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磺基铝酞菁与爱尔新蓝的缔合作用在核酸定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离子荧光染料四磺基铝酞菁与阳离子荧光染料爱尔新蓝的缔合作用 ,使四磺基铝酞菁发生荧光猝灭 ,而当核酸存在时 ,染料缔合平衡受到影响而导致四磺基铝酞菁的荧光恢复。根据这一原理 ,建立了核酸定量测定的新方法。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 ,其线性范围为 0~ 2 0 0 μg/L ;检测限分别为 1.8μg/L(SMDNA)、2 .0 μg/L(CTDNA)、5 .4μg/L(酵母RNA)。将方法用于实际样品金黄色葡萄球菌中DNA含量的测定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阳离子荧光染料阿尔新蓝8GX与阴离子荧光染料四磺化铁酞菁发生缔合作用,使四磺化铁酞菁的荧光猝灭,当核酸存在时,削弱了离子缔合作用使四磺化铁酞菁的荧光恢复。荧光增强的程度与核酸的量成线性关系,据此实现了对核酸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酸性介质中,红区荧光探针四磺基铝酞菁(AlS4Pc)的荧光被白蛋白显著猝灭,加入胃蛋白酶后,体系荧光明显回复。基于此现象,建立了荧光恢复均相测定胃蛋白酶的新方法。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在最佳实验条件(pH2.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h)下,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4mg/L,检出限为20μg/L。用本方法测定实际样品中胃蛋白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对酞菁类化合物与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从而探索其光敏作用机制[1].荧光各向异性法是研究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2].本文将荧光各向异性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由光敏剂四磺基铝酞菁(AlS4P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组成的体系,考察了AlS4Pc的荧光各向异性随酸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BSA对AlS4Pc有较强的结合能力,提示血清白蛋白对酞菁类光敏剂可起到储存和转运的作用.1 实验部分1.1 试剂及仪器 四磺基铝酞菁的合成与纯化参照文献[3]方法进行.产物经聚酰胺层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  相似文献   

5.
基于四磺基铝酞菁(AIS4Pc)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发生诱导缔合而导致体系荧光猝灭,而在乙醇存在下AIS4Ps解聚体而使体系荧光恢复的原理,建立了测定白酒中乙醇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区间为0.5%-90%(V/V)乙醇,检测限为0.48%(V/V)。本法已应用于实际酒样中乙醇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高锰酸钾降解2-萘酚-6-磺酸钠合成了"分子碎片"4-磺酸钾基邻苯二甲酸(1)。1在钼酸铵催化下,用固相法合成了四-磺酸铝酞菁(2)。采用氨基转化的方法,2经磺酰氯化和Hinsberg磺酰胺化反应分别合成了四-磺酰氯铝酞菁(3)和新型空间链取代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酞菁(4)。1~4结构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对4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四磺酸铝氯酞菁1为原料,采用氨基转化法,经磺酰氯化和Hinsberg磺酰胺化反应合成四磺酰铝氯酞菁2和四(6-氨基己酸磺酰基)铝氯酞菁3,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ESI表征。3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与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L-赖氨酸(PEG-b-PLL)通过静电自组装,形成负载3的聚合物纳米粒子3/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明3/m具有球形核壳结构,直径约为10~20 n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3/m的光物理性质。通过对不同孵育时间的人脐带血内皮细胞(HUVEC)摄取药代动力学测定3/m细胞摄取率和MTT法评价3/m的离体光动力活性,相对自由酞菁3,3/m的细胞摄取率大大提高,且提前1 h达到最高浓度,而且细胞抑制率明显增大,约为3的2倍。  相似文献   

8.
用四磺基铝酞菁直接测定血清中白蛋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红区荧光染料四磺基铝酞菁(AlS4Pc)为探针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白蛋白的新方法。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厚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区间0.10-4.5mg/L,检测限为40μg/L。将该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中白蛋白的直接测定并与临床方法(溴甲酚绿法)比较,二者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带有负电荷取代基的四磺化酞菁化合物与 TiO2超微粒在溶液中通过静电相互吸引 ,能够形成基态复合物 .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计算了磺化酞菁与 TiO2在溶液中的表观缔合平衡常数 K.与相应的烷氧基取代酞菁化合物作比较 ,并通过单光子计数技术测定染料荧光寿命 .结合荧光光谱 ,证明了磺化酞菁与 TiO2在溶液中的缔合作用 ,有利于激发态酞菁染料向半导体 TiO2的导带注入电子 ,从而发生分子间的电子转移反应 .将磺化酞菁吸附在 TiO2纳晶薄膜电极上 ,进行光电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染料敏化 TiO2纳晶薄膜电极光电响应的大小与染料在电极表面吸附的强弱有关 .  相似文献   

10.
