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弦波速调管聚束理论在ns-200加速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正弦波速调管聚束理论及具体实现方法,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结合ns-200加速器的结构特点,运用该法确定了聚束装置的主要参数:聚束筒长度、等效漂移长度、聚束电压等,为ns-200加速器设计了聚束装置。将该装置安装于加速器,通过调试,获得了半宽为3.5ns的聚束脉冲,实现了纳秒脉冲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束流相位测量装置。该装置的研制基于双平衡混频原理,利用了高频信号混频滤波技术,具有较高的测量灵敏度。通过安装在加速器中的容性感应探针探测等时性回旋加速器束流相位历程,对于调束中获取等时场信息并对磁场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引出束流强度和束流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该装置通过等时场相位优化实验,检验了相位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测量精度达到±0.5°。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回顾了加速器核物理大科学平台的发展历史,随后总结了核物理研究前沿对加速器平台的需求,介绍了不稳定核束的产生和加速方法,综述了现有的加速器装置情况,最后给出了在建的和计划中的加速器装置展望。  相似文献   

4.
对加速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准确分析,可有效提升加速器的可靠性及运行效率。而对于一些快速故障过程,必须依赖故障发生时刻存储的高度时间相关和高分辨率的数据,才能进行准确分析。设计了一种用于加速器的故障分析软件,可用于对快速故障进行可靠分析。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中进行了应用,该系统非常准确地分析了此前无法定位的大部分束流丢失过程。该故障分析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应用到其它加速器装置。  相似文献   

5.
陈民  刘峰  李博原  翁苏明  陈黎明  盛政明  张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32(9):092001-1-092001-11
超强激光在气体等离子体中传输时可以激发出大振幅的电子等离子体尾波。激光等离子体尾波加速器是利用该尾波对带电粒子(特别是电子和正电子)进行加速的一种新型装置。由于其加速梯度相较于现有的常规加速器可以提升1000倍,为建造超紧凑型的加速器和辐射源奠定了基础,也为将来建造基于等离子体的超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和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提供了可能。对该新型加速器的原理、特点、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十年来的主要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简要梳理和介绍。  相似文献   

6.
40kV/20kW开关型脉冲成形网络充电高压电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软开关恒流充电技术,研制了一台40kV/20kW开关型脉冲成形网络(PFN)充电高压电源装置,该装置在重复频率范围、PFN电容容量较大变动时,都能达到高的稳定性,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可并联运行的特点,可用于环型加速器注入引出、直线加速器、雷达发射等领域。介绍了该装置的研制及带PFN负载的实验状况。  相似文献   

7.
Tesla变压器型电子束加速器初步实验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Tesla变压器型的强流电子束加速器。当变压器初级输入20kV左右的电压时,加速器二极管输出电压500kV,电流9kA,信号脉宽大约50ns,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运行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北京质子直线加速器及其应用研究装置,包括35兆电子伏质子直线加速器、快中子治癌研究装置、医用短寿命同位素制备装置和正电子断层照象(PET)试验装置.这些装置的建成,是在中央的关怀下,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下,由全国上百个厂家、研究所大力协作、奋战攻关的结果.北京质子直线加速器,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台质子直线加速器,也是我国目前最高能量的质子加速器.这台大型科研装置,综合了许多门类的尖端技术,如超高频无线电、高电压、高真空、精密机械、高精度的光测和电磁测量、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加速器是用来使带电粒子加速的装置,可把带电粒子加速到一定的能量,提供给一定装置或不同的实验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粒子加速器不断产生.本文拟对近年高考中的加速器问题进行分析和小结,以对加速原理为背景的问题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法国科学家们说,物理学家们长期的梦想——桌面型粒子加速器距离实用只有一步之遥.这种加速器用两束激光脉冲产生的电场可以产生能量超过250MeV的单色电子束.与以往的尝试不同,这个装置产生的电子束相当稳定,可以用于放疗和X光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粒子加速器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守贤 《物理》1999,28(9):557-566
文章对我国主要的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合肥国家同步辐射装置(NSRL)3台机器以及 第三代光源--上海同步辐射装置项目的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另外,对应用低能加速器也作了扼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石宗仁 《物理》2006,35(11):932-944
驱动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国家加速器装置(Thomas Jefferson National Accelerator Facility,简称JLab)的能量升级到12GeV的科学是研究胶子激发和色禁闭的起因,研究原子核的构件——核子是如何由夸克和胶子构成的,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及寻找新物理等的一门科学,实验设备是12GeV的加速器、各种超导磁谱仪及极化靶等,在能量为12GeV的加速器中,将采用深度遍举过程和极化实验。  相似文献   

