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陆泉芳 《化学教育》2006,27(7):60-62
化学奥林匹克推动了中学化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培养了竞赛选手的综合素质。从竞赛内容看,可以称之为一种“中间化学”、“前沿化学”、“艺术化学”。目前竞赛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重基础理论而轻实践,重奥赛选手而轻教师,重教学而轻研究,少数省、市、自治区还存在重教师辅导而轻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和金 《化学教育》2007,28(7):46-47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后,化学教师教学有什么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应怎样进行有效的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师培训。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任教教师中进行了教学观念现状调查和分析,并对新课程中学化学教师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反映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重要标准,对其重视和研究能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身学习和专业成长。在查阅国内外有关实践性知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和前期化学教师访谈内容,编制了“中学化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调查问卷”,对河北省内201位中学化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河北省内2/3以上的中学化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处于中等水平以上。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自我学习与反思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的性别、工作环境、教龄、职称、教研方式等不同的化学教师,其实践性知识水平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学化学教师远程培训是今后国培计划的发展方向和重要形式,对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中学化学教师在远程培训过程中需要学到的知识、培训方式、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远程培训对中学化学教师教学产生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解吉普 《化学教育》2010,31(5):48-49
为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新教材内容体系导致某些地区的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不协同”的现状,从化学学科组(教研组)的角度,提出了促进中学化学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目标激励、活动带动、骨干引路、青蓝结对、学习培训、评价鞭策”等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徐宇峰 《化学教育》2014,35(21):48-50
根据对化学复习课的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训一体”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项目。从案例分析中总结出以下结论:教师培训要从实际教学问题切入,在教师的充分交流基础上共享经验,通过“做中学”在体验中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学化学教师新课标培训前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曾懋华 《化学教育》2005,26(2):45-47
为了迎接大规模的中学化学教师新课标培训,探索新课标培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粤北山区中学化学教师新课标培训前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对中学化学教师新课标培训的模式、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等内容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屈军艳  陈文  梁培花 《化学教育》2012,33(7):47-49,53
研究了对“化学教学论”课程进行改革,把中学化学教师引入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效果。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得知,将中学化学教师引入“化学教学论”有助于将“化学教学论”的理论与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紧密结合,对提高“化学教学论”教学水平与效果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是“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国培计划’之一)”的一种形式。针对来自江西省7个设区市的近60所农村初级中学化学教师的调查,介绍了教师教学反思的目标和方向、教学反思的方法和方式以及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等情况,提出要重视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加强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营造教学反思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0.
刘玉容  杨欢 《化学教育》2018,39(21):40-43
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四川省普通高中化学教师的培训需求。结果表明,其培训需求既有共性,即课程标准、微课制作、教学研究方法等;也有差异性,即教学行为、教学设计、评价方式等。因此,建议构建培训方案时,在充分考虑共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选择培训内容,确定培训形式,安排具体的培训时间、频率,以达到增强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多数区域中学教师专项培训的痛点在于培训主题泛化、内容拼盘化、评估弱化,导致成果少、收效差、获得感少等结果;难点在于如何找到成人短期培训的“药方”。而主题培训的一体化设计就是破解以上难题的突破点。在以往的“国培计划”与“省培计划”的多年培训经验总结基础上,提出了主题培训“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整体设计框架及具体实践方案。以华南师范大学“省培计划”高中化学班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7天集中培训为例,检验了主题培训一体化设计的实践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主题一体化的“1+1+4”教师培训范式。调查结果显示,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主题培训一体化设计在实践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陈承声 《化学教育》2016,37(15):42-45
从以教师为本的角度介绍了在骨干教师培训中实施主题研讨的3种策略。其中,开放式研讨有助于经验交流与分享;教材比较研究能激发教学创新;研究范文研讨是以典型文献引导行动研究。主题研讨方式符合成人教育的心理特点,对于帮助教师进行有效反思,进而突破成长中的“高原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践6年探索形成了“三级管理两层次培养”的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导师、导师团队、学院三级管理,强化学术培养与提升研究能力,注重知识应用的技能培养与提升实践能力的分层次培养。对培养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制度上的制定与完善,形成了导师民主参与、导师团队负责、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教育督导监督指导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精准施训”是破解中小学教师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问题的关键。通过对“精准施训”逻辑原点的思辨,解读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初中化学学科)》是什么、做什么,并以“2019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综合改革项目福建教育学院培训课标(初中化学)班”的实践,探索了该指导标准怎么做和怎么做得更好。认为“精准培训”应回归学科教育和学科育人的本质;基于“学科整体理解”的研修,可以强化学习者对“学科育人”问题的真思考;融入“教师能力层级自我诊断”的课堂实践研修,可以破解需求调研和分层施训的难题;强化“听课观摩”实践性课程的研修目标,可以提升学习者对教学能力的自我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化学类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对知识结构向纵深、交叉融合方向发展的需要,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科学、人文素养为核心目标,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传承老一辈化学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传统,提出以“三范式”和“四融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探索了有效育人路径,讨论了保障措施和实施成效。该模式具有普适性,可为基础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双眼视功能训练对视疲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佛山华厦眼科医院接收的视疲劳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问卷调查患者疲劳症状,对患者进行眼科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屈光检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视功能训练,观察训练效果。结果 82例患者中,完成训练患者71例,未完成训练患者11例;完成训练中,显效50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88.73%(63/71);19岁以下患者未完成训练人数较多,29岁以下患者治疗有效率比≥30岁患者高。结论双眼视功能训练在视疲劳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结构不良问题"及解决能力培养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继青 《化学教育》2005,26(12):10-13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大量结构不良的问题,恰当地运用这类问题,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大有好处。从结构不良问题的基本特征、教学功能出发,认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该适时渗透结构不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培养这一能力的一些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的化学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提倡建立“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本文从科学探究中的方法入手,探讨了化学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化学科学探究中,对学生进行相应方法训练的策略,力图为化学科学探究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万群  邵伟  柯玉萍 《化学教育》2018,39(10):24-28
在大型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引入培训、教学双模式,建立了大型仪器多层次(即基础理论培训、上机操作技术培训和仪器功能应用培训)培训体系。实践证明这种多层次培训体系搭建了学生与专家、学者之间交流的平台。从理论讲解到操作,再到应用的多层次培训体系有效地弥补了大型仪器实验教学中单一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可以很好地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同时提升了仪器使用效率,储备了大量仪器方面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优质资源,创立了"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旨在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化学拔尖学生暑期国际科研训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开拓国际化办学模式,汇聚全球优质教育科研资源,提高拔尖学生的国际学术视野和学术交流能力,为提升拔尖计划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条件和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