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3篇
  免费   3069篇
  国内免费   5285篇
化学   13591篇
晶体学   489篇
力学   999篇
综合类   717篇
数学   2123篇
物理学   706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444篇
  2021年   534篇
  2020年   531篇
  2019年   554篇
  2018年   523篇
  2017年   722篇
  2016年   680篇
  2015年   869篇
  2014年   1014篇
  2013年   1308篇
  2012年   1353篇
  2011年   1482篇
  2010年   1341篇
  2009年   1320篇
  2008年   1558篇
  2007年   1339篇
  2006年   1348篇
  2005年   1187篇
  2004年   959篇
  2003年   747篇
  2002年   779篇
  2001年   736篇
  2000年   753篇
  1999年   516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19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91.
Both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and their commercial pro-ducts are extending their applications in a wide variety of fields. However, very limited reports can be found about how to implement an energy-saving process and in turn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In this paper, a brand-new type of coaxial spinneret with a solid core and its electrospinning methods are developed. A novel sort of medicated Eudragit/lipid hybrid nanofibers are gene-rated for providing a colon-targeted sustained release of aspirin. A series of characterizations demonstrates that the as-prepared hybrid nanofibers have a fine linear morphology with the aspirin/lipid separated from the matrix Eudragit to form many tiny islands. In vitro dissolution tests exhibit that the hybrid nanofibers are able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release of aspirin under an acid condition (8.7%±3.4% for the first two hours), whereas prolong the drug release time period under a neutral condition(99.7±4.2% at the se-venth hour). The energy-saving mechanism is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prepared aspirin-loaded hybrid nanofibers can be further transferred into an oral dosage form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counte-ring COVID-19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992.
于月娜  房芳 《化学教育》2021,42(8):53-57
将学科热点之一催化不对称合成策略引入实验教学中,通过CBS还原制备手性醇。实验以苯乙酮为原料,还原得到粗产物手性1-苯乙醇,经制备色谱仪分离提纯,气相色谱和自动旋光仪表征产物的光学性质。实验为综合型有机化学实验,通过此实验,学生在掌握手性醇合成原理与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学习手套箱、气相色谱、制备色谱仪、自动旋光仪等新技术,以提升学生综合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993.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利用APP “学习通”将在线课堂教学和线下讲授相结合。以知识点酯缩合反应的教学为例,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实践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拓展化学专业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STSE教育即以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4者的协调性为基础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理念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的试题量和分值所占比例逐步上升,它是提升学生必备品格、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帮助学生针对公共生活中利与弊皆有的两难问题做出正确选择的有效抓手,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STSE 的初中学生化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为初中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快速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让三组分体系相图的教学紧跟学科发展前沿,设计了一个研究型综合性实验——微乳的制备。实验以油酸乙酯为油相、吐温-80和乙醇质量比为3∶1的混合体系为乳化剂相,蒸馏水为水相,采用水滴定和油滴定结合的方法绘制了拟三元相图。通过电导率法对微乳3种类型的转变点进行了初判,按照电导率实验结果制备了3种不同类型的微乳样品,并利用染色法、黏度法和光散射法对微乳的物理化学性状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分散体系的前沿知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96.
敞开式电离质谱(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AIMS)是指在大气压环境下,无需或只需简单的样品前处理即可对样品中目标物进行分析的质谱技术。AIMS具有简单、快速、无损和适用范围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法医毒物分析领域。该文对敞开式电离(Ambient ionization,AI)技术进行了简单概述,将检材分为体内检材和体外检材两大类,综述了AIMS技术在不同类型检材毒物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鼠药是控制有害啮齿类动物最经济有效的方式,而大多数鼠药对人畜均具有较强的毒性。鼠药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威胁人类和其他非靶标动物的生命安全。由误食、二次中毒、自杀及恶意投毒等原因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发展快速准确的鼠药中毒检测技术对于及时确定中毒靶标从而进行有效干预、对症治疗是降低鼠药危害的重要手段。常规的鼠药检测大多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等仪器分析方法。近年来,免疫分析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优点,开始用于鼠药的快速检测。该文重点针对典型的氟乙酰胺、毒鼠强和抗凝血类鼠药的中毒概况和检测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98.
该文基于牛血清白蛋白模板金纳米簇(BSA@AuNCs)与羟基氧化钴(CoOOH)纳米片构建了一种激活型荧光纳米探针用于生物硫醇的检测。带负电的BSA@AuNCs能通过静电吸附作用组装到带正电的CoOOH纳米片表面,与此同时,BSA@AuNCs的荧光由于内滤效应(IFE)有效地被CoOOH纳米片猝灭,形成BSA@AuNCs-CoOOH纳米探针。当向纳米探针溶液加入生物硫醇(0.05~150 μmol/L)时,生物硫醇与纳米探针中的CoOOH纳米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oOOH纳米片被降解生成Co2+,同时释放出BSA@AuNCs,BSA@AuNCs荧光信号恢复。结果表明,该纳米探针可以检测低浓度的生物硫醇,对生物硫醇(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和高半胱氨酸)的检出限为30 nmol/L。相对于其他的氨基酸、金属离子及糖类化合物,该纳米探针对生物硫醇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成功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生物硫醇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9.
基于临界电子密度的多载波微放电全局阈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载波微放电即发生在宽带、大功率真空无源微波部件中的二次电子倍增放电现象, 是影响空间和加速器应用中无源微波部件长期可靠性的主要隐患. 多载波微放电全局阈值功率的预测对于工作在真空环境中的微波部件至关重要, 但迄今尚无有效方法进行上述阈值的准确分析. 本文将微放电发生过程中二次电子分布区域等效为等离子体, 通过在理论上建立微波部件的电磁特性和电子密度间的对应关系, 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系统可检测水平的多载波微放电全局阈值功率分析方法. 为了能够通过蒙特卡罗优化方法得到全局阈值, 进一步基于电子加速的类半正弦等效, 提出了微放电演化过程中电子数涨落的快速计算方法. 基于以上两种方法得到的针对实际微波部件的全局阈值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不同于传统基于多载波信号功率分析的经验方法, 本文基于临界电子密度判断依据和电子数涨落快速计算, 为多载波微放电全局阈值的准确预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建立了基于X光机的相干散射实验装置, 对用于爆炸物探测的X射线相干散射技术进行了研究. 在一个固定的角度下(6.5°), 测量了多种常见爆炸物和非爆炸物的相干散射谱. 结果表明, 每种爆炸物都有特定的相干散射谱线, 包含了与物质化学组分相关的"指纹信息". 使用这一方法可以将爆炸物从常见的非爆炸物中鉴别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