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对称的带冠醚环或吗啉环的Schiff碱Co(Ⅱ)配合物,将此配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金属胶束,用于模拟水解金属酶催化BNPP水解。通过分析反应体系的特性吸收光谱,提出了BNPP催化水解反应的机理,据此建立了金属胶束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本文还讨论了配合物结构、反应体系温度以及胶束对催化BNPP水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两种不对称Salen-Mn(Ⅲ)配合物催化α-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的水解动力学.提出了相应的PNPP催化水解机理,讨论了底物浓度、体系的酸碱度、温度以及配合物结构对PNPP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此两种Schiff碱锰(Ⅲ)配合物在催化PNPP水解中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PNPP水解速率随着底物浓度、体系pH值的增大而增大;在15~55℃温度范围内,未观察到催化剂失活现象;其中,带有苯并氮杂-15-冠-5侧基的不对称Salen-Mn(Ⅲ)配合物比带有吗啉基的另一配合物拥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这可能主要由这两种模拟水解酶之间较大的疏水微环境差异所引起.  相似文献   

3.
含杂氮冠醚的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模拟水解酶被用于催化BNPP水解,讨论了两种杂氮冠醚化单Schiff碱钴(Ⅱ)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分析了反应体系的特征光谱变化。提出了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形成中间物种的假设是合理的;随着缓冲溶液pH的增大,两种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速率提高;两种配合物在催化BNPP水解中表现出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含氮不饱和大环铈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通过改变温度、pH等方法测定含氮大环铈配合物催化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的反应速率。整个实验过程保持含氮大环铈配合物浓度高于底物浓度10倍以上,以使反应为一级反应。结果表明:其水解反应的最佳温度在45℃左右,最佳pH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5.
实验合成了单核镧和异双核的铜镧配合物,并研究了35℃时在50%二甲亚砜水溶液中催化磷酸二酯(bis(p-nitropheny1 phosphate)(BNPP))水解的动力学。结果表明,这两种配合物均能有效地催化BNPP的水解,得到的pH~速率曲线图呈钟形;但不同的配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单核的La(Ⅲ)配合物比异双核的Cu(Ⅱ)La(Ⅱ)配合物能更有效地催化BNPP的水解,这很可能是由于底物对催化剂的空间需要不同造成的。本文运用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处理得到了相关的动力学和热学参数。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铽(Ⅲ)-转铁蛋白溶液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7.4,0.01 mol/L 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条件下,铽(Ⅲ)与N,N′-二(2-羟苄基)乙二胺-N,N′-二乙酸(HBED)结合并发生交换相互作用使铽(Ⅲ)荧光增强104倍,通过监测铽(Ⅲ)545 nm荧光强度的变化测定了Tb-HBED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lgK=14.30±0.49;Tb-HBED配合物中配体、铽(Ⅲ)荧光强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pH 7.4,0.01 mol/L Hepes条件下,TbN-apoTf-Tbc配合物中蛋白质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能量受体铽(Ⅲ)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主要源于铽(Ⅲ)与螺旋5色氨酸残基间的无辐射能量转移;当温度由0℃上升到55℃时,平均能量转移效率AE值增加了29%,给体、受体间距离R有约4.2%的减小,温度变化引起TbN-apoTf-Tbc配合物大的构象变化;铽(Ⅲ)与人血清脱铁转铁蛋白的结合使蛋白质的变性温度降低.同样条件下,TbN-apoOTf-Tbc配合物与TbN-apoTf-Tbc配合物有所不同,虽然能量给体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但铽(Ⅲ)荧光强度没有明显的增强;铽(Ⅲ)对蛋白质的变性温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了一个多功能臂大环多胺La(Ⅲ)配合物,通过光谱法研究了pH值、温度以及表面活性剂对α-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胶束体系的催化活性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胶束体系高。前者加速催化,后者则禁阻催化。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RCu2(H2O)2(ClO4)2)(A)和(R′Cu2(H2O)2(ClO4)2)(B)。研究了A、B与表面活性剂LSS和CTAB形成的金属胶束催化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BNPP)水解机理,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25℃、pH=7的条件下,该类金属胶束对BNPP水解有催化作用,BNPP催化水解速率比其自水解速率提高1×106倍,这是由于双核铜配合物中两个铜离子的协同作用、表面活性剂胶束的浓聚效应和pH效应所致。因此含双水的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金属胶束是一较好的磷酸二酯水解酶的模拟模型。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两种新的聚醚取代的水杨醛亚胺Schiff碱锰(Ⅲ)配合物MnL 1 2Cl和MnL 22 Cl,研究了它们与表面活性剂Brii35形成的金属胶束对BNPP的催化水解反应.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提出了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计算了催化反应的Michanelis常数和表观活化能,并与不含聚醚链的类似物MnL3 2Cl比较,考查了配合物配体中聚醚支链及其端基对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水解反应遵循金属-氢氧离子机理;以羟基作为聚醚链端基的MnL1 2C1的催化活性最高,在相同条件下,其表观一级速率常数约为MnL2 2Cl的3倍,为MnL3 2Cl的30倍.  相似文献   

10.
偶氮胂羧在pH 3.8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与Ce3+反应生成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该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反应形成蓝色复合物,λmax=702nm,比试剂本身的λmax=543 nm红移159 nm,ε=3.74×105L·mol-1·cm-1(HSA),蛋白质在0~90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加入表面...  相似文献   

