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7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美、韩科学家小组在2010年3月7日出版的Nature上发表题为< Chemically driven carbon-nanotube-guided thermopower waves >(用化学方法驱动碳纳米管传导热力波)的论文.该小组在论文中称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现象,在化学反应中强大的能量波可以在微小的多层纳米碳管中"暴走",并引发高能量密度的电效应.他们将这个现象冠名为"热力波"(Thermopower Wave).  相似文献   
2.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研究组于2010年7月15日在《自然》(Nature466,343~34615 July 2010)杂志上面发表题为《拓扑表面态穿越表面障碍》( Transmission of topological surface states through surface barriers)的文章.在文章中他们用可靠的实验数据给出了拓扑表面态穿越单晶锑材料原子尺度阶梯状表面障碍的传播规律,为研究拓扑绝缘材料的性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寄予厚望的满足人类未来能源需求的新型环保能源.  相似文献   
4.
基于第一性原理,对MoO2作为电极材料的储锂性能进行了计算,并探讨了其储锂容量在一定循环次数内呈上升的反常现象微观机理.计算了MoO2材料中Li的单键能,态密度(DOS)及其嵌锂电压,结果表明MoO2中Li的吸附能较大,储锂结构稳定.嵌锂结构呈金属性,嵌锂电压变化规律与文献实验结果一致.针对循环容量反常特性,计算了Mo的空位形成能,LiMoO2的差分电荷密度以及电荷布居情况,计算结果表明Li的嵌入能为O提供电荷,减弱了Mo—O键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嵌入的Li能减弱Mo空位形成后的电荷极化作用,从而大大降低Mo空位的形成能.形成的Mo空位能为Li的嵌入提供了新的吸附位点,提高了嵌锂的容量.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能为电极材料储锂性能的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美国物理学家在实验中观测到最显著的宇称破缺现象,他们用镱原子取代铯原子,实验数据显示镱原子实验比铯原子实验要显著一百倍.在进一步的工作中,这个实验的数据可以揭示中子在原子核内的分布,进而使科学家有机会了解弱相互作用在原子核内部的作用过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人类一直试图有效地控制核聚变反应来建立一个利用核聚变能的发电站.但是经过50年的不懈努力,人们的这一愿望依然没有实现.今年二月份美国科学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宣布发明了一种成像技术,可以将核聚变过程拍摄下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罗杰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发明的这种方法其装置示意图如封面所示.这是一种质子辐射成像的方法,利用高速质子穿过发生聚变反应的高温高密度区域中的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7.
荷兰和日本的物理学家利用圆极化超短激光脉冲首次实现激光对磁比特的直接写入.通常的磁光存贮设备,激光是无法直接对磁存贮单元进行读写的,必须有磁装置的辅助.而这种用激光直接写磁比特的方式,比目前最快的磁存贮器还要快5万倍,这个进展将导致低价位超高速全激光磁硬盘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吴江滨 《物理通报》2007,(11):1-2,55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伯特·费尔(Albert Vert)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鲁伯格(Peter Grunberg),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的原因是这两位科学家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效应.这个发现引发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硬盘磁头的数据读取能力,使硬盘无论从容量还是体积上都产生了质的飞越.这个发现还导致了新一代磁传感器的出现,而且巨磁电阻被认为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15日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WMAP^*(威尔金森宇宙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卫星)小组发布了他们关于宇宙大爆炸后辐射残留的最新报告.报告提供了首张偏振宇宙微波辐射图谱,其内容有助于了解字宙诞生10埘秒之后的情况,也使标准宇宙模型通过了目前最严格的数据检验.他们还宣称我们生活在一个扁平状的宇宙中,这个宇宙仅含有4%的常规物质,但有22%的暗物质和74%的暗能量,这些结果与宇宙标准模型相吻合.WMAP成员Lyman Page说:  相似文献   
10.
John C.Mather和George F.Smoor因为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而分享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论文中从COBE卫星而来的详尽的观测报告推动了现代宇宙学的发展,使其成为一门精确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