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8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次澳酸氧化葡萄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分光光度法在近 中性介质 中对 H O Br氧化葡萄糖的反 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 反 应对葡萄糖和 H O Br 都是一级,反 应有 负盐 效应,并 随 Br一浓 度的增 加,反 应速度 减慢.本文还提出 了可能的反 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2-甲砜基-4,6二甲氧基嘧啶和N-(4-丙氧羰基苯基)-2-羟基苄胺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反应, 生成标题化合物4-[2-(4,6-二甲氧基-2-嘧啶氧基)苄胺基]苯甲酸正丙酯,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23H25N3O5,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n,晶胞参数为a = 14.8504(8),b = 9.4420(4),c = 16.3129(9) 牛 = 104.881(1)埃琕 = 2210.6(2) 3,Z = 4,Dc = 1.272 g/cm3,F(000) = 896.00,(MoK? = 0.91 cm-1,R = 0.051,wR = 0.118,获得19761衍射数据,其中独立衍射点5004个。经元素分析、IR、MS和HNMR等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分子结构中,各有3个不同的共轭平面。嘧啶环和苯环(C(7) C(12)),及苯环(C(14) C(19))的夹角分别为99.18 , 164.15埃?个苯环之间的夹角为94.93啊;衔锍世啻焦瓜蟆?  相似文献   
3.
离子色谱分离-抑制电导检测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新型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器对吲哚 3 乙酸和吲哚 3 丁酸在流速为 1.5ml·min- 1,2 .5mmol·L- 1Na2 CO3 和 1.0mmol·L- 1NaHCO3 和 10 % (体积分数 )甲醇水的混合淋洗液下能够较好的分离 ,吲哚 3 乙酸和吲哚 3 丁酸检出限分别为 1.4 5 4和 4 .86 2mg·L- 1(S/N =3) ,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重现性。在土壤样品中其加标的回收率分别为 10 3.7%和 97.9%。  相似文献   
4.
铜(Ⅱ)的嘧啶类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二价铜与多取代嘧啶类(L1或L2)的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和差热-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它们的性质、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u(L1)Cl2]·12H2O和[Cu(L2)Cl2]。  相似文献   
5.
嘧啶类铜(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嘧啶类衍生物;除草剂;嘧啶类铜(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2-二甲胺基6-羟基-4-基嘧啶与铜(Ⅱ),锌(Ⅱ)的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和摩尔电导等方法对产的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金与烷基硫醚类形成的配合物已有广泛的报导,但金与双硫醚形成的配合物研究较少。我们首次合成以1,3—双(正丙基硫代)丙烷为配体的金配合物,由于含AuS键的化合物在“金疗法”上的重要性,因此研究此类配合物是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七种硫醚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金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硫醚结构与萃取过程热力学函数的关系,用多种实验方法确定了被萃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AuC1,R,SR=(其中R1,与R2为相同或不同的烃基).萃取过程属配体取代反应.还考察了贵金属离子钯(Ⅱ)、铂(Ⅴ)对董取金(Ⅲ)的影响,表明本文所选用的试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以2-巯基苯甲酸、取代苯胺和2-甲砜基-4,6-二甲氧基嘧啶为原料,经酰氯化、酰胺化、还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N-取代苯基-2-(4,6-二甲氧基-2-嘧啶硫基)苄胺类化合物,经氢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对原位微区分析标准样品制备技术(熔融玻璃法、粉末压片法、压制烧结法、直接采用天然均匀矿物法及人工晶体合成法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各自的应用领域,尤其是深空探索领域,并对陶瓷制备技术在微区分析标准样品研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3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