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467篇
化学   802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93篇
物理学   43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微胶囊固定化过氧化氢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乙基纤维素为膜材,用液中干燥法将过氧化氢酶微胶囊化,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及过氧化氢和尿素对固定化酶的抑制作用,由于乙基纤维素膜的保护,明胶对pH值的缓冲作用及明胶与尿素的反应,明显地扩大了酶对温度和pH值的适应性,降低了酶活性抑制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烯烃聚合数学模拟研究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烯烃聚合微观形态和宏观反应器数学模拟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烯烃聚合过程数学模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3.
利用选相原位法在水溶液中成功制备出了立方氮化硼晶体,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选相原位法合成立方氮化硼的最佳实验条件是:反应压力为10.0 MPa,在氯离子加入下利用混合氮源进行反应。在该条件下得到了纯相的立方氮化硼晶体。  相似文献   
34.
采用金属镍为“牺牲”阳极,首次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电化学溶解金属镍一步 制备了纳米NiO前驱体Ni(Oet)2,Ni(Obu)2,Ni(Oet)2(acac)2,Ni(Obu)2(acac)2 [acac为乙酰丙酮基].产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 进行表征。同时讨论了影响电合成镍醇盐及其配合物的关键因素。实验表明,防止 阳极钝化,温度控制在30-40℃,采用有机胺溴化物为导电盐,可以提高电合成效 率。  相似文献   
35.
电化学溶解金属铜制备纳米CuO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有机电解合成;铜电极;水解;电化学溶解金属铜制备纳米CuO  相似文献   
36.
电化学合成铜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金属铜为"牺牲"阳极,首次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电化学溶解金属铜一步制备了纳米CuO前体Cu(OEt)2, Cu(OBu)2, Cu(acac)2, Cu(OEt)(acac), Cu(OBu)(acac) (acac为乙酰丙酮基).产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进行表征.同时讨论了影响电合成铜醇盐及其配合物的关键因素.实验表明,防止阳极钝化,温度控制在30~50 ℃,采用有机胺溴化物为导电盐, 电极电位控制在0.8~1.2 V之间,可以提高电合成效率.实验同时表明Cu(acac)2, Cu(OEt)(acac), Cu(OBu)(acac)可作为制备含铜纳米材料前驱体.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用于快速测定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和漫反射光谱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差异,并提出将两种方法结合形成复合光谱法用于牛奶成分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复合光谱法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多变量回归分析中牛奶成分含量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8.
采用水热合成法,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 控制反应参数, 成功地合成了粒径可控的球形TiO2纳米粒子和长径比、比表面积均比较大的纳米管. 用XRD, TEM, SAED和BET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为了测试产物的光催化性能, 以高浓度的硝基苯(NB)溶液为模拟水样, 进行了一系列提高降解效率的优化实验和光催化降解的对比实验. 通过对硝基苯溶液初始浓度、TiO2加入量和降解体系pH值等条件的考察, 得出硝基苯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0 mg/L, TiO2的加入量为0.4 g/L, 体系的pH值为6~7时, 降解效果最好;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 由于纳米管的大比表面积, 使得其光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球形纳米粒子, 3 h后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 3.5 h左右硝基苯几乎被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39.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铅,以NH4H2PO4作为基体改进剂,提高了测定的灰化温度,消除了基体干扰.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通过对标准物质的多次测定,结果均在其保证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8%.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6%~105%,方法检出限为0.12μg/L.  相似文献   
40.
The synthesis of novel nucleoside analog (3R)-2,3-dideoxy-3-(N-hydroxy-N-methylamino)-L-arabinofuranosyl uracil was studied. A twelve-step synthetic route, started from L-ascorbic acid, was designed, and the final product was obtained in 20.8% y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