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成路  王利东  广东  申洪江  李元东  王杨 《应用化学》2009,26(11):1301-1304
以1,3-环己二酮为原料,经过甲基化反应和羰基保护构筑了A环合成子(5)。以邻甲基苯甲醚为原料,对位溴代、与环氧乙烷加成和进一步溴代等反应合成了C环合成子(9)。化合物5与9的格氏试剂偶联和关环反应完成目标产物3-羰基-10-去甲基-12-甲氧基-13-甲基罗汉松烷(11)的全合成。各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结构均经红外光谱、核磁、质谱等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实现了目标产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以廉价易得的异戊基溴为起始原料,以烯丙基二异松莰烷基硼烷参与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和Yamaguchi酯化反应为关键步骤,实现了对(-)-(3S,6R)-3,6-二羟基-10-甲基十一酸(总收率27.5%)及其三聚体(总收率24.5%)的不对称全合成。  相似文献   

3.
10-苯基-3-磺酸基-吖啶酮测定DNA的荧光分析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核酸作为重要的遗传物质,是化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它的定量测定对于研究核酸的生物化学反应,发展核酸的医药制品以及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均有重要意义[1-3]。由于天然核酸的荧光量子产率低,直接利用天然荧光研究其结构和性质受到限制。近年来人们对核酸  相似文献   

4.
以雌酚酮为原料,以取代的苯甲酰作为雌酚酮酚羟基的保护基,乙二醇为雌酚酮羰基的保护基,经过溴代、脱溴和水解等5步反应,通过优化反应路线、反应试剂及反应条件,以65%的高收率制得3-羟基雌甾-1,3,5(10),15-四烯-17-酮.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结构经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波谱(NM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确证.  相似文献   

5.
反式9, 10-二氢-9, 10-二苯基-9, 10-菲二醇包结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一种具有螯形结构的反式-9, 10-二氢-9, 10-二苯基-9,10-菲二醇(1)作为主体分子。它能与许多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诸如DMF, DMSO, 吡啶, 哌啶, 喹啉, 异喹啉等形成包结化合物。本文还报道了这些包结化合物的IR, 粉末XRD的表征, 用^1H NMR谱测定了它们的分子摩尔比。DMF包结物的单晶四圆X衍射结果表明主体分子1与客体分子形成的包结物为配位笼状包合物。  相似文献   

6.
阻燃抗氧剂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氧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henylphenol,phosphorus trichloride and aluminium trichloride were mixed and rea cted between 60~215℃ for about 11h,then vacuum-distill ed at 202~235℃ under pressure of -750mmHg.The distillate was added to sodium c arbonate solution for hydrolysis.The product was then crystallized by acid,filte red,dried.Vacuum-dehydration reaction and grinding were followed to give the ti tle product.  相似文献   

7.
10-羟基-5,10-二氢磷杂吖嗪-10-氧化物硝基衍生物的还原反应研究报道始见于1978年.尹志刚等进一步对2-硝基-10-羟基-5,10-二氢磷杂吖嗪-10-氧化物进行了催化加氢研究,结果发现,催化剂用量达到底物质量的7.5%以上,反应介质为中性或弱碱性,该化合物能够被顺利还原[1].该还原方法缺点是Pd/C催化剂不能够回收利用,还原成本高,需要较高氢气压力,危险性大,从而不利于该染料中间体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甲基乙烯酮为原料,用乙炔基格氏试剂对其加成,然后水解得到目标物3-甲基-1-戊烯-4-炔-3-醇。研究了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在25℃的反应温度下,目标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产率为50%,减压蒸馏纯化后收率为30%。目标产物用1HNMR、I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dl-10-羟基喜树碱及dl-10-甲氧基喜树碱的全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详细报道以1',2',3',5'-四氢-5'-氧代-6'-氰基-7'(1-乙氧羰基)丙基-螺(1,3-二噁茂烷-2,1'- 吲嗪)为原料,经6步及5步反应合成dl-10-羟基喜树碱及dl-10-甲氧基喜树碱的方法。合成产品与天然生物碱的薄板层析、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均一致。dl-10-羟基喜树碱正在临床试用中。  相似文献   

10.
王泽宇  丁刚  殷中琼  乐贵洲 《合成化学》2015,23(12):1150-1152
以3-苯基-1-茚酮(1)为原料,THF为溶剂,二异丙基氨基锂(LDA)为碱,与碘代烷(RI)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4个3-取代-3-苯基-1-茚酮类化合物(3a~3d),其中3b~3d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和EI-GC-MS表征。在最佳反应条件[1 1.0 eq., LDA/RI=2.1/1.5(当量比),于0 ℃~rt反应5 h]下,3a~3d收率为70%~80%。  相似文献   