13.
 带电粒子加速器是用人工方法借助不同形态的电场,将各种不同种类的带电粒子加速到更高能量的电磁装置。电子直线加速器是利用微波电场加速电子,使其具有直线运动轨道的加速装置。尽管20世纪60年代后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发展迅速,但其原理并不新颖。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不少研究小组在研究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同时,就已利用驻波电场加速电子。电子直线加速器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工作方式,即行波工作方式和驻波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物理》2016,(4)
正1引言谢家麟作为一位侧重于实验研究的科学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中,不但发表过数量不菲的科学论著,而且参与创制并动手完成了多项重大的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装置,提出了许多改善仪器性能的方法。这些仪器装置和方法包括:当时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加速器、中国首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直线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新型实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和加速器脉冲源前馈控制方法等。一个人若能取得这些成果中的一项,就足以进入优  相似文献   

15.
吴自勤 《物理》1997,26(11):702-702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同步辐射装置正在积极开展大分子结构研究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一代同步辐射装置开始出现,它是利用已有的高能物理研究用的同步加速器和贮存环建立起来的,采用“寄生的”模式运行,其X射线的亮度比常规X射线装置约大104倍.80年代初期,开始...  相似文献   

16.
《物理通报》1989,(3):4-4
加速器是使粒子通过电场加速获得极高速度和一定能量的装置,它是研究原子核微观世界运动规律的重要设备,被人们称为轰击原子核的“大炮”。  相似文献   

17.
不锈钢管道低温溅射镀TiN薄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加速器细长管道真空室的低温溅射镀TiN薄膜装置。利用该装置,对86 mm×2 000 mm的不锈钢管道真空室进行溅射镀TiN膜实验,并对镀膜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适用于加速器管道真空室内壁溅射镀TiN膜的表面处理参数。样品测试结果表明:在压强为80~90 Pa、基体温度为160~180 ℃的镀膜参数下,不锈钢管道内壁获得的TiN薄膜最佳,薄膜沉积速率为0.145 nm/s。镀膜后真空室的二次电子产额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直线感应加速器(LIA)是产生强流、高能电子束的重要装置之一。现有的直线感应加速器均以单次方式工作,加压一次只能加速一个束流脉冲打靶,而实际应用常希望其能工作在高重复频率的猝发多脉冲模式下。对原单脉冲LIA进行猝发双脉冲改造,无疑是获得多脉冲LIA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串列式静电加速器上建立了传送短寿命核的转轮装置,可用于鉴别和研究寿命短至几秒的核素。该装置已用于新的缺中子核素^90Ru的鉴别及其半衰期和衰变γ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多靶强流铯溅射离子源是多种加速器中常用的离子源之一,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目前商业化应用的该种离子源由欧美几个国家垄断,国内还没有厂家能够生产。为了提高加速器运行和建造中的自主化水平,研制了一种多靶强流铯溅射离子源。该离子源主要由离子源腔、换靶装置、冷却系统、控制箱等组成,根据功能需求对其关键部件进行结构设计,采用了全新的伺服电机驱动换靶方式,提供靶位微调功能和远程控制模式,并使用Opera-3D软件模拟优化结构参数和束流光路。经过测试,该离子源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400 kV小型加速器质谱(AMS)装置上应用情况良好,换靶定位精准,供束稳定,束流参数达到进口离子源的参数指标,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