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孟生  吕鑫 《电化学》1995,1(3):327-331
对CN^-在铜和银电极上的吸附性质进行了相对论密度泛函簇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电场微扰方法可以描述CN^-在铜和银电极上吸附的表面现象,电极势诱导的频率移动被理解为Stark效应所引起。内振动模式M-CN和C-N的耦合对电位诱导的C-N振动频率变化的大小起重要作用,计算所得的由Stark效应所引起C-N振动频率变化的斜率和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
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和时间分辨SERS光谱(TRSERS)等技术首次研究了烯丙基硫脲(ATU)在HClO4、H2SO4和HNO3介质中与无机阴离子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共吸附行为.提出ATU很可能以S端与银电极表面形成化学吸附键,仲氨基相对伯氨基距离表面较近,整个分子偏向烯丙基一侧倾斜吸附在表面上.ClO-4、SO2-4和NO-3等弱吸附无机阴离子均能被ATU诱导共吸附在其质子化了的仲氨基上,这3种无机阴离子被ATU诱导共吸附的强弱顺序是ClO-4>SO2-4>NO-3.被诱导共吸附的无机阴离子对ATU在电极表面的化学吸附起到稳定剂的作用,有利于ATU在电极表面形成致密的吸附层  相似文献   

3.
周光明  盛蓉生 《分析化学》1995,23(9):1022-1027
本文在银胶活性基质上获得了Cu(Ⅱ)的中位-四(4-N-氰甲基吡啶)卟啉络合物Cu(Ⅱ)NACN的表面增强喇曼光谱光谱,并与其RRS光谱作了比较,讨论了PH值和Cu(Ⅱ)NACN的复合物的SERS光谱的影响,研究了小牛胸腺双链DNA及其变性DNA与Cu(Ⅱ)NACN的复合物的SERS光谱,指出Cu(Ⅱ)NACN是通过吡啶氮和卟啉核共同与银胶作用的,Cu(Ⅱ)NACN是斜向吸附在银表面上的,最佳PH  相似文献   

4.
钟起玲  刘峰名 《电化学》1997,3(2):185-190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HClO4介质中硫脲,一甲基硫脲和烯丙基硫脲在银电极表面的共吸附行为。首次报道了它们的混合物在银电极表面上竞争共吸附随电极电位变化的行以及在所研究的共吸附体系中作为支持电解的弱吸附ClO^-4离子被诱导物理共吸附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用电化学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散射光谱研究了Fe(CN)^3-/4-6在金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过程及吸附行为,结果表明,Fe(CN)^3-6相对于Fe(CN)^4-6能更强烈地吸会在金电极表面上,并通过配体CN^-的N端吸附在电极表面。  相似文献   

6.
NO在Cu-ZSM-5分子筛上程序升温脱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等温动态吸附和程序升温脱附技术研究了NO与Cu-ZSM-5的相互作用,并根据还原预处理样品上NO吸、脱附循环的研究探讨了全过程样品所经历的氧化还原循环,在25℃等温吸附时,NO与Cu ̄+和/或Cu ̄0反应产生了N_2、N_2O和Cu ̄(2+)以及超晶格氧,同时在Cu ̄+上有许多可逆吸附的NO.NO吸附在Cu ̄(2+)上是稳定的,升高温度时,NO分为三种状态脱附,分别位于约100,180和400℃.后两种可能以Cu ̄(2+)-NO_2和Cu ̄(2+)-NO_3为中间态.第三种NO脱附同时伴随着O_2脱附,对于还原预处理的样品,吸附和脱附的一个循环总体上会使样品部分氧化。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了尿嘧啶在银电极表面不同条件的表面增强激光Raman光谱(SERS),利用扩展的Hückel分子轨道法(EHMO)对尿嘧啶分子在银电极表面的吸附状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最稳定的吸附构型能较成功地阐明尿嘧啶吸附在银表面的SERS谱;尿嘧啶在银表面主要是以N(3)去质子化的形式吸附;尿嘧啶在银表面的吸附取向是由其浓度和银表面电位共同决定;在较低浓度和较高电位时,N(3)去质子化的尿嘧啶离子在银表面主要是通过C(2)及整个嘧啶环上的π电子体系与银表面的相互作用平躺地吸附;在较高浓度和较低电位时,吸附取向发生改变,即主要是通过N(3)与O(10)以及N(3)与O(8)垂直地共同吸附在银表面上  相似文献   