酞菁与TiO2微粒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恺  沈淑引  许慧君 《物理化学学报》2000,16(12):1103-1109
带有负电荷取代基的四磺化酞菁化合物与TiO2超微粒在溶液中通过静电相互吸引,能够形成基态复合物。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计算了磺化酞菁与TiO2在溶液中的表现缔合平衡常数K.与相应的烷氧基取代酞菁化合物作比较,并通过单光子技术测定染料荧光寿命。结合荧光光谱,证明了磺化酞菁与TiO2在溶液中的缔合作用,有利于激发态酞菁染料向半导体TiO2的导带注入电子,从而发生分子间的电子转移反应,将磺化酞菁吸附在TiO2纳晶薄膜电极上,进行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染料敏化TiO2纳晶薄膜电极光电响应的大小与染料在电极表面吸附的强弱有关。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新型四(对磺酸基偶氮苯基-4-氨基磺酰基)铝(Ⅲ)氯酞菁(S-AlPc), 采用元素分析, IR, 1H NMR和ESI-MS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S-AlPc中带负电荷的磺酸基与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L-赖氨酸(PEG-b-PLL)带正电荷的PLL嵌段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合成负载四(对磺酸基偶氮苯基-4-氨基磺酰基)铝(Ⅲ)氯酞菁聚合物纳米粒子(S-AlPc/PbP), 直径约为10~20 nm. 采用UV-Vis和稳态及瞬态荧光光谱法比较了S-AlPc和S-AlPc/PbP的光物理性质, 并研究了它们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摄取量. 与S-AlPc相比, 包裹S-AlPc的聚合物纳米粒子S-AlPc/PbP的HUVEC摄取量有所提高, 且提前1 h达到最大浓度. 采用MTT法评价了S-AlPc和S-AlPc/PbP对HUVEC的光动力活性, S-AlPc/PbP的细胞抑制率大于S-AlPc. 因此, S-AlPc/PbP是一类很有前景的第三代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敏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磺化2,3-萘酞菁锌(Ⅱ)、钴(Ⅱ)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DMSO(二甲基亚砜)、乙醇、水等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萘酞菁配合物的Q带与相应的酞菁配合物Q带相比,电子吸收光谱红移80~90nm,荧光光谱红移约100nm,荧光强度也显增加.在金属萘酞菁中引入磺酸基,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Q带发生红移,但是影响不大、对于相同中心金属的配合物,改变溶剂的种类对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的Q带影响较大.在金属萘酞菁环上引入一个磺酸基时,在相同溶剂中与无取代萘酞菁相比发生荧光光谱Q带红移,荧光强度增大.但在萘酞菁环上继续引入磺酸基时,荧光强度反而减少.磺化萘酞菁钴比磺化萘酞菁锌有较大的荧光强度.不同浓度下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说明金属萘酞菁有集聚倾向、能形成基激缔合物.  相似文献   

13.
