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371篇
化学   505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115篇
物理学   4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0 毫秒
31.
氟化钾负载改性法制备碱性NaY沸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淳远  朱建华  须沁华 《催化学报》1997,18(4):298-301
氟化钾(KF)可以高度分散于八面沸石表面,通过与NaY沸石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产生KOH类碱物种,使KF/NaY具有类似于KOH/NaY的碱性,在异丙醇探针反应的碱性催化活性也与KOH/NaY相似,由于沸石中的Si组分容易与KOH生成强度低的碱性化合物,妨碍KF或KOH负载过程中强碱位的生成,因此KF/NaY的碱强度介于KF/SiO2和KF/γ-Al2O3之间。  相似文献   
32.
将由联苯阴离子和中性萘之间通过刚性环己烷所连接的经典的电子转移体系作一构象修正,得到一个π-σ-π型分子。UHF/6-31G**研究表明,此体系具有更高的能垒和小得多的电子转移耦合,而且其耦合几乎完全通过环己烷桥上的化学键实现。外电场效应的研究进一步发现,该体系在无外场条件下几乎没有电子转移反应发生,但当外电场增至0.001463au时,反应的能垒消失,其电子转移速率达到10^5d^-1数量级。所有特征均显示,该体系具有作为单分子电子器件的分子原型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3.
利用CO2-TPD方法考察了Ti-La-Li系多元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碱性,实验发现:C2选择性与表面碱强度呈顺变关系,而CH4转化率与CO2的脱附峰面积呈顺变关系。同时,利用XPS,O2-TPD等方法对该体系催化剂的表面活性氧种进行了表征与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表面晶格氧与C2选择性有关,表面吸附氧与甲烷转化(包括偶联和深度氧化)有关。O2-TPD实验发现催化剂的表面存在三种氧。α(100℃≤t  相似文献   
34.
硼烷化合物既能表现路易斯酸性,因分子B-H键中的氢带负电荷,又可表现出路易斯碱性.本文系统研究了R·BH_3(R=THF,DMA,NH_3)与酚类物质在常温常压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发现R·BH_3(R=THF,DMA)硼烷中与B相连的负电性氢能够全部与酚中与氧相连的正电性氢发生反应,生成含BO_3的硼酸酯和氢气,但NH_3·BH_3却不与酚发生反应.DMA·BH_3与间苯二酚反应生成聚合物.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推测随着与硼配位的路易斯碱的配位能力/碱性减弱(NH_3DMATHF),B-H活性增强,即R·BH_3与酚类物质的反应程度按照NH_3·BH_3DMA·BH_3THF·BH_3顺序依次增强.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发现,硼烷与酚的反应是分四步进行的,反应第一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与硼配位的配体离去的难易,而B-Hδ-…δ+H-O双氢键在第二步到第四步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配体的性质及B-Hδ-…δ+H-O双氢键在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We emphasize that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future neutrinoless double-beta(0νββ)decay experiments to reach the sensitivity to the effective neutrino mass|mββ|≈1 meV.With such a sensitivity,it is highly possible to discover the signals of 0νββ decays.If no signal is observed at this sensitivity level,then either neutrinos are Dirac particles or stringent constraints can be placed on their Majorana masses.In this paper,assuming the sensitivity of|mββ|≈1 meV for future 0νββ decay experiments and the precisions on neutrion oscillation parameters after the JUNO experiment,we fully explore the constrained regions of the lightest neutrino mass m1 and two Majorana-type CP-violating phases{ρ,σ}.Several important conclusions in the case of normal neutrino mass ordering can be made.First,the lightest neutrino mass is severely constrained to a narrow range m1∈[0.7,8]meV,which together with the precision measurements of neutrino mass-squared differences from oscillation experiments completely determines the neutrino mass spectrum m2∈[8.6,11.7]meV ing phases is limited to ρ∈[130°,230°],which cannot be obtained from any other realistic experiments.Third,the sum of three neutrino masses is found to beΣ≡m1+m2+m3∈[59.2,72.6]meV,while the effective neutrino mass for beta decays turns out to be mβ≡(|Ue1|2m1^2+|Ue2|2m2^2+|Ue3|2m3^2)1/2∈[8.9,12.6]meV.These observations clearly set up the roadmap for future non-oscillation neutrino experiments aiming to solv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neutrino physics.  相似文献   
36.
李源  郝小枝 《大学数学》2019,35(2):122-126
指出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版考研数学考试分析中关于矩阵相似试题解答中的一个错误.系统梳理了高等代数和线性代数课程中关于相似矩阵刻画的角度和方法,明确了在线性代数课程体系中3类可以作出相似判定的矩阵类别及其对应的判别方法,给出不能一般判定相似关系的第4类矩阵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实例给出在特殊情形下解决第4类矩阵相似关系判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王洋  铁生年  代鑫  郝保康 《人工晶体学报》2020,49(10):1924-1929
将四乙氧基硅烷(TEO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硅源,芒硝基相变储能微胶囊作为芯材,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二氧化硅包覆的芒硝基相变储能微胶囊.测得芒硝基相变储能微胶囊的熔化焓和凝固焓分别为136.4 J/g和76.9 J/g,融化和凝固温度分别为23.6℃和17.6℃.微胶囊的核-壳结构减轻了无机水合盐固液分离程度,抑制了相分层现象的发生.在100次循环后,熔化焓为64.3 J/g,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可用于热能存储等领域.  相似文献   
38.
碳一化工路线制备乙二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河远  靳荣华  康美荣  陈静 《催化学报》2013,34(6):1035-1050
乙二醇(EG)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新型聚酯纤维.近年来由于我国聚酯产业发展迅速,极大的推动了对乙二醇的需求.碳一化工路线以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的天然气或煤为原料合成乙二醇,有着诱人的工业化前景.综述了以合成气为原料合成乙二醇的研究进展,包括合成气直接合成法、甲醛羰化法、CO偶联法、甲醛氢甲酰化法以及甲醛缩合法等.  相似文献   
39.
纸张是犯罪现场经常出现的物证。对纸张物证的分析检验在案件侦破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法庭科学工作者一直对纸张物证的检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随着法庭科学实验室的发展,纸张的检验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由传统的单一仪器分析方法发展到现在多种分析技术的联合应用,从而建立了快速、有效、灵敏的检验方法,为涉及纸张物证的案件侦破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本文对纸张物证的分析检验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40.
正癸烷与二甲苯在超临界压力下的热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流动装置对正癸烷和二甲苯在超临界压力下的热裂解对比研究. 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仪对其气相产物和液相产物进行分析, 计算气相产物产率和裂解转化率, 并运用计算化学方法获得正癸烷和二甲苯不同化学键的键能, 从实验和理论上分析其裂解反应的难易程度和裂解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在4 MPa和650、700、750 ℃条件下, 正癸烷比二甲苯更容易裂解, 正癸烷裂解产物以C1-C3小分子的烃类和氢气为主, 而二甲苯裂解产物主要为乙苯、甲苯和其它芳香类化合物; 键能计算结果表明, 正癸烷碳链骨架的C-C键能和C-H键能均较小, 裂解反应的诱发步骤应该是C-C键断裂, 而二甲苯苯环上C-C和C-H键能均较大, 裂解诱发步骤应该是侧链甲基脱氢反应. 因此正癸烷裂解反应以C-C键断裂和脱氢反应为主, 二甲苯裂解主要发生侧链甲基C-C键断裂和脱氢反应, 而芳环则比较稳定, 理论计算键能分析与裂解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