11.
在10℃,3,3-二甲硫基丙烯酸酯、吲哚和三氟乙酸(TF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5时,研究了3,3-二甲硫基丙烯酸酯的吲哚化反应.通过控制产物在硅胶的停留时间选择性制备了3-吲哚基-3-甲硫基丙烯酸酯(83%~85%)和3-吲哚基-3-氧代丙酸酯(83%~89%).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且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12.
设计并合成了四种基于10-甲基-10H-吩噻嗪-5,5-二氧化物为受体(A),9,9-二甲基-9,10-二氢吖啶(DMAC)或吩噁嗪(PXZ)为给体(D)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化合物1a、1b、2a和2b,并研究它们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2a甲苯溶液的最大发射波长(λmax)和除氧后的荧光量子效率(Φd)分别为422 nm和0.367,而1a和1b分别为455 nm、0.083和511 nm、0.098.室温下1a和1b掺杂的PMMA薄膜的荧光寿命(τfilm)分别为5.78和20.00μs.根据77 K时的时间分辨荧光和磷光光谱得到1a和1b的最低单重态(S_1)-最低三重态(T_1)的能级差ΔE_(ST)分别为0.203和0.177 e V,表明它们都是潜在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热重分析表明四种化合物热分解温度高于420℃.  相似文献   

13.
3-甲基-3-乙酰基-4-乙氧甲酰-环己酮的合成;甲基乙酰基乙氧甲酰环己酮;甲基乙氧甲酰环己烯酮;硝基乙烷;甲基硝基乙基乙氧甲酰环己酮;氟化四丁基铵;三氯化钛  相似文献   

14.
通过乙酰基二茂铁与取代苯甲醛(邻硝基,邻甲氧基苯甲醛)的缩合反应,制得了标题化合物,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中之一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分子结构中苯环平面几乎垂直于两茂环平面。羰基与次甲基的平面近似平行与茂环,而与苯环的二面角为78.95°  相似文献   

15.
朱峰  郭文生  林永成 《有机化学》2001,21(9):655-657
按文献方法合成了一个螯形主体分子,反式-9,10-二氢-9,10-二(1-萘基)-9,10-菲二醇。研究发现该主体可以和一些含氮杂环化合物形成一定比例的晶体包合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二环己胺包合物的晶体结构表明,包合物中主客体之间存在O-H…N氢键相互作用,客体分子包合在主体分子形成的空腔中。  相似文献   

16.
翟娇娇  姚志刚  徐凡 《有机化学》2014,(8):1639-1645
3-氮杂芳基-3-羟基-2-羟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近年来吸引了化学家的关注.本工作以经典Lewis酸AlCl3催化2-甲基吡啶化合物与靛红的加成反应,高效合成了3位氮杂芳基取代的3-羟基-2-羟吲哚化合物.与已有报道相比,该方法所用催化剂简单、易得、价廉,且催化剂用量较小,反应收率高.同时,我们根据原位核磁的结果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7.
18.
2-氨基-10-羟基-5;10-二氢磷杂吖嗪-10-氧化物的合成、诱变性及应用;二氢磷杂吖嗪; 吡唑啉酮; 合成; 结构鉴定; 诱变性  相似文献   

19.
以廉价易得的苦参碱为起始原料,经过开环、酯化反应、水解等步骤,得到4-((3aS,3aS,10aR)-2-(叔丁氧基羰基)十氢-(1H,4H)-吡啶并[1,6]萘啶-1-基)丁酸(5)。5再经过Curtius重排反应,得到叔丁基(1R,3aS,3aS,10aR)-1-(3-(((苄氧基)羰基)氨基)丙基)八氢-(1H,4H)-吡啶并[1,6]萘啶-2(3H)-羧酸叔丁酯(6)。然后,6脱去Cbz基团得到(1R,3aS,3aS,10aR)-1-(3-氨基丙基)八氢-(1H,4H)-吡啶并[1,6]二氮杂萘-2(3H)-羧酸叔丁酯(7),最后,7脱去Boc基团成功得到苦参碱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3-((1R,3aS,3aS,10aR)-十氢-(1H,4H)-吡啶并[1,6]萘啶-1-基)丙-1-胺(8),总收率28%。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体的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确证。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3-亚烷基异吲哚啉-1-酮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潜力,构建新型的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本文以3-亚烷基异吲哚啉-1-酮和醇为原料,在三氯硅烷与路易斯碱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一系列3-烷氧基-3-烷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并初步尝试了以手性路易斯碱催化该反应。综上,本文建立了一种新型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条件具有温和、操作便捷、底物适用范围广和收率普遍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