在弱酸性介质中,具有红区发射特性的强荧光化合物阳离子铝酞菁(TTMAAlPc)在带磺酸基团的低浓度阴离子黏多糖(肝素,HP)的存在下,发生诱导聚集,导致酞菁荧光几乎完全猝灭。此聚集缔合物可作为溶菌酶的荧光底物,在溶菌酶的水解作用下,HP降解为小分子片段,破坏了TTMAAlPc的诱导聚集行为而使其释放,体系荧光显著恢复。据此现象,建立了测定溶菌酶的新方法。结合荧光光谱与荧光各向异性技术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醋酸缓冲体系,pH4.0、反应温度70$C、反应时间30 min),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12121+214.65772x,r=0.99871,线性范围为0.2~2 mg/L,检出限0.015 mg/L。本研究操作简便且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本方法用于溶菌酶实际样品的测定,并与常规的比浊法进行了比较,结果符合良好。本研究将阳离子金属酞菁荧光探针用于酶分析,开拓了酞菁荧光探针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1 引  言过氧化氢的测定在医学和环境科学中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许多测定过氧化氢的方法 ,如光度法、荧光法、电分析法及化学发光法等。四磺基锰酞菁 (MnTSPc)是一种与金属卟啉有着类似母体结构的金属酞菁类化合物 ,它具有过氧化物模拟酶的性质。继前文用对羟基苯乙酸和L 酪氨酸两种经典荧光底物成功实现对过氧化氢进行荧光分析测定后 ,我们又发现 ,用邻苯二胺 (OPD)做底物 ,以MnTSPc催化其与过氧化氢反应 ,也可实现对过氧化氢的高灵敏测定。本文研究了此催化荧光反应的最佳条件 ,建立了测定过氧化氢的催化荧光分析新方法 …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聚[2,6-萘二甲酸(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酯](1)和聚[对苯二甲酸(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酯](2);研究了它们在溶液和本体中的荧光光谱;论证了链间和链内非相邻生色团间有激基缔合作用存在。观察了聚合物1由稀到浓的氯仿溶液的激基缔合物荧光强度与单生色团荧光强度比值的变化,得到溶液中高分子线团的动态接触浓度C_s=0.26g/dL;亚浓区到浓区的转变浓度C~+=7g/dL。在聚合物1的本体中得到基态芳环层叠缔合物直接激发到激基缔合物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在pH=5.4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农药敌磺钠(FM)与吖黄素(AF)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吖黄素溶液的荧光猝灭。 当分别于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λex/λem)451 nm/508 nm测量时,荧光猝灭值(ΔF)与敌磺钠浓度在0.16~5.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8 mg/L。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敌磺钠的荧光分析新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敌磺钠农药以及土壤中敌磺钠残留检测,结果满意。 还研究了反应体系的荧光特性,并结合量子化学AM1计算对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建立以四硝基铝酞菁为荧光探针测定葡萄糖的荧光分析新方法。方法基于四硝基铝酞菁苯环上的硝基与葡萄糖发生还原反应,形成铝酞菁的氨基化产物;氨基化铝酞菁具有红区激发和发射的特性,在强酸性介质中可发射较强荧光;体系的荧光强度和葡萄糖的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用于测定发酵样品中的还原糖,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阳离子染料四磺基锰酞菁(MnTSPe)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作用可产生共振光散射增强(RISE),在pH为10.60-11.85及离子强度低于0.01mol/L的条件下,能观察到314、346.2、452.6和494.4nm处的特征RLSE信号;加入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后,发现其可强烈敏化该RLSE信号。受CTMAB敏化后的RLSE信号与一定范围内的DNA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拟定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并将其用于合成样品的分析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在弱酸性介质中, 四羧基铝酞菁和硫酸庆大霉素本身的共振散射(RLS)均较弱, 但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时, RLS显著增强, 在350~500 nm之间有一个强散射带, 最大散射峰位于401 nm. 而且散射强度与硫酸庆大霉素的浓度成正比, 可用于硫酸庆大霉素的定量测定, 线性范围为0.025~1.5 μg/mL, 检出限0.018 μg/mL. 方法可用于市售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简便、高灵敏的荧光免疫传感新技术,通过抗体/抗原/核酸适配体-质粒DNA复合物的特异性识别与双链质粒DNA与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的嵌合作用, 实现对血小板衍生增长因子BB(PDGF-BB)的检测.生物识别反应在微孔板中进行,PDGF-BB抗原与微孔板底部预包被的PDGF-BB抗体免疫反应后,加入核酸适配体-质粒DNA复合物与抗原形成夹心复合物.加入DNA双链嵌合染料SYBR Green Ⅰ与夹心复合物的双链DNA部分结合可产生强荧光,其荧光强度可用于定量测定PDGF-BB浓度.实验考察了离子浓度、核酸适配体的延伸引物片段与质粒PUC19的反应比例、染料SYBR Green Ⅰ浓度等分析条件对荧光信号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下,PDGF-BB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2~200 μg/L,检出限为0.1 μg/L,并且实现了对人血清中PDGF-BB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