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二茂铁为原料,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Vilsmeier-Haack反应等合成了12个新型1-取代咪唑二茂铁与非对称1,1’-双取代咪唑二茂铁,其结构经1H NMR,IR和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2.
乙基二茂铁与乙酰丙酸甲酯的缩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聚磷酸-浓硫酸-甲醇为催化剂和环已烷为溶剂,由乙基二茂铁与乙酰丙酸甲酯缩合合成4,4-双(乙基二茂铁基)成酸甲酯,转化率73%,产率84%。正交实验法获得的适宜反应条件:乙基二茂铁55mmol,乙酰丙酸甲酯75mmol,浓硫酸3.0mL,环已烷20mL,甲醇11mL。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13C NMR确证了缩合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双二茂铁基烷酰化衍生物的还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茂铁甲烷,2,2-双二茂铁丙烷,2,2-双二茂铁基丁烷,2,2-双二茂铁基戊烷与乙酸酐、丙酸酐、正丁酸酐通过傅氏酰基化反应生成一系列双二茂铁基烷的酰化衍生物,再经LiAlH_4还原得到318个相应的α-羟基双二茂铁烷衍生物。文中并对它们的红外光谱和~1H NMR谱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3-卤氧化吲哚、哌啶或吡咯烷为起始原料,碳酸钠为催化剂,于65 ℃经3-叔胺基化反应,合成了15个新型的3-哌啶/吡咯烷氧化吲哚,收率84%~93%,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甲酰基二茂铁和2-乙酰基吡啶为原料, 合成了3个1-芳香酰基-3-(2-吡啶基)-5-二茂铁基-2-吡唑啉衍生物(3~5), 通过红外光谱、质谱、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 并对化合物4的单晶结构进行了解析. 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紫外、荧光光谱, 并借助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从理论上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6.
通过1,1′-双乙酰基二茂铁双肼腙与芳醛(酮)的缩合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1,1′-双乙酰基二茂铁席夫碱,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二茂铁侧链上具有手性中心的杂原子的邻位导向作用合成了具有平面手性和中心手性的二茂铁亚砜膦配体(3),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将络合物Pd-3用于催化1,3-二苯基-2-丙烯基乙酸酯与丙二酸二甲酯/氢化钠的模板反应,收率92%,20%ee。  相似文献   

8.
通过乙酸1-(2-二苯膦基二茂铁基)-乙基酯和二甘醇反应,制得新的醚基化的二茂铁基膦配体2-二苯膦基二茂铁基-乙基-5-羟基-3-氧杂戊醚(产率77%),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31P NMR及MS鉴定。 初步研究发现,该醚基化的二茂铁基膦可作为支持配体应用于钯催化的Suzuki反应中,可催化溴代芳烃及带吸电子基的氯代芳烃与苯基硼酸偶联反应制得相应的联芳烃。 催化反应数据表明,配体中的醚氧与Pd中心的配位作用对提高该Pd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
(R)-3二甲氨基吡咯烷是合成药物巴氟替尼的关键手性中间体。本文以L-苹果酸为起始原料,经过环化、还原、过磺酰化、脱保护等反应合成了(R)-3-二甲氨基吡咯烷,总收率31.45%,其结构经1 H NMR, 13C NMR和IR确证。并对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二茂铁侧链上具有手性中心的杂原子的邻位导向作用合成了具有平面手性和中心手性的二茂铁亚砜膦配体(3),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将络合物Pd-3用于催化1,3-二苯基-2-丙烯基乙酸酯与丙二酸二甲酯/氢化钠的模板反应,收率92%,20%ee.  相似文献   