8.
电化学法修饰玻璃碳电极及其铜的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金瑞  三轮智夫 《电化学》1995,1(2):209-213
在邻苯二酚-甲醛-NaOH介质中,于-0.1 ̄+1.5V(vs,SCE)扫描范围内用循环伏安法制作修饰玻璃碳电极。电极可用于水中痕量铜的测定,其灵敏度比未修饰的玻璃碳电极提高35倍以上,定量下限为0.1ng/ml。  相似文献   

9.
甲醛和甲酸在Pt/Sb_(ad)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  江琳才  蒋雄 《电化学》1995,1(1):56-64
研究了甲醛和甲酸在Pt/Sb_(ad)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在甲醛的情况下,在电位约0.7V处出现一个氧化峰;在甲酸的情况下,第一氢化峰的峰电流增加约4倍.当覆盖度为0.75±0.05时,电极显现最高活性,吸附锑原子在铂电极上具有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几何效应阻止吸附毒物(PT- ̄*C=O)的生成。此外,讨论了电解时间、沉积电位、介质等因素对Pt/Sb_(ad)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提出了在较低电位下,甲醛和甲酸在Pt/Sb_(ad)电极上催化氧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聚毗咯/NQS修饰金带电极,讨论了NQS/PPy的电聚合过程及实验条件对金电极上吡咯聚合物膜性质的影响;用成核及生长理论解释了阴离子NQS对电聚合过程计时电流曲线的影响,优化了NQS/PPy/Au电极的制备条件.该修饰电极稳定性好,对辅酶Ⅰ在金电极上的还原有催化作用.在pH=7.0时催化电流在4.0×10 ̄(-5)~1.5×10 ̄(-3)mol/L范围内与NAD ̄+ 浓度有线性关系,探讨了电催化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L-半胱氨酸修饰银电极及其对铜离子的电化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  言半胱氨酸 (cysteine)是自然界 2 0种基本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之一 ,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同时 ,半胱氨酸 (CyS)含有极活泼的巯基 (-SH) ,易于通过形成Au S和Ag S键吸附于金、银电极表面 ,借此可将CyS引入电极表面制成修饰电极。本文采用自组装方法制备CyS修饰银电极 (CyS Ag/CME) ,并用此电极对可乐样品中Cu2 + 进行吸附伏安测定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方法具有简便、便捷的优点 ,检测限为 10 -9mol/L ,可满足某种程度上对Cu2 + 含量测定的要求 ,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2 实验部分2 …  相似文献   

12.
用沉积银胶的银镜作活性载体,获得了中位-四-(4-N-乙氧羧甲基吡啶)卟啉络铜(Ⅱ)(Cu(Ⅱ)NEAE)、中位-四-(4-N-氰甲基吡啶)卟啉络酮(Ⅱ)(Cu(Ⅱ)NACN)的近红外富里叶变换-表面增强喇曼光谱(NIRFTSERS),对其谱峰位移作了归属,并与它们的可见激光表面增强共振喇曼光谱(SERRS)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赵凯元 《分析化学》1998,26(7):914-914
1引言我们曾用2B型铅笔芯制成电极并经实验证明它具有与玻碳电极类似的良好伏安特性。也曾用它作为基体电极,修饰8-羟基喹啉,研究了铜和锌的阳极溶出特性。本文研究了l-(2-吡啶偶氮)-2-萘酚(PAN)修饰的铅笔芯电极上铜的阳极溶出伏安特性,并用以测定了人发中的微量铜。探讨了铜在此电极上的预富集与溶出机理。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MEC-12A型电化学分析仪,以PAN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二次去离子水。2.2电极…  相似文献   

