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化学   11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云  徐小湛 《工科数学》1997,13(4):175-179
本将矩阵的初等变换的概念推广到分块矩阵上并建立了计算分块矩阵的逆矩阵和分块方阵的行列式的若干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疏水性高氯酸二水(四胺)合钴(Ⅲ)配合物,研究了它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形成的金属2胶束催化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水解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此金属胶束对磷酸二酯水解的速率大约提高10^4倍,这主要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pH效应和浓聚效应所致,暗示着顺式二水类配合物形成的金属胶束是一个潜在的磷酸二酯水解剪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两种不对称Salen-Mn(Ⅲ)配合物催化α-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的水解动力学.提出了相应的PNPP催化水解机理,讨论了底物浓度、体系的酸碱度、温度以及配合物结构对PNPP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此两种Schiff碱锰(Ⅲ)配合物在催化PNPP水解中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PNPP水解速率随着底物浓度、体系pH值的增大而增大;在15~55℃温度范围内,未观察到催化剂失活现象;其中,带有苯并氮杂-15-冠-5侧基的不对称Salen-Mn(Ⅲ)配合物比带有吗啉基的另一配合物拥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这可能主要由这两种模拟水解酶之间较大的疏水微环境差异所引起.  相似文献   
4.
Goniothalamin是由番荔枝科(annonaceae)家族中分离出的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分子,具有苯乙烯基及α,β-不饱和-δ-内酯两个关键片段。药物化学家近年来利用氟原子或者含氟基团对这两个关键药效基团进行了系统的结构修饰,试图利用氟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调控药效基团电子属性以获取具有更佳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本文主要从含氟基团引入的位点设计以及合成方法角度,总结了goniothalamin内酯含氟修饰物合成与生理活性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发展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5.
Ni[S2 P(OCH2 CH2 Ph)2]2·2Py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O’-二烃基二硫代磷酸根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能阻止烃类自动氧化,广泛地用作润滑油的抗氧剂、燃油的添加剂、高分子材料的稳定剂和人造橡胶的硫化促进剂;在生物学上具有杀虫、抗菌、抗癌和抑制酶水解等特性[1-3]。[(RO)2PS2]nM用作润滑油抗氧剂时,为了有效地缩减氧化作用,一般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聚乙烯醇(PVA)、苯胺(ANI)、吡咯(Py)及钛酸丁酯(TBOT)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原位氧化聚合法及冷冻-融溶法一步得到聚乙烯醇/聚苯胺/聚吡咯/TiO 2(PVA/PANI/PPy/TiO 2)杂化水凝胶。结果表明,该杂化水凝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当n(ANI)∶[KG-*3/5]n(Py)=8∶[KG-*3/5]2(TBOT体积为100μL)时,其压缩强度高达2.45 MPa。同时,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该凝胶能够使灯泡发光。当n(ANI)∶[KG-*3/5]n(Py)=2∶[KG-*3/5]8(TBOT体积为150μL)时,杂化水凝胶的电导率(0.25 S/m)最好。该杂化水凝胶有望广泛地应用在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安全离子电池、传感器和生物器件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以母体配合物[Fe2(CO)6(μ-SCH2CH(CH2CH3)S)](1)分别与三(2-呋喃基)膦、二苯基丙基膦、双(二苯基膦)乙炔、1,2-双(二苯基膦基)苯和脱羰试剂Me3NO·2H2O反应,制备了单取代配合物[Fe2(CO)5(L)(μ-SCH2CH(CH2CH3)S)](L=P(2-C4H3O)3,2;Ph2PCH2CH2CH3,3)、桥联配合物{[Fe2(CO)5(μ-SCH2CH(CH2CH3)S)]2(Ph2PC≡CPPh2)}(4)和螯合配合物[Fe2(CO)4(κ2-(Ph2P)2(1,2-C6H4))(μ-SCH2CH(CH2CH3)S)](5)。配合物2~5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磷谱表征,并进一步得到单晶X射线衍射的确证。电化学研究表明,在弱酸HOAc作为质子源存在的情况下,这些配合物可以实现催化质子还原产生氢气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数值修约是分析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主流分析化学教材均采用 “四舍六入五留双”数值修约规则。详细剖析了该规则中尾数与进舍条件的关系,指出“四舍六入五留双”修约规则中应采用“尾数的首位”而不是“尾数”设置进舍条件,否则存在逻辑错误。对比分析表明,“四舍六入五留双”以数字4、5和6为比较值设置的修约规则等价于GBT8170—2008国家标准中以数字5为比较值设置的进舍规则,但GBT8170—2008国家标准的进舍规则的逻辑、表述等优于“四舍六入五留双”规则。因此,建议分析化学教材采用GBT8170—2008国家标准规定的数值修约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9.
以三聚氰胺为氮源,商用活性炭为研究对象,通过“浸渍吸附+高温热处理”的方式制得系列氮掺杂活性炭,并用于催化氧化合成氮甲基氧化吗啉(NMMO)。采用N2吸附/脱附、Raman、XPS等对氮掺杂活性炭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三聚氰胺负载量的增大,氮掺杂活性炭的表面碱性含氮官能团含量增大,进而体现出更好的催化氧化合成NMMO活性。最佳催化剂(ACO850-20N)在催化剂加量为0.02 wt%,反应温度70 ℃和反应时间4 h的工艺条件下,氮甲基吗啉的转化率和NMMO收率可达99.76%和94.31%。   相似文献   
10.
由于正极活性物质硫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廉和储量丰富等优点,锂硫(Li-S)电池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严重阻碍了其实用化进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借助动物软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多孔碳(nano-HA@CCPC)复合材料,并以此设计了面向正极的锂硫电池隔膜涂层。研究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不仅对多硫化物具有吸附固定作用,并且对多硫化锂的转化具有催化作用,加快了多硫化锂的氧化还原动力学,有效地提升了活性物质硫的利用率。另外,软骨基碳复合材料的多孔结构形成了很好的导电网络,为电化学反应提供了优良的电子传导路径;也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加快了离子传输;碳的氮原子掺杂进一步限制了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因此,采用nano-HA@CCPC隔膜涂层的锂硫电池表现出较长的循环寿命、低的容量损失以及高的倍率性能。在0.5 C下,循环325次后,电池仍然能保持815 mAh·g-1的放电比容量,并且每次的容量衰减率仅为0.051%。nano-HA@CCPC的设计制备将为锂硫电池的发展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