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化学   15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28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壳聚糖抗庭院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用过氧化氢和溶菌酶降解壳聚糖,制备得到了系列分子量(3.8×105,7.8×104,4.8×104,1.7×104,2.3×103)的壳聚糖样品.采用平板法研究了壳聚糖系列样品对大叶黄杨炭疽病、沿阶草炭疽病、广玉兰炭疽病和对节白蜡腐烂病等庭院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水不溶性壳聚糖酸溶液均表现出抑菌活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抑菌活性增强;中等分子量(7.8×104)壳聚糖比大分子量(3.8×105)壳聚糖和低分子量(1.7×104,2.3×103)壳聚糖抗菌作用强.  相似文献   
22.
以曙红Y(Eosin Y)为探针,采用竞争结合法考查了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和舒林酸及其相关的金属配合物与BSA的结合。在中性环境中,曙红Y的吸收光谱随着BSA的加入发生明显变化,结果表明,曙红Y与BSA之间的结合以静电作用为主,两者之间可能发生电子转移。曙红Y与BSA结合后,抗炎药吲哚美辛,舒林酸的加入可以破坏这种结合,曙红Y部分游离出来,其吸收值恢复,说明药物可以同样的方式结合到BSA上,抢占曙红Y在BSA上的结合位点。将药物转化为金属配合物后,与血清蛋白的亲和程度更强,铜(Ⅱ)的配合物最为突出,推测将非甾体抗炎药转化为铜配合物后,有更好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23.
乳酸-丙酮-BrO3^——Mn^2^+-H2SO4化学振荡体系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从俊  庄林  刘义  林智信 《化学学报》1997,55(3):259-264
本文报道了与生命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中间物参与的乳酸(以下简称LA)-丙酮(以下简称Act)-BrO3^--Mn^2^+-H2SO4新型化学振荡体系, 考察了振荡体系中诸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范围及影响因素, 获得诱导期、振荡周期、振荡寿命所对应的表观活化参数EIN, EP, EL分别为60.68kJ.mol^-^1, 61.03kJ.mol^-^1,135.80kJ.mol^-^1。分析了诱导期的新特征及可能的振荡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4.
用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三种厌氧菌---吉氏类杆菌、艰难梭状芽胞杆菌、黑色消化球菌的生长发热功率曲线。根据广义logistic方程, 建立了细菌生长过程的热动力学方程:ln[P/(Pm-P)^v^+^1]=ln[P0/(Pm-P0)^v^+^1]+k.t。由此热动力学方程, 求得了细菌的生长常数k, 根据Arrhenius公式求得吉氏菌的生长活化能Ea=59.7kj/mol, 应用过渡态理论得到吉氏菌在不同温度下的活化力学参数, 这个热动力学方程描述的是一系列不规则的细菌生长过程发热曲线, 将它与经典的指数模型和logistic模型进行比较, 它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5.
研究固态化学反应对合成化学、理论研究以及工业生产都有重要意义,南京大学忻新泉等人在室温或低温温度条件下固相配位反应的合成及机理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1,2],为使低温温度固相合成法最终走向应用作了积极贡献。由于固相配位反应的热效应难以直接测定,热化学...  相似文献   
26.
苯丙氨酸桥联手性锌双卟啉受体对胺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属卟啉的分子识别研究是当今卟啉仿生化学的重要课题.手性金属卟啉作为光学活性分子的对映选择识别受体和手性核磁共振试剂[1]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7.
芦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芦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发现芦氟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处理荧光猝灭数据.得到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热力学性质和结合位置等参数.  相似文献   
28.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新合成的过硒二苯2,2’-二甲酸(PSD)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的荧光猝灭光谱行为。分别用Stem-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处理试验数据,证实在试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其荧光猝灭作用更符合静态猝灭作用特征,PSD与BSA可反应并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复合物,得到了反应的结合常量、结合热力学性质和结合位点等参数;同时探讨了静态猝灭作用的机理和结合力的性质,为了解PSD与BSA的结合方式、在人体内的传输机理和药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荧光光谱法研究钙试剂羧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不同温度下,研究了钙试剂羧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分别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等处理实验数据,得到了26℃时反应的结合常数为7.664×104mol/L,结合位点数为1.522,结合反应的标准焓变、标准熵变和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分别为-58.36kJ/mol,-101.7J/K和-27.958kJ/mol;分析所得光谱,证实了在实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CCS与BSA反应可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复合物,获得了CCS对BSA构型的影响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0.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抗菌素痢菌净(MEQ)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讨论了荧光猝灭机理,结果表明是动态猝灭过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和热力学参数。MEQ与BSA的相互作用为一个由熵驱动的自发过程,疏水作用力也起重要作用。由FRET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得出了MEQ与BSA结合位置的距离r=4.5 nm。应用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研究了BSA在MEQ存在或不存在时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MEQ对BSA构象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