14.
用ICP-AES研究了含硫氮螯合树脂对碱性氰化溶液中金、银、铜、铁、锌等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该树脂除定量吸附金、银的氰化物外,也吸附铜、锌、铁的氰化物;吸附在树脂上的银及其它贱金属离子可以用2%NaCN定量解吸,用硫脲-硫酸溶液可顺利地将金从树脂上洗脱下来,由此可实现金与银等元素的分离。树脂重复使用性能良好。对该树脂吸附金属氰化物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吸附杂多化合物对亚硝酸根的电催化还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奚晓丹 《分析化学》1998,26(6):719-723
详细地研究了吸附在热解石墨电极表面的SiMo12O404-以及Dy(SiMo11O39)213-和吸附在玻碳电极表面的P2W18O626-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这些杂多化合物修饰电极在酸性条件下均对NO2-的还原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其催化电流与NO2-的浓度的平方根里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双螺旋DNA在银和金电极上的现场付立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Nd-YAG激发器作激光光源的付立叶拉曼系统,研究了双螺旋DNAd(AG)8.d(CT)8在银和金电极表面上的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结果发现在银电极表面上,该双螺肇DNA出现SERS信号的时间效应依赖于电极电势的大小。但是,高质量的SERS谱表面无论在银或金电极表面上,该双螺旋DNA均发生部分变性,而且还观察到该DNA分子的SERS谱随电极电势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NO、CO和O_2在铜离子分子筛上吸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u-ZSM-5离子交换分子筛为例,利用Hartree-Fock和DFT理论,对小分子(NO,CO和O2)在Cu+上吸附的空间立体模型进行了优化计算 结果表明,CU+与小分子之间形成直线形吸附最为稳定,也存在其他成一定角度的吸附,但是不稳定.计算了吸附过程的势能曲线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在500-800 K的反应温度下,温度越低吸附越稳定.NO在 Cu表面能够形成 Cu+(NO)(ON)双分子吸附.最后,比较了价态的变化对金属吸附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PbS/Ru(Ⅱ)配合物敏化Cd(Ⅱ)掺杂TiO2纳米晶电极的光电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Cd(Ⅱ)掺杂TiO2纳米粒子(掺杂5%Cd(Ⅱ),用光电化学方法测定了PbS、RuL2(NCS)2分别敏化及PbS/RuL2(NCS)2复合敏化该纳米晶膜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实验证明,PbS、RuL2NCS)2单独敏化和PbS/RuL2(NCS)2复合敏化的Cd掺杂电极比纯的TiO2电极的光电流产生的起始波长都向长波方向移动;在380-600nm范围内,PbS/RuL2NCS)2复合敏化C  相似文献   

19.
硼掺杂多晶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中  许春芳 《分析化学》1995,23(7):824-827
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研究了硼掺杂多晶金刚石薄膜电极(DFE)的若干电化学特性。电极面积4×4mm^2。在0.1mol/L KCl,NaNO3,NaOH和KH2PO4+Na2HPO4(pH=6.86)电解质溶液中电势窗口均为-500 ̄+800mV;而在0.1mol/L HCl和H2SO4溶液中电势窗口为-200 ̄+1100mV.K3Fe(CN)6的氧化峰电位为+500mV,与Pt电极测量相同;校正  相似文献   

20.
刘焕云  周清泽 《分析化学》1998,26(3):275-278
以碱性染料为活性物质制备20余种不同组分PVC膜Au(CN)2^-电极,确定较佳膜组成为乙基紫0.9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9.2%,PVC粉29.8%。该电极对Au(CN)2^-浓度在5.0×10^-7 ̄1.0×10^-2mol/L范围内接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5.7mV(30℃)。稳定性与选择性较好。该电极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已成功用于氰化镀金液中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