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宋志贵 《化学教育》1995,16(2):33-33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乙炔使溪水褪色的实验,是把乙炔通入盛有溪水的试管中。由于乙炔。和澳水反应较慢多验时间较长,乙炔中的杂质’有乙炔带也前澳蒸气,影响学生学习,也造成了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2.
在等离子体法天然气制乙炔的工艺过程中,要求分析天然气经等离子流裂解所得裂化气中的乙炔、乙烯、氮和残余甲烷以及稀乙炔中的甲基乙炔、乙烯基乙炔和二乙炔(我们统称高乙炔)。将射流技术应用于上述两种气体的色谱分析,以实现自动取样、自动进样、自动更换取样点、自动更换色谱柱、自动更换鉴定系统、仪器的自动调零以及热导池作鉴定器时甲烷、乙烯、乙炔出峰讯号的自动衰减。Robert L.Wade等用样品作射流元件的气源,  相似文献   

3.
江峰  王志祥  史益强  瞿金清 《合成化学》2011,19(4):465-468,479
分别以咔唑和2-羟基咔唑为原料,通过Sonagashira偶联反应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咔唑取代乙炔化合物:2-乙炔基-9-苄基咔唑,2-乙炔基-9-正丁基咔唑,2-乙炔基-9-正己基咔唑,3-乙炔基-9-苄基咔唑,3-乙炔基-9-正丁基咔唑和3-乙炔基-9-{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亚丁基咔唑,其...  相似文献   

4.
乙炔制备和纯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炔的制备和性质试验是中学和大学化学课程中的一个演示实验,要想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必须注意乙炔制备和纯化的问题。一、乙炔的制备实验室通过下面的反应来制备乙炔:ChC。  相似文献   

5.
乙炔是有机合成工业极重要的原料,也是切割和焊接金属的主要燃料气体。目前有两种方法运输乙炔: 1.加压到25表压使乙炔成溶解状态(在气瓶内); 2.制成电石,在使用地点可以从电石制得乙炔。在常压下用絕热容器运输和储藏液化氧、氮、氬、氯、氨和乙烯的方法已經找到了工业应用,而液体乙炔或固体乙炔的运輸方法还没有研究成功。  相似文献   

6.
杨学兵  胡晓娜  孙旭 《无机化学学报》2021,37(12):2203-2208
锂硫电池的循环放电稳定性较低,因此我们采用一种低成本的方法改善锂硫电池的性能,即在硫电极表面制备乙炔黑涂层并测试了材料的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硫含量(质量分数)70%的硫-乙炔黑复合材料中,硫附着在乙炔黑颗粒表面。接着在硫电极表面制备了厚度15 μm左右的乙炔黑涂层,乙炔黑涂层-硫电极的氧化反应电位低于硫电极,说明乙炔黑涂层有助于硫电极氧化反应的进行。与硫电极相比,乙炔黑涂层-硫电极活性物质的聚集程度低于硫电极,乙炔黑涂层-硫电极具有更高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放电稳定性。在150次循环充放电后,乙炔黑涂层-硫电极的放电比容量为894 mAh·g-1。  相似文献   

7.
于青  王新平  陈静  贾翠英 《催化学报》2007,28(2):158-162
 在有微量水存在下研究了乙炔在HZSM-5和NaZSM-5上的吸附和脱附. 在80 ℃下, NaZSM-5上乙炔的饱和吸附量约为HZSM-5上的5倍,但在200 ℃以上时吸附的乙炔只有少量可存留于NaZSM-5表面. 这与乙炔在HZSM-5上的较强吸附显著不同. 依据FT-IR对乙炔吸附态的测定,研究了乙炔在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机制及吸附态性质. 乙炔与HZSM-5中B酸中心上的水作用形成乙烯醇,后者在升温时变为碳正离子结合在分子筛的 Al-O--Si 上构成强吸附物种. 在NaZSM-5上,乙炔只通过与Na+位上的水作用形成乙烯醇,后者与沸石孔道中的阳离子以静电结合构成弱吸附物种. 与HZSM-5的情况不同, NaZSM-5上的吸附物种在升温过程中被活化前即分解成乙炔脱附.  相似文献   

