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3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1571篇
化学   6422篇
晶体学   128篇
力学   89篇
综合类   42篇
数学   236篇
物理学   99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孟祥茹  徐虹  潘彦  侯红卫 《结构化学》2003,22(3):359-362
采用水热法用Ni(NO3)26H2O和异烟酸制备出了一种新的由配合物形成的三维超分子体系—[Ni(C6H4O2N)2(H2O)4],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 所得晶胞参数为: a = 6.9228(4), b = 9.6664(19),c = 6.322(1) , a = 96.86(3), b = 113.33(3), g = 110.35(3)°, V = 347.6(1) 3, Z = 1, Mr = 374.98, Dc = 1.791 g/cm3, F(000) = 194, m = 1.443 mm-1。用1362个可观察的 (I > 2s(I))衍射点,修正123个结构参数, 最终偏离因子R = 0.0444,wR = 0.1271。在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Ni(C6H4O2N)2(H2O)4]中,Ni处于1个稍微拉长的八面体的中心; 各个结构单元之间通过氢键OH…O相互连接,形成了无限伸展的具有层状结构的三维超分子体系。 另外,从差热及热重曲线可以看出,该化合物加热到154 ℃时开始分解, 首先失去4个H2O,再失去2个异烟酸根,最后残余物为NiO。  相似文献   
92.
Yu Luo  Yuhua Mei  Wei Lu  Jie Tang 《Tetrahedron》2006,62(39):9131-9134
A concise method to synthesize benzo[c]phenanthridine alkaloid, nornitidine, was developed utilizing nickel- or palladium-catalyzed iminoannulation of an internal alkyne. The advantages of this strategy included readily available starting materials, inexpensive reagents, short reaction steps, and good yields.  相似文献   
93.
新定义的价连接性指数与有机物理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道武  余训民 《有机化学》2004,24(5):525-536
基于分子中成键原子i的结构特征和所处的化学环境,新定义了原子的价点价δYi,以价连接矩阵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新的能表征含多重键、杂原子分子结构信息的价连接性指数mωY. mωY对有机化合物异构体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区分能力.用0ωY, 1ωY和分子中的含碳数NC研究了有机物的一系列理化活性,其相关性良好,并发现不同的性质,0ωY, 1ωY和NC所起的作用程度是有所不同的.新模型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便,对不同类型有机物的不同理化活性具有良好的估算和预测能力,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均优于相应文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
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法研究主体分子六次甲基四胺与客体分子二氯化六水合钴(Ⅱ)和结晶水包结物晶体结构。其分子式为[(CH2)6N4]2·[(Co(H2O)6]Cl2·4H2O,Mr=59038。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3341个衍射点,其中3148个独立衍射点,2754(F0>6σ(F0))为可观察反射点。在晶胞内,客体分子和结晶水形成氢键:,客体分子与主体分子形成氢键晶胞之间形成氢键晶胞之内和晶胞之间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以及结晶水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相联系形成稳定的晶格。  相似文献   
95.
2-甲砜基-4,6二甲氧基嘧啶和N-(4-丙氧羰基苯基)-2-羟基苄胺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反应, 生成标题化合物4-[2-(4,6-二甲氧基-2-嘧啶氧基)苄胺基]苯甲酸正丙酯,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23H25N3O5,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n,晶胞参数为a = 14.8504(8),b = 9.4420(4),c = 16.3129(9) 牛 = 104.881(1)埃琕 = 2210.6(2) 3,Z = 4,Dc = 1.272 g/cm3,F(000) = 896.00,(MoK? = 0.91 cm-1,R = 0.051,wR = 0.118,获得19761衍射数据,其中独立衍射点5004个。经元素分析、IR、MS和HNMR等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分子结构中,各有3个不同的共轭平面。嘧啶环和苯环(C(7) C(12)),及苯环(C(14) C(19))的夹角分别为99.18 , 164.15埃?个苯环之间的夹角为94.93啊;衔锍世啻焦瓜蟆?  相似文献   
96.
通过希土氯化物与L-脯氨酸反应,制得了四种新的希土脯氨酸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Ln(prol)Cl_3·nH_2O(Ln=Y、La、Sm和Er).用化学分析、电导测定、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产物的组成,讨论了金属-配体的化学键性质。  相似文献   
97.
六次甲基四胺与酚类化合物包结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shop开发的主体化合物1,6-二甲基-1,6-二羟基二环[3,3,1]壬烷可与乙酸乙酯等形成包结物~[1,2],柏木醇通过氢键作用可与酚类化合物形成包结物~[3].比较上述两个主体分子的结构可知,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桥环化合物,且具有近似球状的分子结构.考虑到六次甲基四胺也是一个球状桥环化合物,且具有与客体分子形成氢键的条件,故它与酚类化合物的包结现象也有助于氢键共晶现象的研究~[4].  相似文献   
98.
本文合成了两个新的对空气极敏感的希土烯丙基化合物,由无水希土氯化物与希丙基锂在四氢呋喃—乙醚中反应制得。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确定其组成为:Li2Ln(C3H5)5·3Dioxane(Ln=Gd,Lu)。  相似文献   
99.
自六十年代以来陆续发现稀土化合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药效作用 ,使稀土元素在药物上的应用展现出广阔前景。目前 ,已有不少稀土化合物应用于临床 ,如抗凝血药物 3 磺酸异烟酸钕、左旋糖酸镨、钕混合物 ;消炎药水杨酸钐等。合成具有生物活性配体的稀土配合物是寻找有效稀土药物的一条途径。瑞香素是一具有抗菌、抗炎、抗凝血等生物活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 ,其分子结构为 :稀土与香豆素类的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己有不少报道[1,2 ]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类配合物的性质和生物活性 ,我们合成了六种瑞香素稀土配合物。1 实验部分1 .1 仪器及试剂…  相似文献   
100.
The influence of the solvent and the substituents on the complexing properties of methyl and phenyl glycine derivatives i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a computer analysis of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results,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he complexes ofN-methylglycine,N,N-dimethylglycine,N-phenylglycine and phenylglycine with H+ and with Ni(II), Cu(II), Zn(II) were determined. The ligand-metal coordination mode as well as the zwitterion level in percent in ligand/proton systems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al analyses and equilibria studies.
Komplexbildung der Methyl- und Phenylglycin-Derivate in ihren Verbindungen mit dem Proton und Ni(II), Cu(II) und Zn(II)
Zusammenfassung Der Einfluß des Lösungsmittels und der Substituenten auf die komplexbildenden Eigenschaften der Methyl- und Phenylglycin-Derivate wird diskutiert. Anhand einer Computer-Analyse von potentiometrischen Daten wurden die Zusammensetzung und die Beständigkeitskonstanten der Komplexe vonN-Methylglycin,N,N-Dimethylglycin,N-Phenylglycin und Phenylglycin mit H+, Ni(II), Cu(II) und Zn(II) festgestellt. Mittels spektroskopischer Methoden und Gleichgewichtstudien wurde der Koordinationstyp des Liganden mit dem Metall festgestellt sowie der Prozentanteil des Zwitterions im Ligand/Proton-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