11.
对配合物[Ce(NO3)3(Phen)2]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进行了归属,研究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同时,用光谱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DNA加入后,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峰和表面增强拉曼峰明显降低,而荧光强度明显增强。配合物对EB与DNA作用有竞争。这些表明配合物与DNA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并且主要键合模式是插入作用。测得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常数为1·7×105。  相似文献   

12.
钇(Ⅲ)-偶氮胂Ⅲ配合物探针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 2.3~2.5的B-R缓冲介质中,蛋白质与钇(Ⅲ)-偶氮胂Ⅲ配合物发生结合反应,引起配合物溶液褪色及吸光度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其最大吸光度降低值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基于此,建立了以钇(Ⅲ)-偶氮胂Ⅲ配合物为光谱探针,分光光度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度高,线性关系好,人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在0~20mg/L范围内与配合物吸光度的降低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6ε52为2.60×106L.mol-1.cm-1;生物体内的常见物质基本上不干扰测定。本法可直接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合成和表征了一种大环配体5,5,7,12,12,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N/-乙酸(L),研究了金属铈离子和配体组成的体系催化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BNPP)水解的动力学.结果表明:该体系在催化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BNPP)水解方面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以及好的水溶性.通过对特征光谱和化学计算的分析表明,催化活性物种是金属铈和配体组成的配合物.基于光谱分析的结果,提出了BNPP催化水解的机理及得到研究结果的证明.  相似文献   

14.
双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和胶束形成的金属胶束作为模拟磷酸二酯水解酶用于催化BNPP水解,探讨了催化作用机理;提出了一种金属胶束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表明,本文所用的金属胶束在适当酸度、温度、介质的条件下对催化BNPP水解具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两种分别带吗啉侧基和氮杂冠醚侧基的Schiff碱钴(Ⅱ)配合物CoL1 和CoL2,作为模拟水解金属酶,用于羧酸酯(PNPP)的催化水解。通过对水解反应体系的特性吸收光谱的分析,表明在PNPP催化水解的反应过程中形成了由PNPP和Co(Ⅱ)配合物组成的关键中间体。在分析特性吸收光谱的基础上提出了PNPP的催化水解的机理,由此机理上建立了PNPP催化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在本文中讨论缓冲溶液酸度、配合物结构以及反应温度对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一种1,4,7,10,13,16,19,22,25,28,31-十一氮杂2,5,8,11,14,17,20,23,26,29,32-十一酰基-环三十三烷的衍生物(CYC)为配体,在溶液中和Ce(Ⅲ,M)离子形成氮杂大环铈配合物(M-CYC)作为仿生催化剂,通过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凝胶电泳法研究了M-CYC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M-CYC与小牛胸腺DNA(CT DNA)以嵌插方式相互作用,在pH=8.16的缓冲体系中,其结合常数Kb=2.0×104 L/mol.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当自由基捕捉剂存在时,M-CYC可将超螺旋pUC19 DNA切割为缺刻型DNA,其切割方式为水解切割.  相似文献   

17.
王敏  俞兰  李方珍  谢家庆 《催化学报》2014,35(4):524-531
以一种1,4,7,10,13,16,19,22,25,28,31-十一氮杂2,5,8,11,14,17,20,23,26,29,32-十一酰基-环三十三烷的衍生物(CYC)为配体,在溶液中和Ce(Ⅲ,M)离子形成氮杂大环铈配合物(M-CYC)作为仿生催化剂,通过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凝胶电泳法研究了M-CYC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M-CYC与小牛胸腺DNA(CT DNA)以嵌插方式相互作用,在pH = 8.16的缓冲体系中,其结合常数Kb = 2.0×104 L/mol. 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当自由基捕捉剂存在时,M-CYC可将超螺旋pUC19 DNA切割为缺刻型DNA,其切割方式为水解切割.  相似文献   

18.
铑(Ⅲ)与新试剂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在1mol.L-1乙酸盐缓冲溶液(pH 4.8)中生成稳定的配合物,该配合物在3mol.L-1高氯酸底液中于-1.01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据此提出了催化极谱法测定痕量铑(Ⅲ)的方法。铑(Ⅲ)的质量浓度在40.0~400ng.L-1范围内与一阶导数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14.2ng.L-1。试验结果表明:该极谱波为催化氢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1。方法用于铑炭催化剂和标准物质GBW 07198中痕量铑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00%,10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0.70%,1.8%。  相似文献   

19.
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甘氨酸与镧(Ⅲ)作用形成配合物。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和荧光光谱探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甘氨酸镧(Ⅲ)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可知甘氨酸镧(Ⅲ)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根据双对数方程处理荧光猝灭数据得到了甘氨酸镧(Ⅲ)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b和结合位点数n。热力学数据表明配合物与BSA作用主要是疏水作用力。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甘氨酸镧(Ⅲ)配合物对于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配合物KCaFe(SC_2O_3)_3·3H_2O在30、40、50℃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的酸性水解动力学。测定了不同温度和酸度的准一级速度常数K_(th),K_(th)。与[H~( 1)呈直线关系,K_(th)=K_1[H~ ] k_2,K_1是与平衡常数和速度常数k_1有关的常数,k_2为速度常数。提出的反应机制认为是通过不对称配位原子形成共轭酸,再发生铁-硫键破裂,酸性水解的活化参数△H~(?)=78.81±1.18kJ.mol~(-1),△S~(?)=-46.67±0.68J·K~(-1)·mol~(-1),与文献报导的具有不对称配位原子螯合物的酸性催化离解的数值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