8.
工业生产維生素甲中,乙酰化是采用乙炔鋰作試剂。其标准制备法是通乙炔入鋰的液体氨溶液。如果不慎溅出,氨蒸发后卽发生火光。假如使乙炔鋰与乙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氧化还原体系溶液进样对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空气-乙炔火焰的增温作用。应用双波长吸收法,首先采用镓(Ga)标准溶液进样,在不同乙炔流量、不同观察高度条件下对空气-乙炔火焰的温度进行测量,验证空气-乙炔火焰的温度分布情况,然后选定高氯酸、硝酸、无水乙醇、蔗糖4种试剂,以适当浓度、不同组合配制6种氧化还原体系介质的Ga标准溶液、使用其进样,在不同Ga标准溶液、乙炔流量与观察高度条件下进样,对空气-乙炔火焰温度进行测量,验证利用氧化还原体系介质溶液进样提高空气-乙炔火焰温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选定试剂作为溶液介质进样增温空气-乙炔火焰是可行的,不同介质溶液进样对空气-乙炔火焰的增温效果有差异。根据实验数据确定了6种介质溶液进样、空气-乙炔火焰温度达到最高时的乙炔气流量和火焰观察高度,为使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某些难熔元素如(Mo)、(Ba)、(Al)、(Sn)、(W)、(V)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乙炔、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利用甲烷生产乙炔、乙烯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已有用激光裂解甲烷得到乙炔的报道,但激光器价格昂贵,消耗电能也较高。我们对微波激发甲烷裂解反应的静态体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用自制的反应系统与检测质谱仪联机,测得气相裂解反应主要产物为乙炔、乙烯,其中乙炔含量可达66%。通过对产物组成与气体初始压力、激发时间,微波功率关系的研究,找到最佳实验条件。本方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H_2/C_2H_2可变条件下乙炔加氢的串行反应动力学行为,利用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模型关联稳态实验数据而进行动力学模型鉴别。结果表明,反应是按表面控制的机理进行的。据此求出了乙炔、乙烯的加氢反应速率常数和吸附参数。  相似文献   

12.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HO, SnCl2, Cl- and n-BuOH on the carbonylation of acetylene has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yield of n- butyl propiona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HC1 concentration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is depressed when Cl"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However, the stability of catalytic complex is promoted by Cl-. The key to the carbonylation of acetylene lies in the addition of SnCl2, which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lex of C2H2, CO with catalys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ydrogen removal from n-BuOH. The hydrogen removed from n BuOH is the hydrogen source of this reaction. Meanwhile, the principle of the effect of HCl, Cl- and SnCl2 on reaction has been discussed. The reaction model has also been proposed.  相似文献   

13.
<正> 聚乙炔掺入杂质后,做为高分子导电材料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有关聚乙炔(下称PA)的合成、结构及性能测试,以及电池研究已有很多报道,其催化剂体系已有关于Ti、V、Cr、W、Fe、Mo、Ni和Co等过渡金属化合物,稀土化合物合成PA的报道。本文进行了应用重元素钍的高配合物[Th(P_(204))_8Cl_4]与三乙基铝组合作为催化剂、使乙炔在常温下定向聚合的研究,得到具有余属光泽银白色的PA,顺式含量为80%,并对PA薄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采用三乙酰基丙酮钒及二乙酰基氧钒同烷基铝组成的催化体系,研究了乙炔聚合的规律及聚乙炔成膜的条件,并初步研究了聚乙炔膜的链节结构、形态结构及室温电导率。  相似文献   

15.
纳米粒子在乙炔聚合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纳米粒子在乙炔聚合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王彦妮,张志琨,崔作林(青岛化工学院纳米材料研究所,青岛266042)关键词纳米粒子,乙炔,聚合反应,催化作用纳米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传统材料所没有的独特的光、电、磁等性能.对纳米粒子的研究始于60年代....  相似文献   

16.
The volt-ampere (Ⅰ-Ⅴ)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s-poly (phenyl acetylene) (PPA) of cis-transoidal structure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53-288K. An ITO/ PPA/ Au sandwich configuration was used for the measurements. Under an applied field of less than 10~5V/ cm it showed ohmic behavior, while the space charge limited current (SCLC) was observed at applied fields above 5×10~5V/ cm. In the ohmic region a conductivity of 1.37×10~(-16)S/ cm was obtained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an activation energy of 0.5eV.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conduction is not intrinsic one but is the result of thermal release of trapped carriers. In fact the data in the SCLC region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for a single Gaussian distribution of traps gave a mean trap energy of 0.48 eV with a half-width of 0.4 eV and a total density of trapping states of 5×10~(16)/cm~3.  相似文献   

17.
纳米铜粒子催化乙炔聚合产物的IR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IR对气相法制得的纳米铜粒子催化乙炔聚合反应产物 (固、液态 )进行表征 .结果发现 ,其固态产物 (纳米纤维 )分子结构中既有CC共轭双键 ,又有饱和基团—CH3 ,—CH2 — .且暴露在空气中易氧化 ,其分子结构中存在CO及OH基团 ,同时也说明其中含共轭双键 (CHCH )基团 .液体产物为低聚物 ,其中含有相当多的饱和基团及非共轭的 CC 键 ,无羟基和羰基团存在说明不存在氧化现象 .由TEM观察发现 ,纳米铜粒子既可以位于纤维的端部 ,也可以位于纤维的中间 .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报道了2,5-二甲基-2,5-二(2-丙炔氧基)-1,4-二氧六环)的聚合,用红外、元素分析、质谱和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产物的结构与性能,并研究了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测定了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以HgCl2为催化剂时乙炔氢氯化制氯乙烯均相反应的动力学。获得该反应速率方程为:r=k′[HgCl2][H+]3[CH≡CH],表观活化能为13.6千卡/摩尔。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该催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取代乙酸配体作为Nieulan催化剂对乙炔二聚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功能结构数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功能结构数目的的氨羧配体均使催化剂的选择性提高。乙炔转化率略有下降,巯基乙酸配体的加入,则改变了乙炔二聚反应的机理,得到以乙醛为主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