11.
光谱法分析乙丙共聚物的序列结构及链节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FTIR, 1 H NMR和 13 C NMR分析乙丙共聚物的序列结构与链节比. 通过对乙丙共聚物 1 H NMR, 13 C NMR和 13 C-1 H二维核磁共振谱的综合分析, 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归属, 并提出了不同位置碳原子积分面积相关性分析方法, 该方法避免了烦琐的理论计算, 可简便地得到乙丙共聚物的主要序列结构. 通过比较 1 H NMR和 13 C NMR计算乙丙共聚物中乙烯、 丙烯链节比, 表明可以用 1 H NMR代替 13 C NMR完成对乙丙共聚物中乙烯、 丙烯链节比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2.
沈永嘉  倪彩英 《有机化学》1994,14(4):390-396
通过Adole反应和Grigard反应合成了相应的两种立体异构的1,3,5-三-α-萘基苯. 报道了它们的UV, IR, FD-MS和NMR . 论了两种异构体的^1H NMR 和^1^3C NMR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Five new xanthones, namely Garcinexanthones A-E (1-5), were isolated from the barks of Garcinia xanthochymu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al analysis, primarily NMR, MS, and UV. The complete assignments of the (1)H NMR and (13)C NMR chemical shifts for the compounds were achieved by using 1D and 2D NMR techniques, including DEPT, HSQC, and HMBC NMR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4.
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methodology was assessed regarding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additives in three types of polylactide (PLA) intended as food contact materials. Additiv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the LNE/NMR database which clusters NMR datasets on more than 130 substances authorized by European Regulation No. 10/2011. Of the 12 additives spiked in the three types of PLA pellets, 10 were rapidly identified by the database and correlated with spectral comparison. The levels of the 12 additives were estimated using quantitative NMR combined with graphical computation. A comparison with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tended to 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NMR by demonstrating an analytical difference of less than 15%. Our results therefore demonstrat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NMR methodology for rapid assessment of the composition of PLA.  相似文献   

15.
收集了常见的31种含磷无机化合物和84种含磷有机化合物,首次建立了含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库,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31P NMR技术快速检测洗涤剂中含磷化合物的方法.对洗衣粉、金属清洗剂和除油剂样品进行31P NMR分析,经与31P谱图库比对,可快速确定含磷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10种洗衣粉中仅有1种检出含磷化合物,其...  相似文献   

16.
对7种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及其二元复配体系进行了核磁共振(NMR)分析,探索了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复配物的5种分离方法,比较了这5种分离方法对二元组分表面活性剂复配物的分离效果,并初步建立了核磁共振法分析多元表面活性剂复配产品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对3种企业样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了NMR测试,确认了各表面活性剂1H NMR的谱峰归...  相似文献   

17.
The solution structure of the Pd(II) complex of mn-12-S4 was studied in detail by NMR spectroscopy. The stoichiometry of the complex was determined by 1H NMR titration experiments. 3J(H,H) coupling constant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2D J-resolved NMR spectrum of the complex providing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S-C-C-S torsional angles. Further conclusions about the conformation of [Pd(mn-12-S4)](BF4)2 were drawn from experimental NOEs. The results of the NMR study were corroborated by molecular modelling.  相似文献   

18.
氨基酸酯-烷基醚混合取代聚膦腈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聚膦腈高聚物,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用作生物医用材料。若在其侧链引入对热(如烷氧基醚)或对pH值敏感和可生物降解的基团(如氨基酸酯),则可得到具有环境敏感性和可生物降解性能的高聚物,这些高聚物可望作为药物载体,用于药物的控制释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并分离提纯了1位和4位单取代的苯并咪唑萘酰亚胺(NBI)类化合物1~4,对化合物1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3C HSQC、1H-13C HMBC、1H-1HCOSY多种NMR技术)进行了详细解析,对其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归属,并使用了GIAO和CSGT两种方法量化计算核磁位移,通过多种波谱学技术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取代苯胺为起始原料,依次经缩合反应和硼氢化钠还原制得1,2-二胺(4a,4b);4a和4b分别与苯基二氯化膦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大位阻二氨基膦配体,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31P NMR和HR-MS(ESI-TOF)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