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本文合成了疏水性高氯酸二水(四胺)合钴(Ⅲ)配合物,研究了它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形成的金属2胶束催化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水解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此金属胶束对磷酸二酯水解的速率大约提高10^4倍,这主要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pH效应和浓聚效应所致,暗示着顺式二水类配合物形成的金属胶束是一个潜在的磷酸二酯水解剪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化学振荡反应是一类典型的非线性现象[1-5],研究各种因素对化学振荡反应的动力学控制问题在生物和化学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6,7].生物体系中化学振荡反应实际上是产生于溶胶中(包括高分子溶液和表面活性剂溶液)[8],因此,要模拟生物体系的化学振荡就不能不考虑溶胶对振荡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连续一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 自函数回归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光  程四清  黄忠  曾宪诚 《化学学报》2001,59(9):1363-1366
根据热动力学基本理论,推导出了热导式量热计测量的连续一级反应的热谱曲线的动力学解析方程,并推出了连续一级反应热动力学的自函数递推方程,由此建立了一种研究连续一级反应的热动力学新方法-自函数回归法。通过对丁二酸二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皂化反应的热谱曲线分析,验证了自函数回归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孟祥光  曾宪诚  程四清  陈勇 《化学学报》2001,59(12):2132-2137
分析了非稳态传热情况下热导式热量计的动态性能,通过对输出信号的剖析,建立了热导式热量计冷却常数的经验动态模型。通过对热弛豫现象的分析,建立了可用于研究快速化学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热弛豫法,应用此种量热研究法可用于研究速率常数小于5s^-^1的一级化学反应。研究了25℃下乙酸甲酯、甲酸乙酯和甲酸甲酯在水溶液中的皂化反应,其计算结果与文献值相吻合,从而验证了热弛豫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胶束增溶过程的NM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胶束的增溶作用,可通过X射线,紫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潜等进行研究.Eriksson等[‘]用NMR法研究了芳香烃在CTAB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中的增溶作用.李干佐等问用NMR法研究了件二甲苯和末甲醇在SDS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中的增溶作用.然而,关于既非亲油也非亲水的某些小的极性分子的  相似文献   
6.
微胶囊化石蜡的制备和热性能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微胶囊化石蜡的制备和热性能;微胶囊;原位聚合法;相变材料;差示扫描量热法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用热导式热量计研究化学反应热动力学的最新状况,重点评述了动态法和热流法及其在化学与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金属离子催化芳基吡啶甲酸酯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25℃,离子强度I=0.1mol.dm^-3(KNO3)时,对硝基苯酚吡啶甲酸酯(PNPP)自发水解和金属离子Co(Ⅱ),Cu(Ⅱ),Ni(Ⅱ),Zn(Ⅱ),La(Ⅲ)的催化水解反应,探索了其反应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PNPP自发水解速率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与PNPP结构中的吡啶氮原子的存在相关,而金属离子催化PNPP水解遵循下列方程:kobsd=Ka/「H^+」+kN(Kh「h^+」+K0+KohKw/H^+」)表明金属离子催化PNPP水解是通过外部OH对PNPP与金属离子形成的介稳配合物的亲核进攻,而不是由于M-OH进行的分子内的亲核反应,不同金属离子催化活性的大小与金属离子的电荷密度无关,可用配合物结构相对于底物中间态的稳定性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9.
基于在pH 8.0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介质中,血红蛋白对过氧化氢氧化对甲酚反应具有强的催化作用,汞(Ⅱ)对上述指示反应具有灵敏的抑制作用,从而提出了抑制荧光光谱法测定模拟废水中汞含量的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①血红蛋白的浓度为2.00×10-7 mol·L-1;②对甲酚的浓度为1.60×10-3 mol·L-1;③过氧化氢的浓度为1.11×10-3 mol·L-1;④反应时间为80min。在激发波长318nm、发射波长405nm处,反应体系的ΔF(即F0与F值之差)与汞(Ⅱ)的浓度在2.00×10-8~1.00×10-5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用于模拟废水的分析,测得加标回收率在94.0%~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8)在2.5%~3.3%之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