,进一步证明该法可实现对样品进行灵敏、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人体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质膜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Whitsett法提取18只正常足月妊娠分娩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质膜(SPM),采用Landon法提取脂质,使用气相色谱法和丁二酸二乙二醇酯(DEGS)填充柱分离测定SPM的脂肪酸,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将13种碳数大于14的脂肪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定量出的脂肪酸占出峰物质总量的74.1%,其中饱和脂肪酸为30.64%,不饱和脂肪酸为43.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