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化学   46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96篇
综合类   59篇
数学   475篇
物理学   2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奇妙的化学世界”是天津师范大学面向全校非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课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等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涉及当今活跃的科研领域和生活实际。课程采用多种方式如图片展示、教学辅助视频、小组讨论、调查问卷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下掌握课程内容。此外,力求做到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避免了化学专业课程中的复杂多变的化学结构描述。  相似文献   
42.
伴随建系而生的吉林大学物理化学学科是吉大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70年的发展中为整个化学学科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吉大物化人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思想,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回顾了吉大物理化学学科的历史沿革,展现了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吉大化学70周年华诞之际,谨以此文向为吉大物化学科建设做出贡献的前辈致敬。  相似文献   
43.
对神东上湾煤(SDR)及其岩相分离所得惰质组富集物(SDI)分别进行核磁(13C-NMR)、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得到煤结构单元信息,与元素分析数据相结合构建了SDR和SDI的结构模型,用ACD/CNMR predictor软件计算结构模型的 13C化学位移。结果表明,SDR芳香结构主要是缩合程度为2的萘,SDI主要是菲和萘,SDI较SDR结构芳香度较高,两个结构中氧主要以羰基氧和羟基氧的形式存在,氮主要以吡咯和吡啶形式存在,两个结构模型计算得到核磁谱图与实验谱图吻合较好,结构式分别为C181H136N2O24和C186H148N2O22。  相似文献   
44.
针对人教版选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4章第3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时2“金属的防护”进行教学实践探索,融合STEM教育理念促进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选用任务情境“家用电热水器碳钢内胆防腐”,通过实验探究构建起电化学防护的认知模型,再将模型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进行热水器内胆的防腐设计。在真实情境问题的解决中,将知识、方法、应用等3者融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逐步内化并表现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5.
袁君亚 《化学教育》2022,43(7):21-25
以高三复习课“平衡原理的应用”为例,通过真实情境的剖析让学生感知模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提炼模型,并进行针对练习运用模型,变式训练体会模型,让学生在实践中以模型思维为突破,深入领悟建构模型的实质,有序解决复杂化学问题,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6.
李玲  王娟  王凯 《化学教育》2022,43(12):34-39
基于本校无机化学的课程特色,拟定课程思政目标,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对应。在无机化学课程的资源端(MOOC平台)、教学端(超星学习通)、服务端(微信公众号)等均融入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三端合一”显隐结合的课程思政方法,为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在实验室里的实验教学过程涉及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不仅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且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也能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厦门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在强化实验教学环境内涵建设、提高实验环境育人质量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期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思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48.
作为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锰氧化物以其多晶型、储/释氧能力强、蕴含丰富氧物种、结构缺陷可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苯系物的热催化氧化。其中,具有众多特性的氧空位能有效促进苯系物的完全催化氧化,因而成为各界研究的焦点。我们综述了常见的氧空位构建方法及表征技术,并总结了在苯系物催化氧化过程中,锰氧化物中氧空位的几种重要作用机制对催化活性和抗水性能的积极影响。最后文章对氧空位构建新方法、形成机理、具体过程及其在锰氧化物热催化氧化苯系物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9.
吉林大学应用化学学科始建于1986年,依托吉林大学化学学科深厚理论基础与学术优势,经过几代应用化学学科人的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理工兼备”的学科特色。在吉林大学化学学科70华诞之际,回顾了应用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应用化学学科在本科教学与专业特色、科学研究与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3个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今后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50.
石磊  崔佳玉  胡杨林  张博  高崴  李乙 《化学教育》2022,43(14):65-68
学科交叉融合是前沿重大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是学科原始创新及新学科产生的重要路径,更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学科交叉融合的根本目的在于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运用知识的融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展跨学科研究创造新知识、解决前沿重大现实问题等。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充分利用学科交叉培养人才的优势,整合化学学科和校内外、国内外优质资源,搭建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构建“大师-大平台-大学科”育人机制,产出原创性成果,促进化学学科原始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